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兔年的啓示▪P2

  ..續本文上一頁,我要喝的你給我倒,我要錢你就啪啪點給我,我怎麼成佛呢!我一天到晚損福啊,一點點不斷地損,還每天發愁,這怎麼能成佛啊!對不對,今天你給我一個不好的臉色,哎呀!我消點兒業,今天你又給我出了個難題,呵呵,我又忍辱多了一分,對不對,誰才是我們真正的恩人呢?給我們難題的人才是我們真正的恩人!當然,對我們好的人也是我們的恩人,對我們好我們很容易感恩。現在是講對我們不好的這些人同樣也是我們的恩人,沒有他你怎麼成佛、怎麼修行呢?你上哪兒修行去呢?要幹活兒,不用幹我幫你幹,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怎麼修行啊。給我們障礙的人,他就是我們的龍門,你要珍惜!你有機會碰到龍門算你走運了,你有機會成龍啦。有的鯉魚想跳龍門,可它找不到龍門,不知道龍門在哪裏。

  我剛才講的是怎樣對待給予我們障礙的這些衆生。你看,億萬富翁的兒女,很有機會成爲敗類,很有機會成爲造業的人啊,他沒有龍門嘛!他到哪兒找龍門呢?出門兒奔馳開著,司機送他,要啥父母就給他了,他很容易造業啊,哪兒有龍門呢?所以說,小的時候受苦,老了享福。“少福不爲福,老福才是福,少苦不爲苦,老苦才是苦。”爲什麼?年輕的時候享福,你該消的業沒消,到老了你不得吃苦啊,那時候就真是苦啊。小的時候山珍海味,老了以後粗茶淡飯你受得了嗎?

  你們這裏年齡在五十歲、六十歲以上的這些人,現在是不是感到幸福啊,現在你們是不是感覺比年輕人幸福?

  ※※:是。

  寬見法師:爲什麼?感謝你年輕時受過的苦啊,對不對?你們就比我強,比我幸福。爲啥呢?某種情況下你們吃的苦比我多,我看見你們,哇,我好羨慕啊!但也不是去找苦吃,聽懂沒有,這才是真正的福報啊。吃虧是福,爲什麼吃虧是福?虧就是龍門啊,對不對,有人想吃虧,吃不著,虧是一種糖果,找不到的,聽懂沒有?

  ※※:聽懂了,因爲他們沒有龍門。

  寬見法師:嗯,所以要把給我們帶來障礙的人看成是龍門,你有機會成龍,是不是啊,所以這個非常重要,一定要這樣來認識給我們帶來煩惱的衆生,都是菩薩,當你産生煩惱的時候馬上生起正念,感謝龍門就在眼前!

  當然,我們是條件反射,就恨龍門,在條件反射時一定要提起正念,坐禅也是,突然煩惱起來,受不了了,馬上要提起正念:啊!龍門現前了。念佛也是,平時在生活中遇到境界的時候,馬上提起正念:龍門現前了,這個時候你千萬可別用錯念頭,一定要抓住這個大好的機會,哇!馬上,他的可憎面目就變成菩薩了,真的,你就會珍惜。哇,感謝!感謝!今天龍門現前了,千載難逢啊,聽懂沒有。

  爲什麼菩薩修行成就得快,爲什麼菩薩要度盡一切衆生才能成佛,衆生難不難度啊?

  ※※:難度。

  寬見法師:地藏菩薩要到地獄裏度衆生,“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地獄衆生難不難度,爲什麼菩薩要這樣?因爲不這樣就成不了佛。不度衆生哪有龍門呢,你度衆生,衆生就給你難看,給你難看就是加持你,讓你成佛!讀過《普賢行願品》沒有,“一切衆生而爲樹根,諸佛菩薩而爲華果,以大悲水饒益衆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明白沒有,道理要通透,原因就在這裏。你不要怪爲什麼我學佛這麼多年還沒有成就,煩惱還沒有減少,是不是佛菩薩舍棄了我,不加持我?不是啊!佛菩薩一次次加持你,把龍門送到你面前,怎麼樣?你給抛棄了。

  有一個故事你們可能聽說過:有一個人信上帝,一次發水災了,他就爬到房頂上面,水慢慢地漲,他想:“我信上帝,上帝一定會來救我。”這時候,來了一條船,船上的人喊他:“你趕緊上來吧,這裏太危險了!”他說:“我不上,我信上帝,上帝一定會來救我的。”後來,水漲得越來越高,到胸口了,又來一條船,“趕緊走啦,太危險了,馬上我們來救你。”他說:“我不上,上帝會來救我的,我對上帝這麼虔誠,上帝肯定會來救我的!”後來,船又走了。第叁次,水快到嘴巴了,又來一條船他又不上,最後水漫過腦袋被淹死了。死後他來天堂見到上帝,就質問上帝:“我對你這麼虔誠,你爲什麼不來救我呀?”上帝說:“我派了叁條船去救你,你都不上啊……”所以,你不要怪佛菩薩沒有加持你!不要怪佛菩薩說:學佛這麼多年怎麼還那麼多煩惱。給你機會你不要,把手伸給你,你一拍,把佛菩薩的手給打走了。阿彌陀佛的手一直向我們伸出來,你不接呀!聽懂沒有?你看不見,你認不出這是阿彌陀佛的手啊,一切一切的境界都是阿彌陀佛的手。有一句話是宣化上人講的,“一切是考驗,看你怎麼辦,對面若不識,還需從頭煉”。一切都是佛菩薩給你伸出了手,看你怎麼辦,看你認不認得出來;對面不相識,就是你不認識佛菩薩的手,還得從頭煉。煉心也是這個“煉”,磨煉的煉。

