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五個,這都是方法論。這是講功夫方面。
我們現在,到今天下午爲止,還是需要在基本見地上先搞清楚。剛才提到《楞伽經》的要點,“五法叁自性,八識二無我”,講唯識法相離不開這個原則,如果講般若,一切都掃掉了。
我希望大家回山注意,直接走心地法門,走禅宗直接的路線來,只講見地,修心性法門爲基礎。注意《圓覺經》十二位菩薩報告的修行經驗,尤其中間有兩段最好,是大家用得到的;“居一切時,不起妄念;于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無了知,不辨真實。”都看過吧?(答:看過)記得嗎?(答:記得)好好去體會。
“居一切時,不起妄念”,不起分別,不起妄想,“于諸妄心,亦不息滅”,但是妄想起來,不要壓製,也不要切斷,它本空的嘛,它自己會跑掉,誰能把一個妄念永遠留住啊?留不住的。“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不增不減,妄想過了它本空,就沒有了。本空的那個心境界,就不要再懷疑,“哎!這個對了沒有?”這就完了,這又在妄想;所以不要再起妄想,清清楚楚。平常如此用心,再上修禅定,就會到家了。
《圓覺經》上還有個很重要的句子,關于妄想的問題,佛經都告訴我們了。“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妄想一起來,你知道是妄想,妄想就已經跑掉了,還要你去滅它嗎?不需要借用另外一個方法。“離幻即覺”,沒有妄想,自己本來見聞覺知清清淨淨的,“亦無漸次”,這個裏頭沒有什麼次第。
甲師這個孩子,拿一大堆問題來,這些問題都已解決了,我看都不要看。你這樣搞問題搞下去,你來生再來吧。
“居一切時,不起妄念;于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無了知,不辨真實”,能這樣就對了。“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當下圓成,也就是“圓成實性”。
你們這一次山上下來,辛苦跑到上海來上當,跟你們玩了幾天,大概這樣可以回去了,沒有事了。有事沒有事?當然有事!因爲修行不是一天兩天,如何把這個父母所生的身體,修證成果,那是一步一步的功夫了。那必須是四禅八定的路線,除此以外,沒有第二條路了。也就是《楞嚴經》上兩句話:“方便有多門”,方法很多;“歸元無二路”,回家只有這一條路。
昨天大概給你們講了修安那般那,要真的用心去修,要完成四禅八定,最後再丟開,以我的經驗,除了走安那般那、白骨觀這個路線以外,其他的方法我懂得太多了,告訴你們,那些都是閑家夥,閑家具,聽懂了嗎?我那個百貨公司裏頭什麼都有,但是我都擺在那裏,放在那裏讓它爛的,因爲都是次級貨。正統所賣的,是釋迦牟尼佛這個店裏的安那般那,不淨觀與白骨觀。這兩個一配合,一下就到了,再沒有比這更好的方法。這是講修證的功夫。
依我八九十年的經驗告訴你們,不敢說遍學一切法,從十二歲起,到現在幾十年,接觸的人,看的學的,什麼旁門左道、外道都知道;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在大小乘經典再叁告訴你,只有這條捷路,非常快。要轉化身心到“即身成就”或者是“即生成就”,只有這條路。你不相信的話,就去冤枉走吧!叁大阿僧祇劫,慢慢去轉吧!白轉的,很辛苦。
昨天講了修安那般那,這個也是瑜珈,瑜珈的意思叫相應,身心相應,身跟心互相交感。擴大一點,就是人天相應,人乘道與叁界天人——欲界、色界、無色界溝通。最後融化了,而心物一元,這就是瑜珈,就是禅的一種。
既然說完了瑜珈,我就問少林寺的同學們,叁脈七輪清楚嗎?不清楚,只好簡單的畫了。至少我有一本書《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你們沒有看吧!中醫道家的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印度瑜珈的叁脈七輪,這些氣脈路線,在這本書上大致都畫了。印度注重的叁脈七輪,同中醫道家所注重的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完全不同;叁脈七輪是修定的境界。剛才你們不是聽我跟丁師兩個對話嗎?他到的那個境界,我說你最後一個藍光下來,他說對。中脈是藍色的,所以中脈通了,你就一片光明,跟站在高山頂上,像喜馬拉雅山頂萬裏無雲那個藍天一樣;也和科學家到了太空所見的那個境界一樣。所以藍天是青藍的;顔色是沒有究竟的黑,黑的不過是深青色。
僧丁:下面是水一樣。
南師:那個是偶然的境界。你爲什麼當時看到水一樣的呢?下面的“水大”還沒有化開。
