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衮却格西简介

  衮却格西简介

  (Geshe Lama Konchog,1927~2001)

  出生

  衮却格西名为「洛桑朋措」,1927年(火兔年)诞生于拉萨附近的翔步村,自幼体弱多病。一位贤者建议他的父母要给他特别的照顾,只让他穿西藏僧侣所穿的红色或黄色衣服,而且必需送他到寺院去,不然他无法活下去。

  学习与修持

  当他六岁时,父母要送他到拉萨附近的哲蚌寺(格鲁派三大寺之一),但他坚持要到色拉寺出家。由于他有位叔叔在那里,所以父母就让步了。

  自六岁出家到十一岁期间,他偶尔回家探望父母。僧院中的教育非常严格,虽然他年纪很小,却能自己照顾自己。十二岁以后,他就不曾回过家,并开始学习显教课程,背诵仪轨、唱诵、祈请文,辩经等。他在色拉寺学习时,成绩优异,常得第一名。

  色拉寺禁止僧众在尚未学完五大论之前就接受密续灌顶。然而,洛桑朋措九岁时就加入一群僧众的行列,要接受他的根本上师赤绛仁波切(达赖喇嘛幼时的经师)传授的金刚瑜伽母灌顶。他非常兴奋,就像孩童期盼新年一般。但到达灌顶会场时,有七位小沙弥因为不具格接受灌顶而必需离开。其它人并不介意,但洛桑朋措非常痛心。他一路哭回房里,悲叹着:「多么不幸!多么可怕的损失!我们过去造了什么业!」他哭了整晚,闷闷不乐,三天没吃东西。在九岁的年纪就对接受灌顶有如此强烈的觉受。

  后来赤绛仁波切再次传授金刚瑜伽母灌顶时,洛桑朋措已具备接受灌顶的资格。灌顶时,他专心聆听并随之观想;灌顶后,他关起房门,继续修持和唱诵。他与金刚瑜伽母因缘甚深。梭巴仁波切曾说,有一次帕绷喀仁波切传法时,衮却格西当场在金刚瑜伽母佛像中亲见金刚瑜伽母,并亲尝其甘露。

  十岁时,洛桑朋措展露了其它不凡的一面。一位曾在色拉寺与洛桑朋措隔壁房间的同学蒋巴慈田格西说:「他常在晚上修荟供,会以极令人惊叹的声调修好几个小时。我们不知道他从哪儿学到这些事。」他记得有一次当他们一起闭关时,洛桑朋措会加入尼师们去修各种法门。「他有极美妙的声音,而在座间时,他也会跳空行母舞蹈。他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修持:跳本尊舞,尤其是空行母舞,然后在半夜出去修数小时的荟供。」

  「有时为了分散僧众的注意力,他会跳天女舞逗他们大笑,然后再度消失,秘密修持他的空行母舞和荟供。我们常会听到他的房间传出巨大的噪音,使我们全都睡不着。现在我确信他是在修那洛六法。」

  十一至十五岁期间,洛桑朋措因他的直率与专诚的修学热诚,已经被同学称为「衮却喇嘛」(三宝喇嘛)。他参与了帕绷喀仁波切、林仁波切、赤绛仁波切、帕立仁波切等高证量上师们传授的所有主要灌顶。不仅如此,他请求允许留在上师们的房子里圆满誓言及每个灌顶的闭关,即使要花上数个月。然后他会回到他的课程。他总是即学即修。

  在第一次十几天的闭关时间中,他几乎整天都在座上用功,每日座间做一百至两百次的大礼拜,因此身体相当强壮而轻盈,他说那段日子就像度假一般。

  他的同学回忆:「从童年开始,我们就可以听到衮却格西在房里充满活力地说法。白天、晚上,任何时候都可以听到他深入地讲述着各种主题。他会引述逻辑因明,讲述如此深奥的义理,尤其是无常和空性。我们会在他的门口倾听。有时我们到他的房里去,看到他坐在堆高的座垫上,手结说法印,闭着双眼开示,但房内并无别人。我们以为他疯了。现在我确信他正教导着只有他能看见的非人弟子。」

  在色拉寺期间,从孩提时期开始,衮却格西有时会一次消失几个月,到西藏各地游历,将各种难以在一个人身上发现的所有善巧方便,纳入他那令人惊异的心中。他娴熟于多种领域,除了西藏四大教派的经续教授外,还有本尊舞、仪式、坛城、星相学、占卜、根据毗奈耶的建筑学,他的学识令人惊异。

  对蒋巴慈田格西而言,这位疯狂举止的衮却喇嘛显然不是凡人。「他从小就是一位圣者,伟大的行者。他在色拉杰学习的二十五年间,精通各种必需学习的经典。他非常谦逊,但辩经时却是舌璨莲花,无人能敌!」

  格西迅速地接受了大量的法教,花费数年的时间学习现观庄严论、俱舍、律典等等,几乎完成了僧院中最后阶段的课程,并拜赤绛仁波切为根本上师。后来又陆续从达赖喇嘛尊者、林仁波切、班禅喇嘛等上师得到珍贵的开示、口传及灌顶。

  1959年,三十二岁时,他通过格西考试,具足获得「拉然巴」格西学位的资格。

  (略)…

  尼泊尔闭关

  格西离开西藏的路线是在之前的梦境中所透露的。那条路线带他到尼泊尔边境的樽区,以及西藏人尊敬的瑜伽士圣者密勒日巴的岩洞。

  衮却格西抵达樽区后,将他的物品留在一户人家,并下山前往印度,要到菩提迦耶接受达赖喇嘛尊者的教授。他打算在北方的布萨杜尔加入他朋友和其它僧众同伴的行列,却在加德满都巧遇上师赤绛仁波切。上师告诉他:「你的学业已经完成了,应该回到你来的山中去修行。」

