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生皈依念佛儀式後,當日死亡的生命,試問千千萬萬的衆生中有幾個在命終時能皈依佛門,又有法師及衆多居士爲其懇切念佛,爲其超渡,今日業報速盡,早日脫離叁惡道,豈非福緣深厚?早日畜生報盡,早日轉生,早日念佛修行,早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豈非因緣殊勝?
所以,放生居士們但發慈悲心救贖生命,並設身處地爲每一個生命著想,物命萬一死亡,我們也問心無愧,同時也寄予無限的祝福與希望!
問:放生的生物,有些都已損傷,放了也未必可活,何必浪費金錢?
答:任何一個有生命的個體,均好生怕死,自有其求生的本能。你想想看戰爭中受傷殘廢的人,是不是都努力掙紮,千方百計保全其性命,同伴們也都全力搶救,毫無一絲棄舍之心。損傷的畜生也是生命,放于野外自有其求生之道,若不幸死亡,也死于大自然中,遠勝于被宰殺煎烤而死吧!再換個角度想,如果你今天是受傷殘廢的物類,有人想救你,但卻一旁有人阻撓說救也未必會活,你怨恨不怨恨?說這種話的人要小心,阻撓人們放生就等于殺生,因果報應是逃不了的!
問:禽獸畜生千千萬萬,我們放生怎幺放得完?
答:天地之大德曰生,如來之大道曰慈,上天皆好生而惡殺,吾人力行放生,長養慈悲,己合天心且諸佛歡喜。要知道救一物命,如救一佛子,功德已無量無邊,更何況救衆多物命!
至于千萬異類畜生放之不盡,這是累劫宿世以來的共業所造成,我們但盡自己的能力隨緣放生,慚愧自己劣爲俗地凡夫,力有未逮,總不能因其太多而不解救物命于萬一吧!
問:把放生的錢拿去救濟赈災,不是比較實際嗎?
答:戒殺放生的居士們對于鳏寡孤獨、貧窮苦難、饑迫寒凍之人亦當發慈悲心隨分隨力予以救助。但貧苦饑寒雖令人同情,其生命尚不至于速死,而異類畜生若不立行救贖放生,則馬上被宰殺烹烤,而斷命于人口腹之中。一爲境遇可憐,命猶可存,一爲千鈞一發,命危旦夕,孰急孰重,顯而易見。
所以大智度論雲:“諸余罪中,殺業最重,諸功德中,放生第一。”放生是救命的行爲功德至大,非其它小善所能比擬!
問:每個人都戒殺放生,將來會不會成爲禽獸世界?
答:這真是杞人憂天,你看看螞蟻、蚯蚓、昆蟲,人類並不食用,任其自然繁殖,而今也沒有看到螞蟻世界、蚯蚓世界、昆蟲世界,因爲在大自然的平衡化育下,萬物自有其生態調節與瀪衍製衡!
你現在尚未放生,便在煩惱畜生過多,就好象農夫尚未播種,便在繁惱收成過多,商人尚未賺錢,便在煩惱財富過多,豈不顛倒?
問:勸殺生的人轉行,卻害了人家生計,愛畜生不愛人,似乎不合情理?
答:士農工商千百種行業,每一種行業都可以賺錢,都可以養家糊口,豈一定非得以殺生害命作爲自己的謀生工具不可。要知道因果報應,分毫不爽,既造殺業,必遭殺報,如今雖暫得錦衣玉食,但未來果報現前,受苦償報,無有止期,且禍延後代子孫,真的是得不償失啊!
問:請問曆代祖師大德有那些人提倡放生?
答:提倡力行放生是世尊金口宣說千古不易的真理,曆代祖師大德親身實踐並廣爲提倡者,多不勝數。古代如智者大師、寒山大師、拾得大師、永明大師、慧能大師、蓮池大師、憨山大師等,近代如印光大師、弘一大師、虛雲老和尚、金山活佛、李炳南老居士等均教誨我們要力行放生,典籍曆曆,查當可知。
問:放生的對象有沒有限製?
答:沒有限製。舉凡天上飛的如鴿子、麻雀,地上走的如雞鴨、牛羊,水裏遊的如魚蝦、鲈鳗,土裏鑽的如螞蟻、蚯蚓,大到獅子、大象,小到蚊子、蒼蠅,只要有生命的個體,都可以放生。
問:放生爲什幺一定要授叁皈依及念佛?
答:今朝千載難逢,我們與異類畜生有緣救其生命,但他們仍不能脫離輪回業報。我們更當發大慈悲心,爲衆生授以叁皈依,“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畜生。”使其今生報盡,永不再淪入叁惡道中,並且法師與所有居士爲其誦念“南無阿彌陀佛”聖號,六字洪名早已盈盈灌注其八識田中,來生轉世爲人,必能值遇佛法,念佛修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永遠脫離六道輪回之苦,此乃放生中之大放生!
問:我想發心放生,應該如何做?
答:放生人人可做,隨時隨地,錢多錢少,只要看見物命危急受困,在千鈞一發之際發慈悲心出錢出力予以救贖,帶到適當地點爲其皈依念佛並予以釋放,使其重拾生機,便是放生。
另外放生是門學問,須要注意的地方很多,初發心的居士可委托有經驗可靠的放生團體代放,並參加其放生活動,從中請教有經驗的前輩們,漸漸地自己便可隨緣隨力放生,並且廣爲周遭提倡此一難得的殊勝法門!
