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兔年的啓示

  兔年的啓示(一)

  ——做一個可愛且謹慎的人

  寬見法師:你們今天過來是一個很好的緣起,一年之計在于春。現在還沒出了正月,今天是農曆二十二,兔年剛剛開始。兔年有很多值得我們思考的地方,先說說這個生肖吧,你們記得去年是什麼年?

  ※※:虎年。

  寬見法師:虎年,虎虎生威、猛虎下山、虎頭虎腦,是不是?兔年有什麼說法呢?大家說一說。

  ※※:狡兔叁窟!

  寬見法師:狡兔叁窟,我們面對煩惱也是。煩惱就是個很強大的敵人,我們經常被敵人抓住了就折磨啊!面對敵人要有方法,狡兔叁窟,月亮上有玉兔,兔有什麼好處呢?我們見到老虎有什麼感覺呢?

  ※※:怕!

  寬見法師:見到兔兒呢?

  ※※:愛!

  寬見法師:這是什麼意思?我們要像兔子一樣惹人歡喜、讓人歡喜、讓人接受。別讓人家見了我們就像見了老虎一樣害怕。不要讓別人見了我們就怕,我們要像兔子一樣可愛,我們一見到兔子就願意去捋它的毛兒,是不是啊?就覺得它很可愛。要是見到老虎你敢去摸他的尾巴嗎?你敢去摸它的屁股嗎?

  ※※:不敢!

  寬見法師:不敢呐!我們做人,千萬不要“老虎屁股摸不得”,聽懂沒有?

  ※※:感恩師父!聽懂了。

  寬見法師:我曾經聽一位高僧說過:修行是把脾氣去掉,修要修得沒脾氣,這個沒脾氣不是其它,而是把嗔恨心去掉。我們見到任何人都沒有脾氣,不起嗔恨心,生歡喜心。進一步,生起大悲心、菩提心,所以要把脾氣去掉。

  ※※:是。

  寬見法師:兔子給我們一個啓發,就是要做一個可愛的人,不要做一個可怕的人。其實我們經常講要發菩提心,要利益衆生,自利利他,度化衆生。度化衆生先不要講這麼大,先不要讓衆生害怕,呵呵……是不是?先讓衆生生歡喜啊,不要讓衆生一見了你魂兒都嚇掉了。所以,先要做一個像兔子一樣不讓人害怕、讓人容易接受的人,做一個見面比較友好的人。別人見到我們至少不害怕,願意靠近,才談得上利益衆生,別讓人見你躲得要多遠有多遠,怎麼利益衆生?

  念佛也是如此,坐禅也是如此。你通過念佛、坐禅一定要産生一種氣質,是什麼?讓人生歡喜的氣質。一坐禅,好家夥,這一百米以內的衆生全跑光了,這個不對呀!念佛也是如此,念著念著,當下就是淨土啊,每個衆生都是佛菩薩哦!你感到的氣場一定是周圍的衆生都生歡喜心,是不是如此?

  所以,兔年我們要做一個讓人容易接受、讓人能生歡喜、可愛可親的人,兔年給我們這樣一個啓發。而且兔子很謹慎,我們學佛也是如此,在學佛上相信因果,要畏懼因果。不要有人說我“空”了,我什麼都不怕!空就都是空的嘛,不要狂禅,要相信因果!並要對因果有所畏懼,這樣才能“有所爲,有所不爲”。大家年紀也都不小了,生活中吃過不少苦,是不是?對因果應該都會有一些切實的感受。“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因果面前要謹慎。兔子呢,它耳朵長長的,在草原上、森林裏它的耳朵總是豎起來,它很謹慎。

