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答問青壯年參禅者 第四天

  第四天

  二○○五年十二月十九日

  第一堂

  內容提要:

   說梁武帝

   身瑜珈

   心瑜珈是什麼

   早晚課的唱念

  達摩洞前的經曆

  今天是最後一會了,聽說你們諸位上午一起研究了一下華嚴字母,出家人所謂五堂功課唱念,其實六堂七堂也有。像早晚功課,蒙山施食,放焰口等,這些最基本的都要會;這是明清以來,出家人吃飯的本錢。水陸道場,梁皇忏這兩門功課,你們少林寺應該要會做。

  我常說今天中國佛教能維持,出家人能夠蓋那麼大的廟子,會來那麼多錢供養那麼多出家人,是靠梁武帝的功勞。每個大廟子一拜梁皇忏,一做水陸法會,那個財源滾滾而來。梁皇忏是梁武帝爲他老婆做的忏悔,這個故事大家應該知道,他的太太是世界上最妒嫉、霸道的女人,很厲害。

  梁武帝一輩子學佛學得不錯,政治方面是一塌糊塗。上半生的政治馬馬虎虎,下半生,自己搞到亡國。講政治學的批評他,都笑他學佛把國家都學亡了,自己還餓死。這沒有錯,可是我說你們不能那麼看,他很有氣派,還真像個出家人。一個國家自己創業,自己手裏做皇帝,自己亡掉,最後還餓死臺城。臺城在哪裏啊?在南京。你看,你們老同學梁武帝,你們出家人都不知道,那還搞個什麼啊。

  但是我說你們不要笑他,他真得了解脫,有沒有悟道不管。最後臨死哈哈一笑,“天下自我得之”,整個天下我打下來,做了皇帝。“天下自我失之”,由我手裏丟掉,有什麼了不起。他看帝王,看天下富貴功名,最後那麼灑脫,餓死就餓死。

  餓死、亡國,他錯在哪裏?因爲不懂政治;學佛學壞了,一味的慈悲。中晚年以後,培養了一個敵人侯景,以爲教化了敵人,自己就會成功。所以,佛教有兩句話,要特別注意,“慈悲生禍害,方便出下流”,不要隨便講慈悲方便,搞政治不是這一套。你們都知道,慈悲布施是要般若智慧的,不是隨便用的哦!己師在帶領孤兒,小心!有時候嚴格的教育,對孩子就是慈悲。所以你看諸佛菩薩現金剛之身,那個青面獠牙,非常的嚴厲;但是那個嚴厲是大慈悲。唉!我怎麼一來就講這個,自己講講都糊裏糊塗,是呼圖克圖,真糊塗!

  剛才講到五堂唱念的功課,講到梁武帝。現在年輕的出家人,書也沒有讀過。我看現在的大學生、博士,等于當年的小學一年級二年級的程度,統統看不上。現在這裏的碩士、博士、教授一大堆,我是一概批評的,你們這點學問算什麼!什麼基礎都沒有弄好。然後出家,出了家以後,什麼知識都懂一點,根本談不上淵博;真修行、真學問,一點都沒有。

  你看過去我們這些祖師們,曆代的高僧,他們無所不通,樣樣會;講舊的文化詩詞歌賦、琴棋書畫,乃至于喝茶,什麼都比別人家高明,所以這些帝王將相,沒有不佩服那個高僧的。現在呢,你們會的佛法,他們知識分子也都會。唐朝的時候,還沒有《大藏經》,我當年到峨嵋山去閉關,就是爲了一部《大藏經》,因爲別的廟子沒有,就是那裏有這個方便。而且別的廟子藏經樓也不准隨便看經,出家幾年要去看經,或請一部經出來看,不准啊!要幾十年的功勞,才慢慢讓你看經。那個經就擺在那裏,給書蟲看的。

