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開悟”的前前後後▪P2

  ..續本文上一頁:灌頂只領到了門票,路還得自己走。還談不到境界。

  

  ◎問:有了門票可以進門嗎?

  

  ●雪漠:有了門票,還要找到門。找不到門還是進不去。門就是心性。所以不開示心性的上師,是不負責任的。

  

  ◎問:既然灌頂是爲了明心見性,請問老師,明心見性後就有資格學密法嗎?

  ●雪漠:明心見性後,就好好去修吧。修密法也是爲了明心見性。

  

  ◎問:我想請教,明知上師通過觀察賜予灌頂,卻覺自己福報不夠。如何增加對密法信心?

  

  ●雪漠:那是你跟那灌頂者不對機。有信心者,才會對機。

  

  ◎問:大手印的教授是不是應擇機而授啊?

  

  ●雪漠:是的。上師如電腦,具緣弟子如U盤,那信心如數據線,叁者俱備,才能相應;相應之後,就能契入真正的大手印。

  

  ◎問:關鍵是值遇明師,視師如佛,這樣學修大手印就應該妥當了吧?

  

  ●雪漠:是的。還要有自信,除了視師如佛,還要視己如佛。叁者相應之後,那優盤才能得到真正的證量信息呀。

  

  ◎問:在遇到具德上師的時候,是不是有的人只能按照修行次第來清空自己的硬盤才能接收到更好的東西?

  

  ●雪漠:是的。

  

  7、打碎舊“尿壺”,換個新的

  

  ◎問:您好!當生命中遇到了真正的大善知識,對其具足了信心,該怎麼去請他開示心性呢?謝謝!

  

  ●雪漠:你資糧俱足了,他自會爲你開示;你資糧不俱足,求也沒有用。獅子乳不能往尿壺裏倒呀。

  

  ◎問:尿壺裏的“尿”怎麼一下子霹雳倒幹淨?

  

  ●雪漠:扔了自己。打碎舊尿壺,換個新的。

  

  ◎問:怎麼一下子扔了自己?

  

  ●雪漠:一下子扔不了,就多扔幾百次,直到扔掉爲止。

  

  ◎問:這個扔了自己可以理解爲斷除以往的習氣嗎?

  

  ●雪漠:是的。不用己心,揣測師意。酒杯是難有大海之量的。

  

  ◎問:如何讓自己迅速地長大?

  

  ●雪漠:先找具德上師,進而如法修持,可少走很多彎路,盡快成長起來。

  

  ◎問:得遇明師後要如何修才能迅速地開悟?

  

  ●雪漠:無計無算,淨信上師。放下一切,精進修持。

  

  ◎問:我本以爲放下了很多,但事情擺到面前時,又發現自己還是在乎很多,因爲有時我在擔心今生是否能夠修出去?比如:這次考試,假如我考得不好,我就不會過于難受,但考試過關了的瞬間,我卻非常得激動,而且真地擔心哪個環節會出麻煩,因此我覺得自己修行不夠。

  

  ●雪漠:因爲你沒有明白心性。心性的明白有兩條路:一是自己如法苦修;二是由上師開示心性而明白。

  

  8、悟道與得道

  

  ◎問:“取得營謀誰可知,通行天地此人無。投身岩下同鳥居,須是還他大丈夫”。請問老師,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雪漠:此人高明呀。他已得道。真大丈夫也。無人無我亦無法,此人盜得大機了。

  

  ◎問:“得道”了是否就是我們常說的“開悟”了啊?

  

  ●雪漠:開悟是悟道,還不是得道。悟道是看到了道的光明。得道是與道合一。

  

  ◎問:什麼是“道”呢?得“道”得什麼呢?

  

  ●雪漠:道即空性的光明。得道之後,就無所得了。

  

  ◎問:也就是所謂的“無爲”嗎?

  

  ●雪漠:是的,無爲而無不爲。

  

  9、開悟與證悟

  

  ◎問:請問什麼是開悟?開悟與悟道有什麼不同呢?自性與法性有何異同?

