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臺灣的情形我不了解,在美國也常在面包中加鹽,以增加口味。一般人可能不知道,只是這一點細微的差別,影響可真大!我們在細胞學研究上發現有些癌細胞,如果在它的培養液中增加鉀,它會突然變成正常細胞。下面是一實例:老鼠的血癌細跑,本來不能造血,經將其培養液中的鉀,提高到十倍以上時,即出現造血現象。由此證明鉀鈉比例對癌細胞的形成有密切的關系,不過這些資料,一般還看不到,因爲這些研究,我們還在起步階段。
含鉀豐富的食物,可以防癌
本段的敘述仍是希望人們能從了解飲食與癌症的關系,進而運用飲食來防止癌症的發生及抑製癌細胞的繁殖。
鉀和鈉的攝取量,也會影響癌症的發展。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醫院的Jansson博士將全世界廿國家的資料作分析,結果發現凡攝取多量鉀的地區,其患癌人數即降低,又發現凡年齡大者,身體中已有的鉀即易從細胞膜漏出,一般細胞內含鉀量,常是鈉的十倍細胞,在分裂(增殖)的情形下鉀對鈉的比例減少;癌細胞也是如此,細胞受傷時鉀漏出則癌細胞立刻開始繁殖;老年人患癌的機會增加,也是因爲細胞中鉀的含量減少之故。
細胞學的研究上發現,有些癌細胞如果在它的培養液中增加了鉀,它會突然變成正常細胞。下面是一實例:老鼠的血癌細胞,本來不能造血,但將其培養液中的鉀提高到十倍以上時,即出現有造血現象。由此證明鉀的比例對癌細胞的形成有密切的關系。所以飲食療法就是運用鉀鈉的增減來治療癌症,亦即少吃鹽還不夠,必須同時增加鉀的攝取。
含鉀豐富(鉀多鈉少)的食物:
大豆粉、棗、胡桃、香蕉、番瓜、甜橙、杏仁、大豆、黑麥谷粒,麥胚芽、玉米粉等多爲天然蔬菜水果,其中以大豆粉爲最高比值八叁○,以上皆具有抗癌的飲食群。
不利癌症病人的食品:
動物食品及人工製品,如糖果、餅幹、罐頭、面包、熏肉、罐裝玉米、罐裝豌豆、火腿,一般蛋糕、撒鹽餅幹、青橄榄、冷切臘場、蘋果餅、魚子醬、龍蝦等均爲鉀少鈉多,比值在一以下,是不利癌症病人的食品,少吃爲妙。
由以上的科學報導,我們可知飲食上以蔬菜素食爲主,將是防癌、抗癌的最佳方法,偏肉食,酸性食物常是致癌的最大原因呢!亦即我們于日常飲食中,攝取了太多的—
(1)酸性食物:肉類、卵、魚、白砂糖、白米、酒、海産等,使我們的血液變成酸性。
(2)吃了太多鈉多鉀少的食物,而成爲癌細胞生長的最佳環境。因此只要患者或有心防癌的人們能實施蔬食、粗食,使我們的血液變成堿性,再配合醫學治療,相信治療機會將大大增加的。
其實,偏肉食、酸性食物不僅是致癌之因,更是一切疾病的起源呢!日本的片濑博士就曾言:「萬病的發生是由于一元酸性的血液。」而由攝取動物油脂及膽固醇所引起的血管粥狀硬化,心髒病、高血壓、腦充血、中風、膽結石等等更是致命病症。
(摘自防癌養生長壽的秘訣)
六、吃素可以防癌
吃素可以防癌
國家衛生研究院
長庚醫院腫瘤科賴基銘醫師
素食者以谷類、豆類、蔬菜及水果爲主,其罹患癌症的機會是否比一般人低,的確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在臺灣,我們雖然沒有詳細的統計資料,顯示尼姑、和尚或一般宗教素食者得癌症的比率較低,但從國內外一連串報告,素食確實可以降低患癌的危險性,比起喜吃魚肉者好發癌症,有極明顯的差異。
美國德州大學詹森博士,曾陸續作了一系列流行病學的調查統計與觀察,而提出一項癌症成因的假說,他認爲癌症的發生,和細胞早期電離子(鈉、鉀離子)的變化有關,他經由對地質、地理、人種、飲食生活方式、食物、年齡、緯度/高度等研究,舉證曆曆,進而提出這種理論——當細胞內的鉀離子(K)愈高,鈉離子(Na)愈低(即鉀比鈉之比值愈高),患癌的危險性就愈低,反之則增加。當研究素食者其體內及尿液中電離子含量變化,及食物含量的比對分析,皆符合這項說法,因此吃素可以防癌,除了有統計上的資料支持外,學理上也獲得印證。
根據詹森博士所作的食物中電離子含量的分析,顯示谷類、豆類、水果及蔬菜都是屬于有較高鉀/鈉比值的食物,反觀魚、肉等動物食品雖然有相當的鉀離子含量,但因鈉離子含量偏高,使得鉀/鈉比值大大降低。
吃太鹹(含過多的鈉離子)食物的民族,像日本、韓國及中國,罹患胃腸道癌皆有明顯增加,如:食道癌、胃癌、肝癌等,而日本的胃癌患者常合並高血壓發生,都證明與飲食太鹹有關。依照以上觀念,低鈉(少吃魚肉、不加太多鹽巴)與高鉀(多吃谷類、豆類、蔬菜水果等)的飲食方式,對健康是有助益的,二者在防癌上的效果,有明顯的加成作用,因此我們鼓勵大家吃素。