  以前天下大叢林,皇帝送你一部兩部《大藏經》,還要蓋個藏經樓。現在叁萬兩萬就買一套《大藏經》了。所以我當年的條件,是《大藏經》統統搬到我關房來,那就去閉關閱藏了。現在大坪寺廟子都沒有了,那些《大藏經》都毀掉了,好在我當年全部把它看完。

  現在回轉來,聽說你們上午大家很謙虛,我講一聲好好研究,你們果然發心研究。唱念非常重要。所以今天天下叢林蓋廟子,如果做個水陸道場,梁皇忏,照規矩來誠誠懇懇一拜,嘩!那供養就來了。所以,你們不要看不起,這些給死人趕經忏的和尚,那也是一個法門哦!過去在廟子叫什麼?叫“應門”。相應的法門,就是瑜珈,所以也要研究啊!

  現在,正統的翻譯是瑜珈,這是統稱,你們讀成“瑜伽”。“瑜伽”跟“瑜珈”有沒有差別?有差別。修禅修止觀的,都叫“瑜珈”,而《瑜伽師地論》,是指修瑜珈法門有成就的人,叫“瑜伽師”。“地論”是其中一步一步的功夫,一步一步的境界。

  《瑜伽師地論》是彌勒菩薩講述,無著菩薩記錄,分有十七地,由欲界的下叁道(地獄、餓鬼、畜生),以及人道講起。所以學佛有五乘道,先修人道,先學做人,人道學好了以後,再修天道;天道修好了以後,再修小乘的聲聞道;聲聞道修好了以後,再修緣覺道;小乘聲聞緣覺修好了,最後修菩薩道。這是講五乘道,不是叁乘道。

  譬如宗喀巴大師著了《菩提道次第論》,他根據的是印度一位大師,阿底峽尊者著的《菩提道炬論》。《炬論》是根據什麼呢?就是彌勒菩薩的《瑜伽師地論》,講五乘道,分五乘修行的次第。也就是昨天引用《楞嚴經》的“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所以要五乘道的工夫。學佛是先學做人,人做好了,再修天人境界,天人修好了,修小乘,小乘修好了修大乘,最後成佛。

  阿底峽尊者根據《瑜伽師地論》寫了《菩提道炬論》,宗喀巴大師根據《菩提道炬論》,著了《菩提道次第論》。大家都認爲宗喀巴大師了不起。我就笑,其實中國有個禅宗祖師早就有了。我講了你們會很驚訝,可是你們也不懂。

  這些來源我都給你們講清楚了,你們在佛學院,什麼都弄不清楚。這叫做後期的佛學,所謂五乘道是很准確的。修五乘道的,修行做工夫求證的人叫瑜伽師,總稱叫瑜珈。瑜珈是什麼呢?(甲師:相應)嗨呀!你這個小姐腔調,發音那麼小聲,趕快學唱念,把喉嚨打開,男子漢大丈夫,豬叫一樣嗡嗡響,你那麼細聲細氣。(答:上午學了)好啊,那就對了。

  瑜珈,古代注解叫做“相應”,拿現在跟你講,就是“交感”。像電燈的插頭、電話插頭一樣,插上電燈就亮了;交感,電話就通了,這就是相應。不相應就是插不上電。就那麼簡單,這樣懂了吧?交感就是感應,天人交感,與佛菩薩交感。你看中國的佛教寺廟,民間土地廟,到處都寫著“有求必應”,這四個字就是瑜珈、交感,相應。

  佛法給我這麼一講,都很簡單,所以不要上他們的當了,有人講佛學說了半天,很多的道理講不清楚。今天也正要給你們談瑜珈,所以我給你們方丈大和尚講,武功練到最後,就要練瑜珈了。你們少林寺跟我聯絡,找人高價錢請印度山裏頭高明的瑜珈師來教,配合少林的武功、禅定,那就是全套了。

