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多。並于鼓浪嶼、日光岩講經。是年在滬,手創圓明講堂,秋間落成。
廿五年春,赴長沙講經。臨別時四衆數百人相送,依依不舍。至武漢叁鎮,複懇留講演,皈依座下者,指不勝屈。而天童方丈,適六年任滿,堅辭法席,舉大悲和尚爲主席。秋冬間,各省叢林,爭迎法師爲住持者,計有六處,法師悉皆辭謝。惟福州鼓山湧泉禅寺,乃閩中首剎,桑梓攸關,義不容辭,遂于臘月回閩。
廿六年正月初二日,接理鼓山湧泉禅寺住持。四月重渡武漢叁鎮,宏法利生。五月逢師六十壽辰,兩序大衆,爲開千佛大戒,五十叁日。六月遊盧山牯嶺,于居士林講經一月。仍任中國佛教會理事長,兼全國災區救護團團長。召集蘇滬佛界青年,組織僧侶救護隊,俾戰時之用,經訓練月余,而八一叁滬戰發生。遂用卡車,運載災區難民暨傷兵,送至上海各收容所,及佛教醫院,往來通衢,衆目共睹,鹹稱僧界,最爲勇敢。冒險奔走,約兩月余。蒙佛加被,始終僅死一僧。上海淪陷後,隨軍由滬沿途至南京,達漢口,繼續從事救護。當抗戰時,以各處收容所,經費無著;十月間,師自往南洋馬來亞半島,募集醫藥費,以資接濟。蓋無經費,直同虛設。法師即偕徒明旸先赴新加坡總商會,請求組織,接濟各處收容所。並彙款組織漢口第二僧侶救護隊。次到吉隆坡,槟榔嶼總商會,組織一如新加坡,並函甯波佛教會,組織第叁僧侶救護隊,均獲如願,不幸滬漢甬。相繼淪陷,而漢口救護隊,祗得隨軍至河南。
廿七年春,師更承南洋槟榔嶼極樂寺之請,住持法席。寺爲鼓山之下院,于歐洲頗著聲望,允稱大剎。師住持後,百廢俱舉,煞費苦心,及今寺院,日趨莊嚴,皆出自師賜也。夏間法師回國,視察各收容所,及佛教醫院,成績均佳,重赴南洋報告,繼續募款救濟。
廿八年秋,再回國到滬,當時即有某甲,暗思陷害,指使某乙,密報日本南京憲兵可令部,謂法師乃抗日分子,曾在南洋募巨款接濟。至九月一日,圓明蓮池會成立,法師在堂禮佛,忽有日方汽車四輛,載憲兵多人,如臨大敵,法師及明旸師,遂同時被逮。是時秋風正緊,衣服單薄,法師乃默禱觀音大士,放自然氣,充滿師徒二人,以免饑寒。次日拘送南京,越一宿,竟然不饑不寒。菩薩于饑寒,既能加被,而于身命不至危險,旋即拘禁于南京日本憲兵司令部。師複念地獄天宮,皆爲淨土,隨處可建道場,因一心念佛,恬靜若平時。審問時,先問明旸師,種種恐嚇。後乃審訊法師,面目猙獰,幾瀕于危,法師從容陳辯,率爲折服,且漸加優待,立拘某乙治以反造之罪,逮捕嚴訊,拷打終日,可見報應之速。後憲兵團長勸誘法師,與之合作,師以老病卻之。農曆九月廿八日,釋放返滬。始複自由,仍住圓明講堂,閉門謝客,專事著述。乃某甲以奸謀不遂,反向重慶誣報,謂法師受僞政府,南洋宣撫使之命,已搭輪出國,幸當局明察其情,未予置信,終得大白。
廿九年,法師仍在講堂,著有《勸修念佛法門》,《發菩提心文講義》,《彌陀經要解講義》,《佛說八大人覺經講義》,《楞嚴綱要》等書。法師不特精通性、相,兼善詩文,書法亦妙,佳編墨寶,遍布寰宇。六旬以前,已著有《大乘起信論講義》,《彌陀經講義》,《法華弘傳序講義》,《普門品講義》,《心經講義》,《一吼堂詩集》,更有《仁王護國般若經講義》等。曾由上海佛學書局,及圓明法施會,出版流通,命名爲圓瑛法彙。
