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西藏後弘期佛教

  西藏後弘期佛教

  作者:法尊法師

  西藏佛教自朗達瑪王辛酉唐武宗會昌元年(公元八四一)滅法後,衛藏等地都沒有出家的僧衆,經百余年,才有盧梅等往西康學佛法,回到西藏建僧伽,弘揚佛教,直到現在,約一千年來的西藏佛教從未中斷。史學家把這一期的佛教,對前弘期而言,名爲“西藏後弘期佛教”。

  一、後弘期開始的年代

  朗達瑪滅法後,什麼時候佛教才由西康複傳到西藏,諸書記載互有不同。據《布敦佛教史》(一叁六頁上)說:“衛藏佛教毀滅經七十年,後有盧梅等十人重建佛教,十人到西藏時,有一個七十六歲的老婦說她六歲時曾見過僧人”。就依這個傳說,布敦說西藏佛教中斷了七十年。並稱“有說已經一百零八年”(似即指內巴班枳達所說)。

  《青史》(二七頁下——二八頁上)引內巴班枳達名稱願戒說:“從辛酉後經百零八年沒有佛教,至百零九年已酉才又有佛教”。又說:“辛酉滅法後百零九年是指盧梅等在西藏初建拉摩惹結寺的一年,不是指佛教最初複傳到西藏的一年”。並引盧梅的弟子跋希上座的文說:“大善知識盧梅慧戒同松巴智慧,先想在隴穴金比隴建寺,沒有成功,後于酉年才建拉摩惹結寺”。這證明盧梅等由康返藏是在建拉摩惹結寺之前的。它還引種敦巴說:“辛酉滅法後七十八年戊寅佛法複興,戊寅後六十五年壬午阿底峽尊者到西藏”,並認此說爲正確。阿底峽尊者到藏是公元一O四二年,逆推六五年,故說相距七八年(九O一的滅法之說不合理,已如《西藏前弘期佛教》中說)。又《青史》訊賈拉康的曆史時說:“拏曩金剛自在……丙子年(九七六)生,叁歲時戊寅(九七八),律教由西康傳到西藏。……叁十七歲壬子(一O一二年)建賈魯寺。拏曩金剛建賈寺後,直至明成化十二年丙申(一四七六)共四六五年,代代相承,記載詳明,最爲可信(見《青史》一一頁——一叁頁下)。故後弘期的開始,可定爲宋太宗太平興國叁年(九七八)戊寅,距唐武宗會昌元年辛酉(八四一)朗達瑪滅法,爲一叁七年。盧梅等回藏建立僧伽時,正俄達墀巴在位。從朗達瑪之子母堅到俄達墀巴,共曆七王,經一叁七年。由于這時期政治很混亂,對朗達瑪滅法到盧梅的複興佛教的年代,諸史頗多異說。比較上以八四一年到九七八年的說法爲可靠。

  二、本期佛教弘傳的情形

  (一)從西康複興佛教重建僧伽

  當朗達瑪滅法時,有藏饒薩、鑰格迥、瑪釋迦牟尼叁人,滿載律藏典籍,經俄日(阿裏)繞新疆,逃往西康瑪壟潛修。又有迦勝光稱、絨敦獅子幢、拉壟吉祥金剛等,亦各攜所有經典,先後逃往西康(《藏王紀》九八頁上及一OO頁上)。當時西康地區尚有佛教徒,如喇勤所親近的濃妙吉祥、寶金剛、吉勝頂、曩具喜菩提等(《青史》一頁)。

  藏饒薩在西康,穆蘇薩巴從之出家,以鑰格迥爲阿阇黎,受沙彌戒,法名格瓦饒薩。因他的智慧廣大,尊稱爲貢巴饒薩,後期佛教複興之功最著,故又稱喇勤(大師之意)。喇勤年滿將受比丘戒時,邀請西康壟塘、吉祥金剛等,足受戒僧數。吉祥金剛自言曾殺藏王,不能入僧數,乃于西甯附近邀漢僧二人參加。仍以藏饒薩爲親教師,于五衆僧團受比丘戒。

