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叁昧耶誓約與守戒

  叁昧耶誓約與守戒

  1、叁昧耶誓約

  ◎問:爲什麼說沒有這一誓約(叁昧耶誓約),所有的修煉都沒有意義?

  

  ●雪漠:沒有相應,便沒有成就。佛教所說的上根之人,其“上根”的重要標志就是有大信心;當你俱足了對機和信心之後,當善知識爲你開示了心性之後,你們之間就構成了一個誓約,這便是“叁昧耶誓約”。這相應的基礎,便是誓約。有了誓約,便會“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這是“相應”的最有詩意的表述。

  

  ◎問:誓約必須明示出來嗎?例如俗人中的契約或者書面的合同,或者口頭的東西。究竟意義上的誓約是什麼呢?就是心有靈犀一點通?不需要說出來。

  

  ●雪漠:這是心靈的誓約,無關乎語言。

  

  ◎問:您說當對根本上師升起無上虔信的時候,那“智慧光道”就暢通了,就會得到無上的“加持”。那“加持”之力不僅僅會在心靈上發生質的變化,在其它方面還有所體現嗎?

  

  ●雪漠:除了心靈的變化,還應該有行爲的改變,沒有行爲,便沒有大善。口頭上的善,只是在欺騙自己。行善而不言善可能是大善,口言善而無行爲則是欺世盜名。

  

  ◎問:當我們接收到了加持,借助直至融入了“法界的大力”,覺行也就圓滿了嗎?

  

  ●雪漠:僅僅是得到了外力,還不是究竟成就。外因須跟內因共生大效力,最後無內無外,無來無去,不生不死,才算圓滿。

  

  ◎問:斷了“智慧光道”能重新續起來嗎?

  

  ●雪漠:可以的。信心重建之日,便是光明再現之時。

  

  ◎問:您書裏寫到“在香巴噶舉中,這種光道之說並不是象征,而是一種保證。”怎樣理解?

  

  ●雪漠:香巴噶舉認爲,對于俱緣弟子,那二十四個光道是真實顯現的,不僅僅是象征。

  

  ◎問:請您解釋一下“叁昧耶尊”?可以理解叁昧耶尊就是叁昧耶守護神?

  

  ●雪漠:由定慧之力生起的智慧載體。真正的叁昧耶尊,是所有概念悉皆消失後的明空之心。

  

  2、守護“叁昧耶誓約”

  

  ◎問:您說:“所有通曉宗教知識者都知道,一個行者可能有無數個上師,但根本上師只有一個。因爲一個人真正的“明心見性”只有一次。那位能爲你開示心性、讓你明白心性的人,便是你的根本上師。”爲什麼真正“明心見性”只有一次?

  

  ●雪漠:因爲真正明心見性之後,只要不背誓約,是不可能再糊塗的。

  

  ◎問:禅宗有“悟後迷”一說,是不是也是跟信心有關?

  

  ●雪漠:這便是壞了“叁昧耶誓約”的原因。

  

  ◎問:有些人,甚至是身邊的朋友,覺悟後也有迷的,盡管他的願望並非如此,但必要而言,做奴隸似乎更安全實惠些,不是嗎?

  

  ●雪漠:那又迷了的,並沒有真實覺悟。

  

  ◎問:這也就是說,開悟之後並非一悟百了,要有一個保任的時期,最終才能打成一片?

  

  ●雪漠:真正的保任是守護那“叁昧耶誓約”,才能打成一片。

  

  ◎問:宗教在文化中傳播,那這種“叁昧耶誓約”內涵如何體現?

  

  ●雪漠:靠心靈的純淨和行爲的無私。

  

  ◎問:守護“叁昧耶誓約”,靠的是信心,這與我們持咒是什麼關系呢?

  

  ●雪漠:持咒也是守護叁昧耶誓約的一種方式。最有效誓約方式是祈請上師。祈請之時,萬法入心。持咒也是祈請的一種。也是加持入心。

  

  3、相應的加持之源

  

  ◎問:怎樣判斷與善知識是否“對機”呢?

  

  ●雪漠:對機者只要信心俱足,多有殊勝的見地或是覺受生起。

  

  ◎問:我在想,很難,爲什麼呢?一個上師有10個弟子,還能應付,如果100個、1000個、10000個咋辦?弟子、老師無疑在生活、修行中都是需要互動的,光說短信吧,一個上師一天回五個弟子5個短信還能應付,50個就夠嗆了。而弟子的情況各不相同,如何對機?如何教授?

  

  ●雪漠: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裏無雲萬裏天。

  

  ◎問:如何解釋?請賜教。

  

  ●雪漠:那諸多的信心之日,照著雪山的時候,自會流下相應的加持之源。雪山靜立而無心,朗日大照而有情。有情無心相融時,覺性空性並不分。諸多的加持與其說來自根本上師,便不如說是來自那叁昧耶誓約。單純的一方,沒有對機另一方的話,是不可能有殊勝加持的。故說佛不度無緣之人。

  

  4、拒絕機心,崇尚天然

  

  ◎問:“香巴噶舉祖師瓊波浪覺在見到奶格瑪之前,曾拜師150多位,求得了無數密法,但只有在遇到奶格瑪之後,瓊波浪覺才有了真正的根本上師。太陽一出,群星歸隱。這時的群星並不是消失,而不過是其光明被日光掩蔽罷了。”也就是說,當根本上師出現時,以前不論有多少上師就都被“覆蓋”了?

