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香巴文化走出塵封曆史▪P4

  ..續本文上一頁螢火蟲樣的光明煥發出來,或許讓別人看到還有這樣一種發光的方式。這種傳播過程的目的不在于推銷什麼,而是在于讓需要這些文化的人知道哪裏有這樣的文化。當一種文化被埋在地下,而許多人卻非常幹渴的時候,我告訴他們這兒有一杯水,如果需要你可以來,如果不需要也可以,這叫隨緣。所以,今天你用你的觀念、思維對這種文化做了解讀,很好,這是你的需要,別人可能有別的需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都很好。

  

  第二個問題,爲什麼說我?說我的原因是我沒有辦法說你,當我說你的時候,你覺得你不是這樣。另外我也不能說噶舉派別的大德,因爲我不能對他指手畫腳,我只能解剖我自己,讓大家看看我做了什麼事情,你們覺得對很好,覺得不對也不要緊。如果覺得好可以做爲營養,如果不對可以做爲廢料。這就是孔子說的:叁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棄不善者而改之。你覺得我說的對可以聽一下,覺得不對,你不要學我。

  

  第叁,因爲你沒有讀過我的作品。我從來不自以爲是的地把藏文化當成標簽貼在我的作品裏。《西夏咒》裏沒有一個“藏文化”標簽,明白嗎?我寫的是一個個的靈魂,一個個活著的靈魂,一個個活著的人物的狀態,一個個燃燒的生命狀態,那裏沒有藏文化、漢文化、沒有西方文化,什麼文化都沒有,只有人。只有人就是作家,如果有文化就是學者,如果有藏文化就是藏學家,雪漠(的作品裏)什麼都沒有,只有一群活著的人在那個舞臺上演繹著他們的人生,你覺得某個人好,你可以學他,覺得不好,就避免與他一樣。所以,今天的香巴噶舉文化僅僅是一個標本,僅僅是另外一種可能。我這兒沒有希望從你的腰包裏掏錢,也沒有希望你給我封官,我把自己毫無功利地展示出來,只是爲了一種可能性。假如你覺得我有功利性,那是你的認爲,而我不是這樣認爲。你們可能不知道,今天演講大廳的租用費二千五百元錢是我出的。本來藏傳佛教文化院想要出這部分錢,但我覺得沒關系,只要能用一點錢讓大家有個交流的機會就很好了。

  人是文化的綜合體。作家關注在人性、關注人生命本身的時候,他的關注點與其他領域的專家、學者不同。比如,外科醫生關注的是人肌體表面,美容師關注的是美與不美,當你追一個女孩子的時候,她關注的是你的外表,她覺得你不漂亮所以不愛你……每一個人的關注點不同,當一個作家關注人性時候才是作家,關注文化的時候就是學者。

  聽衆發言:尊敬的雪漠老師,尊敬的專家學者、各位熱愛藏文化的同仁和朋友們,對于剛才那位同學的提問,我想講我的一點點感想。

  

  我們都知道佛依二谛而說法,一是世俗谛,二是勝義谛。當釋迦牟尼佛講法的時候,依世俗谛和勝義谛向衆生宣解佛法。釋迦牟尼佛曾說過佛有十八不共法,就是佛說我有十八不共法,這十八法是其他宗教不俱備的功德。那麼我想請問(剛才提問的朋友),當佛說我有十八不共法的時候,是不是也有對“我”的執著呢?請回答。顯然沒有,當佛說法的時候,所說的“我”,你要從佛教的勝義谛和世俗谛兩個角度去解讀,否則你連佛陀都會誤解。

  

  藏文化屬于青藏高原那片熱土,她也屬于所有熱愛這片熱土的人們,更屬于全人類。藏文化不僅僅是哪些人的文化,只要你心中充滿著慈悲,充滿著智慧你就掌握了藏文化中最核心的密碼。在我的心裏,雪漠老師就是一個把藏文化的精髓:慈悲與智慧的火炬高高舉揚的人。

  

  聽完了雪漠老師的演講,在此獻上我深深的敬意。

  

  聽衆提問:我想說下自己簡單的感受。雪漠老師你作爲一個作家和大手印實踐者,有著雙重身份,我覺得很好。當我在閱讀您的作品的時候,感到很清涼,在進入社會的時候,發現您是我的生命裏非常重要的導師。衆所周知,藏密非常注重覺受及每一步的修證,那麼當無個數個人進入到香巴噶舉文化的時候,您是如何實現對他們的關懷和指導呢?