  他犹豫着,但当格西和朋友一起搭火车前往瓦拉纳西参访时,又在同一辆火车上遇见赤绛仁波切。赤绛仁波切再度给他同样的劝告。这次格西听从了,他直接返回樽区,取回他的法本和破壶,觅路前往高山丛林中的密勒日巴岩洞,那里只有老虎和其它野兽居住。那些野兽有时会宁静地待在洞里而毫无恐惧,格西说那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最初几个月当中,衮却格西训练自己空腹,以荨麻维生,并修持『风秋练』,这是行者从自然元素中撷取精华之法。他直接撷取风之精华,而能存活下去。

  格西不睡觉,他从凌晨两点到晚上八点,修各种本尊,主要是金刚瑜伽母。从晚上八点到次日凌晨两点,他做礼拜。他每天依千手观音禁饮食斋仪轨受持大乘八关斋戒。

  他想要做水供来供养上师佛,于是在石头表面上挖洞,然后掘出沟渠,把附近瀑布的水引导流到他的石杯中。他并且用溪流中的石头献曼达。

  衮却格西受大悲心的趋使,充满欲获得成就的决心,乐于独处。经过九年的艰苦闭关生活,一些想建立新村落的牧羊人发现他。他们以为他是妖精或雪人!一开始他们逃离了,隔天来了更多人,想要驱逐他。但他们了解到他是人类,就试着鼓励他下山。他们建议:「如果你要吃一些美食,就下山来为我们工作。」格西说:「我这里已有最好的食物,请别来打扰我!」

  但他们还是不断地打扰他,因此他决定离开那个洞穴。由于找不到其它岩洞,于是在曹拉克山附近的一颗繁茂突出的杜松树下,以此为新家。由于他能完全控制自身的四大,因而能毫不费力地抵抗外在的四大,在没有食物、衣物、睡眠的情况下,度过猛烈的冬雪。他只拥有修行的大乐及圣者的加持。

  十八个月后,他再度被迫寻觅其它居所。这次他到樽区的中部,离村子大约一小时路程的地方找到半个山洞,叫迦东贡巴,他把这各地方建筑起来,用岩石围住,在此又居住了十五年。

  有一次,他的糌粑即将用罄。格西决心要继续留在茅蓬中闭关,他一心忆念着根本上师赤绛仁波切而做了这个决定。当糌粑用完的那天,有一个人带着一袋糌粑来给他。从那时候起,每当存粮减少时,就会有人带粮食出现。格西相信这是来自上师的加持与眷顾,因为他完全依赖上师而舍弃对今生的执着。

  教化当地村民

  当时洞穴下方的村民们遭遇魑魅干扰以及干旱等问题,格西帮助了他们。他所持的咒对于消弭这些问题发挥不可思议的效力,因此村民前来依止他。格西非常慈悲,总是帮助前来求助的人。他继续闭关,在闭关期间一有机会就帮助他人。村民称他为「喇嘛爷爷」,非常地珍视他。

  衮却格西的侍者巅津梭巴法师就是来自这个村庄,他出生于1975年(即格西搬到樽区后不久),是七个孩子中的老大。他说:「我父母的姻缘是格西拉促成的,我的两位阿姨在格西拉闭关时,成为他的侍者,我们全家都是格西的弟子。」巅津梭巴自三岁起就很喜爱和衮却格西在一起,九岁在柯盘寺出家就跟随衮却格西,直到格西在柯盘寺圆寂,也是由他为珍贵的上师安排荼毗的所有仪式。

  格西逐渐广为人知,最初主要是以他的力量去除村中有害的魑魅。此外,他也能控制天气,以及用持真言的力量使人恢复健康。还用火供及驱邪法治好了一些精神异常的人。

  格西出关后,自己动手作茅蓬,村人开始跟他学习。当时,这个地区的僧众大多是噶举传承,他们祈请格西担任住持,并请求格西教导他们。格西拉给予他们经典和密续的教授──他曾广泛地在四个传承中学习。除了闭关、说法,格西也带领附近五、六百名虔信佛教的村民们念了好几百万次的六字大明咒。

  弘法与修行

  1969年格西出关后,前往加德满都附近的布达那斯,与色拉寺同学耶喜喇嘛重逢,那是他们离开色拉寺之后首度碰面。相隔十年,再度见到老朋友,两人非常欢喜。他们对彼此都怀着极大的尊敬,而且两人非常相似:虚怀若谷,生活简朴的大行者。

  耶喜喇嘛请他到柯盘寺,但他没有接受。他一直遵从上师赤绛仁波切要他隐居山林的建议,总是回到樽区。有一次在加德满都,当时耶喜喇嘛正要到海外弘法,格西陪着耶喜喇嘛到机场去,途中有人供养耶喜喇嘛一双鞋。格西觉得非常的伤心,因为他觉得他再也见不到耶喜喇嘛了。

  1984年耶喜喇嘛圆寂后,梭巴仁波切写信祈请格西来柯盘寺,这次他接受了。

  1985年,也就是耶喜喇嘛圆寂一年后,格西来柯盘寺常驻,又为柯盘寺带来生机,他如同柯盘寺的父亲。格西带领柯盘寺的十一月课程(November Course),随后格西亦受邀到世界各地弘法。

  之前,格西从未生过病。直到格西首次国外弘法前往澳洲观音院,返回尼泊尔后因水土不服生了一场病。但格西仍旧多次到世界各地弘…

《衮却格西简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