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根本上師與叁昧耶誓約”
1
在密乘中,真正成就的前提,是你跟你有緣的善知識的相應。相應之後,你才可能跟善知識達成“叁昧耶誓約”,再由守護“誓約”之力,實現“子母光明會”,契入大手印。
沒有相應,便沒有成就。
那麼,什麼是“子母光明會”呢?
我們將你修來的覺性光明稱爲“子光明”,將本有的光明和法界、諸佛的光明――它也在你的自性中本來俱足――稱爲“母光明”。當子母光明相融無二時,叫“子母光明會”。
那些證得了光明的大修行人,無論在做什麼事情時,都能與諸佛菩薩相應。這時,他們就可能得到法界的大力,示現一些超自然的行爲。我們將他個人比喻爲小溪,將法界光明比喻爲大海。當那條小溪跟大海融爲一體時,它便有了大海的氣息和能量。同樣,當行者顯發的光明和法界的光明融爲一體或達到“共振”時,二元對立就消除了。這時,你就是佛,佛就是你,二者一體,你即法界。這便是光明大手印和大圓滿的證境。也只有到了這時,你才能說:“我與本尊無二無別”。
所以,那“無二無別”不僅僅是一種見地,更是一種證量。
跟“子母光明會”類似的現象,不僅僅是在修行狀態下出現。在世界上,有許多形式的“子母光明會”。前一段時間,我在《噶舉文化》報上選發過一篇文章,叫《世上最偉大的賺錢秘密》。文中談到,人在布施時會有一種布施之心,而當某人在産生清淨的布施之心的刹那,他就和宇宙間的某種大善的力量融爲一體了。這時,他就可能具備一種大力,以達成他的某種願望。這就如同一滴水進入大海之後,就擁有了大海的能量。
同樣,當你對你的根本上師産生清淨信心時,你同樣也能和法界中的那種能幫助你覺悟的力量達成共振,你便會得到所謂的“加持”。當你産生慈悲之心時,你就和法界中本有的慈悲大力達成了“共振”,得到慈悲大力的加持和保護。所以我常說,慈悲是無上的铠甲。
綜上所述,成就來自相應。達不成“子母光明會”,你追求的成就是不可能得到的。
2
不過,真正的“子母光明會”,不是能輕而易舉地實現的。
相應需要諸多的條件,其最主要的條件之一是對機。在佛教中,將此稱之爲緣分。天雨雖寬,難潤無根之草;佛門雖大,不度無緣之人。所以,沒有對機,便沒有相應。
我們可以用電波的頻率來進行形象的比喻:一個能接受某個波段電波的收音機,只能收到電臺發射的相同波段的電波。雖然法界裏可能有無數的智慧“電波”,但相對于你的覺悟來說,真正有意義的,是跟你“對機”的那一種。
有些人久修勝樂金剛法沒有覺受,可修大威德金剛則很容易相應;有些人修大圓滿不相應,可修大手印則很容易契入。對機是相應的前提。有一位道友,我觀其因緣,她跟某位女上師對機,但因爲她爲名相所困,不聽我的勸告,卻另覓僧侶上師,結果修行多年,終無結果,終而入魔了。對機跟吃藥一樣,許多時候,吃錯藥會送命的。對于適合修淨土的老太太來說,找一個講授“破相”的上師可能會毀了她的信根。佛教中有許多人亂投上師,結果不但沒有成就,反而將生活搞得一踢糊塗,甚至連正常日子也過不下去了。天津有位師兄,入魔之後,生不如死,甚至家破人亡了。
相應的第二個條件是信心。沒有信心,也不可能有相應。所以,佛教所說的上根之人,其“上根”的重要標志就是有大信心;當你俱足了對機和信心之後,當善知識爲你開示了心性之後,你們之間就構成了一個誓約,這便是“叁昧耶誓約”。有了這一誓約,相應才有可能産生。沒有這一誓約,所有的修煉都沒有意義。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一誓言約才是真正的密乘根本戒。當然,不僅僅是密乘,幾乎所有宗教的秘密便是這個“叁昧耶誓約”,如基督教徒跟耶稣,如穆斯林跟穆罕默德,如印度教與梵天諸神……無論它們有著怎樣的名相,其精髓和實質都是“叁昧耶誓約”。誓約一旦毀壞,信仰的殿堂就倒塌了。
當你和根本上師之間的誓約毀壞之後,他對你的所有開示便失去了意義。我們將這一誓約比喻爲“智慧光道”。當然,你也可以理解爲一種象證。但在香巴噶舉中,這種光道之說並不是象征,而是一種保證。當你和根本上師之間達成誓約之後,你和他之間、你和二十四個空行聖地之間,就形成了諸多智慧的光道。法界的加持之力就會源源不斷地通過“光道”進入行者的生命。
其原理,跟收音機接收到電臺的電波相若,我們稱之爲“加持”。
當你毀壞了誓約之後,那“智慧光道”便中斷了。這時,你生起的覺受便可能像太陽下的霜花兒那樣消失了。這便是一些生起殊勝覺受的行者,最終卻丟失了重寶般的悟境,甚至由悟轉迷的原因。
所以,誓約是加持的保證。
3
下面,我們再說說,何爲根本上師?
