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菩薩行論廣解卷七▪P2

  ..續本文上一頁此事有何難

  如是修已,何時於自身如舍羹菜等之心生起,其時方舍身等,此中何難之有,毫無難處,故於難行不應怖畏也。

  辰四此中無苦有大安樂故應歡喜分四 巳一於修道次第不善巧之人雖有身心不安,於善巧者無難行苦 巳二故大心菩薩安住輪回無須厭倦 巳叁故道之 進修說善巧勝於小乘 巳四於菩薩行不應怯弱 今初

  由斷惡故即無苦 由善巧故即無憂

  如是能害於身者 唯顛倒見惡思維

  菩薩以清淨悲心意樂施身時身無痛苦,由叁門罪惡悉斷除故。舍身之時善巧故,心亦無憂,似此之故,補特伽羅我我所貪之顛倒分別,及殺等惡心,損害其身,方爲損害菩薩之因也。

  巳二大心菩薩安住輪回無用厭倦

  若由福德令身安 由善巧故心安樂

  雖爲利他處輪回 諸大悲者何憂患

  若諸菩薩,由施等福得身安樂,由取舍及空性義善巧,菩薩恒常心安,雖爲利他而處輪回,諸大悲者有何厭患,毫無可憂也。

  巳叁故道之進修說善巧勝於小乘

  此由菩提心盛力 盡能消除往昔罪

  能積福德如大海 故言勝於諸聲聞

  此大悲者由菩提心威力能盡先所作罪,且能攝集福智資糧大海,故於道之進修說勝於諸聲聞也。

  巳四於菩薩行不應怯弱

  是故悉除疲厭心 菩提心馬爲乘載

  轉從安樂趨安樂 心既了知何怯爲

  是故心厭身疲悉皆除遣之菩提心,如有力之馬,乘之者行於安樂之道,往趣安樂之果,心善了知者,誰複怯弱?於道修行不應畏縮也。

  子二增精進對治力分叁 醜一增精進順緣力 醜二以正念正知恭謹行 醜叁於修行中自爲主宰 初中分二 寅一由辨四力之門總明 寅二廣釋 今初

  爲利有情集四軍 勝解勇毅及喜舍

  由思維彼功德故 諸怖苦者生勝解

  如是斷諸相違品 勝解我慢及喜舍

  以恭謹自在轉力 增精進故應勤修

  爲成辦有情義利故,斷想違品發起四軍,如國王四軍以摧敵也。於思維業果能取舍生起欲心是勝解力。無論如何未知不行,知然後行,行必究竟是堅毅力。如童稚戲踴躍從事,無間無歇勤奮精進是歡喜力。爲發勤精進暫息身心勞倦、息已無間,仍複精勤,是爲舍力。此四者是精進之順緣也,以勝解力爲例而言,應以怖輪回苦,及思彼勝解功德而生起也,如是斷相違品之怯弱,謂雖見能成善法而不趣入,言我不勝能生起順緣勝解我慢喜舍四力。我慢即堅毅也。正修以正念知恭謹精進,最後以極身心能自在轉之力,精進展轉增長,故應勵力也。

  寅二廣釋分四 卯一勝解力 卯二堅毅力 卯叁喜力 卯四舍力 初中分四 辰一勝解境 辰二果 辰叁勝解因 辰四攝結 初中分叁 巳一舍惡 巳二取善 巳叁辨應不應作相 今初

  自他罪惡多無量 我曾誓願悉摧毀

  是中僅唯一一罪 亦經劫海難消盡

  精勤消除罪障事 於我纖毫未見有

  無量衆苦出生處 我心於此能不裂

  我應催自他無量之罪,發心之時,曾作如是誓言故。催罪之時,隨於一一之罪,亦須修對治經於劫海方能消盡,能盡罪業之精進行於我未見纖毫,僅修彼對治尚不能忍耐,須受惡趣之苦,故是無量苦處,我於此何故心不碎裂,言我心逼惱也。

