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行善。莫造殺業,莫生惡念。
10、“多病乃爲殺生報。”
11、佛法大海,根本之鑰,在明因果。一切善惡根源,起于方寸,轉念之間,果報已具。一念善,轉危爲安;一念惡,折損福報。所謂:“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12、“大地的兒女,卻將餐桌變成一個祭壇,在刀叉匙筷間,咀嚼他們的貪婪、殘忍和仇怨。”
13、“一切衆生,不但是過去父母,亦是未來諸佛,你放它的性命,你就是菩薩。”
“放生,是一輩子的事!”
14、“放生法門,功德第一,上通天府,下抵幽冥,非大智大慧者,莫能輕信。其至真至簡,叁施皆備。但末法衆生,卻鄙夷譏議,視之爲無物。”
15、起心動念皆是業,業不重不生娑婆。
“落盡繁華忏前愆。”
16、視仇如親系于心。“觀音慈,普賢行。”
17、緣起性空何所執,緣聚緣滅皆爲幻。
惟依慈悲彌陀父,扁舟渡海到淨土。
18、念佛的歡喜心,放生的同悲心,而成就了脫生死的菩提心。
19、佛陀爲大醫王,放生念佛治絕症。吃素、念佛、放生、忏悔。
放生儀軌
(一)楊枝淨水贊
楊枝淨水 遍灑叁千性空八德利人天 福壽廣增延 滅罪消愆 火焰化紅蓮 南無清涼地菩薩摩诃薩(叁稱)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叁稱)
(二)大悲咒 (一或叁遍)
南無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南無阿唎耶 婆盧羯帝爍缽啰耶 菩提薩埵婆耶 摩诃薩埵婆耶 摩诃迦盧尼迦耶 唵 薩皤啰罰曳 數怛那怛寫南無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 婆盧吉帝室佛啰愣馱婆 南無那啰謹墀 醯利摩诃皤哆沙咩 薩婆阿他豆輸朋 阿逝孕 薩婆薩哆那摩婆薩哆 那摩婆伽 摩罰特豆怛侄他 唵 阿婆盧醯 盧迦帝 迦羅帝 夷醯唎 摩诃菩提薩埵 薩婆薩婆 摩啰摩啰 摩醯摩醯唎馱孕 俱盧 俱盧竭蒙 度盧度盧罰阇耶帝 摩诃罰阇耶帝 陀啰陀啰 地唎尼 室佛啰耶 遮啰遮啰 摩麼罰摩啰 穆帝隸 伊醯伊醯 室那室那 阿啰參佛啰舍利 罰沙罰參佛啰舍耶 呼嚧呼嚧摩啰 呼嚧呼嚧醯利 婆啰娑啰 悉唎悉唎 蘇嚧蘇嚧 菩提夜菩提夜 菩駛夜菩馱夜彌帝唎夜 那啰謹墀 地利瑟尼那 波夜摩那 娑婆诃 悉陀夜 娑婆诃 摩诃悉陀夜 娑婆诃悉陀喻藝 室皤啰耶 娑婆诃 那啰謹墀 娑婆诃 摩啰那啰 娑婆诃 悉啰僧阿穆佉耶 娑婆诃 娑婆摩诃阿悉陀夜 娑婆诃 者吉啰阿悉陀夜 娑婆诃 波陀摩羯悉陀夜 娑婆诃那啰謹墀皤伽啰耶 娑婆诃 摩婆利勝羯啰夜娑婆诃 南無喝啰但那哆啰夜耶 南無阿唎耶婆嚧吉帝 爍皤啰夜 娑婆诃 唵悉殿都 漫多啰 跋陀耶娑婆诃
南無甘露王菩薩摩诃薩 (叁稱)
(叁)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一遍)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複如是 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挂礙 無挂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叁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即說咒曰 揭谛揭谛 波羅揭谛 波羅僧揭谛 菩提薩婆诃
(四)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士陀羅咒(往生咒)
南無阿彌多婆夜 哆他伽多夜 哆地夜他 阿彌利都婆毗 阿彌利多 悉耽婆毗 阿彌利哆 毗迦蘭帝 阿彌利哆 毗伽蘭多 伽彌膩 伽伽那 枳多迦利 婆婆诃(叁遍)
(五)啓請
佛
香花迎 香花請 南無一心奉請盡虛空遍法界十方常住 法 寶(叁遍)
僧
(六)仰曰
十方叁寶,釋迦本師,彌陀慈父,寶髻如來,寶勝如來,觀音、勢至菩薩、流水長者子,天臺、永明、蓮池諸菩薩大士等,惟願慈悲證知護念,今有水陸飛行諸衆生等,爲他網捕,將入死門,弟子○○發慈悲心,學菩薩行,贖其身命放使逍遙。