孔子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許多信仰者,就是因爲名的糊塗,遂成所知障,光明不能顯發,終而愚癡一生。
所有通曉宗教知識者都知道,一個行者可能有無數個上師,但根本上師只有一個。因爲一個人真正的“明心見性”只有一次。那位能爲你開示心性、讓你明白心性的人,便是你的根本上師。
注意!這“根本”二字非同小可,無“根本”便無成就。當你像守護眼眸般守護那“叁昧耶誓約”時,子母光明才有了相會的可能,相會後光明的增長也才有了進一步的保證。換句話說,你的智慧種子只有在遇到適宜的土壤、陽光、空氣和水分之後,它才可能發芽、開花、結果;你的智慧之燭,也只有在得到更多的資糧之柴時,才可能燎原成智慧大火。沒有“叁昧耶誓約”的保證,你那也許已經發芽的智慧種子就可能幹枯或夭折,你的智慧之燭也可能被邪風吹熄。這便是那些“明心見性”之後破了“叁昧耶誓約”的禅僧爲啥由悟返迷、最終遭到惡報的原因。
對于修行人來說,心性的開示是非同尋常的事。對于那些機緣不成熟的人,上師是決不會爲他開示心性的,否則便是“犯規”。但對于那些機緣成熟的人,善知識要是貪圖利養、不開示心性的話,便也犯戒了。我前面說過,無論弟子曾遭遇過多少上師,但能爲他開示心性,令他真正覺悟明白的上師只有一位,這便是他的根本上師。真正的“叁昧耶誓約”,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能建立在弟子跟根本上師之間,並不是他跟所有的上師都有這樣的誓約。正如太陽升起群星自然歸隱一樣,當一位行者的生命中出現了“根本”上師之後,他跟以前所有上師的誓約,就被他跟根本上師的“叁昧耶誓約”代表了。因爲只有明白心性後的修行才是真正的修行,才會得到究竟的利益。以是故,“叁昧耶”才有“平等、警覺、圓滿、除障”之能,而不究竟的那些其他“誓約”是得不到究竟利益的。以是故,我們不能依止那些不明白心性、或不會爲你開示心性的所謂上師,因爲他是不可能讓我們得到真正的利益。所以,在皈依之前,我們一定要善加觀察,切勿輕率。要是你不能善加抉擇,你就依佛陀之教言來行事:“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要是得不到真正的善知識,你還不如靠持名念佛或是誦經更爲可靠。因爲許多時候,你錯誤的選擇很可能會有可怕的後果。我就見過許多不明心性、執幻爲實、終而走火入魔者,他們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至于家破人亡、身敗名裂者更是屢屢聽聞。
當我們發現了真正的善知識之後,就要毫不猶豫地親近他。在密乘的傳統裏,爲你開示心性的那位善知識的體性是報身佛。他代表了諸佛菩薩和空行護法。諸佛菩薩的所有加持,都是通過“根本”上師來完成的。所以,當你輕慢了根本上師,便是輕慢了叁世諸佛;你誹謗了根本上師,便是誹謗了叁世諸佛。所以,許多不知道此理的行者,大多在不知不覺間,就毀了叁昧耶戒,損耗了福報,招致了噩運。
4
有時候,那“叁昧耶誓約”,不一定是行者跟人間上師形成的。有許多大成就師,其誓約的構成對象是非人間的上師。比如,谛諾巴就說他沒有人間上師,他的教法直接得之于金剛持。(雖然也有許多學者、大成就師和空行母爲谛諾巴傳授過法要,但他的叁昧耶誓約是跟金剛持締結的。)奶格瑪也一樣,雖然她也從那諾巴處得到過法要,但她是在見到金剛持的刹那“悟證俱時”的。
讀過《我的靈魂依怙》的朋友,也會在我的修煉曆程中讀到相似內容。我之所以能契入光明大手印,既源于我對上師的信心,更得之于金剛亥母的特殊加持和開示。那種智慧光明是超越名相的,在我契入那種殊勝光明並認知到它的殊勝時,那“叁昧耶誓約”便隨之構成了。在此後的人生中,對“叁昧耶誓約”的守護,便成了我最主要的修煉方式。
許多時候,也會有人問我一些心性問題。我總是對他們說,你們還是去問你們的上師。因爲,當問答者之間沒有構成“叁昧耶誓約”時,所有的“開示”便沒有意義。即使他相信你世俗的人格而暫時相信你所談的內容,但因爲沒有形成“叁昧耶誓約”的“智慧光道”。他便不可能得到源源不斷的光明滋養。他的那點光明覺受可能很快會消失于無迹。
沒有無垢的清淨心,便沒有功德,更沒有真正的“叁昧耶誓約”。
叁年前,一位師兄來拜訪我,我發現他苦修多年,卻不知修行的真正目的。那時,雖然我明白他資糧不俱足,但我的慈悲心卻作障了,就跟他談了一些心性修煉的內容。但結果是,我所有認爲是“心髓”的內容,都成了他後來誹謗我的理由。至今,他仍是一個愚癡迷信的凡夫。跟以前不一樣的是,因爲誹謗損耗了他的功德,他後來招致了許多噩運。而我那次“犯規”,也招來了一些違緣。後來,《我的靈魂依怙》一書的被毀,就跟這有直接的關系。
所以,在宗教中,真正的資糧指的是對善知識的信心。沒有信心,就沒有資糧。對于資糧不足的人,是不能開示心性的。對此,一些大德用一句形象的話來形容:“獅子乳是…
《淺談“根本上師與叁昧耶誓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