  我們其實也謹慎,這種謹慎是對自己的習氣的謹慎,習氣很難對治啊!每人都有習氣,但要知道自己有什麼習氣,我們每天念佛、坐禅,卻不知道自己有什麼習氣,那這樣的修行可以說是沒有目標的,我們光念佛不知道念佛要幹啥,念佛首先要降伏煩惱啊!與佛相應必然要降伏煩惱。佛是什麼?佛是福慧兩足尊,佛是降伏、斷盡了一切煩惱的聖人啊!他是已經去掉了見惑、思惑乃至塵沙惑,無明全部都斷盡的聖人呢!這是大家在修行當中要注意的。念佛,坐禅不要坐死禅,不要念自私的佛。什麼意思呢?念佛把衆生都忘記了,只顧自己念佛,這樣不行啊!念佛要有個廣闊的心胸,佛是廣闊的,虛空無盡,願力也是無窮,以佛的四弘誓願作爲自己學習的方向和目標。大家要明白這個道理,這是我們在學佛時要注意的。

  新的一年,大家第一次來,這個也是送給大家的新年禮物!給大家說一些簡單的佛法。雖然說簡單,但是很重要。真正的修行要把自我放下。什麼叫“自我”?就是只考慮自己,在修行過程中不可能沒有逆境,有人說:哎呀,我受不了啊!爲什麼受不了?就是因爲跟你的境界不符合,跟你的習氣不相應。修行就像鯉魚跳龍門,龍門是什麼?龍門就是你的習氣,跳過你的習氣你就成佛。我們不能太自我,要融入到衆生這個大我當中,把衆生放進來。有人說:“哎呀!這世界太苦了,人與人之間太複雜了,受不了!”那麼,我們要把握一個度,雖然有時候需要自己靜一下心,但也不能産生一種離開衆生、抛棄衆生,覺得衆生太沒意思的感覺,這樣的心要抛棄。

  菩薩戒講叁聚淨戒:“要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度一切衆生。”不能舍棄一個衆生,當然,這是菩薩的境界,的確是很難,菩薩戒不好守。什麼原因呢?斷一切惡不容易,修一切善不容易,度一切衆生更不容易。這度一切衆生其中首先不舍棄一個衆生,你看我們最難做到的就是不舍棄衆生,是不是總看見有的人不舒服啊?先不舍棄家裏的,不舍棄就是對他們不要起嗔恨心、厭離心、討厭心!把他們當成佛菩薩來看。然後,我們的鄰居、朋友、同事乃至不認識的人,乃至一切衆生,最後包括對我們有仇的這些衆生、我們最討厭的衆生全都包括進去。這樣去修菩提心,不能離開菩提心!離開這個菩提心去修諸佛法最後會成爲外道,落入魔道。“不發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不能解脫!

  ※※:感恩師父!

  兔年的啓示(二)

  ——龍門現前是加持

  寬見法師:可以談談你們經常聚會是怎麼修學的,聚會是爲了什麼,新的一年裏自己遇到修行上的問題和困惑是怎麼對治的。

  ※※甲:阿彌陀佛!前些日子我在柏林寺參加了幾次佛七感覺挺好的,最近決定要受菩薩戒,受戒之前首先要解決的還是我跟我爸那事兒,需要緩和關系。因爲我跟我爸的仇一時半會兒還是消不了,心理上還是有點兒障礙,可我確實想在四月初八受菩薩戒,也明白我跟我爸的深仇大恨暫時融化不了,受了菩薩戒不太好。可是,柏林寺有的師父說隨緣吧。對于這個我很迷惑,不知道該咋辦,還請師父慈悲開示。

  寬見法師:菩薩戒最重要的就是不能舍棄衆生,不能對衆生嗔恨。如果你對父親的嗔恨去不掉的話,你受菩薩戒就犯戒,一受就犯。度一切衆生!舍棄衆生,對衆生産生嗔恨,這麼強的嗔恨心,一受戒就犯。所謂的緩和關系至少是從內心裏要緩和,而不一定是外向的,我一定要和他見見面或怎麼樣,不一定是這個,你從內心裏去掉對他的嗔恨心,從心裏要跟他緩和。這跟他沒關系,允許他對你做任何事情,你都要接受。如果這種嗔恨心你還是無法調伏,非常非常強烈的話,你一受戒就犯。