國外素食者,其食物攝取以新鮮蔬菜、水果爲主,含有較高的維它命A,C,纖維;腸道中的纖維可以促使鈉離子自腸粘膜細胞清除,降低細胞內鈉離子濃度;而維它命A,C均可降低細胞內鈉離子及提高鉀離子之作用,使K/Na比值改變,有益細胞,加強了素食的功效。臺灣素食者之食物攝取比例,目前無統計資料可參考,不過據了解,以豆製品爲主,至于新鮮蔬菜(未烹煮)及水果之攝取量,相信爲數不多,因此我們除了鼓勵國人用素食外,也建議改變食物攝取的方式,增加富含纖維及維它命A,C之食物。
天然素食是最佳良藥
雷久南博士
屈指算來,我吃長素已整整十八年了。表面上看來,吃素吃葷只是一項飲食上的選擇與習慣,社會上大多數人選擇吃葷,少數人才吃長素。吃素的人在社交應酬上常有若幹不便,有時還造成很尴尬的場面。我在經過長期素食,加上十年從事癌症研究並深入探討佛法之後,深深體會到吃素吃葷牽聯到身體健康與刀兵災難和福報,進一步影響一個人靈性的發揮,所以吃的選擇不只限于口腹而已。吃素愈久,旅遊世界看得愈多,愈感到吃素的人是最幸福的,因爲素食者不但能長壽健康,可避免橫死刀兵之難,並培養慈悲心的種子,進一步發揮菩提心,得到解脫。
素食促進身心健康,在醫學與營養學上已有很明確的證據,如果有誰否認,那是因爲他的科學常識已經落伍,跟不上時代了。就以我個人和家人朋友的體驗,吃素後,健康都有明顯的改善。我在印度喜瑪拉雅山麓生活六個多月,完全靠蔬菜、水果及谷類、豆類、芝麻等維生,偶而吃點酸奶(Yoghurt),在這種情形之下,也沒有另外補充維他命,更沒有講究的健康食物,連油都很少用,我反而比在美國胖一些,而且健康狀況也比在美國更好。所以,吃素如能合乎自然,不故意去調太濃的味道,或加工做成像葷菜的素雞素鴨等,保證健康會有改善。素食所能預防的疾病有癌症、糖尿病、心髒病、高血壓、過敏、寄生蟲等等。
任何有靈性的生命都貪生怕死,如果我們吃葷的人能親自到殺牛羊雞鴨的場所走一遭,我想很多人一定會改吃素。恻隱之心人皆有之,每一生命在瀕臨死亡時的掙紮和痛苦都一樣。動物與人一樣,被殺時産生恨心,會死不瞑目,這些動物的冤魂聚集不散,有機會即報複,這是爲何吃葷容易病痛短命的另一原因。美國芝加哥城是一大屠宰中心,有特異能力的,能看到該城市的上空聚集很多冤魂,使整個城市陰氣沈沈,很不舒展,連帶的芝加哥犯罪率相當高,是一個很不安甯的城市。紐西蘭是以外銷肉品著名的國家,據西藏喇嘛親察,因爲殺業太重,冤魂太多,佛法不能在紐西蘭生根,雖然他們多次試著在那裏建立佛法中心,總不能維持,殺業太重會斷菩提根,易與佛法解脫之道絕緣。相反的,由吃葷改爲吃素的人,會發覺心情的改善,由低沈改爲喜氣洋洋,原因很簡單,動物的冤魂不再來討債。
我們從大自然中可以看到吃草的動物都是很溫馴和平的,而吃肉的動物就很凶暴。如果世界上的人不再殺生而改吃素,必然會有世界和平的一天。雖然我們不能期望每一個人都如此,但如果我們自己能改吃素,那幺我們就會與刀兵戰爭無緣,所出生的地方必定物産豐富,風調雨順,並且沒有戰亂。試想吃素有這幺多好處,何樂而不爲呢?
每一個人一生中都在追求幸福快樂和健康長壽,這是輕而易舉就可得到的。「吃素」是最寶貴的一把金鑰匙,能打開人生的寶庫,希望朋友們好好珍惜這金鑰匙,別把它扔掉了。
一九八八年二月寫于印度鹿野苑
(摘自身心靈整體健康)
防癌每天至少十五種蔬果
營養免疫學家陳昭妃建議,
多攝取不同種類植物性食物,避免久炖久煮。
研究營養免疫學表現傑出,獲今年全美十大傑出青年獎的旅美學者陳昭妃博士昨天指出,新鮮的蔬菜水果富含可增強免疫力、抑製癌症的「植物營養素」,一般人每天至少要吃十五種以上的蔬果,足夠身體所需。
營養免疫學是近年來的新興科學,相關研究證實,人體八十%的疾病均與免疫系統有關,不均衡的營養會使免疫細胞功能減弱,導致疾病入侵;反之,若有正確而均衡的營養,則能夠維護免疫系統正常運作,免于疾病的入侵。
算得上是營養免疫學研究領域先驅學者之一的陳昭妃博士表示,常見的植物性食物中,目前已知含有益于人體健康的「植物營養素」共一七六種,這些營養素可以降低結腸癌、前列腺癌、乳癌等多種癌症的發生機率,以及使血脂和血清膽固醇濃度維持在良好狀態下。
陳博士說,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接觸汙染源,以及會面對到各種壓力,致使細胞不斷遭受負面傷害,此時便需要各種不同的植物營養素來提升免疫能力,從各個層面、以各種不同機轉來截斷癌症的形成。他鼓勵民衆多攝取新鮮蔬果,減少肉類的食用,如果擔心蛋白質攝取不足,可以多吃些豆類食物,如黃豆就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且容易爲人體所消化吸收。
而雖然有不少民衆爲了健康著想,平時盡可能多吃素,卻吃得「面有菜色」,陳昭妃認爲,此與攝取的…
《防癌手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