  巳二取善。

  自他功德廣無邊 我曾誓願悉修行

  是中僅一分功德 亦須修行經劫海

  我於如是功德分 纖毫亦未修生起

  此生獲得何其難 我令無義而已矣

  自他解脫及一切智之衆多功德,我悉應修,曾如是誓願故。無余功德姑置不論,即以一一功德爲喻,亦須經劫海修行。我於如是功德分從未發起練修。何其難者言須經長時,獲得暇滿人生之時我何令其不成現後世義利。而已矣者、謂虛之結束譏刺語也。

  巳叁觀已作未作之相

  我未供養諸世尊 亦未曾設大施會

  聖教所示未隨行 貧匮意樂未令滿

  怖畏者未施無畏 衰損者未施安樂

  唯於母人贻藏中 生起大痛奇苦耳

  昔時我於叁寶,以世尊爲例,未曾供養於諸有情及如來未曾承事設大施會與以安樂,於能斷所斷之取舍未如理成辦故未依教修行,未令貧乏有情意樂圓滿,於有怨敵疾病等怖畏者未施無畏,於苦惱衰損者,亦未施以滿足,是我往昔任何正行未曾修,我唯生起母人胎中之奇痛大苦而已,利他之事,纖毫未作,應憂悔也。

  辰二勝解果分二 巳一不應於法舍勝解 巳二明其故 今初

  我由昔時及今日 於如來法舍勝解

  故遭困厄有如此 何可於法舍勝心

  由我往昔現今舍棄對於善法堅決信任之勝解,今爲生死衰損所困,有如此者,孰有智者欲免衰損而舍於法勝解?應於法生勝解也。

  巳二明其故

  一切善法之根本 是勝信心能仁說

  佛說一切法品類之根本,即是善法決定如何,即如何倚任之勝解,此是月燈經所說也。

  辰叁勝解之因分二 巳一明 巳二釋 今初

  彼之根本複依於 恒修業果觀異熟

  彼於法勝解之根本,複依於常修善不善業異熟果報之信心,若於業果未善得決定,任於何法亦未得佛所歡喜之了義,故於此應勵力也。或有口稱於空性已得決定、而不計及業果者是於空性顛倒解也。

  巳二釋分叁 午一思維雜業果 午二思維純白業果 午叁思維黑業果 今初

  一切諸苦心不樂 種種怖畏何由起

  諸所欲求恒不得 皆由先業罪行生

  由善意樂修善行 隨其生於一一處

  於彼彼處彼福德 生功德果常現前

  若作罪行欲求樂 隨其生於一一處

  於彼彼處彼罪業 現諸苦報兵杖侵

  於諸衆生身苦心憂,及人非人等種種怖畏,親友資財諸欲喪失之因,皆由罪行出生,應勤斷除罪行。斷心發起,於心修意樂之善,以此爲因,隨其生於何處,即於彼處以彼善福德所感異熟果功德,現受其報,苦樂非隨欲而致,造罪之人,雖欲安樂法性力故隨至何處即於彼彼處受彼罪所感之苦,爲兵杖等種種傷害,於止罪應勵力也。果之功德即果之自性也。

  午二思維純白業果

  安住廣博芬芳清涼蓮花宮

  餐飲如來妙音法乳長威光

  佛光開啓蓮花化生微妙身

  住如來前稱如來子善業成

  諸佛子等,由修善法生安樂等刹土者,生之處所廣博芬芳悅意安樂,生之所觸清涼,生處殊勝,住於蓮花心中。超勝世間資生飲食,聞佛具足六十支分之妙音,證其所诠真如以爲飲食,增長威類光澤。出生殊勝,佛光開啓廣大蓮花中生。身之殊勝,具相好端嚴之微妙身也。攝受殊勝、住於阿彌陀佛之前,爲其法力所護。具此諸殊勝,爲如來子皆從純白業所生也。

