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开悟”的前前后后▪P2

  ..续本文上一页:灌顶只领到了门票,路还得自己走。还谈不到境界。

  

  ◎问:有了门票可以进门吗?

  

  ●雪漠:有了门票,还要找到门。找不到门还是进不去。门就是心性。所以不开示心性的上师,是不负责任的。

  

  ◎问:既然灌顶是为了明心见性,请问老师,明心见性后就有资格学密法吗?

  ●雪漠:明心见性后,就好好去修吧。修密法也是为了明心见性。

  

  ◎问:我想请教,明知上师通过观察赐予灌顶,却觉自己福报不够。如何增加对密法信心?

  

  ●雪漠:那是你跟那灌顶者不对机。有信心者,才会对机。

  

  ◎问:大手印的教授是不是应择机而授啊?

  

  ●雪漠:是的。上师如电脑,具缘弟子如U盘,那信心如数据线,三者俱备,才能相应;相应之后,就能契入真正的大手印。

  

  ◎问:关键是值遇明师,视师如佛,这样学修大手印就应该妥当了吧?

  

  ●雪漠:是的。还要有自信,除了视师如佛,还要视己如佛。三者相应之后,那优盘才能得到真正的证量信息呀。

  

  ◎问:在遇到具德上师的时候,是不是有的人只能按照修行次第来清空自己的硬盘才能接收到更好的东西?

  

  ●雪漠:是的。

  

  7、打碎旧“尿壶”,换个新的

  

  ◎问:您好!当生命中遇到了真正的大善知识,对其具足了信心,该怎么去请他开示心性呢?谢谢!

  

  ●雪漠:你资粮俱足了,他自会为你开示;你资粮不俱足,求也没有用。狮子乳不能往尿壶里倒呀。

  

  ◎问:尿壶里的“尿”怎么一下子霹雳倒干净?

  

  ●雪漠:扔了自己。打碎旧尿壶,换个新的。

  

  ◎问:怎么一下子扔了自己?

  

  ●雪漠:一下子扔不了,就多扔几百次,直到扔掉为止。

  

  ◎问:这个扔了自己可以理解为断除以往的习气吗?

  

  ●雪漠:是的。不用己心,揣测师意。酒杯是难有大海之量的。

  

  ◎问:如何让自己迅速地长大?

  

  ●雪漠:先找具德上师,进而如法修持,可少走很多弯路,尽快成长起来。

  

  ◎问:得遇明师后要如何修才能迅速地开悟?

  

  ●雪漠:无计无算,净信上师。放下一切,精进修持。

  

  ◎问:我本以为放下了很多,但事情摆到面前时,又发现自己还是在乎很多,因为有时我在担心今生是否能够修出去?比如:这次考试,假如我考得不好,我就不会过于难受,但考试过关了的瞬间,我却非常得激动,而且真地担心哪个环节会出麻烦,因此我觉得自己修行不够。

  

  ●雪漠:因为你没有明白心性。心性的明白有两条路:一是自己如法苦修;二是由上师开示心性而明白。

  

  8、悟道与得道

  

  ◎问:“取得营谋谁可知,通行天地此人无。投身岩下同鸟居,须是还他大丈夫”。请问老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雪漠:此人高明呀。他已得道。真大丈夫也。无人无我亦无法,此人盗得大机了。

  

  ◎问:“得道”了是否就是我们常说的“开悟”了啊?

  

  ●雪漠:开悟是悟道,还不是得道。悟道是看到了道的光明。得道是与道合一。

  

  ◎问:什么是“道”呢?得“道”得什么呢?

  

  ●雪漠:道即空性的光明。得道之后,就无所得了。

  

  ◎问:也就是所谓的“无为”吗?

  

  ●雪漠:是的,无为而无不为。

  

  9、开悟与证悟

  

  ◎问:请问什么是开悟?开悟与悟道有什么不同呢?自性与法性有何异同?

