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覺囊派教法史▪P9

  ..續本文上一頁嘛尚把他迎請到貢塘寺坐床,他在此會見了止貢巴·仁欽貝,(1143-1217年),按照止貢巴的吩咐從格西多傑宣努等人受近圓戒,學習了一些比較粗淺的知識。後來,他第二次來到止貢寺,向止貢巴敬獻了曼荼羅等學習五圓滿法的學費,證悟了法性無等持,遠離戲論。十叁歲時,他很想去印度學習翻譯,但前後時機不巧合,未能如願,故重新師事止貢巴聽講口訣,敬獻了被稱爲孔雀帳的呂氏天靈蓋,遭到當地僧衆的責難。他前後四次向止貢寺大法會布施了許多財物,包括金銀、神像供品、上品綢緞、各種良馬、呢絨、皮張、食品等,據說共折合金粉藏升半馱。當時聚集在那裏的僧俗群衆達五萬五千五二十五人。他神通廣大,鑽牆無阻,用法力平息洪水,能使死蜂複活,顯示了許多成就征相。又據說,他曾以佛法統治尼泊爾等地,清除了慣罪,首創善例。在拉齊等僻靜的地方修行,注釋《集密根本續》。他的弟子很多,有的成爲大德,有的成爲導師。五十六歲時,他莅臨念青唐古拉山腰創建了頗似止貢寺的一所寺院,招徒傳授灌頂講經,把僧衆安排在成熟解脫之道上;寺院戒律嚴明,在該寺學法的僧人達二千人。于猴年仲秋初八日黎明圓寂。

  第九輩,新密法師薩木迦跋陀羅,鐵兔年(元至元二十八年,1219年)生于山南、門域、止貢叁地交界處的拉隆熱薩寺,父親名叫頓巴貢欽,母親名叫曲尼建。幼年跟從舅父桑傑貝受居土戒,毫不費力地掌握了各種讀誦和印(度)、漢(地)、蒙(古族)、尼(尼泊爾)、迦(濕彌羅)等地的各種文字,無數空行秘籍、水火文字以及雕塑佛像,繪畫天神像、木雕、壇城畫線、黑白曆算、醫術、聲明學、詞藻學、修辭學等,被尊稱爲“更欽”(意爲“遍知”)。從十叁歲至二十叁歲之間受出家戒、近圓戒、聞習教典,圓滿掌握了這期間所學的一切知識。他在噶爾拉洞靜修金剛手大輪十八尊生圓二次第法期間,對寺院管家說帕裏仁欽崗有當年嘉哇拉囊巴親手所繪並開光的紮迦賢畫。人們說:“嘉哇拉囊巴的真正轉生現的噶爾拉洞靜修金剛手法,向那裏送去畫像。”管家根據他的說法,取來紮迦賢畫獻給他,因此被稱爲是“呂氏的拉囊巴的再生。”此後,他爲堪布仁欽嘉哇等一百余人傳授大輪灌頂,其中的具緣弟子看見了多尊本尊神主仆。他親見護法,並按護法的授記,以金銅鑄造了兄妹護法像,奇相具足,並舉行了開光。他舅父去世後,他建造靈塔祭祀,多發布施。後來,爲彙集在白岩寺的僧人講解《噶丹六論》,傳授灌頂口訣,做利益人、非人等應化衆生之事。爲巴日兄弟授教法。他六十九歲時腿有病,行動不便,于水豬年(明洪十一年,1378年)一月一日委任洛桑嘉爲教法繼承人後去世。

  第十輩,格魯派大師嘉央貢傑,羊年(明洪武十二年,1378年)生于桑那耶地方桑珠林寺的協敖家。曾夢見空行授記自已爲呂拉囊巴等的再生。在澤當寺出家,遊曆桑浦、覺摩隆等寺院精修《現觀莊嚴論》、《釋量論》、《俱舍論》、《律經》等四部大論;在甘丹寺從宗喀巴大師聞習《辨了義不了義論》和《集密注釋》等多種顯密甚深法,受近圓戒,自身成爲功德海。後來,根據乃瓊護法的“五千僧人的成就”的預言,創建了哲蚌寺。他能講叁十部經卷,每天誦習多種密咒儀軌及承事本尊的修法。據說他曾連續得到文殊菩薩、龍樹論師、寂護論師、宗喀巴大師的關心,親見具有一種顔色的風,這樣的奇異的故事非常多。蛇年(明英宗正統十四年,1449年)四月十八日圓寂,終年七十一歲。