  瑜珈是跟釋迦牟尼佛同時存在的法門,所以我們放焰口叫“瑜伽焰口”,五堂功課念的咒語都是瑜珈。瑜珈分好多種,譬如鍛煉身體的太極拳、內功拳,接近瑜珈了。達摩祖師初到少林寺,傳的是瑜珈,給你們鍛煉身體,不用力氣的,可是這是最高的武功,這叫“身瑜珈”。

  現在看來,這是全世界的文化潮流,印度的瑜珈很多人都在學,你們少林寺也要會。這是“身瑜珈”,練身體的,同武功一樣,它不准硬閉氣,是配合呼吸,配合觀想練,就非常好,所有病痛都能去掉。如果加一點作用就是最高的武功,這是“身瑜珈”。修密宗的念這個咒子,嗡嘛呢叭咪吽,是“聲瑜珈”。

  現在印度的瑜珈,身瑜珈與聲瑜珈,風靡了外國的學者,少林寺不能不會,不能欠缺啊!趕快找來學,不過不要隨便找,你要問李居士,她弄得最清楚,她可以高價錢,請印度山裏頭專修的瑜伽師,比你們還要出家專修。練瑜珈的人,他們有時候打坐,或一個姿勢站著十幾天不動,現在還有,要修定力可以試試看。

  我在法國巴黎街上,也看見一個法國人表演的,因爲法國人學了那些瑜珈的很多。一個法國人,穿上西裝禮服,這麼一個姿勢,隨便那麼一擺,十幾個鍾頭不動,眼睛也不動。有時候一天到晚不動,也不拉,也不喝哦!他是幹什麼?要錢。我們知道的人,到了那裏給他手裏放一個錢,他就換一個姿勢給你看。沒有給錢,一天到晚擺那個姿勢哦!你說你少林功夫馬步,兩拳一抱,腰一拉,蹲在那裏十幾個鍾頭不動,你試試看,這也是瑜珈,可以入定的。所以眼光要放大看世界,修行方法非常之多。

  但是這些印度瑜珈的老師,是李居士找來的,對我都很恭敬。那些大師通過她,要送我東西,因爲李居士一方面請他們來教,一方面就蓋他:“嘿!你們身瑜珈不錯,聲音瑜珈也懂,你們不懂心瑜珈,因爲心瑜珈掉了。”他們承認心瑜珈沒有了,那麼李居士就告訴他,心瑜珈在我們中國。“心瑜珈”就是禅,他們四禅八定也不懂,真的掉了,很可惜!

  前天那個庚師講的“中觀、瑜珈”,《瑜伽師地論》是心瑜珈,所以你就知道《瑜伽師地論》的重要。我常常說,佛學院要讀全套的“佛學綱要”,這些教授們寫的佛學大綱、佛學概要都是亂寫,大綱本來都有的。印度兩部佛學大綱,一部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第二部《瑜伽師地論》。中國叁部佛學大綱,一部是智者大師的《摩诃止觀》,一部是永明壽禅師的《宗鏡錄》,外加中國西藏一部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論》,那些才是佛學大綱呢!像這些你們讀了幾頁?諸位,大概都沒有摸過,也許讀個幾十頁吧,也研究不清楚。

  這幾部我都看完了,而且把它研究完了。還可以講它這裏對,那裏不對,哪裏漏掉了。所以現在幾十年、一百年辦的佛學院,我看都不要看。如果少林寺要真的辦佛學院,開始先把第一部佛學大綱——《大智度論》弄清楚。

  你們果然聽我的意見,還研究唱念,了不起!要把唱念發心學好。你看我們這些年輕大師,我不點名了,你真叫他做早晚功課,他們大概像當年我帶兵一樣,站前面立正以後,念孫中山先生的遺囑“余致力國民革命……”,下面一大堆他們接著念,我根本就不念了;等他們念得差不多,最後出聲就完了。我看你們這些大師,穿起大方丈和尚的衣服,站在中間,“南無……”後面一接上來,你們就根本不唱的,然後到後面…

《答問青壯年參禅者 第四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開悟的十個標准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