  

  ●雪漠:是的。太陽一出,群星歸隱。

  

  ◎問:您說:“沒有無垢的清淨心,便沒有功德,更沒有真正的叁昧耶誓約”。守護“叁昧耶誓約”,就是要用一顆清淨、無染、單純的心,來達到的嗎?就好比《大手印實修心髓》上寫到的巴惹阿的故事,他的成就非來自于他的智慧,而是他無染、純淨的信心。

  

  ●雪漠:是的。叁昧耶誓約是一顆嬰兒面對母親時才有的真心。拒絕所有計較、算計、質樸、清淨、幹淨、清涼。那誓約拒絕機心,崇尚天然。

  

  ◎問:您常說,信仰本身即是目的。上師不僅僅是外相上的人,更代表著平等、正覺、無我、利衆的精神,與上師的叁昧耶也就是與法界光明産生了誓約,因此,行者可以得到加持,得到大力?

  

  ●雪漠:有了誓約,才能破執。那誓約,是無我的另一種體現。人生的不朽有兩種:一種破執自失,一種放大自我。誓約便是實現它們的一種方式。

  

  5、戒是內心的守候

  

  ◎問:請您簡單介紹一下叁昧耶戒,叁昧耶戒的外相是什麼?

  

  ●雪漠:真正的叁昧耶戒,便是你跟你根本上師的那份默契和堅守。沒有外相,只有內守。如鴨飲水,冷暖自知。有些看起來守戒的人,可能是欺世盜名者。有些看起來破戒者,如濟公,則可能是大成就者。那界線,是內心的明淨、慈悲與堅守。

  

  ◎問:持戒和遵守法律規則有什麼不同嗎?我覺得自己控製不了自己習慣的行爲,是不是有外在監督的持戒效果會更好?

  

  ●雪漠:戒是內心的守候,咋能靠別人?有所取,有所舍,便是戒。所有的舍取,都爲了內心的明淨。堅守真心,便是最好的堅守戒律。戒在于心,不在于形式。

  

  ◎問:戒和叁昧耶誓約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在哪?對金剛乘弟子來說,守好了叁昧耶戒是否等于守好了其它的戒?

  

  ●雪漠:叁昧耶誓約是修密法的底線,也是根本之戒。它僅僅是戒的一種。叁昧耶戒只是基本的戒。你不見,有許多修密的,人不老,卻可能身先死去。要是他明白其他的戒並守持之,便可能化解命難。

  

  ◎問:關于“戒”這方面的文章或作品,您自己寫的有嗎?或用小說形式,或哲學形式來寫的。

  

  ●雪漠:沒有。我的戒只用于律己,從不曾律人,故不著書立說。我向所有的宗教都學習了自律之法,發現它們皆有過人之處。戒是自律的,不是希望別人來律我的。自律者得自律之益,放縱者得放縱之害。明白世間的規律是:自做自受。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知道該做啥,不該做啥,便是戒。想種善果者,便種善因。那避惡,便是戒。那趨善,便是慧。那妙用,便是定。如果不知道該做啥,不該做啥時,可以多看佛經的戒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6、戒是一種生活方式

  

  ◎問:請您講一下關于“戒"在生活中的意義何在?在家居士必須要守的戒律有哪些呢?

  

  ●雪漠:戒是生活的分寸感,是一種生活方式。

  

  ◎問:您說“君若向佛道,戒律爲大基”,我想請問一下戒律的問題,我覺得現在的大學生在學校很容易破戒,例如談戀愛就會破了不邪淫,有時說善意的謊言,還有飲食方面,不知道您有什麼好的建議?

  

  ●雪漠:戒以不有意傷害他人爲基本底線。佛教有許多戒,是可以隨順世間法的,有許多與時俱進的內容,大多以對治欲望爲主。戒爲戒心,進而修定,進而得慧。無戒便無一切,能守戒者,方可能有大成。

  

  ◎問:佛學對戒有專門的定義,不是說談戀愛也破戒,關鍵是你的發心。若做一切都以利他無我的菩提心攝持,就不會有大問題。我是這麼理解的,不知對否?

  

  ●雪漠:這一點,很複雜,也是一言難盡的。不過,優良名犬,與一般狗之間的最大區別,是優良名犬有良好的定力,知道啥可做,啥不可做。我跟一般作家最大的區別便是我能學會放棄,那“放棄”,便是我的“戒”。沒有放棄,便不會有成就。無論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都這樣。人生太短,沒有放棄,你的一生便會被垃圾裝滿,盛不下真正的好東西。盯住目標,放棄跟它無關的東西,一步步走向目標,便是成功的訣竅。要知道,那放棄,便是戒;那盯住,便是定;那一步步走,便是精進,那到達目的地,便是證果。

  

  ◎問:食色性也,克服色欲是不是也需要密宗裏面修氣脈的方法?

  

  ●雪漠:克服色欲,僅僅是戒。氣脈明點修法是傳承者之間傳遞的,是教內心傳,非教外別傳。當然,要是明白修法,是可能減少一些色欲之類煩惱的。

  

  ◎問:這個色欲太難克服了,有好辦法嗎?

  

  ●雪漠:明心見性之後,便可參破虛幻。

  

  ◎問、對于欲望,怎麼對待呢?是不是只要滿足欲望後放下就可以了?

  

  ●雪漠:沒見性時,以戒爲師,拒絕欲望;見性之後,欲望便如炎陽下的霜一樣融化的。

  

  ◎問:薩迦班智達曾說:“愚者修大印,多成畜生因,或墮聲聞滅,或生無色界。”請問,是什麼原因呢?與真正的大手印區別何在?

  

  ●雪漠:對的。因爲那愚者修的是所謂的大手印,僅僅是無記和頑空,多偏空而無明。不是真正的大手印。是故,墮入無記,便成畜生;墮入頑空,便生無色界。真正的大手印,是明空雙運、叁身五智俱足的。…

《叁昧耶誓約與守戒》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