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說:這是我做的。將它轉移成自己的過失;我雖只做了違反今世及後世的世、出世的小過錯,也不隱藏地在衆人面前坦承忏悔。
163、特稱他令譽 以此抑己名 我如最下仆 供遣行諸事
當我的心想要他人聽到自己的一些功德,讓我變得有名時,要特別向他人宣揚其它聖賢們的功德美名,用以壓抑自己一些功德的聲譽,我要像仆人中最低下的奴仆,供他人役使,做他們吩咐的所有事情。
164、此乃具過性 不贊微暫德 其德亦務必 莫令他人知
這具我執的心,他的體性是唯有過失的,雖然可能有一些短暫的聞、思、修、智、德等功德,但是也不應該贊美。這具我執者的少分功德,務必連一些人也都不知道,要像這樣隱藏。
165、總之爲自利 汝害他有情 爲利衆生故 願彼害歸我
總之,過去從無始以來一直到現在,爲了行自利,具我執的心,你欺淩其它衆生的身體、生命、財富受用等,今後,爲了利益其它父母衆生,令他們獲得短暫和究竟的利樂,願那所做的一切傷害都降臨在我身上。
166、汝莫令傲貌 力量滋生起 有如初嫁媳 羞畏極謹慎
這具我執的心,你不要後頸硬直得像是地位很高,生出傲慢驕矜之氣,要像剛過門的新媳婦一樣,對行自利的想法和行爲感到十分害羞,唯恐違犯自身心相續的戒律,緊閉身語罪行之門,約束身語的言談舉止,應如是居處。
167、行彼如彼住 汝不如彼行 若此應製伏 逾越當斷除
于行持菩薩戒律中,應安住于封閉一切罪行之門的律儀戒和攝善法戒,像饒益衆生戒那樣地行持安住,如果心你不像菩薩叁戒那樣去做的話,應以對治心製伏具我執的心,要是違越不被製伏,應嚴厲地如實斷除。
(2)、嚴厲地斷除
A、斷除心
168、雖已如是誨 汝不如是行 則宣汝諸過 汝唯遭斷除
雖然,如上教導了修自他平等和自他交換,但是所要斷除的具我執之心,如果你不照那樣做,就宣說你 ─ 具我執的心 ─ 過去所做的一切罪過,只好用對治法將你斷除。
169、汝棄我于彼 乃昔時今異 吾知汝何往 汝傲應全滅
從前那個時候,具我執的心,你自利的作意造下惡業,把我丟到地獄、餓鬼、畜生等惡道任何地方。那時因爲不知道,現在不同了,因爲聽聞、思惟《入菩薩行》後,對治心 ─ 我已知道這情形,要斷除的具我執之心,現在你往何處去?你無處可去,而且,也要連根消滅你自利作意的傲慢。
170、仍思有己事 此念應舍棄 吾售汝予他 莫倦應盡力
還想著「我有自己的事情要做」的這種想法,現在就要舍掉,對治的心我,已經把要斷除的具我執的心你,施舍給其它衆生,今後在行利他上,心你不要氣餒,要貢獻你的能力。
171、若吾稍放逸 未施汝予衆 則汝定將我 施與諸獄卒
如果對治的心我,放逸不把要斷除的具我執的心你,施舍給衆生們,要斷除的具我執的心,你一定會把對治的心我,施給極爲恐怖的地獄鬼卒們。
172、如是汝屢屢 施我令久苦 今憶諸仇怨 摧汝自利心
像上面說的那樣,具我執的心,你過去曾多次把對治的心我施舍給地獄的鬼卒們,從無始以來長期地受各式各樣的痛苦。現在,對治的心我,記起那些傷害的仇恨,要連根消滅具我執的心你自利的想法。
173、吾雖欲喜悅 然吾不令喜 吾雖欲保護 應常護彼等
今後我雖是想要讓我自己喜悅、自己好,但是我絕不讓我自己喜悅;我雖是想要保護我自己不受痛苦,那時,應保護其它衆生不要受苦和造苦因。
B、斷除身
174、此身體如何 全然被保護 則彼將如是 變得極脆弱
如何地用衣食、首飾,全然保護、愛惜這身體,它就會像那樣變得十分脆弱,連微不足道的小痛苦也無法忍受。
175、落得如是弱 大地一切物 無力滿其欲 誰能滿彼欲
如果認爲:落得脆弱又有什麼關系呢?如果落得像那樣脆弱,任何傷害都無法忍受,那時大地的一切也無法滿足身體它的欲望,有如自乳輪王雖然得到四大部洲的王位,和叁十叁天帝釋天的一半王位,卻仍然無法滿足欲望的故事。像那樣,誰能滿足身體它的欲望呢?沒有人能滿足它。
176、無力複欲想 煩惱壞念生 彼全不依賴 富足無窮盡
身體沒有能力達到自己的希望卻又想達到時,勞累、痛苦地既煩惱又可憐。奪取叁寶財物和毀謗、斥責聖賢等墮落的想法也會産生,致使來世墮惡道遭受難忍的痛苦,這種情形也是可能發生的。任何人能像聖人般,身和受用不希望依賴親友、眷屬等大家,他心中富足快樂的圓滿將是永遠無窮盡的。
177、身欲增盛故 莫令有機趁 不執悅意物 其爲善妙物
因爲身體想要衣、食、首飾等的欲望會增盛的緣故,所以不要給它機會,任何人像聖人般少欲知足地不執著悅意、昂貴的東西,食物是托缽來的,住處是樹下,衣服是糞掃衣,藥是煮過就可倒掉的草藥。像這樣的受用,是非常好的東西,最初取得容易,再來守護容易,對它沒有貪戀,最後失去不懊悔,是非常好的。
178、至終化灰燼 不動待他驅 可怖不淨身 何故執爲我
自己的身體現在不管用衣、食、首飾、臥具等怎樣養護,最後死了仍是屍體腐爛、散掉,或是火化成灰的結局。現在身體自己也不能動,它必須靠心、氣才能行動,本質是不淨惡臭的肉團,像這樣的身體是今生、來世一切痛苦的源頭,極爲恐怖,爲什麼要執著這個身體爲我和我的呢?不應該執著。
179、無論生或死 惑身何所爲 土等何差別 怎不除我慢
不論自己現在是暫時活著沒死,或是很快就會死,我要這個不淨、腐爛、惡臭物的惑輪身體做什麼呢?土塊、石頭、木棍等和這個身體有什麼差別呢?沒有任何差別,嗚呼!爲什麼不除去執著著爲我或我的身體的這個我慢呢?