我今依大乘經典稱揚七佛如來,十種通號,解說十二因緣法相,並代爲忏悔宿業。授與叁皈依,發四弘誓願,稱念阿彌陀佛聖號。但以此諸衆生等,罪障深重,神識昏迷,不能了知甚深妙法,仰乞十方叁寶威德冥加,令其開悟,早得解脫。
(七)忏悔
現前諸衆生,念汝多生業重,墮在畜生,至今爲汝等,對叁寶前發露罪愆,汝當至誠隨我忏悔。
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罪障皆忏悔(叁遍)
(八)七佛滅罪真言
離婆離婆帝 求詞求诃帝 陀羅尼帝 尼诃啰帝 毗黎你帝 摩詞伽帝 真陵幹帝莎婆诃(叁遍)
南無求忏悔菩薩摩詞薩(叁或七遍)
(九)皈依
諸佛子!汝等不聞叁寶,不知皈依,所以輪回叁有,墮畜生身。我今爲汝,授與叁皈依法。汝今谛聽!諸佛子等。
皈依佛┌皈依佛兩足尊┌皈依佛不墮地獄
皈依法│皈依法離欲尊│皈依法不墮餓鬼
皈依僧┘皈依僧衆中尊┘皈依僧不墮畜生
皈依佛竟 皈依法竟 皈依僧竟(叁遍)
(十)說法
諸佛子!我今爲說十二因緣,生相滅相。令汝了知生滅之法,悟不生滅法。當處究竟,當處清淨,當處自在。一究竟,一切究竟,一清淨,一自在,一切自在同放諸佛,證大涅槃。
甲、生相
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
乙、滅相
所謂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受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無明無性本是諸佛不動之體,汝等執著,妄起無明,譬如病目,見空中花,既知是已,無明即滅。
(十一)稱名
諸佛子!我更爲汝稱贊如來吉祥名號,能令汝等永離叁途、八難之苦,常爲如來真淨佛子。
七佛如來
南無多寶如來 南無寶勝如來 南無妙色身如來
南無廣博身如來 南無離怖畏如來 南無甘露王如來
南無阿彌陀如來(叁稱)
南無寶髻如來 南無釋迦如來
十種通號:
“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諸佛子等!此七如來,以誓願力,拔濟衆生,一稱其名,千生離苦,證無上道。二稱其名,千生離苦,證無上道。叁稱其名,千生離苦,證無上道。
(十二)發願
諸佛子!再爲汝等稱四弘誓願,令汝得聞,依法發願,依願修行,汝今谛聽。
“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頤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叁稱)
“自性衆生誓願度 自性煩惱誓願斷
自性法門誓願學 自性佛道誓願成” (叁稱)
(十叁)求願
佛
南無常住十方 法 寶(叁遍)
僧
弟子○○一心求哀仰願,十方叁寶,慈悲加持,憐愍護念。願所放衆生,既放之後,永不遭遇網捕吞殺,獲盡天年,速生淨土。並願捕生人等,回心向善,頓悟叁世因果,及心佛衆生平等無二之理,解冤解結,救世救生,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更願放生弟子○○等,叁障蠲除,福慧增長,叁學增明,行願宏固,自修定慧,爲度衆生。救護衆生,常如已想,畢竟今生,得生安養,廣度衆生,共證真常。
(十四)念佛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 大慈大悲 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轉念四字佛號)...阿彌陀佛(放生)
(十五)回向
放生功德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沈溺諸衆生 速往無量光佛刹
十方叁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诃薩 摩诃般若波羅蜜
放生問答
問:什麼叫做放生?
答:放生就是看到有生命的異類衆生,被擒被抓被關被殺,驚惶失措,命在垂危之際,發慈悲心,買物救贖,予以解救釋放的一種行爲!
問:爲什麼現在反對批評放生的人很多?
答:放生最容易消業障,簡單易行,只要發心,隨時隨地,一人多人,錢多錢少,都可以放生。正因爲放生如此殊勝,累劫多生以來,我們多少的冤家債主,邪魔外道都不願意我們如此簡單地便消除業障,成就遺業,因而千方百計,增長無明,混淆視聽,蠱惑人心,阻撓人們放生。
問:禽獸畜生千千萬萬,我們放生怎麼放得完?
