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方、右方和後方部位脈絡中,就是前往北方、南方、與西方之夢。意識進入心髒下方部位脈絡,就會夢往崎岖峽谷、落入深洞或處在黑暗之中……意識進入心髒上方部位脈絡,就會夢到攀山上崗,或者高空飛行……
如果意識進入腦部脈絡,就會夢到憤怒像和佛殿等景象。本來,大腦是人類複雜又重要的器官,在大腦各個部位,也就是以梵穴爲中心的八方區域,都存在著極其豐富敏感的脈絡群。例如,象在枕骨部位有一名叫“瓦門角”(借用某一動物之名)的脈絡,諸如此類特殊脈絡在大腦中是有許多的……由此所作之夢,也是各具特色的。
對于風推動意識進入脈絡産生夢這一觀點,一般人總感到太神秘了。往往人們對百思不得其解的事,就自以爲如何如何主觀臆斷,這也是人之常情。但事實並非如人們所想象的那樣。經驗告訴我們,因身患某些疾病,有時作些噩夢。或者,手按放在胸口,常常夢覺沈重壓迫感……造成這些情況的原因正是身體某一部位因病痛,脈絡壅塞或壓滯所致。反之,假如脈絡運行與夢之産生毫不相關。身體罹患疾病與重物按壓也就不會對夢有任何影響了——這在西藏醫典《月光論》中有明確闡釋。
二、如何訓練夢
1、認知夢境
訓練夢境,是有著重要而深刻意義的。
那麼,如何訓練夢境?“欲要修習訓練夢,認知變化與光明,勿如傍生癡昏沈,夢境光明當雙運”——依據蓮華生大士的教誨,訓練夢境需要叁個階段。首先是認知夢境。在白天之時,我們必須時常修習“醒時幻身法”。無論眼前所見環境場所,日常居舍,還是平時行住坐臥,待人處事,都要觀知“這些都是夢境”,而且,在夜晚也要同樣提醒自己——此是訓練夢境修法不可或缺的首要條件。
接著,我們轉入正式訓練夢境階段。在夜晚睡覺時,要頭朝北方,身體姿態當依獅子臥式:即身體右臥,右手側放頭下,左手平伸身上(有些特殊情況,例如,經常容易進入睡眠狀態的嗜睡者,可采用坐睡方式)。然後,自觀頭頂前方,根本上師金剛跏趺坐,將自己頭部觀放于上師腿上。喉間觀想顯而無自性的蓮花生大師,並且猛勵祈禱蓮師加持能夠認知夢境。之後,意念不斷反複提醒自己“要認知夢境”……依照這種步驟,漸漸進入睡眠狀態。如此行之,我們是有可能認知夢境的。
在認知夢境過程時,首先是夢境會增多,然後夢境愈加清晰,最後成功認知夢境。假如未能認知夢境,在白天就應該有意識地強烈觀知“一切皆是夢”。並且,依據竅訣中所提到的不同技巧,輪換使用,在一個月到叁個月之內,應該能夠認知夢境。
有關認知夢境,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認知粗猛之夢,一種是認知平和之夢。所謂認知粗猛,就是夢境中出現恐怖景象時,而能立刻認知。例如,在夢中自己被大水沖走,或從懸崖峭壁摔下……依靠這些極具刺激性的顯現,是比較容易認知夢境的。所謂認知平和,就是夢境中沒有出現特殊景象,而是一些平和場面,自然而然認知夢境。我們要知道,認知後者夢境比認知前者夢境要困難得多。一旦能夠認知後者夢境,那就說明認知夢境的能力比較穩固了。
如果掌握相關竅訣,能夠成功七次認知夢境(可能要連續不斷地認知),那就可以認知中陰境界。
然而,有時也會偶爾認知夢境,出現這類情況若以爲自己已經達到很高修行層次的話,那就有些自以爲是了。在工竹仁波且③傳記中曾記載說:“我(工竹仁波且本人)在小時候,家鄉有位喇嘛名叫岡·尼瑪沃茲,人們都說他能夠認知夢境,曾哄動一時。我想,我也應該可以。在一天晚上臨睡時,我全神貫注一心想認知夢境。果然,在夢境裏我能夠清楚認知。後來,又有幾次同樣能予認知……這些都是偶然情況,未予充分應用,也就談不上什麼實質意義。”
有關認知夢境的問題,當今在西方社會已廣泛引起各層人士的關注,
