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答問青壯年參禅者 第叁天▪P6

  ..續本文上一頁禅,“什麼是佛?幹屎橛。”這與身心修證,統統不相幹。

  十六特勝,最後就是“觀棄舍”,連有余依涅槃都不進入。所以《楞伽經》諸大菩薩贊佛,“無有涅槃佛,無有佛涅槃”,佛不入涅槃,也沒有涅槃可入,自性現在就在涅槃中。這是大乘另外境界了。

  換句話說,“觀棄舍”修到這一步,由小乘轉到大乘,真正是大菩薩的境界了。

  

  

  第四堂

  內容提要:

   念頭空 空念頭

   叁際托空

   鄉村大手印

   第叁踢的方法

  大家要我休息,又不肯讓我休息。正在休息,我們孫教授又來整我一下,問我問題,我曉得他問得好,我剛才跟他說,空了再告訴你,他笑笑就走了;可是他走了我又感謝他,好在他提醒我注意,我正要吩咐你們。

  你們昨天聽了那個采日月精華,看太陽月亮,聽了不要去亂學啊!尤其跑到高山上,你不曉得怎麼用眼睛看,搞壞了不要怪我哦!我可沒有講哦,那個要學過才行的。采日月精華,會那麼簡單可以亂看的嗎!

  要采日月的精華,眼睛瞪大如如不動,定在那裏,可以五六個鍾頭眨都不眨,把宇宙萬有的光收回來。所以我昨天一看,己師打拳,那個眼神瞪得很大,神收不了,神凝不攏來。這都要練過的哦,不是亂搞。先告訴你這一步,將來如何看,再說。孫教授聽到這些喜歡得很,他什麼都要,唯恐不多啊。

  這一些都過去了,把這些都放下,我們沒有時間,只有今天晚上,明天一下就過了啊。

  你們修行兩個路線——漸修和頓悟,而漸修可以頓悟的。禅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我問你們,用的什麼方法?佛告訴你沒有方法,對不對?達摩祖師叫你們以“楞伽印心”。《楞伽經》說以無門爲法門,沒有方法的;沒有方法就是方法。這部經你們看了沒有?

  我這些是專對你們叁山(嵩山、武夷、峨嵋)下來的大師們講的。你們注意啊!現在大家不要用筆記啰,都給我放下,用你的心眼,用你的耳朵。你們諸位現在打坐修行,就拿小的法門來講,你們是不是說念頭空不了?辛老和尚,是不是啊?呃,好可愛的老和尚。說念頭空不了,你們念頭要怎麼空啊?說啊,各說各的。

  古道師:念念相續。

  南師:念念相續,對了。這個念頭是念念相續,空不了的,對不對?古道師那個話你們諸位同意嗎?(答:同意)我們校長夫人講,念念相續,無有窮盡,念頭斷不了是吧?

  教授:念佛、念咒子要念念相續,無有窮盡。

  南師:那是另一個法門,念咒子是這樣。我現在問的不是這個啊!

  僧丁:空不自空。

  南師:空不自空,誰說的?

  僧丁:念頭本來就是空的。

  南師:我問你誰說的?經典上說的嗎?

  僧丁:我也體會到這個。

  南師:你也體會到經典上說的,“空不自空”?唏!

  僧丁:念頭本身就是空的嘛!

  南師:念頭怎麼空?現在是講實際功夫,你下座站起來。

  僧丁:因爲剛開始用功的時候,念頭老著在這個“色”上面,覺得這個念頭是實在的,反觀以後,覺得念頭本身是空的,只是一個——“動”。

  南師:你現在沒有反觀吧?

  僧丁:沒有。

  南師:你的念頭在哪裏?不要你去反觀啊,現在就沒有啊!要你反觀個啥啊!它空你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啊!你去空它個啥啊!《金剛經》明明告訴你,“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你現在講完了就沒有了,講完了就空掉了,還得個什麼?還有個什麼空不了在那裏嗎?再來,再來也是空的啊,是不是這樣?

  僧丁:對。

  南師:不要去找第二個,嘿嘿,學彌勒哈哈一笑,笑也空,你不是講“色空不二”嗎?是不是?

  僧丁:對。

  南師:不要對不對,我問你現在在哪兒?(停了一下)你怎麼不告訴我“空”?哪裏有個空的相?會念《心經》“舍利子,是諸法空相”,本來空。也沒有說不要動,也沒有說動;動也空,不動也空。有個咒子給你念,一句話,“管他媽的!”明白啦?(僧丁默然)呵呵,恭喜!

  你們都念過《金剛經》,也知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因此悟的。這一句經典不究竟,你們知道嗎?鸠摩羅什法師翻譯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翻譯得老實。這句話是這麼來的,《金剛經》開始,我們演電影啊,須菩提來問佛,善男子,善女人,發心求證菩提,“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他問要進入般若菩提境界,做什麼功夫,安住在什麼境界?怎麼降伏這些妄想心?佛說“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應如是,就是這樣已經安住了;就是這樣已經降伏了。佛的答複,看起來等于沒有答複一樣。

  當你問的時候,那個念頭早空了。後來佛講一句方便,“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每一個念頭都不停留的,自然不停留。行雲流水,前念已滅,後念不生,當體即空。不要你去用心,你去用心求空,已經被一個妄念遮住了,自性本來空。換一句話,我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應”字是方法論;如果以本體論來講,“本無所住而生其心”,此心本來無所住,盡管起用,用也空。