卅年夏,天津居士林,派代表來滬,約請赴天津講經,法師以著書辭,不克前往。
卅一年,該林複請弘法,法師以情殷不可卻,遂于夏間首途,並應北平佛教徒之請,在廣濟寺講經兩閱月。
卅二年春,應無錫南京講經,秋應天津、北平、保定等處之請,前往講經。
卅叁年夏,應無錫、蘇州,秋冬應南京講經,臘月返滬。此叁年中間,信仰皈依者,不可勝數。
卅四年春,法師因鑒說法人才缺乏,遂考取青年優秀僧伽卅二人,創辦圓明楞嚴專宗學院,于四月初八日,佛誕日成立,法師自任院長,每日講經,複兼編著楞嚴講義,已成十六卷,恒至夜分,曆久忘倦。
叁十五年二月初四日,法師升座講演,約一小時,忽覺舌強,辭不達意,頗自駭異!反複再講,愈覺不支。明旸師趨至座旁,扶到寢室,已不省人事。急延醫診治,知是中風險症,治療經一星期後,神識始清,而半身感不遂。全院學生,及信徒等,發願減壽,以延師壽,即各地道友信徒,亦爲祈禱,越二月,手足方能動轉,此後漸漸恢複;雖曰醫藥生效,究亦師之道力,以及各方祈禱之力也。是秋恭請應慈老法師,講《華嚴要解》,並請覺澄法師講《圓覺經》。
叁十六年春,師爲教心切,複欲升座講經,衆弟子以法師病體未健,力勸再事休息,遂請守培老法師,講《大乘起信論》。又請靜權老法師講《地藏經》。
是年農曆五月十二日,法師七十壽誕,弟子等欲爲其祝嘏,師以烽火猶驚,瘡痍未複,囑勿多事。惟衆弟子,以師齒德兼尊,聲譽遠播,總當略示敬意,以慰群情。爰集缁素四衆,禮佛誦經,恭請社會名流,惠然莅止,禱民生之樂康,祝道脈之綿延。最近複據海內外各地來函,屆時爲師舉行誕辰慶祝者,計廿余處,具見大德所被,群情翕然。
南洋槟城極樂寺,自法師廿七年春接任以來,迨廿八年秋回國,寺務由志昆和尚代理,並職事照應。旋槟城淪陷,寺衆艱苦撐持。監院明德師等,以法師回國九載,今值勝利,交通恢複。盼師飛錫南來,以慰衆望。由是邀集諸山長老開會,衆意一致,公舉達明老和尚,深日師爲代表,返國迎請。法師以衆意難卻,兼極樂寺手續未完,遂即允行。于臘月中旬,率徒明旸偕行,道經香港,蒙該地佛教聯合會歡迎,駐錫東蓮覺苑,承王學仁居士,及林楞真苑長厚待,並講楞嚴經大意,聞者歡悅,得未曾有。臨別時複荷歡送,于十二月廿六日安抵星洲,該坡僧伽策進社,菩提學院,暨諸山大德,赴埠迎接。駐錫圓通寺承各寺邀宴,歡敘浃洽。
卅七年正月,望後赴吉隆坡,該坡佛教同人,到站歡迎,雪蘭莪佛教徒,假中華大會堂,開歡迎大會,旋赴巴生坡、觀音亭,致祭轉物老和尚,該地僑賢,假華商公所,開會歡迎。道經怡保,承叁寶洞,宗鑒決師,暨東蓮小築,勝進法師,及霹雳佛學社諸團體,開會歡迎,並請開示,法師講演,慧辯如流,群衆傾心。二月中旬,至槟榔嶼,極樂寺大衆,暨北馬佛教徒百余人。至埠迎接。法師到已,與諸歡迎者,同至極樂寺,隨即開會歡迎,久別重逢,彌覺忻幸!極樂寺于淪陷時,幸得大衆同心苦守,而寺宇依然如故,且新建藥師殿,並修理全部殿堂,法師見之,喜慰無量!嗣複應華嚴寺之請,講《八大人覺經》,適福州鼓山湧泉寺,來函詳述兩序大衆開會,佥舉法師複位住持,由盛慧老和尚,爲護理方丈,本年叁月上浣,爲法師宏開壽戒。
