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各類徒衆講授時輪灌頂,爲五十余人剃度出家或授與近圓戒,舉行了寶帳怙主禳解行儀行,親眼見到了怙主。在抛灑真言芥子時,對有罪過之人出現了雷擊等應驗。他年複一年地傳授教法,修行密法,建立佛塔。
羊年(清康熙六年,1667年),他舉行紮迦達朵瑪回遮儀式時,真言芥子頂端出火,氣勢很大。他向多(即杜柯河地區)、則(則曲河流域)、瑪(瑪柯河流域)叁個地區的信仰者講授了《金剛曼》等灌頂教誡。有一次,應察科部落首領桑傑奔木的邀請,去講授了許多灌頂傳承、開許法等。在傳授六臂怙主開許法時,清楚地見到怙王顯現,他臨返回壤塘寺時,供施雙方難分難舍,他留下弟子囊索娘波囊贊等在察科河地區護持事業。
這樣,洛南傑在康區居住了十二年,做了許多有利于化法衆生的大事,最後沒有答應賽溫成勒娘波等人的挽留,決定去西藏。猴年(康熙七年,1668年)陰曆四月上弦日(上半月)從壤塘寺起程,途經蒙古地區時受到了盛情招待,看見了蓋紮巴拉(本尊名)的身形,說:“再不會有違礙。”供祭塘拉山神(即塘古拉山)後非常高興。他于十一月抵達拉薩,禮供祈願後,到達丹丹曲林寺向聚會的上師發放了齋僧茶。在閉關靜修期間,爲周蓋更噶巴桑(四川阿壩人)等數名求學者講授各自希求之教法。之後,他禮供了周卻(即更噶周卻)和至尊(多羅那他)兩位師長的靈塔,爲普達寺布施齋茶行善積德,火化了至尊(多羅那他)的遺體。他在數年內主修密法,做利益佛教和衆生之事。水豬年(清康熙二十叁年,1683年)圓寂,享年六十六歲。更欽笃補巴間預言他是:“(更欽)自己母親的化身。”
第叁十一。更欽笃補巴曾說:“一位突然降生之化身和我一樣,爲勝主教法完成事業。”更欽這一預言所方的人即是恰隆哇·阿旺成勒,他于是木馬年(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生于曲薩爾(西藏後藏地方名)地方。他從小即顯出大德的舉止行爲,十六歲時,伯父洛追南傑爲了讓他繼嗣法位而剃度他出家,他一開始製伏了恰隆金剛岩的贊神,而且讓令贊神隨時迎送他。直到二十歲時,他修習了《俱舍論》、《入中論》、《現觀莊嚴論》、《律經》等,毫無困難地掌握了四論的全部內容,並在五世達賴喇嘛洛桑嘉措身前進行了考試。又跟從洛追南傑聞習時輪生圓二次第甚深教法,修煉六支瑜伽,升起了與講解量相順應的證悟。康區壤塘寺把他作爲前輩上師的法位繼承人,但是因其父母的阻留,未能去嗣位。
二十四歲時,隨伯父來到達丹丹曲林寺,因伯父洛追南傑去世和寺院改名等緣故,一時無固定住處。他一個晚上能熟記箭杆長的《集密根本續》經文十八頁,很清楚地夢見自己去了五臺山,清楚地見到五尊文殊菩薩的壇城。後來,他在阿摩達臥室修行了六年金剛瑜伽、六臂法,成就了受用事業。他曾住持擦爾貢彭措倫珠寺四年,向周蓋溫波等人傳授甚深教授灌頂,念誦先行七法。他還跟從仁增曲央多傑聞習了北部伏藏的許多經論,並向對方講了許多覺囊派甚深道教法。
火豬年(康熙四十七年,1707年),他擔任恰隆多傑紮寺的堪布,創建了講授六支瑜伽等法苑,發展講聽事業,此後舍棄一切,遊曆了衛藏地區,分別從五世達賴洛桑嘉措聞習格魯派教法;從木覺活佛等人聞習噶居和覺囊派所傳灌頂、開許法;從桑傑桑波聞習薩迦派和主巴噶居派教法;從其他各派學者聞習教法,並分別予以回講自己的教法。