  煉心二十四字,“別不平,莫抱怨,會欣賞,勿強求,要感恩,習莫牽,爲意主,普賢行”。你們有時間去看看《佛海心滴》書裏第219頁的詳細解釋。

  當考驗現前的時候,你要認識到它其實是對我們最大的幫助,是佛菩薩對我們最大的加持。他不是侮辱我嗎?他不是對我不好嗎?他越是這樣我越感恩他!當然,這個不是一下子都能做到的,但是,師父講的這些話你們把它記錄下來,經常去練習,從小事開始練習。比如,今天有人說一句話不太好聽,從容易練的先練,慢慢使它越來越熟練,就像平常學什麼東西都不難,就在于多練,“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多練習。

  比如炒菜,你們都會,做飯難不難呢,剛開始都不會做,但是多練,看到別人做菜用點兒心,慢慢也就會做了,而且越做越好。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是不是啊,只要你肯多練,先從小的地方,從不太容易起嗔恨心,從我能接受的人開始練,慢慢地越來越能接受,包容心越來越強,感恩的心越來越強。這樣去練,先從容易練的開始練,然後擴大範圍,從我最親近的、最喜歡的人開始練,慢慢擴大它的範圍。

  兔年的啓示(叁)

  ——善知識與信願行

  ※※丙:我們學佛都知道要向內心自求,不外求,那還需不需要善知識的幫助和佛菩薩的加持呢?

  寬見法師:非常需要。不外求,那還求佛菩薩嗎?還念佛嗎?我們經常會認錯了一些關系,佛是外還是內啊?內和外也不是截然分開的,“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是《心經》裏講不內不外,這個所謂的內求和外求,我們沒有必要把它僵硬化了。我一般更喜歡說另外一句話:“永遠從自己身上找問題,永遠不要從別人身上找問題。”

  我們跟人打交道或者面對一個境界,我們感到無法接受。比如,今天天氣很不好,我很難接受,天氣這麼差!要從自己身上找問題,是因爲自己的包容心不夠。你看有些人就很好,是我們境界不夠,找自己的問題,心量太小不能包容,都是自己的問題呀,不是天氣太差。這個人人品太壞,這個人太不可理喻,找自己的問題!而且學佛當中非常重要的是善知識的引導,密宗裏講,本尊是成就的根本,上師是加持的根本。上師可以說是善知識,沒有善知識的引導我們怎麼修學啊。

  ※※丙:可以看經書。

  寬見法師:那還要寺院幹什麼,要老師幹什麼,每個人給你發一本經書,你不就成了嘛。

  ※※丙:阿彌陀佛!我的疑惑解開了。

  寬見法師:是啊,那你們今天還來見師父幹什麼。

  ※※丙:阿彌陀佛!我疑惑的就是這個問題。

  寬見法師:沒有善知識的引導,修行無從談起啊,就像小孩子一樣不用上學了,每人發個課本最後都成大學生,可能嗎?

  ※※丙:那麼,“信願行”裏的“信”怎樣理解?

  寬見法師:“信”非常重要,信有佛菩薩,信有善知識。

  ※※丙:有佛菩薩嗎?

  寬見法師:沒有嗎?連佛菩薩有沒有還疑惑呢,有沒有你?

  ※※丙:沒有我啊!

  寬見法師:那坐在我面前的是誰?

  ※※丙:沒有真正的“我”,所以我很疑惑。

  寬見法師:誰有這個疑惑?

  ※※丙:沒有誰。

  寬見法師:你剛才不是說“我”有這個疑惑嗎?既然沒有“我”也就沒有疑惑喽,你看你呀,都混亂了。不要講沒有,你面前這不就是有嘛,緣起性空,性空還有個緣起呢,你在我面前空啦?空啦你去撞撞牆,看看疼不疼?

  ※※丙:明明是有的嘛!

  寬見法師:是有!有,不執著,但不執著不等于沒有。沒有,誰還在這裏叽叽呱呱啊,所以說,很容易落入頑空。頑空就誤以爲沒有,空不是沒有,空是無自性、不執著,但不是沒有。沒有,那是誰在這裏聽,誰有疑惑,佛菩薩都有,佛菩薩雖有,但是性空,是無自性的。這個很奧妙,不懂的人一說就錯。看起來頭頭是道,所以,沒有師父引導哪能知道啊!就像窗戶紙,聞師父一句話,勝讀十年書,這個窗戶紙你就捅不破。你在森林裏迷路了怎麼出去啊?沒有過來人給你領路,你出得去嗎?所以,佛菩薩的加持、善知識的攝受極爲重要,要寺院幹嗎?要佛幹嗎?要羅漢幹嗎?要菩薩幹嗎?每人發一本經書,可以嗎?

  ※※丙:請師父再開示一下“信”。

  寬見法師:信有佛菩薩,信有善知識,信佛菩薩的這種加持力、攝受力,信有極樂世界,信極樂世界有種種的莊嚴。

  ※※丙:極樂世界在哪兒呀?

  寬見法師:你在哪兒啊?

  ※※丙:我在這兒啊!

  寬見法師:那極樂世界就在西方啊,你在這兒是不是真的?

  ※※丙: 是真的呀!

  寬見法師:極樂世界跟你在這兒一樣真!不錯,極樂世界也是我們一心所造,你坐在這兒也是一心所造,但你還坐不坐在這兒啊?你說極樂世界是空的,是我心所造,對不對,所以我不執著。那你坐在這兒也是造的,天開寺也是造的,你吃的飯還是心造的,你吃不吃啊?雖有如幻,如夢幻泡影,但雖然如夢幻泡影,還有個如幻而有。這個很奧妙,我們容易落入兩邊,要麼就認爲實在的有,要麼認爲什麼都沒有,都是錯的,佛菩薩…

《兔年的啓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