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的品位,自然就会高;但是我们亦不能急于求成,而必须脚踏实地用功,所谓「不问前程,直须努力」。
要知道,如果我们今天不努力修行,常修五戒,勤修十善,将来这个人身能否保得住就很难说了;万一不小心,还有机会犯下五逆十恶之罪,将来甚至堕落到无间地狱里去,难有出离的机会,这就实在太苦、太漫长了!
这无间地狱是在那里的呢?无间地狱也就是「阿鼻地狱」;阿鼻地狱是一个怎么样的地方呢?在《地藏经》里说,它是八大地狱里头最苦最苦的地方,这是极恶之人,所受的果报;什么是「极恶之人」呢?极恶之人,也就是犯了五逆十恶的罪大恶极的人。在佛教中,谁坠到阿鼻地狱去了呢?大家知道吧?那就是提婆达多,因为他犯了破坏僧团、出佛身血等罪,结果就落到阿鼻地狱去。
可是慈悲的佛陀,仍然救度他,还给他授记将来能够成佛,为什么这样犯了五逆十恶之人,佛陀还肯原谅他呢?一方面是因为佛的大慈悲力,一方面是因为提婆达多过去曾与佛有善因缘;这个是什么因缘呢?就是释迦佛在因地修行之时,提婆达多曾为他讲解过《妙法莲华经》,就是因为这么一个因缘,所以佛陀仍然为他授记。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四)
──西方寺八关斋戒念佛法会开示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佛菩萨无尽的慈悲,他们不忍一切众生,任何一个众生都不会舍弃,就连地狱的众生都要设法子去救度,所以,我们学佛,就是要学习他们大慈大悲的精神,而且我们必须要紧记,即使有一天如果真的堕落到地狱里去,也不要忘记称念诸佛菩萨的名号。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水陆法会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为他们过往的先人授幽冥戒;就是因为這些先人以前没有机会学佛,所以即使现在落到阴间去,后人仍然为他们授戒;目的就是希望将来无论投生到那一道去,甚至是堕落到地狱去,他们的戒体还在;到龙华三会的时候,他们就会最先得度。当然这就要等很久、很久了,要等多久呢?五十六亿多万年。你说我们要不要这么等久呀?当然是不要了。
以前我们的毛主席不是说过吗?「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那么,我们修行就更要朝夕行道了;我们念佛,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从不间断,如果间断了,就无法做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所以念佛,就无法念到一心不乱。因为我们真正念佛必须念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那甚么是无念呢?六祖慧能大师曾经说过:「何名无念?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所以,无念就是处于諸妄境而不起分别,亦即知一切法而不执着,但非草木无情无识。
可是我们就是有太多的妄想杂念,我们的六根面对六尘而产生种种的分别执着,于是一念中就变现为十法界;我们一念善就与佛、菩萨、声闻、缘觉相应,一念恶就与天、人、地狱、恶鬼、畜生相应,上升、下堕;天堂、地狱其实就在我们一念心而已。
说到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以下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子:
有一天,梁武帝请教宝志公禪師,问他有没有天堂和地狱;梁武帝说:「我没有看过,你可不可以带我去见识见识这个天堂和地狱?」宝志公说:「可以的!不过你要准备准备;要准备好,一会儿我就带你去。」过了一会,宝志公就问他:「你准备好了没有呀?」他说:「我准备好了!」此话刚说完,宝志公就开始骂他;骂他什么哪?「你这个狗皇帝,昏庸无能……!」还骂了很多难听的话,把他气得暴跳如雷,拿起宝剑就要杀死这个宝志公;宝志公连忙躲在柱子后面说:「这个就是地狱啊!」梁武帝猛然醒觉,感到很不好意思、很惭愧;赶快说:「哎呀!对不起、对不起!」宝志公接着说:「这一念心就是天堂啊!」所以说,一切都是唯心造!西方极乐世界其实也是我们心想中生;地狱、三涂、饿鬼道,也是我们心想中生,要知道,我们的思想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如果我们心里头没有贪、瞋、痴,我们在行为上就不会杀、盗、淫,就不会妄言、绮语、两舌、恶口等等;所以用意念来控制我们的心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说,身的精进不是真精进;这个心的精进,才是真精进。
