..續本文上一頁我們現在就是要跳出這個世俗世界,跳出世俗的思維。比如說,按照狗的思維,我們是要吃屎的。我們現在要不要做狗啊?我們現在要做的是跳出世間普通人的思維,跳出狗的思維。
居士:還有一個問題,關于貪心的問題,比如體育比賽“更高更強更快”,還有做事想要進取,您說這個跟貪心是矛盾的嗎?
釋寬見:不矛盾啊。第一,世間講“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體育按正規的體育精神去比,沒問題啊,我跑得快就是跑得快。
居士:但是爲了一個成績,大家都想做得更好,要求完美。
釋寬見:但是有些人不一樣,他吃興奮劑;有人在單位裏暗中下黑手。不要做這樣的人啊。我不給你大鬥小稱,是多重就多重,都是做生意,大不一樣啊。(比如商人中有)商中之王範蠡,被稱爲財神。
居士:即使說取之有道,但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
釋寬見:我先講的是世間人的態度。出世間的態度是縱橫叁世啊。我們世間的態度,鼠目寸光,就像搶錢的,他就看到,我先把錢搶來了。我們稍微有點智慧會想想,搶了錢之後呢?他會受到製裁的。那佛法的空間就更大了,那製裁的因果是叁世的,過去無始未來無際的。你是要鼠目寸光呢還是要寬廣的目光呢?
居士:即使不追求實際利益,我爲了把事情做好,我要完美,那會不會也有貪心之嫌?
釋寬見:這是兩碼事。你要做完美可以,但是你要有道,有職業道德。
居士:就是在正道上,我想做好,也很執著。
釋寬見:可以,但是再教你一句:“只管耕耘不問收獲”。比如說搞電影這一行,多少人努力了,幾個獲獎的?努力是重要的,結果是次要的。
居士:可在努力過程中,還是有執著在裏面的。
釋寬見:是會有,跟你講,不要執著。“只管耕耘不問收獲”這個執著就去掉了。我只管對你好,但是我不管你是否對我好,不管你是否回報我。我今天給你一個包子,我不會老想“我前天給你一個包子,你還記得嗎?”每次見你都問你一下。我給你就給你了,就忘了,不在意了。你反而心裏過意不去:“你前天還給我一包子呢。”我說:“我早忘了,你別客氣,應該的,一個包子算啥呢?”哪一天馬路上你跌倒了,我把你扶起來,事做完了,我就忘了,我壓根就不在意這個事,應該的。
比方講,等會兒我拿起一塊糖吃了,吃完我就忘了,根本不介意這個事。我不會老想,我剛才吃了一塊糖啊,這糖有多少營養啊,這糖會不會得糖尿病啊?“只管耕耘不問收獲”。導演如果一天到晚老想“棕榈獎,雞獎馬獎”,那痛苦死了,他當不了好導演。真正的好導演一定要有平常心,我不介意什麼獎,我只是在用心拍一個我心中的電影,這就有可能成爲真正的大家。
你越在意這種結果,你實際發揮可能越差,你會束手束腳,拼命想別人愛看什麼,評委愛看什麼,你拼命想,搞出一個怪異的東西來,誰看著都很怪,爲評委量身定做。我拍的就是我心中的電影,表達我心中的美好的,表達一種真善美來,不需要做作,不是爲任何評委而拍的,我拍的是我心中的道,電影亦有道。OK,金馬獎我不在意,你得金馬獎我隨喜你,你得金雞獎,我隨喜你。但是我要拍我的。你搶錢,OK,我挺憐憫你;你詐騙,我也挺憐憫你,但我不會去跟隨你,我不會委屈:你看,貪汙的發財了,詐騙的發財了,幹啥的有房子,而我仍然兩袖清風。不介意啊,我追求的不是這個。
居士:您剛才的話,讓我想起來了,我有時候是這樣的。有些事情我很有主見,另外有些事情,我也會看著別人,跟著別人,就變了。這也是個長久的問題。
釋寬見:是啊,我們是會跟隨大衆的目光。孟子曰:“雖千萬人吾往矣。”世間大多數人的眼光是顛倒的,“顛倒夢想”。真理確實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裏。
居士:那我應該怎麼做?
釋寬見:應該向聖人學習。建議你多讀聖賢書。如果多讀世間小人的書,確實容易受他們影響。因爲我們現在還缺乏正見,還是很容易被誤導。多讀聖賢書,看看釋迦,看看孔孟,真的不是普通人做得出來的。讀古來高僧傳,《大學》、《論語》,被稱爲“經”的東西都是非常好的,被認可的,都是精華。少看一些現代人靈機一動寫的,什麼情景劇、無厘頭,哈哈一笑沒了,生命力在哪裏呢?真的經典的東西,一字千金。
居士:西方的東西進來了以後,大家對有些傳統文化的東西,不自覺地會去比較。
釋寬見:慢慢熏習嘛。一下子改變不了,不要緊,改變一點是一點,自然的,所謂自然的,就是因爲多了。你也會自然地爲傳統文化所傾倒。思維習慣也是這樣的,習慣成自然嘛。習慣可以培養,需要環境,孟母爲什麼要叁遷?找一個好環境。
居士:那我們現在遷到哪裏去啊?
釋寬見:遷到哪裏去?給自己的思想找一個港灣,找一個有良師益友的學習環境、修行環境。不要老在那裏成天跟小人打交道,久而久之,我們也成小人了。小人的意思是指小人的思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久而久之就覺得他們的思維應該就是這樣,比如狼孩跟狼群在一起,覺得狼的習慣就是正確的習慣,我們就變成狼孩了。跟孔孟在一起,就覺得仁、義、禮、智、信是天經地義的。
居士:其實西方的東西有很多問題。
釋寬見:西方也有很多好的,但是我們在撿垃圾。拿來主義,我們是“拿來垃圾主義”。西方都在欣賞、學習東方智慧和文明,現在我們東方人愛撿西方的垃圾,西方人不要的東西我們都撿回來了。像科學也是一樣,一般說,科學來自西方,但西方人從不迷信科學,我們中國人對科學迷信的不得了。西方人根本不迷信科學,大多數人都有宗教信仰,不迷信科學,科學在西方是一種假說。我們現在(對)科學好象就像(對)大神一樣,不能動。
居士:確實很多認識是錯誤的。
釋寬見:人的從衆性太厲害了。爲什麼在一個好環境裏,大家都這樣仁、義、禮、智、信,所以如果一個地方很幹淨,你不自覺地也幹淨了,人家都不亂丟垃圾,自然而然你也就不好意思亂丟了。即使你很愛幹淨,但如果到一個地方很邋遢,你也就邋遢了。我們大多數人,說句老實話,真的很愚癡,我們都在染缸裏,我們不會去分辨這個缸是個什麼缸,反正我現在在哪個缸裏,我就願意被染成那個樣子。你要學會辨缸識缸,好缸還是壞缸。我們要選個好缸,泡著。
居士:好的缸不多。
釋寬見:我們現在說好缸是啥樣子的。不要老說世間怎麼怎麼樣,世間就是你家的缸,我們現在探討的不是你家的缸,是應該是什麼樣的缸,什麼樣的缸是好缸。我們探討的是這個。
我們現在還缺乏化腐朽爲神奇、化壞缸爲好缸的能力,但是我們可以選擇一個好缸,可以離開壞缸,所以我們需要找一個好缸並且泡進去。
居士:感恩師父,真的太好了!
《去除猜疑 學習感恩——寬見法師答居士問》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