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護生手冊(海濤法師輯)▪P7

  ..續本文上一頁不墮畜生。”使其今生報盡,永不再淪入叁惡道中。並且,在皈依法會上,出家法師與所有居士爲其誦念“南無阿彌陀佛”聖號,六字洪名早已盈盈灌注其八識田中,來生轉世爲人,必能值遇佛法,念佛修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永遠脫離六道輪回之苦,此乃放生中之大放生!

  問:有人說“吃素就是最徹底的放生”,他們告訴我吃素就已經足夠了,何必還要放生?

  答:這是一個大錯特錯的觀念,有這種想法的人一定要趕快矯正過來,否則千千萬萬的人可能因爲這種邪知,以訛傳訛,永遠不去放生了;千千萬萬的物命更將因此見解,喪失了放生被救的機會。我們能夠吃素當然很好,但吃素只是消極地不再造新的殺案,不再積欠新的殺債而已。但累劫多生以來,我們所造的舊殺業,所欠的舊殺債早已數不清了,但還是要償還,還是有因果報應的;而放生則是積極地還債,救贖生命,償還以前我們所欠無數的殺債。

  問:放生的對象有沒有限製?

  答:沒有限製。舉凡天上飛的如鴿子、麻雀,地上走的如雞鴨、牛羊,水裏遊的如魚蝦、鲈鳗,土裏鑽的如螞蟻、蚯蚓,大到獅子、大象,小到蚊子、蒼蠅,只要有生命的個體,都可以放生。

  問:能不能更明白告訴我,“吃素”與“放生”究竟有什麼不同?

  答:就好比一個賭徒願意改邪歸正,首先必須要做的便是戒賭,不再造新的賭債(戒殺吃素),再來更要積極地還債,努力把以前所積欠的賭債一一還清(贖命放生),如此才能真正走上正途。

  吃素是止惡,是消極地不再造殺業,不再積欠新的殺債;而放生卻是揚善,是積極救贖生命,償還以前所欠的殺債。吃素而不放生,以前所欠的殺價還是有果報的;放生而不吃素,所賺得的功德又因爲吃肉殺生都賠光了。所以放生與吃素是一體的二面,須要相輔相成,同時並行,效果才會顯著。

  問:每次我一想到要放生或者提到放生,周遭就有無數阻撓批評的聲言四起,這是什麼道理?

  答:這個現象是個十分普遍的現象,也是個絕對必然的現象,一點也不奇怪。簡單地說,這是因爲我們業障深重的緣故。今生累世以來,我們早已積結了無數的血海深仇,我們生活周遭中,無數的冤親債主早已虎視耽耽,伺機報複。如果我們力行放生,救活了無數衆生的性命,業障消得愈多,冤親債主便愈沒有機會來報仇了,因此魔王邪衆便無所不用其極,顛倒是非,混淆視聽,增長無明,利用我們周遭的一切來阻撓我們放生。

  同時這也是物命業障深重的緣故,因爲這些物命以前到處跟人家結冤仇,到處批評放生,阻撓人家放生,所造的罪業太深太重,所以一遇到善人想要救它們時,那些以前受害受難的冤親債主勢必百般報複阻撓,這是因果報應必然的道理。

  參、戒殺放生文選錄

  宋慈雲忏主遵式《誡酒肉慈慧法門偈》

  戒教淨兼備之天臺祖師

  遵式大師

  遵式大師爲北宋天臺宗高僧,又稱天竺忏主、慈雲忏主、慈雲尊者、靈應尊者。大師撰著極多,尤其所撰的忏儀甚多,所以世稱“百本忏主”。

  大師的教學思想是嚴肅戒律、教弘天臺、志行在西方淨土。認爲戒律是生死海中的寶筏、惡病的良藥、暗處的明燈,因而強調戒德的殊勝,稱揚戒律是萬善之本,並且極注重日常生活的舉止行儀,尤其大力提倡淨土法門,勸大衆老老實實的念佛。

  這首《誡酒肉慈慧法門局》,爲遵式大師收錄自《楞伽經》、《央掘經》、《涅槃經》、《薩遮尼幹經》、《阿含經》、《正法念經》、《華嚴十住經》等諸大小乘經典,結集而成的一百首偈頌,命名爲《誡酒肉慈慧法門》。希望還不明白戒殺因果之人,能引以爲戒;已相信戒殺因果者,更應時時警惕在心。

