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放生方法問答▪P4

  ..續本文上一頁到了西瓜園的女主人,就請她布施西瓜供養佛陀及大衆法師。但是這位女主人一看到阿難心裏就不舒服,不但不願意布施西瓜,還說了很多閑話。阿難尊者只好回來禀報世尊說:「西瓜園的主人沒有善根,不知道布施、供養、結善緣。」

  世尊聽了之後,請迦葉尊者再去化緣西瓜。迦葉尊者走進了西瓜園,也是遇到了女主人,但是這位女主人看到迦葉尊者,卻滿心歡喜,還主動要供養尊者西瓜。

  于是迦葉尊者抱著西瓜回來,這時阿難尊者看到,心中非常納悶:爲什麼自己長相如此莊嚴,卻化不到這個緣;而迦葉尊者面皺背駝,卻能令園主心生歡喜?于是阿難尊者請世尊開示。

  世尊告訴大衆:「在久遠以前,阿難和迦葉過去世也是同參道友,結伴行腳。途中遇到了一只死貓,當時阿難十分厭惡死貓所發出的惡臭,所以鼻子一捏,就向前繼續趕路。而走在後面的迦葉,看到死貓卻生起了慈悲心,不但念佛結緣,還幫死貓叁皈依,並祝願它超生善道。由于這個善緣,死貓今生轉爲人身,就對迦葉存有感恩報恩的心,但是看到阿難心裏就不舒服。」

  這個公案,剛好解答了傳律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由這個公案可以體會到,我們起心動念的重要;心中常常想到一切衆生皆是未來佛、一切衆生是我過去生的親眷,有這樣的慈悲與心量,在因緣會遇時,便能有平等心、慈悲心來廣結善緣,就像公案中的迦葉尊者,不論是何種境界都是結善緣的因緣,否則就會像公案中的阿難尊者。

  如果爲人處事,能禀持著慈悲真誠的心,如 上惟下覺大和尚所開示:「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在「未成佛道前,先廣結善緣」,那麼即使曾經是惡緣也會改善,而且到那裏自然左右逢源、水到渠成。甚至這個社會也會因此減少暴戾之氣,增進祥和之光。

  

  問 :如果放生魚等水裏的動物,那麼是否來得及把全部儀軌念完?

  答 :這要根據我們的實際情況及所放物命的生存能力,靈活處理,如生存力強的,就可以念完完整的儀軌後再放。如果生存力差的,放生過程宜迅速確實。念完叁皈依、忏悔文,六字大明咒,有時再加上往生咒、寶勝如來和阿彌陀佛聖號後即放。

  

  問 :如何放生魚籽?

  答 :放生魚籽方法 佛說魚籽不經鹽漬,經叁年不死,施愚山先生說,魚已死了,將魚籽輕輕取出,勿損壞,勿著鹽,分攤在稻草把的上面,等他水迹稍幹一些,淺淺地埋在水邊的泥沙下,以免別的魚來吃,自然可以活命了,但埋藏的地方,切不可離水的,倘在冬冷春寒時,用幹燥的泥塊搗成粉,將魚籽拌裹了,曬暖了,好好收藏起來,積到陰曆四月十五以後,撒在河攤水草間,沒有不活的,其他月份。隨時可放。也更便當了。----------胡維铨居士《地藏菩薩本願經》白話解釋

  

  問 :從科學上來看,一般魚類的卵是要經過體外受精後才能變成小魚的,據說是:雌魚在前遊動,雄魚在後追逐,精卵在體外接觸,成受精卵,才可變成小魚,現在放生的魚卵,一般都是殺魚的人取的雌魚腹內的魚卵,未經過受精,這樣的魚卵沈積在河底的泥中就能變成魚嗎?如果這樣能夠變成魚,那麼與以上的一般科學認爲的規律如何統一,這裏的關鍵是:從魚卵變成魚,受精是不是不可缺少的過程。沈積在河中的魚卵,是不是還是經過了受精才變成小魚的。

  還有,有的人說:吃未受過精的雞蛋不算是殺生,是說未受過精的雞蛋不是生命。可是,現在既然未受過精的魚卵算是生命,那麼未受過精的雞蛋算不算是生命呢?

  答 :關于未受精的魚子是否是生命的問題,請先看一段《地藏菩薩本願經》:“閻浮衆生業感品說;過去有佛出世,名“清淨蓮華目如來”。彼時有一羅漢教化,遇光目女,設食供養,問願何等?女謂欲見死母!羅漢入定,觀見其母墮在惡趣,受極大苦,求救甚切。 問其母在生造何罪業,而至于此?女謂“我母所習,唯好食啖魚鼈之屬。所食魚鼈,多食其子,或炒或煮,恣情食啖,計其命數,千萬複倍。尊者慈愍!如何哀救?”羅漢教她念(清淨蓮華目)如來聖號,並塑畫形像供養。……其後家內,婢生一子,未滿叁日,而乃言說,告于光目:“吾是汝母,久處暗冥,自別汝來,累墮大地獄;.....”光目聞說,而白婢子:“既是我母,合知本罪,作何行業,墮于惡道?”婢子答言:“以殺害,毀罵二業受報;”.....”

