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菩薩探訪錄▪P11

  ..續本文上一頁療大病;悲廣法師示以大定克大病;淨空法師示以發大願移大業;圓一師示以息萬緣卻萬病;普門善友以朝山、放生爲我回向;良師善友感我肺腑,助我行持。我于病院叁周永日禮拜及心念觀音菩薩。發願于病愈之後,盡可能接受講經薰習,隨緣練習弘法。上述種種善緣,鹹出至誠,感應道交,靈感顯現:“衆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兩次切片檢查,均得良性結果,“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僅施結紮,不需開刀。出院以來,安然順適。業隨願轉,善能立命。佛法無邊,佛力無量,若非親叨澤被,何能深信不疑?現正接受淨空法師講經訓練,待緣迎接考驗。願我博地衆生,虔誠皈依叁寶,人身難得,勿負此生!

  觀音救苦難無刹不現身

  劉紫荊

  我在四十二年,初執教鞭于東園國小,繼又調福星國小,庸庸碌碌,彈指已消逝廿叁寒暑。六十五年奉調複返東園任教,雖屬舊地重遊,但卻幸逢善友,贈我佛書,引我入佛門。于是就順著這個因緣立即皈依,繼之參加佛七、聽經、朝山、拜佛,良機相繼而來,茫茫苦海、得識自我,人身難得我已得、佛法難聞我已聞,殊勝因緣、不虛此生,每當想到這裏,就深深地慶幸著。

  深知眷屬之中,迷的不止是我而已,一門之內、學佛不能一人自修;彼岸有待我們一起同登,皈依之事理應共同前往。于是邀外子、子女同往土城,皈依承天寺廣老。全家齊修淨土,佛化家庭,始奠初基。

  聞法恨遲!感于時光不再,心欲積極修持;卻以根鈍質劣,兼因俗務纏身,難于遽了,心有余而力不足,身多疲累,以致:“經書喜讀讀偏少,精進門多多未入”,怅憾交萦!正在這時,服務隊雖有佛曲共修的機緣,能仁會亦有合唱的計畫,均因之未能全力以赴,使我倍覺慚汗無已!

  六十七年暑假,石牌新寓落成,感念佛恩,特恭塑叁寶佛像供于正廳上,以供全家禮拜、瞻仰、進修。爲求莊嚴道場,于是請廠商來寓量配玻璃,不意竟被摩托車輪絞傷腳踵,深及見骨,痛極而昏!經住榮民總醫院急診,醫謂需割股補創,半身麻醉及消毒之後,磨刀霍霍,躍躍欲割。我以現創已苦,新割更痛,水上加油,情何以堪!割將難免,膽已先寒;痛即增劇,苦無可訴!一念境轉,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即湧現于心靈,乃于麻醉半知情況下,心念聖號,綿綿不絕,旁立執刀欲割之醫護,相顧以“怪異”目之。

  人有宗依,神有主宰,心有定境,性有明淨;始終旁若無人,念佛不綴。迨至手術完成,麻醉退性之後,手扪股膚,竟完好如恒,詢諸醫護,謂已不需。于此,我知一念至誠、一心淨念,立即感應道交;觀音救苦難、無刹不現身,菩薩大慈悲、災殃化爲塵!普門品示,字字不虛,感念宏恩,免我刀厄;有緣住院,乃菩薩有意嘉惠病患,不敢忘德,乃繼續心念大悲咒及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爲所有住院病患回向,期共離苦得樂、皈依叁寶。恭錄靈感,敬顯佛澤。

  ●往生實例篇

  近代往生又一實例

  慧峻

  楊彩月老居士,福建廈門人,現年七十四歲。叁十八年逃難來臺,隨後就皈依了道源老法師,成爲叁寶弟子。這是本刊采訪到北投致遠一路一段十巷十一弄二號四樓她女兒家黃太太親自對我們說的。

