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人身難得 佛法難聞──西方寺八關齋戒精進念佛法會開示▪P2

  ..續本文上一頁的品位,自然就會高;但是我們亦不能急于求成,而必須腳踏實地用功,所謂「不問前程,直須努力」。

  要知道,如果我們今天不努力修行,常修五戒,勤修十善,將來這個人身能否保得住就很難說了;萬一不小心,還有機會犯下五逆十惡之罪,將來甚至墮落到無間地獄裏去,難有出離的機會,這就實在太苦、太漫長了!

  這無間地獄是在那裏的呢?無間地獄也就是「阿鼻地獄」;阿鼻地獄是一個怎麼樣的地方呢?在《地藏經》裏說,它是八大地獄裏頭最苦最苦的地方,這是極惡之人,所受的果報;什麼是「極惡之人」呢?極惡之人,也就是犯了五逆十惡的罪大惡極的人。在佛教中,誰墜到阿鼻地獄去了呢?大家知道吧?那就是提婆達多,因爲他犯了破壞僧團、出佛身血等罪,結果就落到阿鼻地獄去。

  可是慈悲的佛陀,仍然救度他,還給他授記將來能夠成佛,爲什麼這樣犯了五逆十惡之人,佛陀還肯原諒他呢?一方面是因爲佛的大慈悲力,一方面是因爲提婆達多過去曾與佛有善因緣;這個是什麼因緣呢?就是釋迦佛在因地修行之時,提婆達多曾爲他講解過《妙法蓮華經》,就是因爲這麼一個因緣,所以佛陀仍然爲他授記。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四)

     ──西方寺八關齋戒念佛法會開示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佛菩薩無盡的慈悲,他們不忍一切衆生,任何一個衆生都不會舍棄,就連地獄的衆生都要設法子去救度,所以,我們學佛,就是要學習他們大慈大悲的精神,而且我們必須要緊記,即使有一天如果真的墮落到地獄裏去,也不要忘記稱念諸佛菩薩的名號。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水陸法會的時候,很多人都會爲他們過往的先人授幽冥戒;就是因爲這些先人以前沒有機會學佛,所以即使現在落到陰間去,後人仍然爲他們授戒;目的就是希望將來無論投生到那一道去,甚至是墮落到地獄去,他們的戒體還在;到龍華叁會的時候,他們就會最先得度。當然這就要等很久、很久了,要等多久呢?五十六億多萬年。你說我們要不要這麼等久呀?當然是不要了。

  以前我們的毛主席不是說過嗎?「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那麼,我們修行就更要朝夕行道了;我們念佛,從朝至暮,從暮至朝,從不間斷,如果間斷了,就無法做到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所以念佛,就無法念到一心不亂。因爲我們真正念佛必須念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念,這是一個很高的境界。那甚麼是無念呢?六祖慧能大師曾經說過:「何名無念?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爲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于自念上常離諸境,不于境上生心。」所以,無念就是處于諸妄境而不起分別,亦即知一切法而不執著,但非草木無情無識。

  可是我們就是有太多的妄想雜念,我們的六根面對六塵而産生種種的分別執著,于是一念中就變現爲十法界;我們一念善就與佛、菩薩、聲聞、緣覺相應,一念惡就與天、人、地獄、惡鬼、畜生相應,上升、下墮;天堂、地獄其實就在我們一念心而已。

  說到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以下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子:

  有一天,梁武帝請教寶志公禪師,問他有沒有天堂和地獄;梁武帝說:「我沒有看過,你可不可以帶我去見識見識這個天堂和地獄?」寶志公說:「可以的!不過你要准備准備;要准備好,一會兒我就帶你去。」過了一會,寶志公就問他:「你准備好了沒有呀?」他說:「我准備好了!」此話剛說完,寶志公就開始罵他;罵他什麼哪?「你這個狗皇帝,昏庸無能……!」還罵了很多難聽的話,把他氣得暴跳如雷,拿起寶劍就要殺死這個寶志公;寶志公連忙躲在柱子後面說:「這個就是地獄啊!」梁武帝猛然醒覺,感到很不好意思、很慚愧;趕快說:「哎呀!對不起、對不起!」寶志公接著說:「這一念心就是天堂啊!」所以說,一切都是唯心造!西方極樂世界其實也是我們心想中生;地獄、叁塗、餓鬼道,也是我們心想中生,要知道,我們的思想決定了我們的行爲,如果我們心裏頭沒有貪、瞋、癡,我們在行爲上就不會殺、盜、淫,就不會妄言、绮語、兩舌、惡口等等;所以用意念來控製我們的心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說,身的精進不是真精進;這個心的精進,才是真精進。