  午叁思維黑業

  閻摩部卒盡剝皮膚無余堪憐愍

  灼熱猛火溶化烊銅熱汁挹取注其身

  熾然劍戟戈矛逼切身肢分裂成百段

  抛墜極其燒燃熱鐵地上衆多罪所成

  由殺等業、爲地獄閻摩鬼卒盡剝皮膚,極苦所逼。受之差別,以極熱猛火溶化烊汁注於其身,其苦難忍。不僅此也,複以火焰熾然之刀劍戈矛割切身肉爲衆多百千段而擲之。處所差別,謂墜於極其熾然熱鐵地上苦惱難堪。此由無間壞法等衆多不善業所受也。

  午四攝結

  故於善法應深信 亦應恭敬而修行

  是故於業果如理思維已,應於善法深生勝解,且由深信倚任而起修行也。

  卯二堅毅力分二 辰一精進堅固 辰二既創始已堅固趣入 初中分二 巳一未從事前當善觀察 巳二既從事已舍業之過患 今初

  依於金剛幢經中 從初應修大我慢

  初於自力應觀察 是應起行或不應

  不應起行即不作 已起行者勿退舍

  廣金剛幢經六回向雲:"天子譬日光顯現之時,不爲陰雲及山嶺不平等過失所遮,於應照之處悉皆顯現,菩薩爲利他故出現於世,亦不爲有情之種種過失所遮止,令諸應調伏者成熟解脫。"依此所說軌則,應修善業創始必能究竟之我慢。於事趣入之初,應善觀自心預備有無能力,若能應起行,若不能不應起行,甯不起行既起行已,未達究竟,不應中止也。

  巳二既從事已棄舍之過患

  他生仍複如是行 罪業苦根鹹增長

  作余事及得果時 終無成就趣微劣

  既起行已,又複舍置,有過,何耶?由昔如是行爲緣,令其他生串習舍棄中止,成失壞誓願之人,結果罪及異熟苦增長,以後從事別余事業,得果微劣,經曆長時,余事亦不能成辦也。

  辰二既創始者堅固趣入分二 巳一總明 巳二別釋 今初

  業及煩惱作止力 於此叁法修我慢

  既趣入其事於所作事業,所斷煩惱及作止之能力叁者,應修我慢,發大雄力,勿退縮也。

  巳二別釋分叁 午一事業之我慢 午二於能力修我慢 午叁對煩惱修我慢 初中分叁 未一辨事業之我慢 未二能如是之理 未叁他人賤役亦爲擔荷之我慢 今初

  謂此是我一人事 是爲事業我慢性

  若見他人應作之事,亦作我一人應作之想,生起雄力,是事業之我慢性。

  未二能如是之理

  世人惑縛無自在 不能成辦自義利

  能作他利不如我 是故我應作此事

  利有情事不觀待他,我應成辦。世人由煩惱力,自無自在、自利尚不能成,不如我能勤修利他善法,待他無益,利他之事,一切我自爲之也。

  未叁他人賤役亦爲擔荷之慢

  若他作苦操賤業 我今雲何可安坐

  若由我慢不肯爲 我今甯可無我慢

  他人尚操耕種等賤役,我戴荷有情重擔,雲何安閑而坐,當作事業也。若作是思維,他人作下劣事業,我當作上妙事業,以如是我慢作事。若起如是我慢而不作此事,此煩惱之我慢,甯可無之,由彼能趨惡趣故。

  午二於能力修我慢分五 未一於能力無我慢之過失 未二修我慢之功德 未叁應住於對治之我慢 未四不應作煩惱之我慢 未五對治品我慢之功德 今初

  若與死蛇相遇時 勝彼如金趐鳥行

  若我對治力微劣 小墮亦當受大傷

  由怯弱故舍精勤 雲何能免於因厄

  爲催伏煩惱,應生起對治力,若遇死蛇烏鴉亦應如金趐鳥行。如是若我對治力微弱,小墮亦能於道中斷成大傷害。若意樂怯弱,於成辦二利,舍棄精勤,何時能從是困厄分住,而得解脫爲懈怠所降伏,身心所行悉失壞故。

  未二修我慢之功德

  若已勤修生我慢 雖有大力亦難勝

  …

《入菩薩行論廣解卷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