  《倫主史》(一二七頁上)稱,即依此僧團,複有西康人仲智幢、弩菩提幢等多人,出家受戒,學習戒律和對法。《藏王紀》一OO頁上也載:繼喇勤之後,西康有跋金剛自在、仲智幢、覺熱慧菩提等衆多大德。《青史》說喇勤西康的弟子,有粗勝慧等。

  喇勤在西康弘當,聲名漸傳入西藏,藏王智幢,先派衛藏的盧梅慧戒、積智德、聰格慧獅子、羅敦金剛自在、松巴智慧、賈羅卓協饒、雲本法勝七人往西康;後又遣塔乙勝聖、惹希戒生、跋尊慧自在、結雷仰珍法救、仲馨慧願等五人赴西康;先後皆依仲智幢、覺熱慧菩提等受戒學法(《藏王紀》一OO頁下——一O一頁上)。

  據《布敦史》(一叁二頁下)說:衛藏十人,赴康學法,衛五人,盧梅戒慧、診智德、惹希戒生、跋戒慧、松巴智慧;藏五人,羅敦金剛知在、聰尊慧獅子、俄日巴俄解兄弟、及博東巴邬波得迦。時藏饒薩年老不收徒衆,令從喇勤求戒。盧梅留康從仲智幢學戒,余人先回,後惹希及跋戒慧之弟來,在壟塘相遇,亦出家受戒。盧梅等十二人之說,《布敦史》與《藏王紀》相同,但人名及受戒師互有出入。《青史》則說盧梅等粗勝慧戒弟子,也親近喇勤並從仲智幢學律,又是一種說法。

  盧梅等回藏,據《倫主史》說是辛未(九七一),他們都不敢迳回拉薩,先到桑耶,等待時機。盧梅住迦曲,跋氏兄弟住邬刹和邬則,惹希兄弟住格結,診智德住桑康,羅登等往後藏。經過了一段時間,佛法漸傳播出去,從學的弟子多起來了,民間信仰也一天天地多起來了;于是重立僧團,營建寺廟便著著地進行了。

  據說盧梅與四大弟子建立僧團寺廟有十八處,惹希戒生及其弟子的傳派有六處;跋戒慧及其弟子有七處;診智德有五處;羅敦金剛自在及其弟子有十七處;聰尊慧獅子有九部十六處。衛藏九人中的前藏松巴和後藏俄解兄弟及博東巴,諸史沒有記載他們的活動。

  另有阿霞智堅往西康從喇勤弟子枳窩卻喇受戒,和他的弟子名竭邬聶曩巴等,這一系名叫阿衆。又有枳童戒的往西康從喇勤弟子雅洗本敦受戒,回藏後發展了結地的八處,這一系名枳衆。以上見于記載的,共有寺廟七十五處。

  西藏佛教的複興,得力于前藏盧覆等,後藏羅敦等,他們致力于弘傳戒律,重建僧伽,法門龍象輩出,使全藏人民重瞻慧日慈雲,教化之盛,已遠駕乎前弘期。後來阿底峽尊者在哦日聞種敦巴述及盛況,急合掌贊歎說:“如此興盛,必聖僧所建樹,絕不是凡夫所能做到的”。

  (二)由哦日弘傳律學朗達瑪滅法後不久即遇害

  朗達瑪系傳第五世闊惹,惹傳其弟松內而出家,法名智光,迎請法護、慧護論師等到哦日傳比丘戒,從學比丘律儀。

  時有漾絨巴勝慧,從法護受戒後,往尼泊爾從枳達迦學律,並在尼泊爾及迦濕彌羅等地,親近當時著名律匠,故于律藏特精。傳其弟子跋覺及菩提獅子等,廣事弘揚,是爲哦日律學之複興。

  (叁)留印諸師返藏的弘化

  智光在哦日弘揚佛法時,覺前弘期留下的教法多不完整,而對于一般所謂咒師,既未達真空法性,辄妄行殺害法等邪行,尤認爲深違佛意,爲此特選了哦日叁區的青年二十一人,先令學聲明及佛教基本知識,然後厚給以資斧,遣往印度求法,以圖補偏救弊。當弟子們臨行時,付囑他們的使命是:

  (A)要迎請迦濕彌羅國寶金剛論師,東印度達摩波羅論師,西方迦魯國摩尼洲論師。

  (B)要從中印度般若轉黎論師學二部攝續((1)《集密》,(2)《攝真實經》及《攝真實經慶喜藏釋論》),從摩尼洲與達摩波羅學《斷除業障續》及注釋,並學《曼荼羅叁百四十尊》(勝天造)、《集密曼荼羅儀軌》(佛智足及龍猛菩薩造),從寶金剛論師學時輪及四金剛座續釋論。

  (叁)要迎請的或親近的比劄瑪屍羅寺有名論師一O八位,大論師七二位,被尊重稱之無可比者叁七位,爲頂珠者一位,爲贍部莊嚴者八位,爲叁界眼目者二位;此諸論師,上者當迎請來藏,次者當從之學習,最下者亦當訪知其人通達善巧某法,求其傳承,請其經書(倫主史一叁一頁)。

  二十一人中唯寶賢與善慧學成返藏,余皆病殁于印度。

  寶賢譯師(九五八——一O五五),十叁歲依智賢出家,曾在印度及迦濕彌羅留學叁次,親近過弩熱巴等七十五位大論師,學習一切顯密教義,迎請了作信铠、作蓮密、佛祥靜·佛護、蓮花密等來藏翻譯顯密經論,重要的譯出瑜伽部及集密續,並廣事弘揚,又迎請了法護、慧護二論師來藏弘傳戒法。後弘期密法之盛,多由寶賢譯師之力。寶賢八十五歲時,阿底峽尊者始到藏,得尊者的數授,閉關專修得大成就。寶賢的弟子很多,以瑪喜慧譯師爲上首。

  藏王護(朗達瑪次妃之子)之長子吉祥積據拉朵與吉祥積叁子,俱信佛法,致函後藏羅敦金剛自在,請派其弟子來拉朵建立佛教,羅敦遣北子釋迦童、智精進二師應請前往(《青史》二頁,《倫主史》一叁四頁上說是十人)。二師在拉朵二百余僧衆中,選拔有智慧的青年卓彌釋迦智(九四九——一O七八)和達羅童精進二人(《倫主史》說有加陵雲努共叁人),使赴印學法(《青史》說約在寶賢五O歲時),囑以善學戒律、般若(《指現觀莊嚴論》)與密咒,二人初經尼泊爾從靜賢論師(寂靜論師弟子)學聲明,次往比劄瑪屍羅寺從六大論師(東門寂靜、南門語自在稱西門般若生慧、北門拏熱巴、中央寶金剛和智吉祥)學法,達羅熱衷朝禮聖迹,學法甚少。

  卓彌親近寂靜論師八年,兼從余師學法,後又到東印度從慧王明論師廣受灌頂及解經修行的教授,並得道果教授,所以他的成就是很大的,回藏後,從事翻譯,先後譯出二觀察等叁續,(母部歡喜金剛法)及寂靜論師的二萬般若釋,並很多其他密法。卓彌五一歲時(一O四四年),伽耶達羅論師來藏,又從學五年,盡得其教授。卓彌在印度及尼泊爾共留學十叁年,回藏後,即講說修學,攝益從衆,後並閉關精進修習,八五歲卒。他的弟子甚多,瑪巴譯師、廓譯師,皆曾從學。繼承卓彌正傳的爲昆寶王,發展成薩迦派。

  瑪巴譯師(一O一二——一O九七)名法慧,一五歲從卓彌善學聲明,次往尼泊爾住叁年學四座續等法;後往印度叁次,曾親近過拏熱巴、彌勒巴、靜賢、龐廷巴等諸大論師,廣學集密、勝樂、歡喜金剛、摩诃摩耶、四座續等教授。弟子甚多,彌拉惹巴承傳其法,成迦舉派。

  廓枯巴拉則譯師,初曾親近卓彌,後叁往印度,親近過七十二位得成就的大論師,依止靜賢論師時期最久,學集密龍猛派教授,並翻譯《勝樂金剛寶行續》、《四座續》、《摩詞摩耶續》、《歡喜金剛續》等。主要的是闡揚龍猛派的集密。

  以上四大譯師中,寶…

《西藏後弘期佛教》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 继续阅读 ▪ 西藏前弘期佛教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