鐵龍年,他在甘丹寺(又名“噶丹寺”)和哲蚌寺建立了覺囊派教法的根基,對彭措林寺(即達丹丹曲林寺,五世達賴令其改宗後更名爲達丹彭措林寺)的不順利的事情,他曾事先指出征相,因而得到法力大的聲名。他曾長期擔任多所寺院的住持,傳授教法,看見過許多本尊,受聽了許多授記。後來,他爲曲傑貢桑旺波等人傳授六支瑜伽、灌頂傳承、稱爲“覺囊自語”,智慧降臨的情形猶如更欽笃補巴時代湧現。
豬年(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他准備秘密去康區壤塘寺,但未能如願,來到色多堅寺講授時輪灌頂,智慧降臨,加持徒衆,大家一致尊他爲“喇嘛成就師”。此後,他遊曆到南部哲孟雄,谒見了桑日貢噶仁欽嘉措寺的寺院住持,在噶丹孜取出了成就水(潔淨之水),聞習了紮迦達法,遇見了素爾大師,進行了親切交談。在桑珠孜等地宣講灌頂教授時,出現了以後去蒙古族地區的夢兆。他請求班禅大師講授了《修行法海》(各種修行法),修繕毀壞的佛殿,向其他寺院的許多僧人講經。迎請他的蒙古使者們抵達西藏後,拉藏汗和班禅大師二人(對使者)說:“要象對待我們的上師一樣尊奉他。”
木馬年,他去蒙古族地區,在一年多的時間裏,以甚深教法給以大護持,使蒙古的王公和屬下廣積善業資糧。他帶著許多酬金物品返回衛藏,途經玉樹時聽到艾雜兵攻下衛藏,殺害了拉藏汗和紮什倫布寺後裔,由于戰亂大起,, 他在金沙江畔居住了一年,向丹瑪的曲柯地方(即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金沙江西岸地區)以西的人傳授教法。然後,他又回到蒙古地區居住一年,修繕了一些寺院,新建了紮倉,廣做利益佛教衆生之事生,供施雙方一起前往西藏,向各寺院發放布施、齋僧茶,以甚深教法滿足了各部人衆的願望。他莅臨紮什倫布寺後,爲蒙古王公及其隨從講授了爲期一個多月的各種灌頂傳承、口訣,爲班禅的經師仲然巴次旦多傑講授了他以前沒有聽過的覺囊派教法。供施雙方籌資修建了頂普彭措格佩寺(位于後藏)爲遠近的僧人講了數月的法。爾後,他回到彭措林寺,在查崗(地方名)顯示了圓寂的密意,由于弟子們的祈禱,身體象以前一樣健康。由于弟子們的請求,他又活了一日,作了遺言授記等,于水兔年(雍正元年,1723年)神變月(藏曆正月)初八日圓寂,終年七十歲。他的主要弟子有:溫·阿旺南傑、傑·更桑旺波、堪欽恰巴群佩、周蓋·曲窘頓珠等。
第叁十二,藏巴·阿旺丹增南傑,陰鐵羊年(清康熙叁十年,1691年)生于協曲巴熱哇爾瑪地方,爲前兩世(指洛追南傑、阿旺成勒)的侄輩親屬,父親名叫嘉卓,母親名叫本姆布赤。八歲時,他跟從阿旺成勒學習讀誦。十歲時,從金剛持恰隆巴欽波學得金剛瑜伽全部灌頂、口訣,並按照前世的傳統進行兩次七天的閉關靜修。他說:“從此不斷出現修持的體驗。”十六歲時,在他供獻胎發(即削發出家)時,恰隆巴說:“要獲得前兩輩上師的功業,”給他起名爲“阿旺南傑”,以彭措達爾結爲堪布授出家戒,以阿旺洛追爲規範授圓近戒。