  第十一輩,曲傑尼協,生于僧伽羅(即斯裏蘭卡)海彼岸的止桑布地方。父親名叫紮哈瑪室雜德。母親名叫班瑪。幼年從班智達彌耶尼瑪等人受出家戒、近圓戒,彌耶尼瑪大師曾授給他一尊姿優美的獨髻母本尊像,他帶著像在夏孜山(印度一山名)修行,親見本尊母,得到了以後去五臺山的授記。曾去印度朝拜了金剛座等佛教聖地,戰敗了外道僧的進攻。二十叁歲時,根據本尊母的授記,來到五臺山,受到文殊菩薩的續加持。此後,隨同數名藏族商人來到藏北達隆,拜見阿旺紮巴,一年後由達隆巴服侍來到噶瑪曲雜嘉措(1454-1506)跟前習法。著作有《佛陀頌》、《忏悔》等。他在布達拉(宮)山建立住處,專講印度所傳的反映壇城尺度的《尺度經》,然後離開布達拉,經過貢嗄、後藏抵達色多堅寺傳授十明和佛母開許法,從班欽釋迦卻丹聞習灌頂後,由傑更噶卻的父母服侍北上來到阿裏,對更噶周卻之母說:“要借一住房。”之後,經過貢塘去尼泊爾,從班智達達孜薩賽學得總攝論(勝樂)灌頂,裝扮成一位瑜伽師抵印度金剛座大菩提塔前禮供發願,返回途中船毀遇難。

  第十二輩,上師更噶周卻,火兔年(明武宗正德二年,1507年)生于阿裏下部地區洛吾曼塘的涅頓釋迦牟尼的家族,當時父親本仲·次旺桑波五十八歲,母親二十二歲(次旺桑波的第二個妻子),請求熱頓法王取名爲“卓瑪奔”(意爲“十萬度母”)。預言他具有良好的大德習氣,因此他將入佛門。四歲時,從仲馬曲傑受皈依戒和居士戒,念讀《佛本生經》,掌握了基本內容。七歲時,向仲馬曲傑請求教授《紅閻魔德迦五本尊灌頂》,取名爲“協當南木達多傑”(意爲“嗔清淨金剛”)。這一年,他聞習了離棄四耽著教授,生起了殊勝證悟,掌握了攝類、曆算及佛教經論內容,在濟仲僧衆面前進行了考試。另外,了解了《現觀莊嚴論》、《釋量論》、《俱舍論》、《律經》、《慈氏五論》後四論以及《入行論》、《致親友書》的內容,在仲巴曲傑面前進行了考試。並且向強嶺巴、仲巴曲傑請求了許多開許法,成就了念修。十歲時從仲巴曲傑受沙彌戒,取名爲“更噶周卻”,聞習居士八律儀、拼法等根本注釋教誡,請求巴迦達等爲堪布,講授經典、印度論著、噶丹派教語,以及開許法等,系統地學習了道果法。十叁歲時,在去衛藏途經薩迦,于克紮宗跟從更邦仁波且聞習吉祥怙主融入岩門四面怙主開許法,出現了希有現象。然後來到色多堅,在阿木迦桑底座前聞習因明理論,深解其義。另外,從其他名師受學密教方面的灌頂傳承,從這裏返回故地,高興地拜見了班欽強嶺巴和仲巴曲傑。其後由俄爾欽師徒和仲巴曲傑等人分別作堪布、軌範師授近圓戒,被叁位大師委任爲仲巴曲傑寺住持,朝拜了大昭寺內釋迦牟尼和小昭寺內的釋迦不動金剛佛像,派人去色多堅布施。他曾見妮格空行母,求授妮格六法。在紮當多傑宗看見了多聞子、馬頭明王、八主,夢見人馬牛講授《心要叁義》,多次出現妮格等來到空行的會供曼荼羅壇場,明顯獵人加持授灌頂,從本尊與上師聞習多種甚深教法,本尊與空行給他賜名爲“堅貢珠貝巴俄”(意爲“依怙成就勇士”)。他直接依止四十余名上師學者聞習顯密教法,其中的傑江隆巴給他賜名爲“洛薩嘉措德”(意爲“明慧海部”),根據嘉貢勒嘉所得到的“交付怙主化身的法主之手”的授記,給他圓滿傳授了妮格方面的十叁種法,尤其請求了從大譯師仁欽桑波經過南喀巴桑傳出的時輪圓滿法。莅臨紮什倫布寺後受到了班禅洛桑丹巴的供養。曾前後兩次去昂仁寺跟從數名上師聽受佛法,回到阿裏、衛藏等地寺院爲無數勝劣僧俗群衆普衆降法雨,被拉堆绛首領阿旺南傑紮西道吉、仁邦法王阿格旺秀、久旦貢波紮巴多傑嘉哇拉賽尼協旺波、多吉丹的叔侄、羊卓萬戶長丹增、第巴更邦仲巴、江孜法王之母阿達嘉姆等上層人士尊奉爲上師,講授灌頂傳承、口訣、度母怙主、耳傳《四部量論》、貢仁巴所傳的周卻百種教授、修心法、《心要叁義》、《心性安息論》、《十六明點》、《般若六教授》、希解派的五道、《慈氏五論》、《呼金剛大輪生圓次第》、《時輪教誡》、《六支瑜伽》、《道果論》、《集密五第論》、《勝樂根本續》、《金剛四座》、《那繞六法》、《妮格六法》、大手印俄瑪等一百二十八種灌頂、教誡爲代表的覺囊派、香巴噶居派、薩迦派的多種灌頂教誡,以及長壽頂、長壽、祥施等舊派甚深大圓滿法。他曾兩次會見了第二世達賴剌嘛格敦嘉措,第一次見面時,雙方進行了愉快的會談,第二次見面時,建立了法緣關系,請求傳授了《教授寶曼根本論》。