  人生苦短,人生無常;既然人生無常,我們就應該學懂如何活在當下;我們不單只追求未來的快樂,而且當下也要快樂;我們不單只珍惜生命,而且更要珍惜我們眼前的人、珍惜我們身邊的人、珍惜我們有緣的人,讓我們學會多一點珍惜,讓我們將來一起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所以我們現在就要好好地念佛,真心誠意地念,老老實實地念;念的時候要一心一意,要全神貫注,要做到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就是說,不止是用口來念,而是用心來念;因此,觀心才是最重要的,所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唯有這樣才會有感應,否則的話,喊破喉嚨,也是枉然的,只能說種種善根,結結善緣而已。

  前面我們說到,徹悟禅師教我們要相信「輪回路險」,在地獄受苦的時間是非常、非常漫長的;而通常犯了五逆十惡之人,就會墮落到無間地獄裏去。什麼是「無間地獄」呢?無間地獄就是阿鼻地獄,是《地藏經》中所說最苦的地方,是極惡之人所受的果報。

  無間地獄,它的獄城周圍有八萬余裏,整個城都是用鐵來做成的,高有一萬裏,城上都是火焰,沒有任何空隙,有鐵蛇、鐵狗,吐出火來驅馳追逐;惡鬼夜叉,手爪像銅一般,拖著罪人,把罪人當做玩具一樣來玩弄;還有鐵鷹,啄啖罪人的眼睛;還有鐵蛇,絞住罪人的頸,四肢百節的骨節裏,都釘下很長的釘,有的拔他的舌頭,用耕犁來犁他,有的挖抽他的肚腸,有的用刀剉斬,有的用熱鐵纏縛他的身體,痛得罪人死去活來。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五)

    ──西方寺八關齋戒念佛法會開示

  這個地獄,爲什麼叫無間地獄呢?這是因爲:

  1.時無間:在這個地獄裏面,日日夜夜受苦,以至于地獄的劫數,沒有任何時間斷絕,所以叫做無間。

  2.形無間:因業力所致,一人在地獄,亦見自身遍滿其間,地獄是滿的;多人在獄,地獄亦是滿的。

  3.苦無間:施罪的器具,沒有不齊全的,像叉、棒、鷹、犬、蛇、狼等類,都是鐵的。罪人所受的痛毒苦楚,相連接的,更沒有一息間斷;這就是「苦無間」。

  4.果無間:不問是男是女,老幼貴賤,龍蛇鬼神,有了造罪行惡的業感,墮在地獄,都是同樣受苦。

  5.命無間:如果一墮入這個地獄,從初入地獄,直到百千劫,在這期間的一日一夜,要受一萬回的生,一萬回的死,要求一念極促時間的暫停,也不可得,要脫離罪苦,除非業報窮盡,方才投生爲人。如此連綿不斷,叫命無間。

  由此可見,這個地獄實在是太痛苦了,所受的苦實在是太多、太多了,而在裏面的時間實在是太長、太長了!所以我們千萬不要犯惡造罪,因爲這個果報實在是太重、太重了!所謂「叁塗一報八千劫」,一旦墮落了就八千萬劫難以出離、難以超脫,所以,我們必須相信「輪回路險」,發願遠離這個輪回,遠離這個苦處。而且我們,還要相信一切都有因有果,因果報應絲毫不爽;比如說,今天我們念佛,就是因,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果;如是因,如是果,這個因果呀,誰也逃不了。

  下面我再講一個故事給大家聽。這個故事是和剛才所說的梁武帝有關的。

  我們都知道,曆史上的梁武帝是一位虔誠佛弟子,護持佛法,並提倡素食,爲什麼最後會遭遇到餓死的命運?其中是有前因後果的。

  據說,年青時就曾有相命的人跟他說,他將來是會餓死的,雖然他並不相信,但是他還是屯積了十年的幹糧在他的宮殿及行宮裏,而且是隨手可得,絕對不會有餓死的可能。

  到了他晚年的時候,有一天,梁武帝問寶志禅師說:「我的壽命還有多少呢?」志公禅師說:「等我圓寂之後,你會造個塔。什麼時候這個塔坍塌損壞了,那時你的壽命期限就到了,應該往生了。」

  本來志公禅師圓寂時那個塔是木造的,後來梁武帝想到志公的預言:「這個塔什麼時候倒了、塌了,我就什麼時候往生。好吧!我現在就把它造成一個堅固的塔,用石頭造的,那就不怕了!」試想,如果這個塔永遠不會倒、不會塌,那麼他就永遠不會死了!想不到他把這個木塔拆了,造成石塔的時候,侯景就起來造反了,把他抓住,圈到臺城裏頭,他就被困在那裏活活餓死了。