  據她說她母親皈依佛教以後,早晚課誦持念“金剛經”“普門品”“大悲咒”“心經”及佛菩薩聖號,始終如一,用功辦道。在修持近叁十年當中,時常夢中見到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聖相。有一次,耳病發作,夢到觀世音菩薩親切地用竹針爲她醫治耳病;又有一次夢見阿彌陀佛,閃出萬道金光,在一條平坦的大道上,她循著佛的光明向前走著。諸如這些小感應太多也說不完的。

  楊老居士年事已高,患有心髒擴大症,八月間住入榮總診治,旋即出院返家療養。八月二十五日半夜十二時半,楊老居士由于心髒血栓塞病而往生。九月二日入殓火化,奇怪的是—這麼大熱天,經過了九天,入殓時全身仍柔軟如綿,也無異味,面目如生。火化後之次日,由骨灰中撿出了大小舍利子五顆,計有綠色二顆、灰白色二顆、灰瑪瑙色一顆。最大的一顆綠色如半透明翠玉一般,長二公分寬一公分半,如打坐形狀,看者無不稱奇。

  九月叁日那天,將靈骨供奉在獅頭山上元光寺塔內。楊老居士就是無量壽長期放生會負責人性梵法師俗家的嶽母。

  我的祖父往生極樂國

  李其民

  我的祖父姓李名冬,今年七十五歲,家住臺中縣大甲鎮順天裏孔雀路十一號。他老人家不幸于民國七十一年九月二十叁日晚上十時十五分因腦溢血而過世。當他在發病時,情況危急,家人慌忙地疾送他進大同醫療中心,終因病重藥石無效,而于夜晚十時遣車送回自宅。家人此刻都想不出甚麼法子。當祖父臨終時恰巧叔叔趕回(他是一位修淨土宗的居士,時常于臺中一帶的道場講經說法),連同幾位修蓮宗的大德們來爲祖父助念往生。于是准備就緒,從當晚十點十五分到次晨六點半佛號聲一直不停誦念著,使本來陰冷的小房子,頓然充滿了無限的光明。原本祖父扭曲浮腫的面容,此時成了安詳、快樂的笑容。臉色亦顯得紅潤,比生前睡著時更好看,而且肢體柔軟,不像原來僵冷的四肢。我本對佛法不甚了解,今睹此景,不由得從內心深處生起一片對佛法的信心。

  當夜佛號一直誦念時,姑婆也匆忙趕回,臉上布滿緊張、哀傷的神情,見室內一片佛號,于是她也跟隨衆人一同助念,當姑婆集注心力于念佛時,忽見一道金光射入,于眼廉中呈現一尊萬德莊嚴、神采奕奕的金色佛像從西遙遙而來。當時佛陀身放萬丈金光接引祖父時,祖父臉上泛起了一片快樂、滿足的笑容。姑婆此刻異常地感動,非常激動,卻不敢哭出聲來,怕對祖父往生有礙。大衆助念到早晨六點半,共八個小時,才歇了一口氣,雖然衆人都感到疲倦,但是心裏卻高興得很。

  在此有一點,我要奉勸諸位大德們,平時就需多念佛,臨終時才有把握往生。祖父若平常不念佛,臨終時也無法蒙佛接引,往生極樂;也不會感得叔叔、及蓮宗大德的前來助念。祖父早年並不信佛法,亦對叔叔念佛一事,認爲是迷信,然而在叔叔苦口婆心的勸喻後,才知念佛求生極樂的可貴,是故我亦深深感激叔叔的菩薩心腸。我想祖父此時一定正在西方極樂世界隨佛修學呢!但願一切衆生因閱此文,也能對念佛求生往西生大信心,我寫此篇靈感錄的心願即在此。謝謝諸位大德,南無阿彌陀佛!