  

  雪漠:首先我說下,我是個普通的人,也不是高僧大德,我只是覺得在目前這樣一種條件下,許多高僧大德被某些因素局限著,無法發揮更大的作用。事實上,我今天想告訴大家的是,所有的鐐铐是自己加給自己心靈的,跟政府沒有關系。政府是非常非常需要另外一種適合當代的營養,和諧社會的營養。當你給自己的心中帶上枷鎖的時候,你會覺得怕這怕那。我們換一種方式,把你的悲心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不要執著于一些名相。宗教精神是人的靈魂,在此前提下,我們爲什麼不用一種方便法門呢?方便和智慧雙運才能解脫。當然我這裏說的方便跟藏傳佛教教法裏說的方便不同。我們爲什麼不隨順世界衆生的根器?爲什麼不傳播些法律法規、人心都能接受的文化呢?我不是在講法,我只在告訴大家我這樣做過,要是你覺得也可以這樣做一下,你真正會成爲高僧大德,否則你只是寺院裏的高僧大德,老百姓不知道你。而且當老百姓看到你貼了那麼多標簽的時候就嚇跑了。不要貼標簽。當時代不需要標簽的時候,我們不要貼,換一種形式,換一種這個時代需要的形式,換一種文化來承載你的精神,展示你的悲心。讓你智慧的火炬照亮整個世界。我只是在與大家交流,我不是上師,我始終覺得自己是一個標本,將自己的路展示給大家。曾經,佛陀講法的時候,就是在告訴大家他走過怎樣一條路。我們每個人都走過一條路,當每個人將自己的路展示出來的時候,對于不會走路的人就是一個啓發。至于你是不是走這條路,這是個人的選擇,我們沒有任何的強求,我們只是隨緣。我希望更多的人,也像我這樣把走過的路,得到的心得與大家分享。

  

  我在分享感悟,不是在分享智慧。我沒有智慧,也沒有愚癡,我是一個平常人,只是眼睛睜開了知道該怎麼做,僅此而已。

  聽衆發言:尊敬的雪漠老師,各位高僧大德,各位學友。我聽過雪漠老師的講座後覺得受益匪淺,他給了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啓發:怎樣使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對接?怎樣用現代的信息網絡來傳播、弘揚傳統文化?今天,雪漠老師特別強調不要貼標簽,直接將智慧甘露傳遞給大衆,這個非常重要。佛陀講過八萬四千法門,他會對應不同根器的人,講不同的法,以示方便。所以,今天雪漠老師的一席話也展示了一種方便。

  

  其實,各種文化都需要一個旗手,一個榜樣,如果雪漠老師僅僅是自己在修,那麼他不會成爲香巴噶舉文化的傳承者。比如,他通過他的作品、演講、文化行,正在把智慧之水進行有效的播灑,我感覺這是大智慧、大方便。我真心地希望有更多的旗手、榜樣來擔當文化的傳承者,因爲目前的社會非常非常的需要。現在,世界正在一體化,正在朝著地球村的方向發展,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引起了西方人極大的關注,但我們卻對傳統文化不在乎。如何能讓東方優秀的文化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心靈受益,是當今社會要面臨的一個非常緊迫和重要的問題。這是我的一點感想,有不當之處請大家指正。

  

  雪漠:謝謝!我還想再說下,我不是大師也不是高僧,只是一個善文化的倡導者。我不是在教訓別人,因爲我自己仍然有很多習氣,比如我是一個作家,寫文章也是我的習氣,當然這也是一種生活方式。所以,請大家不要認爲我在指手畫腳讓別人做什麼事。我僅僅是在倡導,這種倡導對與不對都不要緊,至少是一個啓發,至少社會認可了我的傳播方式。

  聽衆發言:我非常感謝雪漠老師,因爲他給了我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提示,我以前在學習很深的佛法理論的時候,常常不知所措。我曾經看過陳那的《集量論》,說聖者的智慧如果能跟世間的常人的接受力融合在一起才叫作二谛雙運。以前我一直沒有看懂,今天我聽了雪漠老師講座之後,覺得佛教積澱下來的那麼多的宗教哲學是一個了不起的真理,爲什麼不給我們世間的人一些智慧之水呢?所以,我想陳那說的這些話,在雪漠老師的演講中體現出來了,因爲我真正感受到了智慧之水流到了我的心田。我會把聖者的智慧真正地用于行爲之中,並將它做爲我的方法與啓示。謝謝大家!

  

  雪漠:這次藏傳佛教文化論壇帶來了很多寶貝,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那是寶貝,包括今天上午王啓龍先生的演講。當時,我讓學生馬上拍照,因爲很多東西很快就過去了。他告訴了我們中印研究院發展的另外一種方式,所以明天我想請王啓龍先生到我們的香巴噶舉文化論壇裏再講一講,那麼好的內容卻少有人聽得懂,少有人在意。我非常非常希望他給我們提供另外一個不同的標本,就像我在這兒提供給你們的,至少可以告訴大家還可以這樣。所以,我馬上讓我的學生聯系王啓龍先生,向他發出邀請。自己的東西自己很清楚,但別人的東西,別人不說我們是不知道的。我們都是在以一個小學生的心態,向世界學習。人長眼睛不是用來發現別人毛病的,而用來學習別人優點的,不是讓自己熱惱的而是讓自己清涼的。如果我們用眼睛來發現別人的毛病而讓自己産生熱惱、痛苦,那麼不如是瞎子。所以,我們用心來學習,用眼睛來發現美,用行爲體現美,用生命實現美,讓世界變得更美,才是我們活著的意義。如果見到什麼都讓自己感到痛苦、煩惱、別扭,這就是地獄、畜牲、餓鬼。所以,六道輪回是一種生命狀態,一切在于自己的心、自己的眼睛,有什麼樣的心靈,有什麼樣的眼睛就有什麼樣的世界。

  

  謝謝大家!

  

《香巴文化走出塵封曆史》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