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德,人人皆好生而惡殺,我們力行放生,長養慈悲,已合乎天心而且諸佛歡喜。要知道救一物命,如救一佛子,功德已無量無邊,更何況救衆多物命!
叁、解釋業重難救之理
問:我們殺雞宰羊,這是勢所難逃。我就算不殺,也會被其他的人來殺,那還不是一樣被殺?
答:衆生被殺的業報就算是逃不掉,難道自己即將要犯下的殺業之罪不能逃嗎?因爲衆生逃不掉而殺它,將來與這逃不掉的衆生一樣,會遭受迷不掉的罪報。你不想想,這物命前生就是有著這種“被殺是迷不掉”的錯誤知見,以致今日自己也逃不掉。
問:世間物命,大多是互相欠債互相償還,它今天被我殺就是在償還我的債,殺了又有何罪?
答:殺生還命債,理所當然,但有二種分別,即對受殺果與不對受殺果。對受殺果者,前世他雖然曾經殺我,今生相遇,成爲畜生被我殺,算是償還債務。不對受殺果者,就是前世這人雖然曾經被他所殺,今生殺人者轉爲畜生償還前世殺人的業報,但也不一定是償還給你啊!
現代人婚喪喜慶宴客之時,往往牲肴數品,一盤肉中,卻有無數的生命,難道你敢保證這些被殺害的生命都是來還你債,甘心被殺的嗎?要知道!收取前世別人所欠我們的債,恐怕千中難以收回一二,然而現在就開始借債于來生者,卻是比比皆是。想到這裏,你的良心難道不會害怕嗎?
問:就算不是欠我命債的人,我殺害它,固然有罪:如果是欠我命債的人,我殺害它,一住一來,殺報就算了結,難道也有錯嗎?
答:你沒有看到路上相互毆打的人,兩人你打我一拳、我回你一腳,誰也不想被多打一下。你曾看見兩個打架的人,能夠自動停手不打,還能心平氣和嗎?菩薩對于未來世的因果業報,看的清清楚楚,所以就算遇到怨仇之事,也不會報複的。
問:佛教說:“有生命的衆生,都是我們過去世的父母或六親眷屬。”這有何證據?
答:六道衆生,無量劫來,輪回不已。若以一劫論,其數無量,你怎能說目前一切,與我們無關呢?我們投到這人間來,有父母、兄弟姊妹等,這些都是輪回中的一環,今生父母生我,以後我再生別人,彼此輾轉相生,再加上我們的殺業,現在你殺我、食我,以後我殺你、食你,殺業不絕,冤冤相報,彼此相殘,如是相生相殘,一下子生爲人,一下子又淪爲畜生,在四生六道中,來來去去,永無止息,父母、眷屬就是我們輪回道上的伴侶。你如果能做如是想,就會不忍心再去殺害生命。
問:如果看見有人殺生,雖然我曾發過救度衆生的誓願,但沒有能力解救它時,怎麼辦?
答:默持一切神咒,或稱佛菩薩的名號,或代其發忏悔心、出世心,則被殺害的物命,自然能感受到利益。
四、解釋宴客違俗之疑
問:通常宴客時,若光是素食蔬果,太過于輕慢招呼,一定要有山珍美食宴客才夠體面。如果爲了戒殺之事,而怠慢親朋好友,恐怕也不對吧!
答:如果你所請客的人是善良之人,必定喜愛你戒殺護生,你用素齋招待,他一定不會怪你怠慢;如果這人怪你招待不周,則必定是貪圖口腹之小人,就算怠慢他也沒什麼不可。甘願造下殺業重罪而去奉承他人之口,我是不會做這種愚癡的事。
問:婚喪喜慶宴客互相比奢靡已經成爲現今的禮俗,就算我想改變這種大魚大肉的宴客方式,也是孤掌難嗚,又有什麼辦法呢?
答:既然不能移風易俗,改變現代人的禮俗,你何不獨善其身呢?就算其他人都不能戒殺護生,我一樣可以堅持自己戒殺護生的理念,這才是大丈夫的行爲,否則以爲隨順世人的殺業才是正確的行爲,就是婦人之仁。
問:如果是爲了特別准備招待賓客才殺生,應該要戒:萬一是親朋好友忽然來訪,我來不及准備素食,只好去菜市場買殺好的,這樣可以嗎?
答:既然你已經開始持戒殺這條戒律,像這種招待客人的食物,平時就應該准備;等到客人來了,才擔心沒有食物招待,這就是平時不重視生命的原因。願雲禅師有一首偈頌說:“千百年來碗裏羹,怨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喜歡大魚大肉宴客者,應該將這首偈頌書寫在平時看得到的地方,來提醒自己。
五、解釋葷腥禱神之疑
問:當我們在向神明祈禱,或是求子、延壽,乃至求取功名富貴,如果沒有祭祀牲禮,似乎顯不出心中的誠意。
答:天地神明皆有好生之德。如果使其他衆生失去孩子,自己卻拿來祭祀以求子;或是減他人壽命以求壽,傷害他人的性命以求名利,無論如何都是天理不容,自己也應該不忍心才對。有些人本來命中有子,反而因爲殺生而絕後;本來應當延壽,因殺生而減壽;本來有名利富貴,卻因殺生而折福,這些都是未可知的事。如果只看眼前,隨順風俗,殺生求子、求壽,只有將來受苦的份。
問:假如父母有病,看病、吃藥都沒有效,又不能去求神問蔔,難道就這樣束手無策嗎?