  記—呂張滿大德往生事迹

  陳智財

  呂張滿大德,世居花蓮延平,早年含辛茹苦,撫育子女,畢生樂善好施,皈依佛門,爲佛教慈濟功德會會員。晚年不幸罹患癌症,纏病多年,初經榮總、長庚各大醫院診治,稍愈一段時日,終于病體複發,群醫束手無策,僅給一些藥物止痛于一時而已。平時都由她的女兒及女婿許和祥居士親侍照料。

  許居士夫婦,曾受法于西康諾那呼圖克圖法嗣蓮華金剛藏吳潤江上師多年,修學精湛;在侍奉湯藥之余,曾略勸勉嶽母觀想念佛,同時夫婦二人也精勤修法,以所修諸功德,回向她老人家及法界諸有情,同登菩提大道,並祈求佛菩薩加被減輕老人家病痛一般末期癌症病患所受的痛苦,要比初期患者重得好幾倍,然而據呂張滿大德自述,她的痛苦並未加劇,甚至比初期減輕很多,比在住院初期,更能忍受創痛。足證佛菩薩慈光普照,重報輕受。

  農曆七十二年八月叁日,在她舍報的當日上午,呼吸急促,延至夜約十時半即與世長辭,享壽六十六歲。全家大小在安詳中即依臨終法要助念並依中陰救度法應變往生,持續約十二小時多,才換裝。在穿衣時,乍見面頰紅嫩微帶一絲歡欣的神情,身體柔軟如棉,吉祥側臥,情狀至爲安詳,絕非一般人應有的現象。尤其是在辭世數月前病重時,她的右腿無法伸直已達數月,而今不只能伸直,而且柔軟如初,雙臂柔軟更可轉過背後。呂大德終生念佛,積善好施,修行佛法,臨終獲佛菩薩接引超度,往生西方,似無疑問。今略舉其事迹,無非讓我們要一心一意去學佛,修持不辍,倍增念佛之重要性。

  追念宋哲昌居士修行勝迹

  陳智財

  宋哲昌居士祖籍浙江,父親任公職,生活雖然清苦,但家教嚴謹,于是養成安貧樂道的人生觀。宋居士初入社會營商,廣結人緣,生意經營得頗有展望;只因他宅心忠厚,常常遭受神教神棍迷惑、擺布,因此生意逐步失利,而終于一蹶不振。後來他雖改變環境,但神棍仍繼續糾纏,設陷詐取,進而離間親友與他疏遠。經曆一再挫折,使他後來,只要是與信仰有關的事,他都視爲畏途。後來他搬到花蓮,經營小本生意,平日絕口不談信仰問題。然而他秉性不變,仍然樂善好施,從不以過去的失敗而怨天尤人,自當是承受前世欠債之果!

  終其一生,聞法時間雖然不長,但他的信心笃實,並非一般人所可比擬,這正是他成道的基石與秘訣。半年多前,在一次偶然的機緣,當華藏上師首座大弟子蔡居士與許居士聯袂首度莅臨花蓮講述無上密法時,宋居士夫婦恭逢其盛,並蒙五方佛加持灌頂,再經這兩位嫡傳高人開示正法,始信佛旨真意。慧根深厚的宋居士,至此才奠定堅心密行(克期取證)的信心;爾後陸續參加重要密壇法會,並用心與同門大師兄請益,深深了悟:“不經一番寒澈骨,焉得梅花撲鼻香。”之過程與曆煉;加上他秉持古訓:“文窮而後工”的哲理,因此,在修行期間,正是他處在最痛苦、失意的地步,所以,宋居士是學佛逆增上緣修持中的典型與模範。

  宋居士修無上密,專心持咒,有一天晚上,夢見華藏上師站在空中,當日落西山時,上師滿面放光。此後,佛菩薩時常顯現在面前。某次花蓮法會,他能見到重重七彩光輝自空射入道場,當時他的感覺猶如置身西方世界,就在接受密法的那天晚上,他即夢見自己在一個佛堂裏,前面有大圓鏡,上師講法,或在空中飛翔,或在水面行走,或遊曆西方極樂世界,甚至在夢中所見事物,均與現實事物相符。他是不咎…

《佛菩薩探訪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觀音靈感錄續編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