問:放生應有的正確態度是什幺?
答:(一)放生是救命的行爲,要細心周到,處處爲衆生著想,做到問心無愧才可以。
(二)不能貪圖一時方便或便宜,先去預訂,造成商家趁機捕抓兜售。
(叁)不能固定時間地點采買及放生,以避免有心人士伺機斂財捕獵,害及物命。
(四)隨緣買物放生,不拘多少,十元不嫌少,千萬不嫌多,物命一條不算少,物命萬千不算多,只要慈悲喜舍,心誠爲要。甚至沒錢也可以出力,隨喜放生,贊歎放生,也是功德無量。
(五)放生地點宜選擇人煙稀少,地廣水深,適合物類生存之環境爲原則。
(六)放生儀式宜簡單隆重,放生過程宜迅速確實,千萬不可因人爲因素拖延擱置,害籠內衆生多受不必要之苦。
問:有人說“吃素就是最徹底的放生”,他們告訴我吃素就已經足夠了,何必還要放生?
答:這是一個大錯特錯的觀念,有這種想法的人很多很多,一定要趕快矯正過來,否則千千萬萬的人可能因此邪知以訛傳訛,永遠不去放生了,千千萬萬的物命更將因此魔見喪失了放生受救的機會。
我們能夠吃素當然很好,但吃素只是消極地不再造新的殺業,不再積欠新的殺債而已。但累劫多生以來,我們所造的舊的殺業,所欠的舊的殺債早已不可勝數,還是要償還的,還是有因果報應的。而放生則是積極地還債,救贖生命,償還以前我們所欠無數的殺債。
問:能不能更明白告訴我,“吃素”與“放生”究竟有什幺不同?
答:就好比一個賭徒願意改邪歸正,首先必須要做的便是戒賭,不再造新的賭債(戒殺吃素),再來更要積極地還債,努力把以前所積欠的賭債一一還清(贖命放生),如此才能真正走上正途。
吃素只是止惡,是消極地不再殺業,不再積欠新的殺債;而放生卻是揚善,是積極救贖生命,償還以前所欠的殺債。
吃素而不放生,以前所欠的殺債還是有果報的;放生而不吃素,所賺得的功德又因爲吃肉殺生都賠光了。所以放生與吃素是一體的二面,須要相輔相成,同時並行,效果才會顯著。
問:很奇怪,每次我一想到要放生或者提到放生,周遭就有無數阻撓批評的聲音四起,這是什幺道理?
答:你說的這個現象是個十分普遍的現象,也是個絕對必然的現象,一點也不奇怪,簡單地說,這是因爲我們業障深重的緣故。
今生累世以來,我們早已積結了無數的血海深仇,我們生活周遭中,無數的冤親債主早已虎視耽耽,伺機報複。如果我們力行放生,救活了無數衆生的性命,業障消得愈多,冤親債主便愈沒有機會來報仇了,因此魔王邪衆便無所不用其極,顛倒是非,混淆視聽,增長無明,利用我們周遭的一切來阻撓我們放生。
同時這也是物命業障深重的緣故,因爲這些物命以前到處跟人家結冤仇,到處批評放生,阻撓人家放生,所造的罪業太深太重,所以一遇到善人想要救它們時,那些以前受害受難的冤親債主勢必百加報複阻撓,這是因果報應必然的道理。
問:既然放生那幺好,爲什幺那幺多有名望、有地位、有學問、有知識的人都質疑放生,甚至也批評放生?
答:我們學佛人一定要深深看清楚,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時代是末法時代。末法時代邪知邪見,邪師邪說如恒河沙數,遍滿天下,非常可怕!學佛人務必睜亮眼睛,分別真假,明辨正邪,才不致錯亂顛倒,誤入歧途。
大慈大悲的佛陀早已預見末法時代將是個正法飄搖,群魔亂舞的時代,在二千多年前便教導了我們對治之道—“依法不依人”。
我們學佛是依靠佛陀,依靠佛陀的教法來修行,凡是與佛陀的教法有出入的,凡是背離佛陀教誨的,不管是當今多有名氣,多有聲望,多有學問的人所講的,我們也應當一律以佛陀的教法爲最高指導准則。
放生是佛陀金口教導我們要親身力行,既可消除業障又可長養慈悲的殊勝法門,曆代祖師無不奉爲圭臯,親身實踐並廣爲提倡,你不聽佛陀的教法,不聽曆代祖師放生的教誨,卻盲盲目目去聽其它人的邪言魔語,豈不顛倒愚癡!
諸經論中放生集要
輯一 以慈心故,行放生業
● 藥師琉璃光本願功德經
“放諸生命…病得除愈,衆難解脫。”
“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遭衆難。”
● 契經
“戒殺放生,得長壽報,又戒殺放生,
可解怨釋結,長養悲心,潤菩提種。”
● 華嚴經 普賢行願品
“衆生至愛者身命,諸佛至愛者衆生,
能救衆生身命,則能成就諸佛心願。”
● 梵網經菩薩戒—殺戒:
“佛子!若自殺、教人殺、方便殺、贊歎殺,見作隨喜,乃至咒殺。殺因、殺緣、殺法、殺業。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是菩薩應起常住慈悲心、孝順心,方便救護一切衆生,而反恣心快意殺生者,是菩薩婆羅夷罪。”
● 梵網經菩薩戒—不行放救戒:
“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衆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若見世人殺畜生時,應方便救護,解其苦難。”
…
《放生問答—放生文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