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放生置疑問答▪P7

  ..續本文上一頁多世裏,善緣成熟時,他也許將成爲一個真正的佛子。我們絕對不能看輕任何一位衆生。

  

  問 :既然放生那麼好,爲什麼那麼多有名望、有地位、有學問 、有知識的人都質疑放生,甚至也批評放生?

  答 :我們學佛之人一定要深深看清楚,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時代是末法時期。末法時代邪知邪見、邪師邪說如恒河沙數,遍滿天下,非常可怕!學佛的人務必睜亮眼睛,分別真假,明辨正邪,才不致于錯亂顛倒,誤入歧途。 

  大慈大悲的佛陀早已預見末法時代將是個正法飄搖,群魔亂舞的時代,在二千多年前便教導了我們對治之道-“依法不依人”。我們學佛是依靠佛陀,依靠佛陀的教法來修行,凡是與佛陀的教法有出入的,凡是背離佛陀教誨的,不管是當今多有名氣,多有聲望,多有學問的人所講的,我們也應當一律以佛陀的教法爲最高指導准則。

  放生是佛陀金口教導我們要親身力行,既可消除業障又可長養慈悲的殊勝法門,曆代祖師無不奉爲圭臬,親身實踐並廣爲提倡,你不聽佛陀的教法,不聽曆代祖師放生的教誨,卻盲目地去聽其他人的邪言魔語,豈不顛倒愚癡!

  

  問 :這世界有那麼多動物,哪裏放得完?

  答 :更好笑的世俗之見。這世界那多錢,哪裏賺得完?難道你就不去賺錢了嗎?

  誰也沒這個本事拯救全世界的動物。難道放不完就不放了嗎?那工作也是做不完的啊!我們又能不能完全放手不做呢?每條性命都是一個個體。放得了一條性命,就放了一個“生”,免去一個“死”。放生就像打臨時工,誰要你去計劃將來?做完這個小時的工作就領這個小時的工錢。直截了當!想這麼多幹嘛?放生是當下的工作。

  你只須自問:如果我不救這只動物,它會不會死?會不會受傷或遭遇什麼不測?如果是,就馬上去救!還等什麼?

  救得了一個是一個,放得了兩個是一雙,眼前的性命最要緊。有些動物所面對的危難,我們雖然知道,但因爲某種因素,無法真正加以援救。我們也只有盡自己的心力向上師叁寶(若未皈依者則向佛菩薩誠祈)至誠祈求,願將自己叁世所積諸善根回向給它們,願它們能夠脫離一切災殃。若然真的因果業報難逃,也願它們此生受業後,來生永脫叁惡道,甚至出離六道,往生極樂淨土,直至究竟成佛。只要一心一念爲它們做回向,並全心全意相信上師叁寶佛菩薩的加持護念,它們絕對能超脫輪回,得證菩提!

  

  問 :有些人認爲,魚市場的生命如恒河沙,我們買的只是其中小小的一部分,所以很失望。那麼多魚是買不完的,那麼放生究竟有多大意義?

  答 :想解救所有的生命,不要說我們,即使佛也無能爲力。佛也只能度化有緣的衆生,面對無緣的衆生,佛也無可奈何。放生也是這樣,即使你富如帝釋天,也買不完所有的生命。因爲衆生是無邊無際的,佛度化衆生也有鞭長莫及的時候,我們就更不用說了,所以,只有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衆生。

  每一個參加放生的人,都能得到同樣的善根,這在經書裏有記載。譬如我們一百個人去殺一個人,這個罪過不是我們一百個人分,而是每一個人都有殺一個人的完整罪過。行善也是這樣。譬如說一百個人去放一條生命,每一個人都有放一條生命的功德,不是這一個功德一百個人分。我們現在已經放了將近兩個億的生命,參加放生的每一個人都能得到這份功德。這種善法本身就不可思議,如果再加上如理如法地發心和回向,功德就更不可思議,一定能夠清淨我們所有的罪業。

  

  問 :爲了放生而放生,卻沒有意識到被放生的生靈會遭到殺生之禍,這樣的作法是否慈悲有余,智慧不足?

  答 :這樁事情也許是我們放生沒有考慮到:這些動物它是不是能活下去?如果它能活下去,我們放的環境還有沒有人來捕捉它?這都要想到。如果我們在上遊這邊放魚,下遊那邊有人在張網,我們放的魚正好入網裏去,這是放生的人考慮不周。所以我們放生救護衆生一定要替它周密的考慮,不但希望它能存活,而且它所遭遇到的危害預先統統都要想到,一定要回避。護生、放生最積極的作法是素食,不食衆生肉。那要問,選擇這種生活方式對我們身體健康有沒有妨害?答案是肯定的,決定沒有傷害,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新加坡許哲一般人都知道,報章雜志報導她的事情很多,她是胎裏素,一生吃素,今年七月一號過生日,她一百零叁歲。前兩個星期還來找我,身體健康,一百零叁歲沒有生過病,這麼大的年歲體力跟年輕人一樣,我仔細觀察她,只有頭發白了、掉一顆牙齒,其他什麼毛病都沒有,跟年輕人一樣。現在還照顧老人、照顧病人,來跟我說希望辦一個老人院,難得!這一生吃素,身體健康。

  我自己二十六歲聞到佛法,知道佛法的好處,六個月之後我就素食了,今年整整五十年了,我一生沒有生過病,頂多就是傷風感冒。我四十五歲的時候得了一個嚴重的感冒,病了一個月,我也沒有看醫生也沒有吃藥,因爲過去許多人說我過不了四十五歲,我一想壽命到了,醫生只能醫病不能醫命,壽命到了還有什麼話說,所以我在家裏關起門來念佛求往生,沒有想到一個月之後身體就複原了。從此以後再也沒有生過病,身體狀況非常好,足以證明素食是最健康的生活方式。何必要吃衆生肉?何必跟一切衆生結冤仇?這是我們應當要想到的,不吃衆生肉才真正愛護衆生。

  

  問 :爲什麼現在反對批評放生的人很多?

