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力了,吸取教訓吧”,對不對,她就有幹勁了,下次更願意幹。
如果你讓她辦件事,馬上就把她積極性打下去了,她下次還給你辦?孩子爲父母服務積福報,懂孝敬大人、長輩有福報。
※※的母親:我也跟她這樣說過。
釋寬見:你錯了。這不是你說的事。這話你說不行,別人才能說。你看書上說了,你得對我好。能這樣說嗎?這話是別人說的,不是你說。我說可以。我說“你要尊重師父,書上寫的”,我能這麼說嗎?這話不能我說,是別人說。但是你可以去做。
再一個,好孩子是誇出來的。這樣她就會越來越有自信。孩子是父母的幫手嘛。剛開始沒經驗是正常的,讓她做,做不好不要緊。其實不是爲了讓她做,是爲了通過這個做的過程鍛煉她,融洽雙方的關系,借這麼一個由頭才好跟她說話,才好跟她溝通,否則不就有代溝了,這就是個媒介。
給予比索取更快樂(六)
(2011-09-14)
地點:天開寺客堂
代溝原本不存在
釋寬見:你媽媽當著你的面來問師父,你說:你媽媽愛不愛你?
※※:愛。
釋寬見:對。她只是有時候方式上……她愛你愛得著急了點。
※※的母親:我都沒了章程。
釋寬見:其實你女兒也很愛你。愛父母,愛姐姐,愛弟弟。也是現在沒找到方向。有時候父母望子成龍,就著急,因急反而生亂,想她一出馬就跟超人似的,一點錯誤不犯,可能嗎?允許犯錯誤,做得好不好,那是一個經驗問題,做不做是態度問題,她只要做了,你就要鼓勵她。你說:“哎呀,媽就你一個寶貝女兒啊!你去幫我做個事吧!兩個寶貝女兒,幫我做件事吧!哎呀,謝謝你,可幫媽大忙了”。她一聽高不高興,你媽這麼說,你高不高興?她做完之後,你啥反應也沒有。好,那你自己做吧。
※※的母親:是。
釋寬見:其實現在父母會教育孩子的也不多,大部分都不會教育孩子。
※※的母親:好像代溝太深。
釋寬見:錯了。代溝本來是不存在的,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爲我們不懂得方法,它就成了一條代溝。打個比方來講,這裏有臺電腦,你要會玩電腦,跟電腦之間就沒有溝。對不會玩電腦的人,可不就是條溝嘛。就是因爲我們不會,所以才有溝。不會電腦的人,電腦擺在這裏發呆,開都開不了;會電腦的人一按這個開關,不就開了嘛。你不知道開關在哪裏,就是把它敲碎了,它也不開。會開的,你看,一按這個按鈕,啓動了。
溝,就是你不知道按鈕在哪兒,對不對,所以你急壞了,使勁敲,怎麼還不開?你敲碎了也沒用啊!這就是所謂的溝了。會的人就沒有溝。人與人之間也是。剛才我教媽媽打開女兒這個溝。
我再教女兒打開媽媽這個溝。溝是雙方的,你媽不知道你的按鈕在哪兒,其實你也不知道你媽的按鈕在哪兒。到你媽這個年齡,她對兒女這種愛,天然的。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愛能勝過父母對兒女的愛,父母可以說一切都爲了兒女,不求任何回報。但是,你媽愛兒女,她這種愛是如此強大,強大到了你難以接受的程度。這種愛,她會表現出愛唠叨。記住,當你媽唠叨你的時候,你媽又開始愛你了。所以你要習慣媽媽的唠叨,接受媽媽的唠叨。你聽媽媽的唠叨,有助于舒緩她的心情。不僅僅是媽媽的問題,女的很多都愛唠叨。到你媽這個年紀就會更厲害些。所以她愛唠叨,是一種發泄,舒解她的負面情緒,唠叨完之後她就快樂。你想不想讓別人快樂?你要想快樂,就得給別人快樂。剛才你記得吧?你想不想快樂?
※※:想。
釋寬見:你想快樂的話,就給別人快樂,這是因果。我教你一個給媽媽快樂的方法,就是聽她唠叨。有點難度啊,但是我告訴你,這是最簡單又不花力氣的,讓別人得到快樂的方法。你心煩的時候不是也想找個人唠叨唠叨嗎?有沒有?