人生苦短,人生无常;既然人生无常,我们就应该学懂如何活在当下;我们不单只追求未来的快乐,而且当下也要快乐;我们不单只珍惜生命,而且更要珍惜我们眼前的人、珍惜我们身边的人、珍惜我们有缘的人,让我们学会多一点珍惜,让我们将来一起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好好地念佛,真心诚意地念,老老实实地念;念的时候要一心一意,要全神贯注,要做到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就是说,不止是用口来念,而是用心来念;因此,观心才是最重要的,所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唯有这样才会有感应,否则的话,喊破喉咙,也是枉然的,只能说种种善根,结结善缘而已。
前面我们说到,彻悟禅师教我们要相信「轮回路险」,在地狱受苦的时间是非常、非常漫长的;而通常犯了五逆十恶之人,就会堕落到无间地狱里去。什么是「无间地狱」呢?无间地狱就是阿鼻地狱,是《地藏经》中所说最苦的地方,是极惡之人所受的果报。
无间地狱,它的狱城周围有八万余里,整个城都是用铁来做成的,高有一万里,城上都是火焰,没有任何空隙,有铁蛇、铁狗,吐出火来驱驰追逐;恶鬼夜叉,手爪像铜一般,拖着罪人,把罪人当做玩具一样来玩弄;还有铁鹰,啄啖罪人的眼睛;还有铁蛇,绞住罪人的颈,四肢百节的骨节里,都钉下很长的钉,有的拔他的舌头,用耕犁来犁他,有的挖抽他的肚肠,有的用刀剉斩,有的用热铁缠缚他的身体,痛得罪人死去活来。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五)
──西方寺八关斋戒念佛法会开示
这个地狱,为什么叫无间地狱呢?这是因为:
1.时无间:在这个地狱里面,日日夜夜受苦,以至于地狱的劫数,没有任何时间断绝,所以叫做无间。
2.形无间:因业力所致,一人在地狱,亦见自身遍满其间,地狱是满的;多人在狱,地狱亦是满的。
3.苦无间:施罪的器具,没有不齐全的,像叉、棒、鹰、犬、蛇、狼等类,都是铁的。罪人所受的痛毒苦楚,相连接的,更没有一息间断;这就是「苦无间」。
4.果无间:不问是男是女,老幼贵贱,龙蛇鬼神,有了造罪行恶的业感,堕在地狱,都是同样受苦。
5.命无间:如果一堕入这个地狱,从初入地狱,直到百千劫,在这期间的一日一夜,要受一万回的生,一万回的死,要求一念极促时间的暂停,也不可得,要脱离罪苦,除非业报穷尽,方才投生为人。如此连绵不断,叫命无间。
由此可见,这个地狱实在是太痛苦了,所受的苦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而在里面的时间实在是太长、太长了!所以我们千万不要犯恶造罪,因为这个果报实在是太重、太重了!所谓「三涂一报八千劫」,一旦堕落了就八千万劫难以出离、难以超脱,所以,我们必须相信「轮回路险」,发愿远离这个轮回,远离这个苦处。而且我们,还要相信一切都有因有果,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比如说,今天我们念佛,就是因,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果;如是因,如是果,这个因果呀,谁也逃不了。
下面我再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这个故事是和刚才所说的梁武帝有关的。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的梁武帝是一位虔诚佛弟子,护持佛法,并提倡素食,为什么最后会遭遇到饿死的命运?其中是有前因后果的。
据说,年青时就曾有相命的人跟他说,他将来是会饿死的,虽然他并不相信,但是他还是屯积了十年的干粮在他的宫殿及行宫里,而且是随手可得,绝对不会有饿死的可能。
到了他晚年的时候,有一天,梁武帝问宝志禅师说:「我的寿命还有多少呢?」志公禅师说:「等我圆寂之后,你会造个塔。什么时候这个塔坍塌损坏了,那时你的寿命期限就到了,应该往生了。」
本来志公禅师圆寂时那个塔是木造的,后来梁武帝想到志公的预言:「这个塔什么时候倒了、塌了,我就什么时候往生。好吧!我现在就把它造成一个坚固的塔,用石头造的,那就不怕了!」试想,如果这个塔永远不会倒、不会塌,那么他就永远不会死了!想不到他把这个木塔拆了,造成石塔的时候,侯景就起来造反了,把他抓住,圈到台城里头,他就被困在那里活活饿死了。