  

  ●雪漠:見到真心叫開悟。開悟便是悟道。悟後起修,才能進而證道。在悟者看來,自性即法性,萬法不離自性。

  

  ◎問:爲什麼有的人滿口禅理,但行爲上卻自私自利呢?他們到底悟了沒有呢?

  

  ●雪漠:真正的悟是明白和放下。悟表現在行爲上的利衆,世上沒有不利衆的佛。滿口禅理的自私者,肯定沒有悟。

  

  ◎問:好多人認爲開悟非常難,是修行中的高層次,是不是這樣?

  

  ●雪漠:有信心並因緣俱足者,易如翻掌;無信心且懶散者,難如登天。

  

  ◎問:俗話說“學無止境”,請問開悟有沒有止境呢?就像一次會比一次悟的更透徹,更深刻,這樣的感覺?

  

  ●雪漠:悟有大有小,有快有慢,層層遞進,終而證果。

  

  ◎問:禅是直指人心,直指心性,而如今很多人的修行多在心外用功夫,多是在技術上求“道”,看看現在到處是修塔建寺,看似一片繁華,這些跟真正的開悟有關聯嗎?如何擁有一雙慧眼來智辨真僞呢?謝謝!

  

  ●雪漠:雖然修塔之類的善事跟開悟沒有必然的關系,但我們還是多做做善事。因爲悟是出世間的追求,但同時,我們也需要世間的福報。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纓絡。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我們要福慧雙修。

  

  ◎問:什麼情況下才可以身心出離閉關證悟呢?

  

  ●雪漠:明心之後,才可閉關。知道方向之後,才走不錯路。具體怎麼閉關偷偷問你的上師。

  

  ◎問:開悟之後是不是就不再退轉了?是不是永遠都是開悟時的覺受?

  

  ●雪漠:燈亮了,還會被邪風吹熄的。

  

  ◎問:是否世間的一些汙染很容易吹滅心燈的光?如何防護好點亮的心燈?

  

  ●雪漠:先學會拒絕,遠離那些惡友。惡友如病毒,你一接近,便會被傳染。

  

  ◎問:請問開悟後的人,他的親人離世的話,他會難過嗎?

  

  ●雪漠:會難過。但他卻已安住于不難過的那個了。

  

  ◎問:爲啥有人彈指瞬間開悟?爲啥有人苦修一輩子仍然愚癡?

  

  ●雪漠:當電腦遇到硬盤時,彈指間便能傳遞數據;電腦遇到石頭時,是沒法傳輸數據的。

  

  ◎問:讀書或者思考得出的一些結論,這算是一種“悟”嗎?

  

  ●雪漠:那只是理悟,不是事悟;只是解悟,不是證悟。

  

  ◎問:事悟和理悟有什麼不同?如何才能知道是不是真的開悟了?

  

  ●雪漠:事悟後心能屬于你自己,理悟只是畫餅充饑。開悟後,先需要善知識印證,才知你是否開悟。

  

  ◎問:開悟後他還會存在貪嗔癡嗎?如何避免再入迷境?

  

  ●雪漠:開悟後,依然會有貪嗔癡,只是悟者能窺破真相,不爲幻相所轉而已。淨信上師,安住自性,不離祈請,便可不入迷境。

  

  ◎問:沒有上師看經書和大德傳記等能否開悟?依照CD自己去修,會不會出偏?

  

  ●雪漠:很難。畫餅很難充饑。畫上的燭光,是照不破黑暗的。真正的修,還是需要上師的。沒有灌頂和皈依,是不可能入道的。

  

  10、解脫與成就

  

  ◎問:那解脫與證道是一回事嗎?

  

  ●雪漠:可以這樣理解。但真正的解脫,是大手印所說的證道,而非某些人所說的證道。

  

  ◎問:當下的解脫與終極的解脫是一樣的嗎?

  

  ●雪漠:不一樣。當下解脫是終極解脫的開端,沒有前者,便沒有後者。

  

  ◎問:有人認爲,佛號與咒子念得越多,解脫地越快。請問您贊同這種看法嗎?