  

  ●雪漠:见到真心叫开悟。开悟便是悟道。悟后起修,才能进而证道。在悟者看来,自性即法性,万法不离自性。

  

  ◎问:为什么有的人满口禅理,但行为上却自私自利呢?他们到底悟了没有呢?

  

  ●雪漠:真正的悟是明白和放下。悟表现在行为上的利众,世上没有不利众的佛。满口禅理的自私者,肯定没有悟。

  

  ◎问:好多人认为开悟非常难,是修行中的高层次,是不是这样?

  

  ●雪漠:有信心并因缘俱足者,易如翻掌;无信心且懒散者,难如登天。

  

  ◎问:俗话说“学无止境”,请问开悟有没有止境呢?就像一次会比一次悟的更透彻,更深刻,这样的感觉?

  

  ●雪漠:悟有大有小,有快有慢,层层递进,终而证果。

  

  ◎问:禅是直指人心,直指心性,而如今很多人的修行多在心外用功夫,多是在技术上求“道”,看看现在到处是修塔建寺,看似一片繁华,这些跟真正的开悟有关联吗?如何拥有一双慧眼来智辨真伪呢?谢谢!

  

  ●雪漠:虽然修塔之类的善事跟开悟没有必然的关系,但我们还是多做做善事。因为悟是出世间的追求,但同时,我们也需要世间的福报。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缨络。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我们要福慧双修。

  

  ◎问: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身心出离闭关证悟呢?

  

  ●雪漠:明心之后,才可闭关。知道方向之后,才走不错路。具体怎么闭关偷偷问你的上师。

  

  ◎问:开悟之后是不是就不再退转了?是不是永远都是开悟时的觉受?

  

  ●雪漠:灯亮了,还会被邪风吹熄的。

  

  ◎问:是否世间的一些污染很容易吹灭心灯的光?如何防护好点亮的心灯?

  

  ●雪漠:先学会拒绝,远离那些恶友。恶友如病毒,你一接近,便会被传染。

  

  ◎问:请问开悟后的人,他的亲人离世的话,他会难过吗?

  

  ●雪漠:会难过。但他却已安住于不难过的那个了。

  

  ◎问:为啥有人弹指瞬间开悟?为啥有人苦修一辈子仍然愚痴?

  

  ●雪漠:当电脑遇到硬盘时,弹指间便能传递数据;电脑遇到石头时,是没法传输数据的。

  

  ◎问:读书或者思考得出的一些结论,这算是一种“悟”吗?

  

  ●雪漠:那只是理悟,不是事悟;只是解悟,不是证悟。

  

  ◎问:事悟和理悟有什么不同?如何才能知道是不是真的开悟了?

  

  ●雪漠:事悟后心能属于你自己,理悟只是画饼充饥。开悟后,先需要善知识印证,才知你是否开悟。

  

  ◎问:开悟后他还会存在贪嗔痴吗?如何避免再入迷境?

  

  ●雪漠:开悟后,依然会有贪嗔痴,只是悟者能窥破真相,不为幻相所转而已。净信上师,安住自性,不离祈请,便可不入迷境。

  

  ◎问:没有上师看经书和大德传记等能否开悟?依照CD自己去修,会不会出偏?

  

  ●雪漠:很难。画饼很难充饥。画上的烛光,是照不破黑暗的。真正的修,还是需要上师的。没有灌顶和皈依,是不可能入道的。

  

  10、解脱与成就

  

  ◎问:那解脱与证道是一回事吗?

  

  ●雪漠:可以这样理解。但真正的解脱,是大手印所说的证道,而非某些人所说的证道。

  

  ◎问:当下的解脱与终极的解脱是一样的吗?

  

  ●雪漠:不一样。当下解脱是终极解脱的开端,没有前者,便没有后者。

  

  ◎问:有人认为,佛号与咒子念得越多,解脱地越快。请问您赞同这种看法吗?