  答 :放生最容易消業障,簡單易行,只要發心,隨時隨地,一人多人,錢多錢少,都可以放生。正因爲放生如此殊勝,累劫多生以來,我們多少的冤家債主、邪魔外道,都不願意我們如此簡單地便消除業障,成就道業,因而千方百計,增長無明,混淆視聽,蠱惑人心,阻撓人們放生。

  

  問 :爲什麼現代提倡放生甚難?

  答 :這是因爲末法時代衆生業障深重,沒有福報值遇善人放生受救的緣故,更是因爲衆生愚昧,沒有智慧來分別善惡是非的緣故。因爲放生的事情看起來雖然很簡單,但放生蘊含的道理卻十分深奧複雜,非一般人所能理解。就連放生的居士們若不能深入了解其中的道理,也很容易被世俗偏見所阻礙,對放生失去了信心,放棄了自己消除殺業的契機!

  

  問 :對于種種有關放生的質疑批評,我應該如何回答 ?

  答 :很簡單,就一句話“將心比心”,把自己設身處地想成是異類衆生,你希望人家如何對待你。如果能以將心比心的慈悲去看待每一條生命,所有有關放生的質疑批評都將迎刃而解,所有有關放生的謾罵阻撓,都顯得過慮多疑,不夠慈悲!

  

  問 :勸殺生的人轉行,卻害了人家的生計,愛畜生不愛人,似乎不合情理?

  答 :士農工商千百種行業,每一種行業都可以賺錢,都可以養家糊口,豈一定非得以殺生害命作爲自己的謀生工具不可。要知道因果報應,分毫不爽,既造殺業,必遭殺報,如今雖暫時得錦衣玉食,但未來果報現前,受苦償報,無有止期,真的是得不償失啊!且禍延後代子孫,殺生之人,可不慎思而及時回頭乎?

  

  問 :我們買來的去放,別人就捕了回來賣,這不等于我們在助長捕殺嗎?

  答 :你應該知道,先有殺才有放的,如果沒人殺,就不需要放,而市場上的動物不管你放不放,它都是被殺掉或者被賣給別人殺的,那麼,你放了,它就免殺,或者說它就有了活的機會,市場的動物不是因爲有人放生而存在的,能明白這一點嗎?動物被捕不是因爲有人放而捕的(如果你注意放生的注意事項的話)。

  所以,你說的“我們買來的去放,別人就捕了回來賣,等于我們在助長捕殺”是不成立的(如果你注意放生的注意事項的話)。

  那麼是不是不會完全出現這種情況呢?那也不是。如果你跟人預定就不好了,有可能出現這種助長捕(但是,不是助長殺),還有其他方面要注意,比如放生的時間地點都不要固定,要變化,不要讓賣東西的人掌握而投機。

  

  問 :宴請親戚朋友,如果請吃素的話大家會不高興。宴請知交同好的話,如果沒有嘉肴實在不成禮數。因此爲了愛護畜生而廢棄以嘉肴燕享賓客,這種道理是說不通的。

  答 :如果是善心人士的話,一定會喜歡我戒殺而請他吃素,也不會認爲我怠慢了他而生氣。如果因此而氣我怠慢了他,這種一定是貪圖口腹之欲的小人,怠慢他也無妨。甘冒殺生的重罪以討好別人的口腹,我是絕不會做的。

  以前蘇東坡在岐亭燕客,寫了一首詩給陳季常說:“我哀憐菜籃中的蛤蜊,它們開口透氣以護住身中殘汁。我又哀憐菜籃中的魚,它開口吸氣以獲取些微的濕潤。魚被剖腸絞痛不已,做此過分之事,我何所得呢。因此一見面不先與你噓寒問暖,而先急著勸你要戒殺。宰相盧懷慎宴客時,蒸茶壺說是在蒸鴨,坐上客人皆忍住笑,而突然把蓋壺之巾揭起。相對的王武子平常之飲食,每餐必使砧板滿是鮮血,用琉璃器盛著蒸熟的小豬,中間尚有人乳白。盧公確實貧寒簡陋,露于帻外之鬓發已白。武子雖然日食山珍海味豪富無比,然而未死之前神明已先替他流淚哭泣。先生您的德行如萬金璧般珍貴,何不去掉此小小的缺點呢。歲歲年年如做夢般過去,這輩子豈不就像人間的過客嗎,請您不要刪除我這首詩,請把它編入詩集中。”

  蘇東坡宴賓客,尚如此殷殷戒殺,你又何必疑惑以素食款待客人會違背習俗。

  

  問 :婚喪喜慶宴客互相比奢靡已經成爲現今的禮俗,就算我想改變這種大魚大肉的宴客方式,也是孤掌難嗚,又有什麼辦法呢?

  答 :既然不能移風易俗,改變現代人的禮俗,你何不獨善其身呢?就算其他人都不能戒殺護生,我一樣可以堅持自己戒殺護生的理念,這才是大丈夫的行爲,否則以爲隨順世人的殺業才是正確的行爲,就是婦人之仁。

  

  問 :如果是爲了特…

《放生置疑問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