  總而言之,這位大師以顯密道勝證,用白業廣利衆生,被委任爲色多堅、貝科德欽(白居寺)、孜欽、昂仁等寺院法臺後工作熱情,關心寺院發展。專心修持瑜伽時,獲得了“解心結”之名,其間一段時間主持覺囊寺。他晚年創建了曲隆绛孜寺,主要發展密修院,著名弟子有:多仁貢噶堅贊、卻古拉旺紮巴、克旺強巴倫珠、甚布隆熱嘉措、傑仲·更噶巴桑等。由此明示關于以前本生及以後的轉世的顧言,圓滿佛法衆生的事業。火虎年(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一月初八日色身溶化于法界享年六十歲。

  第十叁輩,噶協薩迥生于印度迦耶城,父親羅摩拔拉達日曾爲摩揭陀、磨吐羅、紮耶迦等地之王,信奉外道在宮殿樓上舉行的慶祝王子誕生的宴會上,在讓婆羅門做供養事時,突然出現了不知從哪裏來的一位瑜伽師,婆羅門們讓他走,這時人們驚奇的發現瑜伽師以及婆羅門的供品都不知去向。此外,又出現了另外一名瑜伽口念“達巴古茹那摩”(意爲“頂禮尊師”),誦畢隱身不見。後來有一次,國王爲王子舉行生日盛宴,由于國王本人信奉外道,在一百由旬周圍內外讓其他出家人守護,不准流散人員到此。正值供施房向無愛子身供施之時,突然出現了一位瑜伽師,在供施水器中洗浴,諸婆羅門准備毆打時,瑜伽師說了聲“帕紮耶”,使供施房倒塌,大家非常恐俱。這時瑜伽師對國王說:“你孩子的前身爲佛種,不應該舉行生日喜宴和婆羅門供施,應廣供瑜伽師。”國王問道:“你是誰?”瑜伽師回答:“邁迦納塔”。國王按照瑜伽師之吩咐行事,給王子取名爲“羅摩廓巴拉”。後來王子亦誦佛與阿舍黎廓熱夏之咒。母親拉格瑪…

《覺囊派教法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西藏後弘期佛教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