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間如果找那個心的,就是正修――正確的修法。在這個心之外,尋找一種別的東西,那麼就不是正修。比如,讓自己身體變得美,尋求心外的東西,尋找生理的感受,尋找保佑呀,或是尋找別的東西的時候,這不叫修煉。這種瑜伽沒有意義。
靈修裏面也有一些非常好的導師,比如克裏希那穆提,他修得就比較好。比如奧修,奧修的東西也很不錯的,就是他們的靈修非常接近于佛教的修煉。但是,中間還需要有一些超越的東西,他在世間法裏面的那種修煉和佛教的修煉是一樣的,但在出世法當中,還沒有達到一種升華和超越,這種修煉還是世間法的修煉。包括現在的瑜伽也罷,靈修也罷,如果不能破除一種執著、找到那份覺悟的時候,那一切屬于世間法的修煉,它離解脫還有一定距離。因爲他始終把自己的心靈和解脫寄托在心外的東西,就達不到真正的自由,得不到真正的解脫。解脫是一種絕對自由,絕對自由就是沒有任何條件的一種自由,這才叫解脫。如果有一種條件,比如他通過念一個咒子、觀想一個佛像,或者,關在一個房子裏面,與世隔絕,他感到很快樂,很自由。因爲這個條件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不是解脫。現在好多瑜伽,靈修還是有條件的修煉,它還處在修煉的初級階段。
主持人:我們能不能把修心看成心靈瑜伽與形體瑜伽這本質的區別呢?
雪漠:對。這是對的。形體瑜伽如果追求一種身體的完美、身體的健康,而不在心性上入手的,這些瑜伽是形體瑜伽,這些瑜伽也不錯的。但仍然停留在物質的層面,達不到一種形而上的精神層次的時候,這種修煉還是淺層次的。只有把心靈瑜伽和形體瑜伽結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進入真正的修行。修行有兩種方面,第一方面是修煉自己的心靈和心性,這是第一層次。當你的心靈或心性修的非常好的時候,然後用你的行爲把這種心靈和心性體現出來,就是修行的行。心靈的“心”是自己鑄造的,行爲的“行”是面對社會的。只有心靈的修煉和面對社會的行爲構成完美的一體的時候,這種修行才有意義。單純的心靈瑜伽或者單純的形體瑜伽都不是最完美的修行,心靈瑜伽最終還要體現在行爲上。
主持人:您不僅僅是位瑜伽行者,同時也是著名的作家。您在自命爲“紅雲窟”關房裏,修了八年小乘禅定,修了十二年光明大手印,除了宗教修煉之外,您還以寫作的方式禅修或是以禅修的方式寫作,請您談談禅修與寫作之間的聯系嗎?
雪漠:這個修行和自己行爲的分別,在修行的終極階段,這是有分別的。就是說修行有叁個階段,一般禅宗的說法它就是破初關、重關、牢關叁關。現在好多禅宗的叁關說法是不對的,這是他們的理解,我認爲他們是不對的。我認爲的“叁關”是這樣的,第一關就是明心見性,明白什麼是真心,什麼是空性,這是第一關。就是當你看到空性光明、解脫的光明的時候,這是第一關;第二關就是把這種光明打成一片,讓你的生命中充滿這種光明,這是第二關;第叁關的時候,當你自己觸摸到這種光明,融入這種光明,卻又不執著這種光明。因爲這種光明也是一種執著,把這種光明再掃掉,最終達到證得光明而不執著這種光明,這才叫平常心。平常心是這個東西,所以好多人說的平常心不是“平常心是道”的那個平常心。真正的平常心就是證得智慧而不執著這種智慧的自然動態,才叫平常心。這是禅宗裏的說法。
在佛教裏有五級證道,它認爲有五個步驟,第一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修道。你剛才說到的分別心在見道和修道之前它就存在,那時候吃飯、喝水、坐禅、修行是分開的,那時候必須座上修。因爲一下座的時候就沒有那種覺受,沒有那種證悟,這時需要座上修。
當你明白之後,明心見性之後,當你把那種光明打成一片,當你的生命中間無時無刻都離不開那種光明和空性的時候,這時候所有的分別都消除了。當你知道一種真理的時候,證得那種東西的時候,你吃飯、喝水,那種東西仍然存在,離不開了。