極樂寺,自妙蓮老和尚,開山以來,迄今六十余載,道風遠播,譽冠南洋,兩序首領公議,今歲法師逢七秩晉一誕辰,大衆爲開千佛壽戒,四衆雲集,數百余人,濟濟一堂,爲馬來亞空前之勝會,至四月八日圓滿。後複應吉打坡觀音亭,如賢和尚之請,講《勸修念佛法門》,善信受化者衆。法師以國內要務待理,亟欲返國,于五月上旬啓程,經吉隆坡、新加坡,由香港乘機抵滬。此行也,雖爲日無多,而宣揚大乘佛法,高豎戒幢,使未信者生信,增長善根;已信者深造,精進行道,法師之所賜,實至深且钜也。綜計所收信徒,叁千余人,無怪乎所經各地,報章贊揚備至,逾古稀年齡,而能爲法忘軀,誠難能而可貴也。
叁十八年春,法師整理舊稿,將《一吼堂文集》,《住持禅宗語錄》,弘化紀念冊,《盂蘭盆經講義》付印流通,廣宣法益。更有《楞嚴經講義》已編十六卷,尚余叁分之一,大願未償,遂從事續編,閉門謝客,專一其心,于是編至辛卯四月,佛誕前叁日編畢,全部共廿四卷,裝成五冊,即行問世。凡海內外,參加附印助印者,不乏其人。足征法師一生,研究《楞嚴》,近代推爲獨步!將見是書出世,令人舍識用根,忘塵照性,悟圓理,起圓修,得圓證,疾趣無上菩提矣!
--------------------------------------------------------------------------------
論端無,2006-04-12 08:04:16
圓瑛大師禅淨雙修的思想
明旸法師述
(本文節錄自明旸法師“佛法概要”)
(一)由禅入淨的實踐
圓瑛大師,福建古田縣人,十九歲于鼓山湧泉寺拜增西和尚爲師。二十一歲從福州到江蘇常州天甯寺,親近禅宗尊宿冶開禅師修禅六年。時常定境現前,身心廓然,曾于定中悟後寫了一偈:「狂心歇處幻身融,內外根塵色即空,洞徹靈明無挂礙,千差萬別一時通。」到了二十六歲又往甯波天童寺,依從寄禅和尚,一心參究。在二十八歲的冬天,又在禅七之中,定功得力,身心俱空,又說偈雲:「山窮水盡轉身來,迫得金剛正眼開,始識到家無一事,涅槃生死絕安排。」自從叁十六歲以後,淨土機緣成熟,因閱讀永明延壽大師和雲棲蓮池大師等許多淨土法門經典著作,開始深信淨土念佛法門。從此就努力于禅淨雙修。由事念而歸理念。正如永明大師《四料簡》說的:「有禅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爲人師,來生作佛祖。」圓公大師後來數十年,力弘淨土,到處講經說教,勸人念佛。曾經講演《阿彌陀經要解》、《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大乘起信論》、《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省庵大師勸發菩提心文》等許多淨土法門的經論多遍,並對上述經論著有講義流通于世,利益衆生。又曾經講過蓮池大師的《彌陀疏鈔》和《普賢菩薩行願品》,大力勸修念佛法門,普度衆生,同生西方極樂淨土。在他七十六歲病勢嚴重時刻,還是一心念佛,囑咐隨…
《放生問答—放生文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