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衮卻格西簡介

  衮卻格西簡介

  (Geshe Lama Konchog,1927~2001)

  出生

  衮卻格西名爲「洛桑朋措」,1927年(火兔年)誕生于拉薩附近的翔步村,自幼體弱多病。一位賢者建議他的父母要給他特別的照顧,只讓他穿西藏僧侶所穿的紅色或黃色衣服,而且必需送他到寺院去,不然他無法活下去。

  學習與修持

  當他六歲時,父母要送他到拉薩附近的哲蚌寺(格魯派叁大寺之一),但他堅持要到色拉寺出家。由于他有位叔叔在那裏,所以父母就讓步了。

  自六歲出家到十一歲期間,他偶爾回家探望父母。僧院中的教育非常嚴格,雖然他年紀很小,卻能自己照顧自己。十二歲以後,他就不曾回過家,並開始學習顯教課程,背誦儀軌、唱誦、祈請文,辯經等。他在色拉寺學習時,成績優異,常得第一名。

  色拉寺禁止僧衆在尚未學完五大論之前就接受密續灌頂。然而,洛桑朋措九歲時就加入一群僧衆的行列,要接受他的根本上師赤绛仁波切(達賴喇嘛幼時的經師)傳授的金剛瑜伽母灌頂。他非常興奮,就像孩童期盼新年一般。但到達灌頂會場時,有七位小沙彌因爲不具格接受灌頂而必需離開。其它人並不介意,但洛桑朋措非常痛心。他一路哭回房裏,悲歎著:「多麼不幸!多麼可怕的損失!我們過去造了什麼業!」他哭了整晚,悶悶不樂,叁天沒吃東西。在九歲的年紀就對接受灌頂有如此強烈的覺受。

  後來赤绛仁波切再次傳授金剛瑜伽母灌頂時,洛桑朋措已具備接受灌頂的資格。灌頂時,他專心聆聽並隨之觀想;灌頂後,他關起房門,繼續修持和唱誦。他與金剛瑜伽母因緣甚深。梭巴仁波切曾說,有一次帕繃喀仁波切傳法時,衮卻格西當場在金剛瑜伽母佛像中親見金剛瑜伽母,並親嘗其甘露。

  十歲時,洛桑朋措展露了其它不凡的一面。一位曾在色拉寺與洛桑朋措隔壁房間的同學蔣巴慈田格西說:「他常在晚上修荟供,會以極令人驚歎的聲調修好幾個小時。我們不知道他從哪兒學到這些事。」他記得有一次當他們一起閉關時,洛桑朋措會加入尼師們去修各種法門。「他有極美妙的聲音,而在座間時,他也會跳空行母舞蹈。他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修持:跳本尊舞,尤其是空行母舞,然後在半夜出去修數小時的荟供。」

  「有時爲了分散僧衆的注意力,他會跳天女舞逗他們大笑,然後再度消失,秘密修持他的空行母舞和荟供。我們常會聽到他的房間傳出巨大的噪音,使我們全都睡不著。現在我確信他是在修那洛六法。」

  十一至十五歲期間,洛桑朋措因他的直率與專誠的修學熱誠,已經被同學稱爲「衮卻喇嘛」(叁寶喇嘛)。他參與了帕繃喀仁波切、林仁波切、赤绛仁波切、帕立仁波切等高證量上師們傳授的所有主要灌頂。不僅如此,他請求允許留在上師們的房子裏圓滿誓言及每個灌頂的閉關,即使要花上數個月。然後他會回到他的課程。他總是即學即修。

  在第一次十幾天的閉關時間中,他幾乎整天都在座上用功,每日座間做一百至兩百次的大禮拜,因此身體相當強壯而輕盈,他說那段日子就像度假一般。

  他的同學回憶:「從童年開始,我們就可以聽到衮卻格西在房裏充滿活力地說法。白天、晚上,任何時候都可以聽到他深入地講述著各種主題。他會引述邏輯因明,講述如此深奧的義理,尤其是無常和空性。我們會在他的門口傾聽。有時我們到他的房裏去,看到他坐在堆高的座墊上,手結說法印,閉著雙眼開示,但房內並無別人。我們以爲他瘋了。現在我確信他正教導著只有他能看見的非人弟子。」