你的心就像一面鏡子一樣,它照出整個世界,世界中的風風雨雨,熙熙攘攘,在鏡子裏面非常清晰地體現了出來,但鏡子是如如不動的。這在《金剛經》裏說,“不著于相,如如不動。”當你達到這種境界的時候,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畫面已經很難能讓你心靈的甯靜和波動。他不可能看到一團大火,就會感到恐懼,覺得要燒毀這個鏡子,因爲鏡子裏的音像是不會産生熱量的;不會看一個美女,鏡子就會非常快樂;不會看到一個魔鬼,鏡子就會感到恐懼。這時候,世界上的一切,已經影響不了他心靈的甯靜的時候,那麼,你的所有的行爲都不可能改變你心中那份覺悟。這時候,二十四個小時都在那種空性光明中,你無時不在修行,你隨時隨刻都在修行,寫作也罷,吃飯也罷,行住坐臥也罷都在修行,這就是禅宗裏說的“行住坐臥, 不離這個。”趙州老和尚說老僧用了四十年時間才將功夫達成一片。打成一片之後,他生命的整個光明和他的生命時空融爲一體, 無時不在修行。他走路在修行,吃飯在修行,因爲這些東西都不能使他的心産生波動,這才是真修行。這時候,閉關也罷,不閉關也罷,都沒有修行的名相。你看不到他在修行,這時候在禅宗裏就叫“和光同塵,掃除悟迹。”光明和灰塵已經沒有啥分別了。掃除悟迹,就是那開悟的樣子和證得智慧的樣子已經沒有了。那種境界也就是《阿含經》裏說到的:“虛空與手掌無別。”《阿含經》有個說法,當阿羅漢證得阿羅漢果的時候,它用了兩句話來形容:第一,“虛空和手掌無別”,手掌和虛空沒有分別了;第二就是“黃金與牛糞同值”,他認爲黃金和牛糞都一樣的價值了。當你沒有這種分別心,達到那種境界的時候,寫作也罷,修行也罷,做其他事情也罷,他都不會再變糊塗,不會再迷了。我們舉個例子,當你明白一加一等于二的時候,你吃飯也知道這個,睡覺也知道這個,你就不會迷茫了。這時候,你做什麼的時候,打噴嚏也罷,都不能改變你的明白了。那個時候,他已經沒有修行的這個相了,但無時無刻在修行,無時無刻不在修行,這在大手印裏叫無修瑜伽,在五級證道裏最後就是無修道。看起來已經“無修”了,沒有修的名相,但始終在修,他離不開那個東西了,但把修的執著給打破了,就是這樣的。
主持人:您怎麼說您的夫人在您的生命裏是最美的收獲,在生活中您稱她爲“老板”?您說說爲什麼這樣稱呼她呢?
雪漠:是這樣的。我覺得我老婆修得比我好。爲什麼呢?她確實沒有什麼執著。好多時候,我的好多東西是在著意地那樣修煉的,比如對于一些名呀,利呀,在著意去看淡它,掃除它,而她純粹沒有這個概念。金庸有一部小說《射雕英雄傳》,黃藥師評價過周伯通,他說他看淡了名利什麼什麼的可以到桃花島上去修煉,但是周伯通從來就沒有這個概念。 我老婆就是這樣的人,她沒有這個概念。她的心本來就是那個樣子,一直就是那個樣子,所以我覺得這一點我不如她,我是通過修煉達到這種境界,她本來就是這樣的。
第二,爲什麼說她是我最美的收獲呢? 這個世界上,我遇到好多人,其中也有許多優秀的無私的幫助過我的人,這些人中間,我老婆屬于其中一個,是非常典型的一個。她的所有生命時空,做的事情就是讓我健康、快樂,她沒有她自己。有一次我開了一個玩笑,我說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她自己站在火中的時候,她不會想到自己站在火裏,她反而會提醒你:“小心不要讓開水杯燙著你的手。”她就是這樣的人,這種人不多。在這個世界上,當一個人得到這樣的人的時候,無論他有什麼樣的身份都不要緊,這樣的人是世界上最值得珍惜的人,這種朋友也是世界上最值得珍惜的朋友。
比如像古之草就是這樣的朋友,她就是這樣的。她現在放下了很多東西,不去工作,專門研究我的作品,想把這種精神傳遞出去,而且沒有任何功利心,她也屬于這樣的朋友。當一個人得到這樣的朋友,也是人生最大的收獲。如果得到這樣的家人,也是最美的收獲。除了這些東西之外,世界上的一切都可以忽略不計。因爲人生當中最難得是真情,別的一切都是過眼雲煙。真情無價。
爲什麼叫她“老板”呢?我始終覺得,她是我家裏的主人,也許你沒看到,她訓我的時候像訓兒子一樣,她沒有這個概念,她沒有覺得象別人那樣,都說雪漠老師呀修行修的好,她當我的弟子,她沒有這個概念,她該訓就訓,該揍就揍。有時候她揍我的時候就象母親揍兒子一樣,當然這是開玩笑。我的意思就是在我的生命當中,有一個管我的人,我除了修行、讀書、寫作之外什麼都不懂。我是我們家裏最無能的人,我做一個很小的事情的時候,她都覺得不順眼。爲什麼呢?因爲我不善于做家務,一做就會一塌糊塗,就是這樣的,所以我稱她爲“老板”。她可以幫助我。這個世界她是唯一的一個,其他的人,包括我的父親母親都不這樣。我的母親和父親始終就認爲我是菩薩。像自己的母親父親認爲兒子是菩薩就很有意思。他們很小就認爲我是菩薩轉世的。我對他們非常好,他們覺得我就是菩薩。我可不這樣,我始終當他們最好的兒子。
主持人:謝謝雪漠老師接受我們的采訪,聽說您的下一部小說《西夏咒》也即將面世,預祝您取得更大的成功, 雪漠:謝謝你,謝謝大家!
《佛教、智慧與靈修——大渡網專訪》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