  因此,後來佛再叁講到,所謂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已經講完了嘛!你也會念,曉得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偏要求個得,偏要求個住。它過去現在未來,哪裏妨礙你了?自性本空嘛。

  所以,牛頭融禅師一個偈子,告訴你用功最親切的,記得嗎?“恰恰用心時”,就是剛剛用心時,你念頭一動的時候;“恰恰無心用”,用過了已經沒有了;“無心恰恰用”,它本來空的,所以起用;“常用恰恰無”,沒有一個停留的。

  過去未來現在心不可得。哎,不可記錄啊!這個時候記個什麼啊!你還有所記錄,有所住啊!趕快放,不要你放,當下就是。有沒有體會到?好像丁師有。我不問丁師了,現在一棒已經把他趕出去了。這是賞棒罰棒,他心裏知道,不管了。你們諸位做到了嗎?就那麼簡單,“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辛師做到了沒有?(答:沒有)老實話。

  辛師啊,來,你看著我,你再講一聲“沒有”,那個有沒有?有沒有?再講“沒有”,你一路沒有下去,你看那個有沒有?有沒有?不要低頭。有沒有?禅宗祖師一句話,“一箭過西天”。又跑掉了,又跑掉了一個,不對。所以禅門心法,後來五祖和六祖提倡用《金剛經》印心,就那麼簡單。

  這個辦孤兒院的己師有沒有?聽到這個理論,自己心境是怎麼樣?啊,沒有,過去了。

  禅門心法,用不著你“外息諸緣,內心無喘”,你一切都不管,不管也不管。有一個不管的,有個空,已經不是了。它本空的。所謂空,不是你去造一個境界的空,自性本來空,念念不停留。

  你們念過《普賢行願品》沒有?讀過沒有?有兩句話:“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你看太陽月亮一天在空中轉來轉去,它沒有停留過,本來空,非常活潑的。念念猶如日月不住空,住在那裏幹什麼!所以大乘的叁解脫門“空、無相、無願”。

  誰懂了這個了?到了這個境界的,誰敢承認?你承認嗎?我想你承認了。你不承認我幫你承認。

  好!這是第一步。第一義,其實已經不是第一義,過去了。再來,第二義。告訴你們走捷徑啊,年輕的注意啊,不要在那裏再這樣玩啰!是爲你自己不是爲我,老頭子陪你玩了幾天不容易的。

  注意啊!第二義,你當下就走“叁際托空”的法門,叁際托空,就是《金剛經》上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就是這叁際,過去、現在、未來。

  諸位,你們跟著我做一下,現在你就學我吧!學傻瓜吧!你注意啊!諸位來,提起精神叫一聲,呸!(衆:呸!)不是“屁”,不是放屁的屁。是呸!呸!(衆學:呸!)你這一念過後,還有沒有?

  然後,你感覺到有,是後念,後念不怕,它馬上跑掉了,所謂過去不可得,就是現在不可得,過去的已經過去,“呸”一下,已經過去了。未來念頭還沒有起來,就不要管了。一來念頭就是現在,現在不可得嘛,呸!沒有啦!是不是這樣?你隨時注意,起心動念,念念在叁際不可得,這樣用功下去,這就是話頭!什麼是話頭?《金剛經》告訴你,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辛師啊!你怎麼又拿紙跟筆去記啊!那是紙那是筆,不是你啊。你拿自己來體會啊。辛師啊,再叫一聲“呸”!你看有沒有?你還是有。哎,你“呸”到後面就是屁了。

  你們以爲我傳給你們的是什麼?我告訴你,這是密宗“大手印”,無上大密法,最高的方法。當年我求這個法門,磕的頭花的錢,太痛苦了,最後師父上座,拍案一聲走了,我們大家等著,“不是傳大法嗎?師父怎麼走了?是我們不誠懇。你代表我們去求師父來吧!”我們忏悔,把師父請來,師父又坐在上面,“叫我來幹嘛?就這樣傳完了,不懂嗎?不懂,只好傳你第二等的。呸!”又走了。

  貢噶師父很厲害哦,他個子比我還高一倍,我走路,他手按到我的頭,我變成他手棍了。那麼寬的身體,他一天到晚雙盤坐在上面。晚上我們經常有個單獨的對話,也講笑話,有個喇嘛翻譯的。他曉得我學禅宗過來,我一進門,他已經知道,一叫師父,他就笑了。

  我說:“師父啊!您今天這個無上密法,我五歲就知道了。”

  他說:“你怎麼知道?”

  我說:“我是鄉下出生的,我走夜路怕鬼。”尤其當年鄉下夜路,會經常遇到“鬼打牆”,你們聽到過沒有?走路走走,忽然四面都黑了,一下就懵住了,沒有方向了,這叫鬼打牆,被隔住了。用什麼法門破它呢?有個種田的朋友告訴我說,不要怕,長袍一拉,對到黑的地方屙泡尿,呸,呸,呸……就沖過去了。貢噶師父聽了哈哈大笑,說你們漢人啊,很有意思。後來我們就說別的笑話了。

  剛才我教給你們“呸”,這是無上大法,屬于密宗的“椎擊叁要”。再教你們修持,很簡單啊!這是第二義,剛才“呸”一聲,你也沒有懂。懂了的話,定啊慧啊,就…

《答問青壯年參禅者 第叁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