  他貴爲天子,富有四海,福祿衣食,隨念而至,爲什麼還會餓死呢?這是他想也沒想過。

  相傳梁武帝在因地修道的時候,有一只很調皮也很通人性的猴子,每當梁武帝入定時,就會來叫他、擾亂他,找他麻煩,令他無法入定。這個老修行心裏覺得很不高興:「這猴子真是討厭!」于是就把猴子圈到旁邊的洞裏。

  圈到洞裏,也不過是想讓牠一時不來麻煩他;想不到這樣猴子不來麻煩他,不來叫他,他就入定了很多天。等他出定的時候,想起猴子還在洞裏圈著哩,于是趕忙走去把洞門的石頭移開一看,可是這猴子已經餓死了!由于活活被餓死的緣故,所以這猴子死的時候瞋恨心很重,心想:「你這麼狠!這麼毒!把我餓死。我將來一定要報仇!」

  由于這個老修行已經修到頗深的功夫,所以圓寂之後,雖然還沒修成,來生就做了皇帝──也就是梁武帝蕭衍。蕭衍做了皇帝之後,怎麼也沒想到會有一個人出來造反,而造反的人名叫侯景;侯景就是前生被他堵死在洞裏的猴子,所以今生來造反報複,最後把他圈到臺城裏餓死了。由此可見,這因果報應的循環,確實是絲毫不差,而且又是超乎我們意料之外。所以,我們明白了這個因果道理之後,就必須要自我警剔、自我反省,諸惡不作,衆善奉行。

  所以現在開始,我們就要了因了緣,而且還要廣結善緣;如果我們覺得現在很好,又或是前半生很滿意,那就是我們過去世修得不錯;那麼我們還要繼續努力,希望將來還要更好。相反地,我們現在覺得馬馬虎虎,那麼就是前世修得不太好,前生做的還有不足,沒有惜福修慧,所以現在更加要好好修,希望來世會更加好。因爲修行不是一生一世,而是多生多世的,身口語意無有疲厭,直到成佛,這個修行,才算是功德圓滿。所以我們不要擔心現在好不好,這一生一世只是一個過度,我們將來的究竟歸宿,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要遠離,地獄、惡鬼、畜生這叁惡道,這個輪回的時間實在是太長了,而且所受的苦,亦實在太苦了;所以我們大家,要發心發願,遠離惡趣,求生西方。

  那應該怎麼辦呢?我們每天要一心歸命,但是我們很多時候就是做不到;就是因爲我們都是散心、妄心,而無法做到專注、專心,所以無法做到一心,這是不行的。因此,我們要深信因果,梁武帝在臺城餓死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不過我相信在座的各位,誰也不願意餓死,也不想凍死,也不想貧窮死;以前的人都說:「不怕死就怕病。」當疾病來的時候,意外來的時候,我們只得無奈地接受;所以,從今天起我們就不要再做新惡,我們就要了因了緣,一生了辦,不要把未了的業帶到後生後世去。我們立定決心,發願求生西方淨土;去到那裏,我們就能跟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清淨大海衆一起修行、學習,試想,這有多好哩!

  所以,「發願求生」,是我們今天,受持八關齋戒,專心念佛,重要的一環。當然,這個念佛呀,不是來寺廟念一天、兩天就算了,而且是恒持不失,直到成佛;在未成佛前,都要繼續念念下去。

  同時,我也提倡早、晚十念,即早上十念,晚上十念,爲甚麼呢?我們早上起身,不知道晚上能不能再有機會躺在床上睡覺,所以早上要念十念。而晚上也要念十念,爲甚麼呢?因爲不知道明天早上能不能再起床。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們念佛,絕不能敷衍了事,而必須一心專念;這個專念很重要,因爲很多人就是不專一,今天拜忏,明天誦經,後天持咒,這個功德就會分薄。

  我們就是一個念頭念念到底,中間絕對不會換題目: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句佛號二六時中,恒持不失,早也阿彌陀佛,晚也阿彌陀佛;這樣時間久了,功夫深了,阿彌陀佛、諸大菩薩,自然就會被我們的精誠感動了;如此的話,我們自然往生有份!

  所以,我們深入了解念佛法門的好處後,就要影響我們身邊的人,影響我們的家人、朋友,希望大家一起學佛、念佛,將來皆共成佛道。我們一同來發心發願,希望所有衆生都能離苦得樂,得大解脫,大圓滿。時間又到了,今天就說這到這裏。阿彌陀佛。(全文完)

  

《人身難得 佛法難聞──西方寺八關齋戒精進念佛法會開示》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