※※:有。
釋寬見:那你希不希望這個人煩你,別說了別說了,煩死啦。希不希望聽到別人這樣的反應?她其實什麼也不用說,只要你講完了,其實你就高興了。對不對?你媽這個年紀尤其需要這種唠叨。我告你啊,女人之所以比男人長壽,就是因爲她會唠叨。
你要理解你媽媽,你媽的唠叨就是因爲她愛你,所以當她唠叨的時候,你要做這樣的思維,媽媽又開始愛我了。
第二,這就是最簡單的給別人快樂的方法,何樂而不爲。你只需要坐在這裏聽就行了。當然對媽媽,我又要說一句,不要唠叨。年輕人最怕唠叨。好話說叁遍就叫唠叨。說得越多,別人逆反心理就越強。尤其他們這個年齡,還是逆反心理比較強的時候,青春期綜合征其中一個就是逆反心理,剛才沒說到。但應該很快會過去。唠叨之後就會逆反,正確的我也逆反。
所以第一點,跟別人打交道,要學會找自己的問題,不要找別人的問題。如果你找自己的問題,那麼雙方之間的問題就可以解決。如果你找別人的問題,雙方之間的問題能解決嗎?再一個,什麼叫找自己的問題?你不要說:“你應該幹什麼,你還沒做到什麼。”你應當說:“我應該幹什麼,我還沒有做到什麼。”這就叫找自己的問題,不要找別人的問題。這樣,雙方之間就不會有溝了。雙方之間爲什麼會有溝?就是因爲我老說你應該幹這個,你不應該幹那個,溝就存在了。如果你說,我應該幹什麼,我什麼還沒有幹好。溝還存在嗎?記住啊,對所有人都是這樣子。這就是智慧。
(對母親說)我爲什麼說你剛才講的錯了呢?“我也跟你講,要孝敬爸爸媽媽你才有福報”。這個問題錯在哪裏?這是找她的問題,你是讓她幹什麼。你應該說:“我不應該唠叨,我應該考慮到你的感受。”還有溝嗎?所以剛才這個話,你爲什麼錯了?因爲你在找別人的問題。“你應該要爲父母服務,這樣增長你的福報,結果你還沒有這樣幹,你太不應該了”。這是找別人的問題。這個話要是女兒說,就很對。
(對女兒說)你說就很對,你說:“我應該爲爸爸媽媽服務,這是增長我的福報。”
我們經常把說的內容搞錯,顛倒了。尤其我們學到的佛法是給自己用的,不是給別人用的。學雷鋒要毫不利己、專門利人。你看,你要學雷鋒啊,你要毫不利己,專門爲我呀!這樣行嗎?你應該對自己說,我應該毫不利己,專門爲你們啊。這樣說就對了。學到的這些道理是用在自己身上的,不是用給別人的。一定記住這一點。所以千萬不要用師父說的這些話去要求別人,師父告訴你們這些東西是要求誰的?
※※:自己。
釋寬見:對,每個人都是要求自己。師父今天教了你們兩個方法。教媽媽如何去開啓女兒的開關;教女兒如何開啓媽媽的開關。其實問題很簡單,但是很重要很關鍵。
你很有福氣,二十歲就皈依了佛門,遇到了佛法。這是很大的福報。你看你今天學到的東西,你媽媽也是第一次聽,她比你晚聽了二十幾年。如果你抓住這個機會,將來會很快超過你的母親。你媽當時沒有那個福報,但是現在也不晚。所以你應當很慶幸,這些道理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聽得到的,誰會跟你講這些?所以要好好珍惜,這些話要真正認識到了,會改變你的一生。
我看到一個非常有前途的孩子和一個非常慈愛的母親。是不是要跟母親表示一下?擁抱一下。
※※的母親:咱倆共同學習。阿彌陀佛!
釋寬見:阿彌陀佛!很棒很棒!悟性真的很高!你看你才學了一小時就有這樣的悟性,你以後要繼續學下去會怎麼樣?所以,這個世界很寬廣,聽懂沒有?好好學。阿彌陀佛!吉祥如意!
(終)
《給予比索取更快樂》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