這一條中脈,由頭頂的囟門,中間靠後腦一點點的地方,與虛空連下來,一直下來通到海底。男性的海底,位置在生殖器和肛門之間,這裏有個叁角形的地帶。所以密宗的“曼陀羅”,畫個叁角形,四角形,都是身上氣脈要點。這時與中脈連起來,從左邊下來,同左邊的鼻孔有關系,一直下來,通到人體右邊的睾丸,這是左脈。右邊的頭頂一路下來,通到人體左邊的睾丸,這是右脈。右脈同肝、膽、腸、胃,有絕對的關聯。大便不通啊,腸胃問題,這個右脈是重點;漏丹、遺精啊,同左脈有絕對的關聯。
有沒有人問,這是講男的還是女的呢?一樣的,沒有男女的差別。女性修持到某一個階段完整了,是一樣的,外形沒有變,看起來是女性,裏頭氣脈走的路線是一樣。女性海底跟男性長得不同,可是那個叁角帶海底的作用還是一樣。
所謂七輪,印度文化叫“輪”,西藏密宗就是印度文化,也叫“輪”,我們叫部位,七個部位。“海底輪”上來是“臍輪”,肚臍。再上來是“心輪”,又叫“*輪”,再上來是“喉輪”,“眉間輪”。所以你們修持氣脈對不對,一看相就知道,你看每個人臉上都不對。說你在閉關,你在修行,哎呀!了不起啊,供養啊!那是騙人的,一看連修行的影子都沒有,還不要說真的,一看就明白了。所以佛經上告訴你,叫你觀佛眉間,觀佛頂髻,都不是白搞的。“頂輪”在頭頂,離開頂輪約二寸,是“梵穴輪”,是跟叁界虛空合起來。所以修持到打通了梵穴輪,與大梵天合一了,清淨了。這樣叫“七輪”,七個部位。
只有左右中叁條脈嗎?不是,你看《佛爲阿難所說入胎經》,佛告訴我們,人身有七萬多條脈道,氣脈走的路是七萬多條,這個講的是大體。這個業報之身的組織,太奇妙複雜了;現在的科學都還沒有弄清楚。這個氣脈之學,不是解剖屍體能夠知道的,因爲人死了,氣脈也沒有了,只看到筋肉骨頭。
這是平面簡單的“氣脈”。七輪,肚臍起到海底到兩腿,六十四根脈,粗的。所以打起坐來,腿麻,坐不住,那是因爲腰以下到海底根本不通,要是打通了,兩個腿發樂感,太舒服了,不肯起來。這六十四根脈是倒轉向上面走的,不是下去。臍輪又叫“變化輪”,所以我們男女結婚,生孩子就變化出來人。會遺精,會屙尿,飲食會變營養、大便,都在“變化輪”起作用。
臍輪上來“心輪”八脈,又叫“*輪”。心輪八脈是向下的,和臍輪向上的六十四脈,這樣是一重。你們買本解剖書看,那你看到心髒是一瓣肉一瓣肉合攏來。這樣一個心,像沒有開的八瓣蓮花一樣捆攏來。心髒大的是八瓣,詳細的不止八瓣哦!
所以參禅、參話頭,用功到達了這一重,脈解心開,開悟了。以密宗來講,開悟的人,一定脈解心開,心脈打開了。我常常告訴你們,那個心脈打開,有時嚇死你,自己會“砰”一下,好像心髒爆炸了,很可怕的,一下張開了。所以密宗講,修到脈解心開,雜念妄想自然清淨了。我們普通人講話都是佛法的道理,像你開心不開心啊?我好開心哦!真開心,脈輪會打開的。所以普通形容,“萬裏青天無片雲”。這些都是有相的功夫,就是修一切有。所以佛的弟子,這一派修行的阿羅漢,是“根本一切有部”,在律藏就可看到。
再上來到“喉輪”,也叫做“受用輪”,有十六支脈,我們吃東西、講話、發音都在這裏,前兩天給你們講,這個脈打不通,你妄念斷不了,講話喔啊喔啊……笨笨的,或者是發不出聲音,一看,這個家夥的業力,就知道不行的。所以我講甲師這個孩子,聲音那麼細,這個業力多重啊!就像剛才講的《楞伽經》的業相,業力的現象就擺在這裏。喉嚨氣脈打不通,那是多生累劫犯了口過的業報。
喉輪的受用輪完全打通了,自然一天到晚沒有妄念了,見聞覺知都在般若智慧境界,妄念自然清淨了,夢境也清楚了;有時候未來事情沒有發生,都已經知道了。喉輪這裏道家叫“生死玄關”,破了這裏的生死玄關,功夫修到這樣,可以“坐脫立亡”,打起坐來要走就走。所以我常常勸人家,你們不要談學佛,談修行修道,能夠活著健康快樂,死的時候不要拖累自己,不麻煩別人,就是第一等人了。
你們搞禅堂,大家打起坐來,如果有個人修安那般那,坐在那裏忽然啊……呃……如果你拿起香板啪!那你倒著魔了。這種打嗝的聲音,假如有經驗的大善知識一聽,噢,這個家夥啊中飯吃多了,消化不良;或者這個地方,肺部不通了;或是什麼情形,也都知道了;或者有功德,虛空中佛菩薩無形中給他灌頂,上面氣一下來,他裏頭會起反應,氣向上走,就發出聲音了。就像在水邊,丟一個石頭到那個小水塘,石頭丟下去,下面冒泡上來,這是外氣進來,裏面氣沖出去接應,自然起這個作用,就發出聲音。所以有修行的過來人聽見,已經知道你功夫到什麼程度,不會隨便打香板了。
“頂輪”在頭頂中心這裏,是叁十二根脈,頂輪和喉輪是一重(沒有講眉間輪啊);臍輪和*輪是一重;密宗是用兩重“寶蓋”來,代表身體氣脈,道家用個葫蘆代表,上面一陀,下面一陀,中間腰細細的。這個都是有相的,都是名相。其實名相也不錯嘛!頂輪也叫大樂輪,頭頂的脈打開了,就是道家說的,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還精補腦,長生不老。道家講有形的功夫,就是禅定功夫。
還精到補腦,最後腦打開了,有形的,沒有淫欲,沒有漏丹了,得大樂。這個時候你打起坐來,兩個腿通到腦,全身統統是快樂,快感就是舒服的,沒有這裏酸痛…
《答問青壯年參禅者 第四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