  在色拉寺期間,從孩提時期開始,衮卻格西有時會一次消失幾個月,到西藏各地遊曆,將各種難以在一個人身上發現的所有善巧方便,納入他那令人驚異的心中。他娴熟于多種領域,除了西藏四大教派的經續教授外,還有本尊舞、儀式、壇城、星相學、占蔔、根據毗奈耶的建築學,他的學識令人驚異。

  對蔣巴慈田格西而言,這位瘋狂舉止的衮卻喇嘛顯然不是凡人。「他從小就是一位聖者,偉大的行者。他在色拉傑學習的二十五年間,精通各種必需學習的經典。他非常謙遜,但辯經時卻是舌璨蓮花,無人能敵!」

  格西迅速地接受了大量的法教,花費數年的時間學習現觀莊嚴論、俱舍、律典等等,幾乎完成了僧院中最後階段的課程,並拜赤绛仁波切爲根本上師。後來又陸續從達賴喇嘛尊者、林仁波切、班禅喇嘛等上師得到珍貴的開示、口傳及灌頂。

  1959年,叁十二歲時,他通過格西考試,具足獲得「拉然巴」格西學位的資格。

  (略)…

  尼泊爾閉關

  格西離開西藏的路線是在之前的夢境中所透露的。那條路線帶他到尼泊爾邊境的樽區,以及西藏人尊敬的瑜伽士聖者密勒日巴的岩洞。

  衮卻格西抵達樽區後,將他的物品留在一戶人家,並下山前往印度,要到菩提迦耶接受達賴喇嘛尊者的教授。他打算在北方的布薩杜爾加入他朋友和其它僧衆同伴的行列,卻在加德滿都巧遇上師赤绛仁波切。上師告訴他:「你的學業已經完成了,應該回到你來的山中去修行。」

  他猶豫著,但當格西和朋友一起搭火車前往瓦拉納西參訪時,又在同一輛火車上遇見赤绛仁波切。赤绛仁波切再度給他同樣的勸告。這次格西聽從了,他直接返回樽區,取回他的法本和破壺,覓路前往高山叢林中的密勒日巴岩洞,那裏只有老虎和其它野獸居住。那些野獸有時會甯靜地待在洞裏而毫無恐懼,格西說那是他一生中最快樂的一段時光。

  最初幾個月當中,衮卻格西訓練自己空腹,以荨麻維生,並修持『風秋練』,這是行者從自然元素中撷取精華之法。他直接撷取風之精華,而能存活下去。

  格西不睡覺,他從淩晨兩點到晚上八點,修各種本尊,主要是金剛瑜伽母。從晚上八點到次日淩晨兩點,他做禮拜。他每天依千手觀音禁飲食齋儀軌受持大乘八關齋戒。

  他想要做水供來供養上師佛,于是在石頭表面上挖洞,然後掘出溝渠,把附近瀑布的水引導流到他的石杯中。他並且用溪流中的石頭獻曼達。

  衮卻格西受大悲心的趨使,充滿欲獲得成就的決心,樂于獨處。經過九年的艱苦閉關生活,一些想建立新村落的牧羊人發現他。他們以爲他是妖精或雪人!一開始他們逃離了,隔天來了更多人,想要驅逐他。但他們了解到他是人類,就試著鼓勵他下山。他們建議:「如果你要吃一些美食,就下山來爲我們工作。」格西說:「我這裏已有最好的食物,請別來打擾我!」

