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去除猜疑 学习感恩——宽见法师答居士问▪P3

  ..续本文上一页我们现在就是要跳出这个世俗世界,跳出世俗的思维。比如说,按照狗的思维,我们是要吃屎的。我们现在要不要做狗啊?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跳出世间普通人的思维,跳出狗的思维。

  居士:还有一个问题,关于贪心的问题,比如体育比赛“更高更强更快”,还有做事想要进取,您说这个跟贪心是矛盾的吗?

  释宽见:不矛盾啊。第一,世间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体育按正规的体育精神去比,没问题啊,我跑得快就是跑得快。

  居士:但是为了一个成绩,大家都想做得更好,要求完美。

  释宽见:但是有些人不一样,他吃兴奋剂;有人在单位里暗中下黑手。不要做这样的人啊。我不给你大斗小称,是多重就多重,都是做生意,大不一样啊。(比如商人中有)商中之王范蠡,被称为财神。

  居士:即使说取之有道,但还是追求利益最大化。

  释宽见:我先讲的是世间人的态度。出世间的态度是纵横三世啊。我们世间的态度,鼠目寸光,就像抢钱的,他就看到,我先把钱抢来了。我们稍微有点智慧会想想,抢了钱之后呢?他会受到制裁的。那佛法的空间就更大了,那制裁的因果是三世的,过去无始未来无际的。你是要鼠目寸光呢还是要宽广的目光呢?

  居士:即使不追求实际利益,我为了把事情做好,我要完美,那会不会也有贪心之嫌?

  释宽见:这是两码事。你要做完美可以,但是你要有道,有职业道德。

  居士:就是在正道上,我想做好,也很执着。

  释宽见:可以,但是再教你一句:“只管耕耘不问收获”。比如说搞电影这一行,多少人努力了,几个获奖的?努力是重要的,结果是次要的。

  居士:可在努力过程中,还是有执着在里面的。

  释宽见:是会有,跟你讲,不要执着。“只管耕耘不问收获”这个执着就去掉了。我只管对你好,但是我不管你是否对我好,不管你是否回报我。我今天给你一个包子,我不会老想“我前天给你一个包子,你还记得吗?”每次见你都问你一下。我给你就给你了,就忘了,不在意了。你反而心里过意不去:“你前天还给我一包子呢。”我说:“我早忘了,你别客气,应该的,一个包子算啥呢?”哪一天马路上你跌倒了,我把你扶起来,事做完了,我就忘了,我压根就不在意这个事,应该的。

  比方讲,等会儿我拿起一块糖吃了,吃完我就忘了,根本不介意这个事。我不会老想,我刚才吃了一块糖啊,这糖有多少营养啊,这糖会不会得糖尿病啊?“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导演如果一天到晚老想“棕榈奖,鸡奖马奖”,那痛苦死了,他当不了好导演。真正的好导演一定要有平常心,我不介意什么奖,我只是在用心拍一个我心中的电影,这就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大家。

  你越在意这种结果,你实际发挥可能越差,你会束手束脚,拼命想别人爱看什么,评委爱看什么,你拼命想,搞出一个怪异的东西来,谁看着都很怪,为评委量身定做。我拍的就是我心中的电影,表达我心中的美好的,表达一种真善美来,不需要做作,不是为任何评委而拍的,我拍的是我心中的道,电影亦有道。OK,金马奖我不在意,你得金马奖我随喜你,你得金鸡奖,我随喜你。但是我要拍我的。你抢钱,OK,我挺怜悯你;你诈骗,我也挺怜悯你,但我不会去跟随你,我不会委屈:你看,贪污的发财了,诈骗的发财了,干啥的有房子,而我仍然两袖清风。不介意啊,我追求的不是这个。

  居士:您刚才的话,让我想起来了,我有时候是这样的。有些事情我很有主见,另外有些事情,我也会看着别人,跟着别人,就变了。这也是个长久的问题。

  释宽见:是啊,我们是会跟随大众的目光。孟子曰:“虽千万人吾往矣。”世间大多数人的眼光是颠倒的,“颠倒梦想”。真理确实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居士:那我应该怎么做?

  释宽见:应该向圣人学习。建议你多读圣贤书。如果多读世间小人的书,确实容易受他们影响。因为我们现在还缺乏正见,还是很容易被误导。多读圣贤书,看看释迦,看看孔孟,真的不是普通人做得出来的。读古来高僧传,《大学》、《论语》,被称为“经”的东西都是非常好的,被认可的,都是精华。少看一些现代人灵机一动写的,什么情景剧、无厘头,哈哈一笑没了,生命力在哪里呢?真的经典的东西,一字千金。

  居士:西方的东西进来了以后,大家对有些传统文化的东西,不自觉地会去比较。

  释宽见:慢慢熏习嘛。一下子改变不了,不要紧,改变一点是一点,自然的,所谓自然的,就是因为多了。你也会自然地为传统文化所倾倒。思维习惯也是这样的,习惯成自然嘛。习惯可以培养,需要环境,孟母为什么要三迁?找一个好环境。

  居士:那我们现在迁到哪里去啊?

  释宽见:迁到哪里去?给自己的思想找一个港湾,找一个有良师益友的学习环境、修行环境。不要老在那里成天跟小人打交道,久而久之,我们也成小人了。小人的意思是指小人的思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久而久之就觉得他们的思维应该就是这样,比如狼孩跟狼群在一起,觉得狼的习惯就是正确的习惯,我们就变成狼孩了。跟孔孟在一起,就觉得仁、义、礼、智、信是天经地义的。

  居士:其实西方的东西有很多问题。

  释宽见:西方也有很多好的,但是我们在捡垃圾。拿来主义,我们是“拿来垃圾主义”。西方都在欣赏、学习东方智慧和文明,现在我们东方人爱捡西方的垃圾,西方人不要的东西我们都捡回来了。像科学也是一样,一般说,科学来自西方,但西方人从不迷信科学,我们中国人对科学迷信的不得了。西方人根本不迷信科学,大多数人都有宗教信仰,不迷信科学,科学在西方是一种假说。我们现在(对)科学好象就像(对)大神一样,不能动。

  居士:确实很多认识是错误的。

  释宽见:人的从众性太厉害了。为什么在一个好环境里,大家都这样仁、义、礼、智、信,所以如果一个地方很干净,你不自觉地也干净了,人家都不乱丢垃圾,自然而然你也就不好意思乱丢了。即使你很爱干净,但如果到一个地方很邋遢,你也就邋遢了。我们大多数人,说句老实话,真的很愚痴,我们都在染缸里,我们不会去分辨这个缸是个什么缸,反正我现在在哪个缸里,我就愿意被染成那个样子。你要学会辨缸识缸,好缸还是坏缸。我们要选个好缸,泡着。

  居士:好的缸不多。

  释宽见:我们现在说好缸是啥样子的。不要老说世间怎么怎么样,世间就是你家的缸,我们现在探讨的不是你家的缸,是应该是什么样的缸,什么样的缸是好缸。我们探讨的是这个。

  我们现在还缺乏化腐朽为神奇、化坏缸为好缸的能力,但是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好缸,可以离开坏缸,所以我们需要找一个好缸并且泡进去。

  居士:感恩师父,真的太好了!

  

《去除猜疑 学习感恩——宽见法师答居士问》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