  要想進步,就一定要從內心去緩和這種關系。什麼是菩薩啊?觀音菩薩大慈大悲,菩薩戒就是要發像菩薩那樣的心。我們對自己的父親都嗔恨心這麼大能行嗎?一受就犯,但是從現在開始至少內心裏頭一定要緩和跟父親的關系,不管是受還是不受菩薩戒,都要先緩和,你真的把這種關系緩和了,受菩薩戒的利益才會很大。大乘的菩薩戒跟小乘的解脫戒有什麼不同呢?就在于這個菩薩精神,再就是菩薩不會舍棄一個衆生。

  ※※乙:我曾經跟她講過,你爲什麼要受菩薩戒?肯定是發起了菩提心吧,生起了救度一切衆生的心,你才要想去受菩薩戒。我還跟她說,你連你的父親——給你生命的人都不肯去原諒,那麼,你的菩提心從哪兒生起呀?要感恩他!你要是覺得他作爲父親很失敗的話,那麼你就拿他當平等衆生來對待吧。我是說,她要是先受了菩薩戒是不是能夠督促她、鞭策她提起這個正念來呢?請師父慈悲開示!

  寬見法師:關鍵是你爲什麼要受菩薩戒?

  ※※甲:大體是爲了自利利他。一個就是解除煩惱、消除障礙,能解脫自己,其次能利他。

  寬見法師:很好!你願意發起一種勇猛的心,想要受菩薩戒。受菩薩戒,不是爲了跟別人攀比,別人都受了,就我一個人沒受,感覺低人一等,不是因爲這個。而是確實通過學習佛法,認識到一切衆生都是過去世的恩人,幫助過我們,我們現在要離苦得樂不能忘恩,要報答一切衆生的恩,也願意度化一切衆生解脫成佛,使他們離苦得樂。爲了這個效仿佛菩薩,並且種下這個菩提的種子,發起這樣的誓願受菩薩戒,發起菩提心。

  既然是這樣,我們要想救度一切衆生,首先要救度我們的父母吧,他們是不是離自己最近的衆生呢?救度自己的父母先得愛他們吧,願意接納他們、感恩他們。其實,越是對我們有逆緣的這種情況,越是對我們有大恩,修行就是如此啊!你看諸佛菩薩,提婆達多是佛的堂弟,提婆達多對佛怎麼樣?提婆達多夠忘恩負義、夠壞的吧,可是佛怎麼對待他?佛沒有舍棄他,佛在《法華經》授記他成佛呢!可以說沒有提婆達多就沒有佛,沒有提婆達多對佛這樣,佛也成不了佛,佛是降魔以後才能成佛,就是要消盡一切的業障才能成佛的。可以說,沒有衆生給我們這些障礙,我們怎麼消業啊,我們心中的這種煩惱魔怎麼降伏呢,都要感恩一切的衆生!而且佛在《法華經》裏講,不但授記提婆達多成佛,還說提婆達多是他的恩人,過去世是他的老師,勸他發起菩提心呢。

  你現在看到你父親就是這個樣子,就是他度你修行,消盡你的業障,他是你最大的恩人。你看,鯉魚跳過龍門才成龍,你說龍門這麼高,討不討厭?龍門是不是障礙呢?龍門要是很低,你跳過去有啥意思呢?能成龍嗎?什麼事兒都順著你,想幹嘛就幹嘛,老子天下第一,怎麼能成佛呢?跨過龍門才能成龍,那鯉魚恨不恨這個龍門呢?討厭,恨死你了,爲什麼我不能成龍,就是因爲你太高了老是跟我作對,要不要恨呢?要感謝!你有成龍這個機會全靠龍門呢,聽懂沒有?我們要成佛,就要靠障礙我們的這些人啊!沒有給我們障礙的這些人我們怎麼能成佛呢?我要吃的你給我做…

《兔年的啓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