  南無佛法僧,大慈叁寶海,我今欲依教,普勸諸衆生。

  莫殺莫食肉,同蘊仁慈行,無病保長齡,未來成佛道。

  諸佛大菩薩,常爲救衆生,舍頭目身命,不計河沙敷。

  代鴿棄王身,全蟻委龍命;流水濟枯魚,薩壤充饑虎。

  曆劫偏行茲,茲善力成就,佛無一切心,惟有茲心在。

  若有行慈者,不殺不食肉,仰願佛威神,世世常加護。

  殺生佛所說,即殺自父母,亦殺自妻女,兄弟及姊妹。

  一切男女攝,皆曾爲父母,生生所受胎,從之禀遺體。

  受一畜生形,骨血如山海,一一類中身,生生不可計。

  輪回六道間,展轉爲親屬,故食諸衆生,名食父母肉。

  又觀一切身,悉是我本體,自度及他肉,其實是一肉。

  如舍前後住,亦名爲我舍,當知食肉人,即食自身肉。

  佛觀如來藏,佛界衆生界,一界無二界,一切肉一肉。

  伎兒暫變易,元是一人身,若欲殺衆生,當起諸佛想。

  獵師屠兒輩,及捕魚鳥人,衆生遙見者,皆生必死怖。

  謂此惡心人,貪利及肉味,手持利刀箭,念欲殺我身。

  飛翔及潛竄,驚怖而遠避,常與諸衆生,超大怨怼想。

  一切惜身命,人畜等無殊,若欲食衆生,先試割身肉。

  死是極大苦,誰能不畏之,但當自觀身,雲何食他肉?