從十六歲開始到二十歲,他閉關靜修金剛、大威德、毗盧遮那(大日如來)等多種本尊的念修,從軌範師阿旺洛追學習《修法百門》的開許法;從班禅洛桑益希(第五世班禅)學習《修行法海》灌頂;從法王貢桑旺波受學六支瑜伽口訣、修身及脈、明點、七教授,以及叁十五部了義經論爲主的一切經典教理,猶如盛滿寶珠之瓶,掌握了全部內容。此後,他奉恰隆巴之命,舉行本尊、護法酬補儀式,了解了格魯派教理。後來因蒙古親王派人來迎請,他于木馬年(1714年)四月上半月二十四歲時作爲前輩的隨從來到蒙古族地區,以前輩的侍從的身份長期居住,受到了施主們的敬仰,了解了當地的儀軌習俗、念誦法,學會了蒙古語。他因當地人的懇請以各種方式講授前輩所說的教法。此後不久,察科囊索和壤塘寺法王嘉哇倫珠紮巴(曲傑寺第四輩活佛)商議後派遣使者前來說:“最好是藏巴上師本人前來,實在不行也要請侄子溫波前來。”由于前輩不能前去溫波自己啓程前去動身時前輩給他的名字增加爲“阿旺丹增南傑”,一切施主都贈送了所需的物品。當他們行至白鹽海時,前輩說:“叁年年一定要回到衛藏來。”從此他們分路,前輩返回了衛藏,藏巴可旺丹增南傑主仆經過康區東柯逐漸東行,抵達冬格克噶爾(青海果洛州一地名)時,年波玉則山神等來迎接。他對衆弟子說:“地方神祗們高興地迎接我們來了。”他在那裏爲藏巴的喇嘛傳承弟子們向山神托付經常輔佐和作同路朋友的事業,明顯地獲得山神允諾。他從此繼續前行,來到瑪拉第穆(青海果洛州一地名)時,以頓木雜喇嘛更噶紮西和阿什穹首領丹增爲首的貴賤人等恭敬迎接,盛宴招待。他在那裏居住了十五日,講授了《大威德》和長壽儀軌等灌頂傳承、開許法,解釋因果法,使在家俗人進入信仰之門,棄惡從善。頓木雜上師獻了紮噶爾廓寺,他爲該寺取名爲“瑪多阿尋珠林”(意爲“瑪多密法講修洲”)。首領丹增把在阿什穹陽坡(河以北的地區)所轄的僧俗和孜噶達孜則以上的寺院部落所屬的僧谷信徒作爲僧源奉獻給他,他知道這是地方神祗助獻順緣之相。他把手放在首領丹增的頭上,把“阿什穹”部落更名爲“曲窘”(護法),並且祈願供施雙方以後的善業資糧增盛,爲此祝贊吉祥,做了修持覺囊派法承會使施主善樂之授記。他說:“在此雅格的後山的形狀,如象一個白色的人穿著白色緞子披風騎在白牦牛上,這比世間神中的主尊還大,因而應命名爲“域拉紮西噶爾宗”(意爲“地方神吉祥白聚。)”這天是大威德灌頂的時間,從帕格水泉中出現了一位白色婦女向他奉獻一塊珠寶。他說:“那位婦女似乎是龍米衮噶波(意爲“白色怙主”),因此這水泉應叫“噶莫帕”(意爲“白色降臨”),此村子應叫“亞爾堂”,以作爲緣起。”而後,他逐漸來到壤塘,在夢中出現了一切地方神祗完成順緣之相和利益佛教衆生以及樹立修行勝幢之相。
陰火雞年(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陰曆九月,由吉祥壤塘寺各大活佛和僧俗部落群衆迎接他到寺中,曲傑郭嘉嘉哇·倫珠紮巴說:“您能前來,顯示的恩德很大,(對您的)慈悲也不能小,獻上我的臥室作您居住處,我自己可以修座新居室。”他即被委任爲上師。
第二年四月叁日,他開始傳授佛法,爲壤塘寺活佛諾爾布等人…
《覺囊派教法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