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不讀書與心靈死亡▪P2

  ..續本文上一頁歸。去羅馬有不同的線路,也有不同的交通工具。

  

  ◎問:請問您對村上春樹的看法?

  

  ●雪漠:他有著很好的能讓人們喜歡他的能力。

  

  ◎問:怎麼看印度人克裏希那穆提的冥想就可以找到愛?

  

  ●雪漠:那是一種自救的方式,但代替不了讀書。

  

  ◎問:請問您對雷蒙德·卡佛、海明威這些作家怎麼看?

  

  ●雪漠:他們都是好作家。讀他們的書可以讓我們多一種生命感悟。

  

  7、先上山頂,再窺萬象

  

  ◎問:讀書若無明師的指點是會走很多彎路的,有時真的是“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如何獲得正知正見?如何做到不讀“死”書,不被書埋去?讀不屬于自己年紀應該讀的書是一種浪費呢?

  

  ●雪漠:找個會讀書的人當老師,跟他學如何讀書。讀書如補充營養,無節製、無目的地胡吃海喝,有時也會吃壞肚子的。

  

  ◎問:從小到大我一直都很喜歡讀書,也受惠良多。隨著閱曆的增加,發現有些人沒有什麼文化,學曆也不高,讀書不多,但很聰明,事業也很風光,講出來的話還真不是一般讀書人所能比的。即使這樣,我還是覺得讀書是很有意義的。但讀書究竟帶給一個人的是什麼呢?

  

  ●雪漠:讀書能讓你讀書。別管它帶給你什麼。當我們帶著做生意的心讀書時,就不是讀書了。

  

  ◎問:有兩本書可讀:一本是文字書,還有一本是社會之書。哪一本更重要?曆來先哲都強調讀萬卷書不如行千裏路;行千裏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當書中的精神與現實中自己的思想相沖突時,我們該如何平衡?

  

  ●雪漠:先讀文字書,兼讀社會書。二者本一體,何必分東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讀書”。一燈窺破千年暗。若是得遇善知識,勝過人間萬卷書。學習書中的精神,同時還要學會隨順世間法。

  

  ◎問:能否給我們開個讀書單子?

  

  ●雪漠:先讀莊子、老子,慢慢旁及其它經典。不讀老莊書,枉爲世上人。

  

  ◎問:莊子、老子是最不容易讀懂的書,爲什麼要從他們開始讀呢?

  

  ●雪漠:先上山頂,再窺萬象。當我們蹲到井底時,看到的只能是蛤蟆。比老莊更值得看的書,便是《金剛經》。

  

  ◎問:《金剛經》我最初看不懂,但喜歡聽人誦。老師最初及後來是如何讀《金剛經》的?

  

  ●雪漠:開始是爲我自己誦,後來便是爲別人誦了。真正能爲別人誦經時,才算看懂了《金剛經》。

  

  ◎問:我是個小女生,最近《金瓶梅》很熱,也迷上了,《金瓶梅》是好書嗎?

  

  ●雪漠:我看是好書。你看就不一定是好書了。

  

  ◎問:您爲何看可以,其他人就未必?

  

  ●雪漠:因爲我看到的,是它的好。別人看到的,可能是它的淫。淨眼觀物,無物不淨。淨心對世,無世不清。

  

  ◎問:老師說的好,又在哪裏?

  

  ●雪漠:好在它能激活我的心裏的更好的。好書激活的,定然是你的美好感情。

  

  ◎問:《金瓶梅》激活老師心裏哪些更好的?

  

  ●雪漠:對人性和社會的洞察。

  

  8、讀書爲變心,心變則命變

  

  ◎問:您的作品一貫表現出一種大氣和荒涼的境界,是否和您本人身上的一些特性有關?現在時下的中國人很功利、很浮躁,很少能夠有人每天抽出一點時間來讀書,我每天無論怎樣,必定抽出一小時到一個半小時來讀一點書,涉獵很廣,正所謂開卷有益。想問一下您怎樣選擇書?又怎麼來讀書?

  

  ●雪漠:我首先選擇一生裏不讀會感到遺憾的那本書來讀。對此書,我會一遍遍地讀,直到全部消化吸收。讀書要讀那些對于自己的人生有益的書。我首先選中外經典,然後選大文化類的書,如宗教。小說只看經典。幾乎不讀時尚流行的書。我的一天裏,除了正常的吃飯外,禅修花的時間最多,然後便是讀書。寫作反倒是階段性的,一本書集中在某個階段寫完。讀書幾乎占了我生命的叁分之一。

  

  ◎問:生活越簡單越幸福,知道的越多越累,反而是一種心靈的負擔。對生活的思考多了,煩惱就多了。所以,我認爲讀書也會讓人知道的更多,也會讓人多了一些煩惱。您怎麼看呢?

  

  ●雪漠:不知“道”的快樂是愚昧之樂。知“道”後的快樂才是大快樂。讀好書,就是先要叫我們知“道”。知“道”後,便能離苦得樂。

  

  ◎問:讀書,我們真正要學的是什麼?您是否也利用網絡學習與補給所需營養?

  

  ●雪漠:學的是讓我們明白、快樂的知識。我也上網。網絡給了我最大的資源。網絡本身沒錯,看你如何選擇它。心靈的需求和選擇決定著你上網的效果。

  

  ◎問:人常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讀書能改變人的本性嗎?因爲只有改變了本性,才能改變命運。

  

  ●雪漠:是的。讀書爲變心,心變則命變。

  

  ◎問:命由心造,而此心,是否由業定?好比,喜歡不喜歡讀書,能不能碰到好書,是否願意聆聽善知識的教誨,某種層面上來說也是一種定數嗎?

  

  ●雪漠:“定數”是死了的心的程序。活的人可以造緣。心變則命變。

  

《不讀書與心靈死亡》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