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心泣血利有情 放生施食得離苦
——傳喜法師09年元宵節法會開示
今天上午我們放生,四衆弟子都很發心。今天小年過了之後,我們大家都要開始正常的生活工作了,所以元霄佳節也是一個標志性的。每年都是這樣,年複一年,我們大家都熟悉了,一不小心又到春節了。過年,這是中國的民俗,也是很人性化的一面。像春運高潮,這是我們中國人對家還有這樣一個向心力,就在這個時間裏上億的人回家,所以形成春運高潮。
一、世事古難全
我們因爲今天所放的衆生很多,參與的人也很多,很多人是第一次放生,次序沒有,所以還有很多要改進的。
我自己組織放生是很多很多的,國內、國外啊,特別是國外做到很好,我們這兩次放生也都專門准備了放生服,大家可以到水裏去。在國外,他們那邊是熱帶,隊伍一直排到河裏,然後那個桶一個傳一個,傳的時候桶裏也有水,魚就在水裏面,桶裏有水,魚也不太多。然後大家都念著《六字大明咒》,有次序的一桶接一桶這樣接下去,一直傳到河水裏的人,然後空桶再從邊上快速的交回車上。
其實我們也可以做到,我們搬運魚的時候,一個桶裏面魚壓的緊緊的,還有的一條一條從籮筐裏往外拿,喔,這還了得啊!那籮筐裏面還有很多呢,要拿到什麼時候?放生,放生救命是第一關鍵,有次序是很重要的。這一次有十幾件放生服,如果十幾個人在水裏,那我們岸上至少可以排叁個隊伍或者五個隊伍,叁個、五個隊伍排下來,那就很有次序了。
我們在新加坡放生的時候,海水很深,不適合到水裏去的時候,弄一個剖面的管道,抽著水,把魚都倒在裏邊,魚順著水就流到海裏去,很文明的,都是排著隊的。我們都是個人主義啊,拎到一桶就跑啊,沒有排隊,放生就會有些損失,本來是要救它的。
我們沒有一個發心要害這些衆生,是我們自己考慮不周到。其實放生是很有學問的,像這次我心裏一直很內疚,這畢竟也是業,我沒有究竟地、相對好地救它們。給它們叁皈依、忏悔業障,這還是蠻不錯的,但是救的時候還是夾雜。
在這個娑婆世界只有學佛,只有求解脫,我們也給它念過皈依,也給它忏悔過業障回向西方,而且每次我都念寶髻如來,還有佛號,六道金剛咒,聽聞解脫咒等等。這個世間很難全的,世事古難全,這個娑婆世界,月都有陰晴圓缺,做事情很難全的,但是我們覺得自己還是很慚愧啊!盡管我們今天大家是非常非常的發菩提心,這麼樣子的善心。
二、常常要有放生的心
這世間放的多?還是殺的多?殺的多得多啊!所以我們就更要做啊,要做得更好。放生的心不可沒有,這是一個苦難的世界,爲什麼苦難?那就看嘛,都是造苦難的事情啊!如果這個世間大家都不殺生,都是有衆生就救它、保護它,那這個世界就太平了。
所以從佛法的角度來告訴我們:“欲知世上刀兵劫,且聽夜半屠門聲”,聽聽屠宰場的那種哀嚎的聲音啊,就知道世間的殺,我們的刀兵劫哪來的。這曆史還不是很久啊,南京大屠殺短短的十天就幾十萬人被屠殺,這種人殺人,不分老幼。刀兵劫哪來的?殺業所凝聚成的這種冤氣。
這個世界它是一個苦難的世界,苦難世界的因就是這個,所以我們佛教徒要把這個因轉變掉,至少我們自己不要成熟這個果。大多數放生的目地都是爲了解決病痛,都是對自己以前殺生、害命有慚愧心,所以放生。
越往後,放生的難度越大,因爲河水大多數被汙染,很少有自由的河。比如說這個河放下去,沒有人會來捕撈,那很少的,我們也不顧他捕撈還是不捕撈了。就是越放,以後這種水域越少,所以這種慈悲心就更加需要從內在形成。
佛教修行,修心啊!主要是心,常常要有這麼一個放生的心,量不管多少,我們自己平時要訓練這樣一個放生的心,這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中國是一個傳統的大乘佛教的國家,自古以來啊幾乎是只要有寺廟,基本上就有放生池,曆代祖師們都是大力地提倡。像智者大師,皇帝拜他爲師,皇帝問師父需要什麼,我來幫你完成。智者大師就說:能不能把我們沿海變成放生池啊?禁捕。當時皇帝就答應:好,所有海邊住的人都不准捕魚。
所以我們這個東海,你看爲什麼觀音菩薩要到普陀山來,以前我們上地理課的時候說,舟山是天然魚港,在古代的時候整個的東海都是放生池,不准捕魚的,所以才有這樣的機會觀音菩薩到這裏來做道場。像著名的西湖都是放生池啊,西湖自古以來是放生池,過去大的水域很多都是放生池。
中國人以前知道的,殺生的這個業是很不好的業,下等的業啊,做屠夫啊,打獵啊,子孫都沒有臉面在社會上的,是這樣的。
叁、人的靈性資本
社會曆史的演變,時代越是往後,修行只能往內心裏去。
大家很多人說到甯波慧日寺去,請問到甯波慧日寺來,我們借這一方空間,爲了提升什麼?爲了提升我們內心的一方淨土啊!尋找到一種覺悟。這個覺悟並不在物質空間,並不說在慧日寺這個地方才有佛法,慧日寺這個地方也屬于這個社會,只不過我們今天在這探討佛法的時候,我們借這一方土地,借這方空間,我們把這個佛的力量展現出來的時候,它成爲一個道場。
像很多人覺得寺廟真清淨啊,我到寺廟裏來養老,或者是我到這裏來修。這不一定的,有可能寺廟比你家還煩惱,也不一定。有的說住茅篷去,那更不一定。住茅蓬一天叁頓飯把你累死,不是那麼容易的。
反過來說,如果你明白了,哦,千山萬水我是爲了追求道,爲了點那盞燈。比如說到慧日寺來,我們來探討佛法的時候,你忽然有所悟,你的心燈亮了,這是很珍貴的,你要把它保護好,這燈千萬不能滅掉。
還有一個叫信心,末法時代主要靠信心,信心是不能阻斷的,也不受物質空間隔絕的。信心是心靈的一種資産,你擁有了這個信心的資産之後,你在任何的空間,你遇到任何境遇的時候,變成我們現在說的,叫靈性的資本。
因爲現在經濟危機來了,人們就在探索,資本可以分很多,現金也是一種資本,固定資産也是資本,你下面有多少工人,你擁有多少技術人員,這也是資本,甚至你在社會上有多少的知名度,這也是資本。但是在經濟危機,最主要的資本是什麼?
