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去解讀他作品中的文字背後的東西,而這種東西是很難說清楚的,如果你想解讀你自己,解讀世界的話,最好投入整個生命。如果你投入了生命去解讀的話,你會發現一個非常神奇,又非常豐富的一個世界。我就先說這些,謝謝大家!
主持人楊菲菲:因爲時間關系,這個環節就到這裏。接下來是香巴噶舉文化學術成果交流,有一些學者准備了發言,首先是紀天材。紀天材是原甘肅《甘南報》主編,藏學家,是貢倉唐大師年譜的整理者,編譯過多部論著。因爲紀老師年事已高,出席不便,我們邀請涼州文學院院長陳亦新,代爲宣讀他的論文。
陳亦新:各位高僧大德,各位專家學者,大家好!紀老師的論文題目叫《開啓智慧的窗棂》。
佛教傳入雪域高原後,汲取了本土宗教和民間信仰的養分,形成了藏傳佛教(如今正名爲“藏語系佛教”,俗稱“喇嘛教”。)佛教在藏地本土化的過程中,創立了衆多教派,史稱“教派林立”。各派傳承有序,各有風光,成爲藏傳佛教的一大特色。藏傳佛教有個優良傳統,就是注重教法修證的同時,也看重講經、辯論、著述,被視爲賢者應備的“叁事”,故而爲後世留下了思辨的學風和浩如淵海的典籍。
藏傳佛教典籍中,有一類名曰“曲迥”,字面意思爲“法源”,即宗教史、宗教源流,種類繁多,蔚爲大觀,像《佛教史大定藏語》(布頓佛教史)、《青史》、《松巴佛教史》、《土觀宗派源流》、《安多政教史》等。由于藏地的曆史文化、文學藝術、語言風俗與宗教是水乳交融、合二爲一的,這些著作既是佛教史,也是曆史著作。在浩如煙海的教史文獻中,唯獨香巴噶舉的資料十分奇缺。這或與該派密法強調“口傳心授”、強調“單傳”不無關系。翻開先哲和時賢的教史著作,奶格瑪、米拉日巴、瓊波浪覺以及藏戲的創始人唐東嘉波等的史料尚能看到,除此之外,有關香巴噶舉一派的系統文獻難得一見。清代原籍涼州的佛學大師土觀
卻吉尼瑪所著《土觀宗教流派鏡史》中有一小節,對香巴噶舉的論述應爲所見資料最爲詳細的一部,也只是敘述宗喀巴大師曾從學香派之法,以後的教派更多承此說。
有的著作,僅有其名;多數著作承襲陳論,道“宗喀巴師徒二人先後向香巴噶舉僧人學過法,以後該派逐漸衰落,泯沒無聞了。”(《藏傳佛教源流及社會影響》)體現最新研究成果,具有一定權威的專史《藏傳佛教噶舉史略》,也僅在書末第四章“附則”中,簡要介紹香巴噶舉派的源流、傳規和修道次第。
表面看來,顯密合一的香巴噶舉殊勝妙法中斷了,法脈衰落,泯滅無聞了。雪漠先生的《大手印實修心髓》卻爲我們傳布了一種法音:香巴噶舉的法統未斷,且代有證悟高深的高僧大德。
《大手印實修心髓》尋本溯源,以翔實的材料爲勾勒出此法脈從印度祖師奶格瑪、藏地開派祖師瓊波浪覺,一直到當代傳人(包括作者及其上師)的全部過程。雪漠以自己實修實證的感悟,介紹了各代宗師傳承下來的修法密要,展示出香巴噶舉大手印文化的獨特風光。
《大手印實修心髓》所用材料,除了引用文獻外,很大一部分是上師口耳相傳下來的,皆是第一次顯示于世,彌足珍貴。此作彌補了藏傳佛教教派史的空白,可以稱之爲“香巴噶舉教法史”。
任何宗教都有自己獨有的一套表述語言系統,藏傳佛教的傳教表述系統更爲繁複精妙,非其中通人,即使識得其字,也難知其意,這是一層很難輕易突破的障礙。藏傳佛教的用語是藏語文。經過曆代藏地文化大師的不竭努力,創造了一套與漢譯佛經相媲美的藏譯經系統,藏文稱“曲噶”(法語)。對不懂藏語的人來說,習修其教,這是第二層障礙。筆者雖專修藏語專業,且長期在藏區生活、工作達數十年,深受藏文化和藏傳佛教的渲染,但對藏傳佛教的精要之處,仍是霧裏看花,似懂非懂。還是在初讀《大手印實修心髓》的前身《我的靈魂依怙》時,才突然有豁然開朗之感。作家雪漠以他的智慧感悟,將深遂的法理,闡淺流利的語言告訴世人,深入淺出,通達明了。不要小瞧這“深入淺出”四字,不具慧眼,不經實修而得證悟者,未臻其境,何談“入”,又何談“出”?《大手印實修心髓》是我讀到的最曉暢的宗派學術著作,只要您與各科漢譯或漢文撰述的藏傳佛教書籍比較而讀,便知我非妄語。
雪漠的智慧和勤勉,使他獲得了深厚的學養和大智慧。從青年時代起,雪漠就潛心研究過世界叁大宗教和本土的道教和儒學等,且融會貫通,多有所獲。此後,他又將目光投向了藏傳佛教,投拜諸多明師,苦心鑽研,虔誠實修,獲其精要。《大手印實修心髓》雖是對噶舉派大手印智慧的介紹,但其中並無宗派之見,而是在人類智慧的大背景下,他做出了智慧的诠釋,噶舉殊勝的教理與修法,並與其它宗教教理比照,撩開神秘的面紗,成爲共同的精神養分。這是本書的一大特色,也體現出其獨特的創新意識。
作爲作家的雪漠,他的小說中洋溢著宗教激情,深含佛理意蘊;作爲學者行者的雪漠,他的文化專著,又富有文學韻味。就僅漢文的表述看,《大手印實修心髓》文風清麗流暢,富有詩意,讀之如飲甘乳,如沐清風,會獲得極大的閱讀喜悅。作者用熱烈的宗教精神和激情去創作文藝小說,成就卓然;他又用文學語言奉獻意蘊如此精美的文化藝術專著,難得可貴。在他說來,他創作的所有目的,就是給世界帶來清涼。
讀《大手印實修心髓》時,我會不由得聯想到倉央嘉措的詩和密勒日巴道歌。
“大手印”是佛陀傳下來的大智慧,有的稱“大手印智”,有的稱“大印真理”,是“反執而修斷離”的法門,是佛教信仰的核心,光明大手印屬大手印頓入法門,貴在實修證悟。
《大手印實修心髓》的內容由修法(藏語稱“柱塔”)和教法史兩大部分組成。它是一部了不起的大著,其內容精深,有著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它用簡捷的語言,闡發了深奧的教理,爲讀者開啓一扇了知大智慧的窗棂。我堅信,在文化藝術的時空裏,它決不是一閃而過的慧星,而是一顆未被人們發現的新星。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價值會被更多的學者認知。
《大手印實修心髓》揭示了千年來佛教不曾明示的諸多奧秘,是佛教文化與時俱進的産物,必將在佛教文化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筆。
《與時俱進的大手印文化——當下關懷與終極超越》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