  

  ●雪漠:解脱跟持咒的数量无关。但只要好好地持咒,能定心一处,便容易开悟,进而解脱。

  

  ◎问:成就虹光身,是不是就意味着圆满佛道?

  

  ●雪漠:不一定。虹光身只是自觉的一种。圆满佛道还需要觉他和觉行圆满。

  

  ◎问:我想不太明白为什么要开悟,起初我对开悟很好奇,可是后来觉得不开悟又如何,日子还是一样地过。我不太明白一般人为何总想着开悟,我是不是无可救药了?

  

  ●雪漠:瞎子是看不到太阳的。明眼之后,就不想再忍受黑暗了。你还不明白光明的珍贵,所以生不起向往之心。

  

  11、“悟后起修”

  

  ◎问:《光明大手印》系列丛书中写到“悟后起修”,那么,什么是修行?如何开始修行?开悟之前与之后的“修”又有何区别?

  

  ●雪漠:开悟前的修在寻找方向,开悟后的修是直奔目的地。明白方向的修才是真正的修。

  

  ◎问:悟后起修是佛教独有的吗?悟是指偶然见到那最终的光明吗?

  

  ●雪漠:悟后起修是佛教独有的。其他宗教不一定追求开悟,多追求因信得度。悟是见到空性光明。当然,一些宗教也用“悟”字,但其含义跟佛教的追求不一样。二者的区别,是有为法与无为法的区别。

  

  ◎问:开悟的智者毕竟是少数,“悟后起修”对大多数人而言是做不到的,大多数人只能是悟前修,那么开悟前的修和开悟后的修有啥不同呢?

  

  ●雪漠:悟前修在找师找路,悟后修直奔目的地。

  

  ◎问:开悟后的人,需要暂时完全放下当前的生活出离一段时间修行吗?

  

  ●雪漠:是的。一防邪风吹熄火苗,二积资粮之柴,进而燃起智慧大火。

  

  ◎问:请问所谓“保任”或“保认”,是指在找到自己的自性之前还是之后呢?如果在悟之前,处虚妄中,保认啥?如果悟了本来真如,了无牵挂,保认啥?

  

  ●雪漠:悟前悟后皆需保任。悟前保任信心和大愿,悟后保任智慧与慈悲。虽了悟本来真如,无奈习气之云常蔽智慧之日,故常借保任之清风,以扫烦恼之乌云。

  

  12、“印心”之旅

  

  ◎问:大手印的“印”是何意?印定了何事?由谁印定?谢谢。

  

  ●雪漠:大手印的“印”是印心之意,用以“印”真心。

  

  ◎问:通过阅读您的文章,我懂得了“明心”与“见性”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也逐渐对您的大手印学说产生了兴趣。在这里,我想问一下,首先,如何才能够做到“明心”?

  

  ●雪漠:明心之“心”,只有经过“印”之后,才有意义。在明心之前,多以参访善知识为主。

  

  ◎问:关于密宗的“密”主要在于哪些方面?阅尽佛经万万卷,最后一句无人说,最后一句是什么?

  

  ●雪漠:密在对心性的开示。密在对机。密在心印。那最后一句,就是心印。

  

  ◎问:大手印中的那个“印”是有形,还是无形?

  

  ●雪漠:明空是无为法,无形而有意,无意而有心。

  

  ◎问:老师,在得到了一些所谓明心的知识,但一时又无机缘印心,此时该怎么增上进步?

  

  ●雪漠:理上明白之后,寻找善知识,以期在事上明白。

  

  ◎问:明心必须是经过根本上师的加持才行吗?

  

  ●雪漠:可以这样认为。至少必须经过根本上师的开示,你才可能明白心性。

  

  ◎问:明心的“印”,就是说需要法脉的传承?如世俗之血脉传承。否则,就不能保证清净?

  

  ●雪漠:是的。所谓传承,就是那传递下的智慧之火。究竟的智慧之火便是空性的光明。也就是那一代代的“印心”之旅。

  

《“开悟”的前前后后》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