答:每一個人的生死自有定數,天地尚且有無可奈何的事,何況是鬼神呢?殺生祭拜只是增加自己殺生的業報。如果在醫藥無效之下,真要爲父母求福、求壽,同鮮花素齋,供養佛菩薩,諷誦《藥師經》。如果聽信邪說,一定要殺生來求壽,萬萬不可相信。
問:凡是吃素者,祭祀可以用素食;但如果是吃肉的人,卻故意用素食祭祀,就是在輕慢神明。
答:有一句俗話說:“鵲獨吞一只腐爛的老鼠,鳳凰絕對不會過來奪食的。”
問:都是神明,爲什麼有些血食,有些不吃葷腥。這是什麼緣故?
答:宿世爲人正直,所以爲神明。然而就正直中,如果是嗔心重者,必墮血食,慈悲心重的人,則不吃葷腥血食。又因宿世有布施行善,所以爲神明。若不知佛法僧叁寶,但修世間善事,則福報勝于智慧,必墮血食;若深信因果,懂得于佛門中廣行布施,則智慧勝于福報,就不會吃有生命的食物。
問:人壽的長短,若鬼神不能做主,應該是禱告也不會靈驗。但有一些患病的人,醫藥都救不活,擡去求神問蔔,他的痛卻好了,他的壽命延長就是鬼神在操縱的。所以,怎能不好好的祭拜神明呢?
答:前此之病,鬼神所導致,後此之壽,卻非鬼神所延長。壽命苦未盡,不祈禱也會痊愈;性命欲終時,就算是祈禱也無效。不過那些血食邪鬼,觀釁而動,乘機索食而已。愚笨的人看見祈禱後病真的痊愈了,就說這是祈禱神明而感應的;如果祈禱後病人立刻往生時,愚笨的人又會說:就是沒有早一點求神問蔔才會如此。在《譬喻經》上面記載:“鬼神知人壽命罪福,不能生人、殺人,不能使人富貴貧賤,但欲使人作惡犯狙殺,因人衰耗而撓亂之,得設祠祀耳。”
六、解釋飨親祭祖之疑
問:爲祭拜神明而殺生,是不可以的,但爲孝養父母而殺生,難道也不可以嗎?
答:爲人子女者,有善歸說,有過則歸己,這是爲人子之道。自己不殺生,卻說是爲了奉養雙親而殺,就是將過錯歸于雙親。就好比國家法律,自己不敢犯法,就可以讓父母去犯法嗎?如果父母沒有吃素,用叁淨肉可,或買商店的熟食。孝養父母未必一定要殺生才可以,否則就是拿有毒的酒讓雙親止渴一樣的意思。
問:做人子女慎終追遠最重要莫過于祭拜祖先。如果父母生前沒有吃素,卻在往生後用素食祭拜他,那不是不孝順嗎?
答:如果祖先要藉由你的祭祀才能飽餐,那一整年的祭祀也沒有幾次,一年叁百六十五日不就整年餓著了?所以祭祀不過是盡人子之孝道。豈能夠宰殺雞羊,造殺業而說是盡孝心呢?
爲人子女者,生時不能盡孝承歡,讓父母一世辛勞,死後僅以虛假的名義祭祀,連累父母承擔殺業,這絕不是爲人子女應有的行爲。
問:子孫祭祀祖先,祖先們有來享用嗎?還是沒有?
答:祖先若轉生鬼神,子孫能以精誠感應,則來享用你們的祭拜;若投生在天道,已經在天上享樂故,不會來享受這人間的食物;祖先若在地獄、畜生或餓鬼道叁途,因爲受苦無盡的緣故,不能來享用;若生在人道,已經另有六親眷屬,也不會再來享用你們的祭祀。子孫雖然極爲虔誠,不過自享其福而已。
問:祖先若沒有來,會有其余的鬼神來接受祭拜嗎?
答:有的。在《長阿含經》上記載:“一切人民所居舍宅,皆有鬼神:無有空者”。在《優婆塞戒經》記載:“若近樹林,樹神受祭,若近江河泉井,江河泉井等神受祭。”
七、解釋因果差別之疑
問:好生者得長壽,殺生者得短命,這是定理。但是爲什麼有些好生之德的人短命,而殺生者卻長壽?
答:報應有叁種。一者今生受報,稱現世報;二者來生受報,稱來世報;叁者多生多劫才受報,稱後世報。好生卻短壽,是宿世所造的孽,今生受到果報,如果就此開始殺生,則會愈短命;好殺生卻長壽,乃是宿世所修的福報,現在在享福,如果能停止殺生,則福壽會愈長。
問:有些人都有在戒殺放生,誦經持咒,但卻沒看見有什麼好報?
答:報應之快慢,要看因緣是否成熟。因緣未到而求速報,就好像剛播種就望著趕緊收成。人生在世,各種天災人禍,或是疾病意外都是難免的,如果今生平安順利沒有什麼意外發生,這就是福,你怎麼知道沒有福報在庇祐著你?
問:就是要有現世報應,世人才會覺得害怕,如果延到下輩子才遭受到報應,一般人是不會相信的。老天爺爲什麼不讓他們趕快受到報應?
答:報應之快慢,都是自己的業力所招感。今生做善之人,如果過去世的罪業先來受報,則不能先報應他今生的善行;惡人過去世所修的福德既然先受報,就不能先報應他今生所造的惡業。如果一定要看到現世報應才相信,實在是愚夫愚婦之智。
問:有些人在還沒有開始修福時,所求如意:在開始行善之時,卻反而有逆境産生,這如何解釋?
答:若不是偶然,就是過去世有業,本來當受重報,因現世修福的原因,轉成重報輕受。譬如一個死刑犯,本來擇日要進行槍決,但還未到行刑之時,因有其他因素或證據顯示,改爲無期徒刑。這…
《護生手冊(海濤法師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