答:天地之大德曰生,如來之大道曰慈,上天皆好生而惡殺,吾人力行放生,長養慈悲,己合天心且諸佛歡喜。要知道救一物命,如救一佛子,功德已無量無邊,更何況救衆多物命!至于千萬異類畜生放之不盡,這是累劫宿世以來的共業所造成,我們但盡自己的能力隨緣放生,慚愧自己劣爲俗地凡夫,力有未逮,總不能因其太多而不解救物命于萬一吧!
問:放生的生物,有些都已損傷,放了也未必可活,何苦浪費金錢?我看過有些放生的動物死在荒野,沒有什麼意義!?
答:任何一種有生命的個體,均好生怕死,自有其求生的本能,傷殘之人,落于荒郊野外,自有其求生之道,損傷的異類畜生亦然!你只看到少數不幸死在荒野上的,你可曾想過還有更多更多的生物,經由放生的善舉早已回歸自己的家園,悠遊自在,安享天年了!只是因爲你沒有看到,便可以武斷地批評所有放生的生物皆死于荒野嗎?縱使放生之物命不幸而死,死也死得其所,死于大自然的懷抱之中,猶千萬倍幸于被人宰殺、被煎、被烤、被炸于鍋鼎之中!
問:放生爲什麼一定要授叁皈依及念佛?
答:今朝千載難逢,我們與異類畜生有緣救其生命,但他們仍不能脫離輪回業報。我們更當發大慈悲心,爲衆生授以叁皈依,“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畜生。”使其今生報盡,永不再淪入叁惡道中,並且法師與所有居士爲其誦念“南無阿彌陀佛”聖號,六字洪名早已盈盈灌注其八識田,來生轉世爲人,必能值遇佛法,念佛修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永遠脫離六道輪回之苦,此乃放生中之大放生!
放生時應注意之事項:
◎放生物不事先預訂:
在不預先告知的情況下突然去采買物類放生,以避免漁夫獵人商家藉此捕獵兜售。
◎放生地點不固定:
不固定時間地點采買,不固定時間地點放生,總之避免有心人士藉此伺機斂財捕抓而禍及放生物類。
◎放生多少不拘:
隨個人發心,十元不嫌少,千萬不嫌多,物命一條不嫌少,物命萬千不嫌多,但求慈悲至上,心誠爲要。
◎衆生應細心周到:
放生地點宜選擇人煙稀少,地廣水深,適合物類生存之地域爲原則,放生是救命的行爲,把衆生當作是自己的父母手足子女看待,盡量做到周全完備,庶幾乎問心無愧才可以!
海濤法師的弘法志願
海濤法師現任:佛陀教育中心負責人、佛教衛星電視臺臺長、中華印經協會理事長、中華護生協會理事長、生命教育協會理事長。
多年來法師的弘法行腳遍反校園、監獄、軍隊、全省寺院以反一般社會團體,並遠至海外弘法及朝聖旅遊,于臺灣各地成立佛陀教育中心,內設有講堂、佛教圖書館,並大量印製經書、錄製錄音帶免窦結緣,透過法音宣流,將佛法普潤群生,淨化人心,建立清淨的人間大道場。
中華護生協會
成立護生協會之宗旨:基于佛陀教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衆生乎等、慈悲相待”之理志,並培養、喚起世人“萬物一體、慈悲大愛”之廓然心胸,于各地成立放生團及護生園區,藉由不同方式、地點,定期(或不定期)舉辦各類護生、救生活動,以教育化導世人學習尊重生命、愛護生命—不只尊重愛惜自己生命,也尊重愛惜別人生命,更要擴大心量尊重愛護一切大小生靈物命。護人與人間,人與一切萬物間,皆能互愛互助、共存共榮;彼此尊重包容,和平快樂共處;進而谛造出一個純真純善至美至慧的生命共同體,讓人間變得更幸福,世界更安祥,地球更美好。
目前已在臺南縣玉井沙田村成立“玉井放生保育地”。海濤法師的願力是希望在臺灣各地都能成立放生的保育地,期望大家一起投入放生、護生的愛心行列。
中華印經協會
成立印經協會之宗旨是:1.結合有志之士,大量倡印各類佛教經典、佛教漫畫書,並致力翻譯各類經典,廣泛流傳海內外,期使大衆閱讀經與,認識生命的本質及意義,培養書香社會、關懷人文的胸懷。2.成立佛教讀書會、共修會,倡導讀誦經、念佛等活動,藉由大衆共修之力,積極推廣讀經與念佛之風氣。3.將一系列的佛陀教育叢書,贈與國內外佛學機構、佛學院、機關團體、學校、監獄、軍隊等。
索取入會申請表請洽:各地佛陀教育中心
或請撥服務專線:(03)958-7696
護持郵政劃撥帳號:19658482 中華印經協會
《放生手冊(海濤法師輯)》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