  爲利殺衆生,以財網諸肉,二俱得殺業,死墮叫喚獄。

  汝聽殺生者,死墮地獄處,鐵城高八萬,四千由旬量,

  長廣亦複然;滿中猛火炎,表裏皆洞赤;猘狗守四門,

  獄卒理雷震,兩眼如電光,驅汝殺生人,入中而受苦,

  力士執鐵矛,矛身長一丈,利刃闊八寸,望胸撞罪人,

  胸入背上出,苦痛不堪聞,千萬億歲中,受斯極大苦。

  汝聽食肉人,死墮阿鼻獄,鐵屋亦高廣,八萬由旬量,

  四門猛火炎,南北皆交徹,鐵牆鐵羅網,鐵枷鐵扭械,

  一一火燒之,皆令其洞赤,食肉受斯苦,億百千萬歲。

  汝聽煮肉人,墮镬湯地獄,一萬有二千,深廣由旬量,

  至夜猛火燃,湧湧湯常沸,于中受大苦,一萬七千歲。

  汝聽炙肉人,堅熱鐵床獄,其獄有八千,縱廣由旬量,

  床下猛火燒,罪人臥其上,心肝肉焦爛,一萬二千歲。

  汝聽切肉人,死墮斫剉獄,五百大力士,利刀斬罪人,

  萬段至微塵,業風吹更活,如是終複始,一萬二千歲。

  汝聽養群雞,爲貪肥肉者,一雞于一日,計食五百蟲,

  主人當半罪,同雞墮地獄,其獄盛熱糞,八萬由旬量,

  人雞俱入中,滿五千萬歲。汝聽捕獵人,安锵及設樯,

  罥索安陷井,利刀放鷹犬,四迸競圍合,逼逐殺衆生,

  死裏鐵軸獄,方丈一萬釘,驅上輪一匝,遍體萬釘刺,

  舉身悉交徹,苦痛不可忍,百幹萬歲中,受斯對報苦。

  殺生食肉者,從諸地獄出,受餓羅刹身,獅子豺虎狼,

  貓狸鸱枭鹫,唯捕新血肉,衆生各藏護,不令其得便。

  饑火常燒心,念念思他肉,由是惡熏習,大慈種永斷。

  設得生人中,殘疾命短促,愚癡謗因果,死還墮地獄。

  佛說此語時,無量諸羅刹,悲號誓斷肉,及護斷肉人。

  汝今聞此經,雲何不改過?徒勞生爲人,不及食人鬼。

  慎莫燒山野,慎莫破堤塘,莫伐有巢樹,莫燒含蠹薪,

  若見殺衆生,方便常救護。

  南無十方佛,大智德世尊!我欲勸衆生,舍酒求明慧。

  如佛之所說,飲酒多過患,八萬塵勞門,叁十五種失,

  悉以酒爲本。汝等應谛觀,酒酣心眩亂,六識盡昏迷,

  若臣乖儀節,父子絕尊卑,母女亂其風,禮檢不能製。

  如舍婆堤國,有鴦掘摩羅,酒醉淫泆母,因茲殺其父,

  母複通外情,將刀複害之。亦如莎伽陀,神通大羅漢,

  因遊支提國,漸到跋陀村; 彼有大毒龍,字庵姿羅提,

  其龍甚暴惡,侵害彼村人;羅漢神通力,降伏毒龍已,

  村人思報恩,多設酥乳糜;有女設糜已,憂其發冷病,

  遂取水色酒,奉上大羅漢;羅漢謂是水,飲已酒力發,

  迷亂倒寺門,衣缽棄余處;醒時用神力,能伏大毒龍,

  醉後如死人,不能伏蝦蟆。世尊命羅漢,及諸比丘衆,

  至彼羅漢所,因茲製酒玻。

  正法念經說:閻羅責罪人,將驅入地獄,先說如是偈:

  酒能亂人心,令人如羊等,不知作不作,如是應舍酒。

  若酒醉之人,如死人無異,若欲常不死,彼人應舍酒。

  酒是諸過處,常能不饒益,一切惡道階,黑闇所在處。

  飲酒到地獄,亦到餓鬼處,行于畜生業,是酒過所诳。

  酒爲毒中毒,地獄中地獄,病中之大病,是佛之所說。

  若人飲酒者,無因緣歡喜,無因緣而嗔,無因緣作惡,

  于佛所生疑,壞世出世事,燒解脫如火,所謂酒一法。

  若人能舍酒,正行于法戒,彼到第一處,無死無生處。

  莫飲無明酒,能爲衆苦因,聲聞住明脫,猶是醉歸人。

  若是病苦時,應當觀病本,從癡有愛生,習業招病果。

  耆婆盡道術,尚不能救療,豈有世藥酒,而能瘥我病。

  酒爲放逸根,不飲閉惡道,甯舍百千身,不毀犯酒戒;

  甯使身幹枯,終不飲此酒。假使毀犯戒,審命滿百年,

  不如護禁戒,即時身磨滅。決定龍使瘥,我猶故不飲,

  況今不定知,爲瘥爲不瘥。作是決定心,心生大歡喜,

  即獲見真谛,所患即消除。

  汝聽釀酒家,死墮堿糟獄,亦墮沸灰中,一萬八千歲。

  汝聽沽清酒,死墮酒池獄,滿中如洋銅,入其中受苦。

  汝聽飲酒人,死墮灌口獄,手自酌銅汁,晝夜灌其口。

  汝聽人將酒,逼勸持戒人,死入冰池獄,八千萬歲苦,

  皮肉皆破裂,日夜百死生;然後五百生,生辄無兩臂。

  汝聽或強力,或時因戲笑,持酒與僧尼,強伏令其飲,

  死墮截膝獄,六百萬歲中,五百大力士,常截其兩膝。

  乃至過酒器,五百世無手,常作蟻虱形,曲蛆及蠅蚋,

  癡執無知蟲,一一五百世。汝聽吉陀婆,沽酒倏墮井,

  羅漢飲其水,八萬聖皆醉;由是惱聖人,死墮鋸床獄,

  八萬大劫中,常受鋸解苦;後出得爲人,其身長叁尺,

  顔貌青黑色,耳鼻孔閉塞,無眼唇褰縮,手足無十指。

  何況破戒心,持酒逼他飲?多見世愚人,逼他食酒肉,

  自不能清淨,都無羞恥心,複將不淨食,淩逼破他戒。

  甯可斬人命,莫破他善心,殺命一死生,未必至叁趣,

  破戒失人天,及失解脫法。

  汝聽斷酒肉,所得福德利,有人持七寶,國城妻子施,

  不如斷酒肉,千萬分之一。乃至滿大千,七寶持布施,

  不如斷酒肉,千萬分之一。假使爲求福,鍛金以爲人,

  其數百千萬,持用廣布施,不如斷酒肉,千萬分之一。

  假使有彿子,造幡華寶蓋,滿叁千大千,持用供養佛,

  不如斷酒肉,千萬分之一。犯之罪即重,持之福亦深,

  善惡長形對,苦樂鎮相尋,及健速回首,早計各悛心,

  莫待無常到,如瓶滿自沈,勉哉須努力,同侍七寶林。

  此偈並出諸經,凡讀誦者常須保護。若有輕慢,即是輕慢諸大乘等經,得罪非少!

