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不读书与心灵死亡▪P2

  ..续本文上一页归。去罗马有不同的线路,也有不同的交通工具。

  

  ◎问:请问您对村上春树的看法?

  

  ●雪漠:他有着很好的能让人们喜欢他的能力。

  

  ◎问:怎么看印度人克里希那穆提的冥想就可以找到爱?

  

  ●雪漠:那是一种自救的方式,但代替不了读书。

  

  ◎问:请问您对雷蒙德·卡佛、海明威这些作家怎么看?

  

  ●雪漠:他们都是好作家。读他们的书可以让我们多一种生命感悟。

  

  7、先上山顶,再窥万象

  

  ◎问:读书若无明师的指点是会走很多弯路的,有时真的是“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何获得正知正见?如何做到不读“死”书,不被书埋去?读不属于自己年纪应该读的书是一种浪费呢?

  

  ●雪漠:找个会读书的人当老师,跟他学如何读书。读书如补充营养,无节制、无目的地胡吃海喝,有时也会吃坏肚子的。

  

  ◎问:从小到大我一直都很喜欢读书,也受惠良多。随着阅历的增加,发现有些人没有什么文化,学历也不高,读书不多,但很聪明,事业也很风光,讲出来的话还真不是一般读书人所能比的。即使这样,我还是觉得读书是很有意义的。但读书究竟带给一个人的是什么呢?

  

  ●雪漠:读书能让你读书。别管它带给你什么。当我们带着做生意的心读书时,就不是读书了。

  

  ◎问:有两本书可读:一本是文字书,还有一本是社会之书。哪一本更重要?历来先哲都强调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行千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当书中的精神与现实中自己的思想相冲突时,我们该如何平衡?

  

  ●雪漠:先读文字书,兼读社会书。二者本一体,何必分东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读书”。一灯窥破千年暗。若是得遇善知识,胜过人间万卷书。学习书中的精神,同时还要学会随顺世间法。

  

  ◎问:能否给我们开个读书单子?

  

  ●雪漠:先读庄子、老子,慢慢旁及其它经典。不读老庄书,枉为世上人。

  

  ◎问:庄子、老子是最不容易读懂的书,为什么要从他们开始读呢?

  

  ●雪漠:先上山顶,再窥万象。当我们蹲到井底时,看到的只能是蛤蟆。比老庄更值得看的书,便是《金刚经》。

  

  ◎问:《金刚经》我最初看不懂,但喜欢听人诵。老师最初及后来是如何读《金刚经》的?

  

  ●雪漠:开始是为我自己诵,后来便是为别人诵了。真正能为别人诵经时,才算看懂了《金刚经》。

  

  ◎问:我是个小女生,最近《金瓶梅》很热,也迷上了,《金瓶梅》是好书吗?

  

  ●雪漠:我看是好书。你看就不一定是好书了。

  

  ◎问:您为何看可以,其他人就未必?

  

  ●雪漠:因为我看到的,是它的好。别人看到的,可能是它的淫。净眼观物,无物不净。净心对世,无世不清。

  

  ◎问:老师说的好,又在哪里?

  

  ●雪漠:好在它能激活我的心里的更好的。好书激活的,定然是你的美好感情。

  

  ◎问:《金瓶梅》激活老师心里哪些更好的?

  

  ●雪漠:对人性和社会的洞察。

  

  8、读书为变心,心变则命变

  

  ◎问:您的作品一贯表现出一种大气和荒凉的境界,是否和您本人身上的一些特性有关?现在时下的中国人很功利、很浮躁,很少能够有人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读书,我每天无论怎样,必定抽出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来读一点书,涉猎很广,正所谓开卷有益。想问一下您怎样选择书?又怎么来读书?

  

  ●雪漠:我首先选择一生里不读会感到遗憾的那本书来读。对此书,我会一遍遍地读,直到全部消化吸收。读书要读那些对于自己的人生有益的书。我首先选中外经典,然后选大文化类的书,如宗教。小说只看经典。几乎不读时尚流行的书。我的一天里,除了正常的吃饭外,禅修花的时间最多,然后便是读书。写作反倒是阶段性的,一本书集中在某个阶段写完。读书几乎占了我生命的三分之一。

  

  ◎问:生活越简单越幸福,知道的越多越累,反而是一种心灵的负担。对生活的思考多了,烦恼就多了。所以,我认为读书也会让人知道的更多,也会让人多了一些烦恼。您怎么看呢?

  

  ●雪漠:不知“道”的快乐是愚昧之乐。知“道”后的快乐才是大快乐。读好书,就是先要叫我们知“道”。知“道”后,便能离苦得乐。

  

  ◎问:读书,我们真正要学的是什么?您是否也利用网络学习与补给所需营养?

  

  ●雪漠:学的是让我们明白、快乐的知识。我也上网。网络给了我最大的资源。网络本身没错,看你如何选择它。心灵的需求和选择决定着你上网的效果。

  

  ◎问:人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读书能改变人的本性吗?因为只有改变了本性,才能改变命运。

  

  ●雪漠:是的。读书为变心,心变则命变。

  

  ◎问:命由心造,而此心,是否由业定?好比,喜欢不喜欢读书,能不能碰到好书,是否愿意聆听善知识的教诲,某种层面上来说也是一种定数吗?

  

  ●雪漠:“定数”是死了的心的程序。活的人可以造缘。心变则命变。

  

《不读书与心灵死亡》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