180、奉承此身故 無義集諸苦 貪戀瞋恚此 如樹身何爲
服侍身體、爲身體的奴仆,爲獲得衣、食、住處、首飾等,無意義地造了許多殺人、偷盜、邪淫等惡業,因而累積很多輪回、惡道的苦果,那麼貪戀這個身體,氣憤著身體的欲望無法達成做什麼呢?這個身體就像樹木而且有過失,要它做什麼?沒有必要。
181、我如是養護 或爲鹫獸食 身既無貪瞋 何故戀此身
不論是我現在用衣食、首飾、臥具等如是養護,或是死了屍體被丟到寒林,因爲身體只是物質,所以對自己的愛惜養護沒有貪戀,對兀鷹、狐狸、野狼等的吃食破壞也沒有瞋恚,若是如此,心自己爲什麼要貪戀物質無意識的身體呢?不應該貪戀。
182、毀彼無瞋識 贊彼無喜識 若身無所知 爲何爲身勞
不管怎樣毀謗物質的身體,它也沒有瞋恚的意識,還有,當著身體的面不管怎樣贊歎它,它也沒有高興的意識,如果它沒有意識,我爲什麼要爲身體辛勞地追求成辦衣食、首飾、臥具等呢?這樣做是沒有意義的。
183、雲心愛此身 身與我爲友 衆皆愛己身 何不愛衆生
如果認爲心與身體從入母胎開始即結合成爲親友,心就喜愛了這個身體。因爲,身體和心成爲親友,所以可以喜愛。若是如此,因爲一切衆生皆喜愛各自的身體,那麼經由執衆生他們的身體爲我的身體或是我,爲什麼會不喜歡衆生他們呢?應該喜歡。
184、故吾不貪戀 爲利衆舍身 此身雖多患 爲事業所用
因此,我對自己個人的身體沒有貪戀,不執著爲我的,爲了利益衆生獲得暫時和究竟的利樂,應該毫無吝惜地施舍這個身體。因爲前面所說的理由,這個身體雖然有很多過失,但是眼前在修持佛法的時候,應該把它當作是自己行持佛法事業的工具,就像農夫的犁、木匠的斧頭,如聖天所說的:「雖然看這個身體像仇敵,但是仍然要保護它,因爲具戒長存,將由此生廣大福德。」
185、愚行已足夠 吾隨智者迹 憶教不放逸 去除昏與眠
過去所做的降敵扶親、追隨世間八法等凡夫的行爲已經足夠了,因此,今後我要追隨智者佛陀和他的心子菩薩們,憶想起前面放逸品所說的:思惟所修的學處不放逸、思惟所依的暇滿不放逸、思惟所舍的煩惱不放逸、思惟惡道難離不放逸等一切話語後,對于障礙修禅定的五種蓋障:一、睡眠和心內收昏沈,合爲昏睡蓋;二、心向外攀緣的掉舉和做錯事後悔,合爲掉悔蓋;叁、貪妙欲的貪欲蓋;四、想到仇敵生起傷害之心的瞋恚蓋;五、對于自己所修的法沒有信念的疑法蓋。這些應該如實去除。
186、如大悲佛子 安忍合宜業 若不精勤修 吾苦何時了
就像大悲佛子們的行爲一樣,自己也要忍受行合宜事業的苦。總之,應該堅忍、有毅力地行持菩薩叁戒的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衆生戒,止觀雙運和六度等合宜的事業。如果不能日夜不分地努力行持,我什麼時候才能了結自他心續中,無始以來所造惡業的生老病死的一般輪回苦果,和個別的惡道苦果這一切呢?無法了結。
187、故爲除障蔽 邪途召心回 恒于正所緣 吾應修叁昧
因此,爲了去除貪、瞋、癡、嫉妒、競爭、我慢、吝啬等根本煩惱和隨煩惱,總之是由執著「我」和「我的」,而障蔽解脫的煩惱障;爲了去除分別叁輪、執著所有所知法是真實,或執相或執二,而障蔽遍知智慧的所知障,連同習氣,將心從執著常、樂、我、淨的邪路上召回來後,我應恒常禅定于諸如苦、空、無常、無我,或是止觀雙運,或是法性無我義的正所緣中。
二、品名
入菩薩行第八品 ─ 禅定(宣說等持于定的方法)
《入菩薩行論 第八品 禅定》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