現在有人就討論到靈性資本,一個人怎麼樣面對挫折。現在在經濟危機面前,世界第四大富翁他也自殺了,很多企業倒閉,老板自殺的自殺,潛逃的潛逃,這就反應出一個靈性資本的問題。人在遇到挫折的時候怎麼樣度過?靠什麼?要靠靈性資本。
文革時候,那也有很多人,從知識份子,那些大學教授們,很多自殺的。我有個弟子他小時候他親眼看到的,都是鄰居,跳樓的時候從樓上跳下去,沒摔死,再爬上樓往下摔,多可憐!是教授,文化知識那麼多,但是遇到這種浩劫的時候他怎麼過?
爲了這個問題,我很多次問我師父:“師父,您是怎麼過的?”我們現在很方便,大家都很恭敬,萬一遇到今天放生的時候像那樣子的呢?他特意就是來搗亂的,你們放生,神經!他罵我們神經,我們大家要來放生的,學佛的。所以學佛你能在指望在一個空間上産生什麼奇迹嗎?要靠內心去完成的。幸虧來一個人,來十個人,你今天還想放生啊?那反過來呢,我就一個出家人,然後幾百個人都是不信佛的,我還想做出家人?
所以這個娑婆世界是很難很難的,我就一次一次問:“師父,您是怎麼樣過來的?您怎麼樣想的?那個時代那麼多人都自殺了,您是怎麼樣面對這個問題的?”我師父說:“一個人他如果死都不怕,他難道還怕活著嗎?”一個人要經過怎樣的思考才得出這麼一個智慧的結論喔!他說你如果死都不怕了,你還怕活著嗎?人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靠什麼?靠信念!
四、苦之啓迪
觀音菩薩是來救苦救難的,我們的苦難在哪?苦難會不會在我們身上發生啊?什麼叫覺悟?佛陀第一個講的就是苦,兩千五百年後和兩千五百年前,這個苦絲毫都沒有改變過。
你到化妝品商店可以看到,這個是名牌,那個系列,很多很多種。把臉抹得很漂亮的時候,發型梳得很好的時候,戴得也很好的時候,有個小偷掏到你口袋裏,你怎麼面對他?你是反抗還是任他掏?這個苦其實隨時在我們身邊。
不僅僅是外在的賊,還是敗家子,還有天災、地震、臺風啊、水災啊、火災啊,地水火風的災時刻都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不知道什麼時候發生,任何一樣東西發生的時候,我們所謂的自尊都會被徹底的摧毀掉。
甚至當我們生病的時候,要你進加護病房,脫得光光的,要你穿醫院裏的衣服進消毒室,連親屬都不能來看。你擡頭看就那個東西,臨死就進那個先過度一下,危重病房啊,割喉管啊,種種的,這個時候你想人的尊嚴何在?
我們這一輩子爲了什麼?生命的意義到底在哪?所以說我們沒有對苦認識的時候,你不會去感恩佛菩薩的慈悲!
五、居安思危
現在從飛機上看下來,人已經占據了整個地球,人跟其他動物不同的地方在于他會思考,高級動物比較會思考,還能夠學佛,所以佛很努力很努力的把這個教法安住在我們世間。
我們這個寺廟,這都是佛駐人間辦事處,塑的佛像是提醒我們,不是塑了一個木頭作爲偶像崇拜,並不是這樣,是有代表意義的。
我們看到的阿彌陀佛,這是西方的教主,他的家在哪呢?距我們這個世界十萬億佛土之外,一個高級文明的世界。但是作爲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他像一個大慈善家一樣,向十方宇宙無條件的接引大家到他的地方。
我爺爺以前跟我講,上海蘇州河以北的地方被日本占領了之後,就是叁光政策,蘇…
《悲心泣血利有情 放生施食得離苦》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