  但他們還是不斷地打擾他,因此他決定離開那個洞穴。由于找不到其它岩洞,于是在曹拉克山附近的一顆繁茂突出的杜松樹下,以此爲新家。由于他能完全控製自身的四大,因而能毫不費力地抵抗外在的四大,在沒有食物、衣物、睡眠的情況下,度過猛烈的冬雪。他只擁有修行的大樂及聖者的加持。

  十八個月後,他再度被迫尋覓其它居所。這次他到樽區的中部,離村子大約一小時路程的地方找到半個山洞,叫迦東貢巴,他把這各地方建築起來,用岩石圍住,在此又居住了十五年。

  有一次,他的糌粑即將用罄。格西決心要繼續留在茅蓬中閉關,他一心憶念著根本上師赤绛仁波切而做了這個決定。當糌粑用完的那天,有一個人帶著一袋糌粑來給他。從那時候起,每當存糧減少時,就會有人帶糧食出現。格西相信這是來自上師的加持與眷顧,因爲他完全依賴上師而舍棄對今生的執著。

  教化當地村民

  當時洞穴下方的村民們遭遇魑魅幹擾以及幹旱等問題,格西幫助了他們。他所持的咒對于消弭這些問題發揮不可思議的效力,因此村民前來依止他。格西非常慈悲,總是幫助前來求助的人。他繼續閉關,在閉關期間一有機會就幫助他人。村民稱他爲「喇嘛爺爺」,非常地珍視他。

  衮卻格西的侍者巅津梭巴法師就是來自這個村莊,他出生于1975年(即格西搬到樽區後不久),是七個孩子中的老大。他說:「我父母的姻緣是格西拉促成的,我的兩位阿姨在格西拉閉關時,成爲他的侍者,我們全家都是格西的弟子。」巅津梭巴自叁歲起就很喜愛和衮卻格西在一起,九歲在柯盤寺出家就跟隨衮卻格西,直到格西在柯盤寺圓寂,也是由他爲珍貴的上師安排荼毗的所有儀式。

  格西逐漸廣爲人知,最初主要是以他的力量去除村中有害的魑魅。此外,他也能控製天氣,以及用持真言的力量使人恢複健康。還用火供及驅邪法治好了一些精神異常的人。

  格西出關後,自己動手作茅蓬,村人開始跟他學習。當時,這個地區的僧衆大多是噶舉傳承,他們祈請格西擔任住持,並請求格西教導他們。格西拉給予他們經典和密續的教授──他曾廣泛地在四個傳承中學習。除了閉關、說法,格西也帶領附近五、六百名虔信佛教的村民們念了好幾百萬次的六字大明咒。

  弘法與修行

  1969年格西出關後,前往加德滿都附近的布達那斯,與色拉寺同學耶喜喇嘛重逢,那是他們離開色拉寺之後首度碰面。相隔十年,再度見到老朋友,兩人非常歡喜。他們對彼此都懷著極大的尊敬,而且兩人非常相似:虛懷若谷,生活簡樸的大行者。

  耶喜喇嘛請他到柯盤寺,但他沒有接受。他一直遵從上師赤绛仁波切要他隱居山林的建議,總是回到樽區。有一次在加德滿都,當時耶喜喇嘛正要到海外弘法,格西陪著耶喜喇嘛到機場去,途中有人供養耶喜喇嘛一雙鞋。格西覺得非常的傷心,因爲他覺得他再也見不到耶喜喇嘛了。

  1984年耶喜喇嘛圓寂後,梭巴仁波切寫信祈請格西來柯盤寺,這次他接受了。

  1985年,也就是耶喜喇嘛圓寂一年後,格西來柯盤寺常駐,又爲柯盤寺帶來生機,他如同柯盤寺的父親。格西帶領柯盤寺的十一月課程(November Course),隨後格西亦受邀到世界各地弘法。

  之前,格西從未生過病。直到格西首次國外弘法前往澳洲觀音院,返回尼泊爾後因水土不服生了一場病。但格西仍舊多次到世界各地弘…

《衮卻格西簡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