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 分 二 │ 顯示 ├ 寅二 ┬ 卯一 十
│ 善 │ 業 別 決 │ 黑業 │ 輕重 │ 業道輕重
└ 己叁 樂 │ 果 思 擇 │ 果 │ 差別 └ 卯二 兼略顯
除遣此 所 │ 惟 業 │ │ 示具力業門
中邪執 有 │ 果 │ └ 寅叁 此等之果
根 │ ├ 醜二 白業果 ┬ 寅一 白業
本 │ └ 醜叁 業余差別└ 寅二 果
發 ├ 壬二 思別業果 ┬ 癸一 異熟功德
深 │ ├ 癸二 異熟果報
忍 │ └ 癸叁 異熟因緣
信 └ 壬叁 思已正行 ┬ 癸一 總示
進止之理 └ 癸二 特以四力淨修道理
【表七】
戊 ┬ 己 ┬ 庚一 明求解脫之心
二 │ 一 └ 庚 ┬ 辛 ┬ 壬 ┬ 癸一 顯示四谛先談苦谛之意趣
于 │ 正 二 │ 一 │ 一 └ 癸 ┬ 子二 ┬ 醜一 叁惡趣苦
共 │ 修 發 │ 由 │ 思 二 │ 思惟 ├ 醜二 人苦
中 │ 意 此 │ 于 │ 惟 正 │ 別苦 ├ 醜叁 非天苦
士 │ 樂 之 │ 苦 │ 苦 修 │ └ 醜四 ┬ 寅一 欲天叁苦
道 │ 方 │ 集 │ 谛 苦 │ 天苦 └ 寅二 上二界
次 │ 便 │ 門 │ 生 谛 │ 粗重苦
修 │ │ 中 │ 死 └ 子一 思惟 ┬ 醜一 思惟八苦
心 │ │ 思 │ 過 生死總苦 ├ 醜二 思惟六苦
│ │ 惟 │ 患 └ 醜叁 思惟叁苦
│ │ └ 壬 ┬ 癸一 ┬ 子一 正明煩惱
│ │ 二 │ 煩惱 ├ 子二 如何生起之次第
│ │ 思 │ 發生 ├ 子叁 煩惱之因
│ │ 惟 │ 之理 └ 子四 煩惱過患
│ │ 集 ├ 癸二 ┬ 子一 正明所集之業 ┬ 醜一 思業
│ │ 谛 │ 彼集 │ └ 醜二 思已
│ │ 流 │ 業之 └ 子二 如何集業之理 業
│ │ 轉 │ 理
│ │ 次 └ 癸叁 死 ┬ 子一 死緣
│ │ 第 沒及結 ├ 子二 死心
│ │ 生之理 ├ 子叁 從何攝暖
│ │ ├ 子四 死後成辦中有之理
│ │ └ 子五 次于生有受生道理
│ └ 辛二 由于十二因緣起思惟 ┬ 壬一 支分差別
│ ├ 壬二 支分略攝
├ 己二 彼起之量 ├ 壬叁 幾世圓滿
├ 己叁 除遣于此邪執分別 └ 壬四 此等攝義
└ 己四 決擇能趣解脫道性 ┬ 庚一 以何等身滅除生死
└ 庚二 修何等道而爲滅除
【表八】
戊 ┬ 己一 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
叁 ├ 己 ┬ 庚一 由依何因如何生起
于 │ 二 ├ 庚 ┬ 辛 ┬ 壬一 于其漸 ┬ 癸一 開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
上 │ 如 │ 二 │ 一 │ 次令發定解 └ 癸二 諸余因果是此因果道理
士 │ 何 │ 修 │ 七 └ 壬 ┬ 癸一 ┬ 子一 引發生 ┬ 醜一 于諸有情
道 │ 發 │ 菩 │ 種 二 │ 修習 │ 起此心所依 │ 令心平等
次 │ 生 │ 提 │ 因 如 │ 希求 │ └ 醜二 修此一切
修 │ 此 │ 心 │ 果 次 │ 利他 │ 成悅意相
心 │ 心 │ 次 │ 教 正 │ 之心 └ 子二 正發此心 ┬ 醜一 修慈
│ 道 │ 第 │ 授 修 │ ├ 醜二 修悲
│ 理 │ │ ├ 癸二 修習希求菩提之心 └ 醜叁 修增上
│ │ │ └ 癸叁 明所修果即爲發心 意樂
│ │ └ 辛二 寂天教授 ┬ 壬一 思惟自他能換勝利及不換過患
│ │ ├ 壬二 若能修習彼心定能發生
│ ├ 庚叁 發起之量 └ 壬叁 修習自他 ┬ 癸一 除其障礙
│ │ 相換法次第 └ 癸二 正明修法
│ └ 庚 ┬ 辛 ┬ 壬一 所受之境
│ 四 │ 一 ├ 壬二 能受之依
│ 儀 │ 未 └ 壬叁 ┬ 癸 ┬ 子一 ┬ 醜一 莊嚴處所安
│ 軌 │ 得 如何 │ 一 │ 受勝 │ 布塔像陳設供物
│ 受 │ 令 受之 │ 加 │ 皈依 ├ 醜二 勸請皈依
│ 法 │ 得 軌則 │ 行 │ └ 醜叁 說皈依學處
│ │ │ 軌 ├ 子二 積集資糧
│ │ │ └ 子叁 淨修意樂
│ │ ├ 癸二 正行儀軌
│ │ └ 癸叁 完結儀軌
│ ├ 辛 ┬ 壬一 ┬ 癸一 爲于發心增歡喜故
│ │ 二 │ 修學 │ 應當修學憶念勝…
《菩提道次第綱要(上冊) 第十二講 忏悔與對治》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