  肆、結論—素食爲戒殺護生之基

  在現今的吐會,科學和醫學不斷提出許多重要的理由,證明素食比吃肉要好,這並不僅僅出自于側隱之心或宗教慈悲的立場,而是科學上得到的許多足以令人信服的證據。

  近來歐美醫學提倡的健康食物,大多以植物性食品爲主,成爲天然食品或有機食物。因此,對我們人類來說,素食是遠離惡疾、保持健康、美容養身的大自然良藥,除了能夠維持身體健康之外,最重要的是能避免感召殺業的因果業報。

  古人說:“一日持齋,天下殺生無我分。”素食的最大利益,應是增長慈悲心。以“不殺生”爲例,輪回的業力論告誡我們不可以殺生,所以爲了避免悲慘的命運,不可爲惡。每一個人的惡業惡果不是來自于自己的父母或兄弟、姊妹以及朋友等等,而是自己所造的惡業,必須自己遭受果報。如果前世造殺業,促短他命,今世因得短命報,死後感召殺生的罪報。依《華嚴經》所說,殺生決定墮落地獄、畜生以及餓鬼道中,叁途受罪完了,轉生爲人,還得受二種惡報:一者短命,二者多病。

  人的生命就現世而言,只有一條,其他衆生的生命也是如此。或許在世人看來,許多小生命也許算不得什麼。但是無論生命大小,一旦被殺,則無法複活,所以殺生的罪業不可小看。要知道殺生的可怕,莫輕小過,以爲無罪。對于一般人來說,可能不會去殺人,但爲貪口腹之欲,每天卻不知殺死了多少飛禽走獸,造了無邊的殺業。

  殺生和食肉,這兩者都是惡業,有的只造一種,如食肉者未必殺生,殺生者不一定喜歡吃肉,有的兩者兼之,殺生的屠夫又喜歡吃肉的,罪業更重。關于殺生和食肉的關系,佛陀在《楞伽經》上告訴我們:“爲利殺衆生,因財網諸肉,二俱是惡業,死墮叫呼獄,若無教想求,則無叁淨肉,彼非無因有,是故不應食。”由此可知,無論是殺生或吃肉的,兩者皆有罪,皆難以辭其咎。

  所以在中國佛教中提倡素食,所謂“我肉衆生肉,名殊體不殊”,這正是表現了佛法平等、悲憫衆生的精神。因此,大乘佛教由戒殺推展成爲禁肉食,因爲素食是戒殺與護生的基本。

  慈悲的佛陀爲了保護衆生的慧命,屢屢在經典中告誡我們不可食衆生肉,比如:“食肉斷大悲種。”或是說:“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教人放生。若見世人殺畜生時,應方便救護,解其苦難。”

  由此可知,從原始佛教以迄大乘佛教皆強調不殺生。中國佛教由于《梵網經》、《金光明經》、《涅槃經》、《楞伽經》等經載有不殺生、斷肉食的教法,所以也受到強烈影響。近世我國佛教界重視戒殺放生的風氣推展到極致,乃是推廣不食肉的素食風氣普遍開展所致。

  不殺生是佛教徒最重要的實踐德目之一。殺生有果報,相同的,不殺生一樣有果。在《十善業道經》中佛陀告訴我們,若離殺生,有十種功德:

  一、放諸衆生,普施無畏;二、常于衆生,起大慈心;叁、永斷一切嗔恚習氣;四、身常無病;五、壽命長遠;六、恒爲非人之所守護;七、常無惡夢,寢覺快樂;八、減除怨結,衆怒自解;九、無惡道怖;十、命終生天。

  希望所有看過這本小冊子的人,奉獻你的愛心、悲心,奉獻你最大力量,以救護生命來淨化這個熱惱不安的世界,同時更要動員所有滿人來愛護生命,救護生靈。

  現今,任世界各佛教國家之中,唯有我國佛教徒倡行全面素食以及戒殺、放生等菩薩行,並且在臺灣推廣行之有年,這是臺灣佛教徒的福報,望大家珍惜!

  

  

《護生手冊(海濤法師輯)》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