他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福禄衣食,随念而至,为什么还会饿死呢?这是他想也没想过。
相传梁武帝在因地修道的时候,有一只很调皮也很通人性的猴子,每当梁武帝入定时,就会来叫他、扰乱他,找他麻烦,令他无法入定。这个老修行心里觉得很不高兴:「这猴子真是讨厌!」于是就把猴子圈到旁边的洞里。
圈到洞里,也不过是想让牠一时不来麻烦他;想不到这样猴子不来麻烦他,不来叫他,他就入定了很多天。等他出定的时候,想起猴子还在洞里圈着哩,于是赶忙走去把洞门的石头移开一看,可是这猴子已经饿死了!由于活活被饿死的缘故,所以这猴子死的时候瞋恨心很重,心想:「你这么狠!这么毒!把我饿死。我将来一定要报仇!」
由于这个老修行已经修到颇深的功夫,所以圆寂之后,虽然还没修成,来生就做了皇帝──也就是梁武帝萧衍。萧衍做了皇帝之后,怎么也没想到会有一个人出来造反,而造反的人名叫侯景;侯景就是前生被他堵死在洞里的猴子,所以今生来造反报复,最后把他圈到台城里饿死了。由此可见,这因果报应的循环,确实是丝毫不差,而且又是超乎我们意料之外。所以,我们明白了这个因果道理之后,就必须要自我警剔、自我反省,诸恶不作,众善奉行。
所以现在开始,我们就要了因了缘,而且还要广结善缘;如果我们觉得现在很好,又或是前半生很满意,那就是我们过去世修得不错;那么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希望将来还要更好。相反地,我们现在觉得马马虎虎,那么就是前世修得不太好,前生做的还有不足,没有惜福修慧,所以现在更加要好好修,希望来世会更加好。因为修行不是一生一世,而是多生多世的,身口语意无有疲厌,直到成佛,这个修行,才算是功德圆满。所以我们不要担心现在好不好,这一生一世只是一个过度,我们将来的究竟归宿,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要远离,地狱、恶鬼、畜生这三恶道,这个轮回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而且所受的苦,亦实在太苦了;所以我们大家,要发心发愿,远离恶趣,求生西方。
那应该怎么办呢?我们每天要一心归命,但是我们很多时候就是做不到;就是因为我们都是散心、妄心,而无法做到专注、专心,所以无法做到一心,这是不行的。因此,我们要深信因果,梁武帝在台城饿死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不过我相信在座的各位,谁也不愿意饿死,也不想冻死,也不想贫穷死;以前的人都说:「不怕死就怕病。」当疾病来的时候,意外来的时候,我们只得无奈地接受;所以,从今天起我们就不要再做新恶,我们就要了因了缘,一生了办,不要把未了的业带到后生后世去。我们立定决心,发愿求生西方净土;去到那里,我们就能跟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清净大海众一起修行、学习,试想,这有多好哩!
所以,「发愿求生」,是我们今天,受持八关斋戒,专心念佛,重要的一环。当然,这个念佛呀,不是来寺庙念一天、两天就算了,而且是恒持不失,直到成佛;在未成佛前,都要继续念念下去。
同时,我也提倡早、晚十念,即早上十念,晚上十念,为甚么呢?我们早上起身,不知道晚上能不能再有机会躺在床上睡觉,所以早上要念十念。而晚上也要念十念,为甚么呢?因为不知道明天早上能不能再起床。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念佛,绝不能敷衍了事,而必须一心专念;这个专念很重要,因为很多人就是不专一,今天拜忏,明天诵经,后天持咒,这个功德就会分薄。
我们就是一个念头念念到底,中间绝对不会换题目: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句佛号二六时中,恒持不失,早也阿弥陀佛,晚也阿弥陀佛;这样时间久了,功夫深了,阿弥陀佛、诸大菩萨,自然就会被我们的精诚感动了;如此的话,我们自然往生有份!
所以,我们深入了解念佛法门的好处后,就要影响我们身边的人,影响我们的家人、朋友,希望大家一起学佛、念佛,将来皆共成佛道。我们一同来发心发愿,希望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得大解脱,大圆满。时间又到了,今天就说这到这里。阿弥陀佛。(全文完)
《人身难得 佛法难闻──西方寺八关斋戒精进念佛法会开示》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