  這裏所說的光目女母所食的的就包括魚子(一定是未受精的,因受精後很難再撈起),如果說未受精魚子就不是生命,那何來殺業墮地獄的罪呢?如果說殺業是指“所食魚鼈”,那佛爲什麼又要重點強調“多食其子”,“計其命數,千萬複倍”呢,可見這裏強調的是食魚鼈之子即造殺業,更說明魚子是有生命的。

  如果說只有受精後才是生命,那麼《楞嚴經》中所講的濕生、化生就不是生命了嗎?(因濕生具足自己的業緣和濕緣就可形成生命,化生完全是自己業緣所形成生命,不存在受精與不受精問題。)

  我們所放的魚子是從被殺的魚腹中取出的,若不放到水裏,就會被扔掉或被人吃掉,總之難逃一死,放到水裏呢也許還有機會生成小魚,並且放之前念過儀規經咒,泡過甘露水,即使死掉也種了解脫的因,來世必得解脫的果。若魚子被人吃,則又會有人造墮地獄的因,我們放生還可避免吃魚子人的罪業,這也是救生,何樂而不爲呢?

  有人問: 雞蛋未受精能否吃,道理是一樣的,漢地的不食肉戒把雞蛋也列爲葷,並沒說明不受精的雞蛋就可以吃。

  

  問 :身體不好,家人不讓吃素,自己在齋日一吃素就感覺極不舒服,似乎幹擾特別我,餓得也特別快。怎麼辦呢?

  答 :吃素阻饒多,說明自己冤親債主多,深信因果後我們明白,一切都是自己前面殺業的因,造成現在多病的果。家人反對,你可以吃肉邊菜,你不一定要說吃素,你可以說我想吃這菜,人感覺不舒服,吃點清淡點素菜。如果餓,多吃些粗糧,吃些豆類,象花菜、土豆、芋艿等,還有豆製品等。都是很好首選。

  因爲你的身體總是適應了吃肉,馬上吃素總有一些不舒服的反映,也是對你考驗,修行過程也是考驗你意志和決心過程。總之,一切以善巧和方便爲宗旨,學佛讓我們更快樂,而不是更煩惱。

  

  問 :請問可不可以把金剛沙灑在已經做成“食物”的動物上面,比如已經做熟的魚、雞鴨等等這些可憐“生命”的身上啊?還有,菜市場裏的肉攤上的衆生肉,可以灑在那裏嗎?如果可以,就可以悄悄地利益他們了。

  答 :甘露水、金剛沙都可以撒在活的動物或他們屍體上利益他們,就是撒在江河湖海只要動物們接觸到都可以真實利益他們。也可以備個過解脫,只要在物命們頭上過下,也可利益他們。

  

  問 :死魚怎麼處理?

  答 :我們遇到死魚一般處理是:將金剛砂撒在魚頭、胸、尾少許,然後盡量找到人踩不到的地方埋掉。若沒有金剛砂,念佛、念經也可以,因爲魚死後,魂識不會走太遠,還來得及對它們進行法布施、種善根,所以佛號、經、咒一定要念!

  

  問 :放生在菜場采購功德大?還是在批發市場采購功德大。

  答 :關于去批發市場和去菜市場采購的問題,在此用一個古時北京城內處決人犯的比喻。批發市場好比死囚牢,人犯(物命)已定好死刑,毫無生機可言。暫時關押在此,即將解赴刑場。有的可能稍緩一點,但這是早晚的事。 菜市場好比北京城內的“菜市口”刑場,已將人犯(物命)解到,隨時准備受刑,或刀砍、或活剮、或沸湯……生命已到生死存亡最後關頭,危如朝露。(也有買好後回家再殺,但這也和菜場當場宰殺無太大差別了。) 我們在批發市場買下物命救放,好比劫了大牢。 我們在菜市場買放,從屠刀口下搶下物命,好比劫了法場。 二者具有同等的意義--救命。在功德上,實在要作個比較的話,可能在菜市場救生更大一些。因爲菜場衆生瀕臨死亡線最近,接近生死邊緣,可以說是拯救生命于千鈞一發之際。衆生的感恩之心勢必也愈發強烈。(當然我們做這個事可不是爲了圖它們報什麼恩。) 大型的放生活動,一般習慣上都去批發市場,貨源充足,價格低廉,便于救放更多的生命。但千萬不要圖方便,省心、省力、省事。而搞預定噢! 大型放生活動去菜市場也可,但一定要准備充分,貨車、供氧設備、桶、盆等器具齊備,物命在時間上能耗的起,衆人要有耐心等的起,畢竟是在搞突擊,購買的品種多樣化,數量又多,一個一個攤點清理、收拾過來,砍價、稱重、打氧等可需要不短的時間。

  

  問 :許多人護生和放生都是爲了對于功德有所求的作法?請問您的看法。

  答 :如果求做功德去護生、放生,未嘗不是好事,假如沒有功德的話他就不肯做了,也是一樁好事。到底有沒有功德?給諸位說,沒有功德,實實在在講沒有功德。是不是白做?沒有白做,有福德,福德跟功德不一樣,這是屬于福德。你決定有果報,種善因一定得善果。怎麼樣把福德變成功德?你做這些事情無所求,這是功德。有所希求是福德;無所求是真心做,是清淨心在做、平等心在做,這屬于功德。有所求,你還求福、你還求壽,求福、求聰明智慧、求長壽,你心裏還有所求,你做這些事情能滿你的心願,佛家常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有求的心去做也好,一切無求心做那就更好,那才屬于功德邊的事情。

  

  問 :關于共修放生的數量和圓滿功德方面的問題?

  有的居士講:我今年參加了共修放生活動,年初我曾發願放生100萬,現在共修放生數量已超過5千萬,我的願望是否已經實現了?是否所有參加共修放生的人都具足放生5千萬的功德?

  答 :是否圓滿了放生100萬的願望,要看你當時的發心。如果你是發心和其他人共同放生1…

《放生方法問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放生置疑問答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