  

  ●雪漠:解脫跟持咒的數量無關。但只要好好地持咒,能定心一處,便容易開悟,進而解脫。

  

  ◎問:成就虹光身,是不是就意味著圓滿佛道?

  

  ●雪漠:不一定。虹光身只是自覺的一種。圓滿佛道還需要覺他和覺行圓滿。

  

  ◎問:我想不太明白爲什麼要開悟,起初我對開悟很好奇,可是後來覺得不開悟又如何,日子還是一樣地過。我不太明白一般人爲何總想著開悟,我是不是無可救藥了?

  

  ●雪漠:瞎子是看不到太陽的。明眼之後,就不想再忍受黑暗了。你還不明白光明的珍貴,所以生不起向往之心。

  

  11、“悟後起修”

  

  ◎問:《光明大手印》系列叢書中寫到“悟後起修”,那麼,什麼是修行?如何開始修行?開悟之前與之後的“修”又有何區別?

  

  ●雪漠:開悟前的修在尋找方向,開悟後的修是直奔目的地。明白方向的修才是真正的修。

  

  ◎問:悟後起修是佛教獨有的嗎?悟是指偶然見到那最終的光明嗎?

  

  ●雪漠:悟後起修是佛教獨有的。其他宗教不一定追求開悟,多追求因信得度。悟是見到空性光明。當然,一些宗教也用“悟”字,但其含義跟佛教的追求不一樣。二者的區別,是有爲法與無爲法的區別。

  

  ◎問:開悟的智者畢竟是少數,“悟後起修”對大多數人而言是做不到的,大多數人只能是悟前修,那麼開悟前的修和開悟後的修有啥不同呢?

  

  ●雪漠:悟前修在找師找路,悟後修直奔目的地。

  

  ◎問:開悟後的人,需要暫時完全放下當前的生活出離一段時間修行嗎?

  

  ●雪漠:是的。一防邪風吹熄火苗,二積資糧之柴,進而燃起智慧大火。

  

  ◎問:請問所謂“保任”或“保認”,是指在找到自己的自性之前還是之後呢?如果在悟之前,處虛妄中,保認啥?如果悟了本來真如,了無牽挂,保認啥?

  

  ●雪漠:悟前悟後皆需保任。悟前保任信心和大願,悟後保任智慧與慈悲。雖了悟本來真如,無奈習氣之雲常蔽智慧之日,故常借保任之清風,以掃煩惱之烏雲。

  

  12、“印心”之旅

  

  ◎問:大手印的“印”是何意?印定了何事?由誰印定?謝謝。

  

  ●雪漠:大手印的“印”是印心之意,用以“印”真心。

  

  ◎問:通過閱讀您的文章,我懂得了“明心”與“見性”是兩個不同層次的問題,也逐漸對您的大手印學說産生了興趣。在這裏,我想問一下,首先,如何才能夠做到“明心”?

  

  ●雪漠:明心之“心”,只有經過“印”之後,才有意義。在明心之前,多以參訪善知識爲主。

  

  ◎問:關于密宗的“密”主要在于哪些方面?閱盡佛經萬萬卷,最後一句無人說,最後一句是什麼?

  

  ●雪漠:密在對心性的開示。密在對機。密在心印。那最後一句,就是心印。

  

  ◎問:大手印中的那個“印”是有形,還是無形?

  

  ●雪漠:明空是無爲法,無形而有意,無意而有心。

  

  ◎問:老師,在得到了一些所謂明心的知識,但一時又無機緣印心,此時該怎麼增上進步?

  

  ●雪漠:理上明白之後,尋找善知識,以期在事上明白。

  

  ◎問:明心必須是經過根本上師的加持才行嗎?

  

  ●雪漠:可以這樣認爲。至少必須經過根本上師的開示,你才可能明白心性。

  

  ◎問:明心的“印”,就是說需要法脈的傳承?如世俗之血脈傳承。否則,就不能保證清淨?

  

  ●雪漠:是的。所謂傳承,就是那傳遞下的智慧之火。究竟的智慧之火便是空性的光明。也就是那一代代的“印心”之旅。

  

《“開悟”的前前後後》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