有許多學者科學家正在深入探討研究。他們也曾經采用了這些類似的認知夢境的方法。例如,在《雷音》雜志刊載的“說夢”一文中寫道:“要想認知夢,必須訓練自己是在作夢,方法有好幾種,如白天醒時隨時提醒自己:“這是夢”,夜間也會習慣提醒自己。另一方法是清晨靜坐二十分鍾後再小睡,這時最容易知道自己在作夢。史丹福的Laberge博士建議的方法非常有效:睡前開始數數,每數一下,默念“我在作夢”,一直數到睡著爲止。”
2、改變夢境
在認知夢境獲得穩固之後,就可繼續下一階段的訓練——改變夢境。
在夢中,已能覺知自己正在做夢,此時,馬上提醒自己:“我現在已經具備改變夢境的能力。”然後,自己可以變化成天人或者佛菩薩……這樣,逐步訓練自己達到隨意變化的水平。
爲了提高改變夢境的能力,我們可以應用“交替變化法”。例如:將自己先變化成文殊菩薩的形象,隨之又由文殊菩薩變成觀音菩薩的形象,再由觀音菩薩變回文殊菩薩。另外,從起初的自觀一尊文殊菩薩到變化成無數尊文殊菩薩,再從無數尊文殊菩薩合爲自身一尊文殊菩薩,也就是由一變多,由多變一。
依照這種修法,經過反複習用,修到一定層次,就可以去改變其它事物。例如:把火變成水,把水變成火;將虛空變成大地,將大地變成虛空……
在夢境之中,如果出現象征妖魔鬼怪的東西,比如:人形物和狗等(這種東西一出現,往往自己心感不安),自己就應當立即變成憤怒本尊,以凶猛之勢調服它們……此類變化是無窮無盡的,我們可以在無限自由的領域中,隨心所欲地去改變。
此外,還有一個改變夢境的修法,那就是冒險習練法。在已然覺知是夢境以後,自己有意到江河險灘邊。先提醒自己:“現在我是夢境意形身,根本不會被河水沖走的。”隨之猛然跳入河中……結果,不僅未被河水沖走,反而有可能産生樂空無別的覺受。同樣,不論是熊熊烈火之中,還是懸崖深淵,只要是有危險恐懼的地方,都可以進行冒險練習。最終,能將一切恐懼現象完全轉變成禅定。
我們要想擴大夢境訓練範圍,在夢中就可以到神山聖地和佛國刹土去觀光朝拜。方法是在白天時,自己經常提醒自己這是夢。在臨睡前將自己要去的地方或刹土觀想在喉間,聚精會神地漸漸進入夢鄉。在夢境中認知夢以後,提示自己:“光是認知夢是遠遠不夠的,意形身應當離開血肉之身,到神山聖地或佛國刹土去。”自己專心一想,就很容易到達目的地。在觀覽朝拜之後,自己思量一下:“現在我應該回到家中神識入竅。”就這樣,自己返回住處……
初次前往佛國刹土等地方,在開始時,景象有可能模糊,不過,隨著訓練的深入,會逐漸地顯像清晰的。在這些修法修行時,一定要注意:身體不要歪拐、彎曲和蜷縮,否則,會影響風脈正常暢通,對訓練夢境不利。我們不僅需要有正確的睡臥姿勢,而且,呼吸要緩慢、神志要清醒……
對于夢遊佛刹,難免有人會提出這樣的疑問:“在夢中所去的刹土,象極樂世界或銅色吉祥山等是否是真實的?”
就此問題,我覺得,若沒有有關變化夢境與光明夢境的殊勝竅訣,這樣的人在夢中所去的地方,不一定是真實的佛刹。因爲,根據密法理論所說:風湧而動,意識隨之進入身體脈絡之中,則産生夢境。其中,風入明淨脈中,就會出現“前往佛國刹土”的感覺。宗喀巴大師針對這類情況曾指出:“利用風的力量和“想去刹土”的意識力量,所能見到的清淨刹土,只不過是真實刹土的影像而已。“看到真實刹土”的說法難以成立。”
然而,那些能夠充分運用變化夢境與光明夢境的高層次修行者,他們的意形身極有可能離開血肉之軀,到達真實的佛國刹土。工竹仁波且談到:“夢境意形身離開和未離開身體有此兩種。”他所說的“離開”是就真實抵達佛國刹土這種情況而言的。因此,曾有修行夢境修法獲得成就的人們,相互約定同一時間去同一刹土,後來發現,他們所見情景一模一樣。
以前,烏金巴大師④、達絲巴大師和察瓊巴喇嘛叁位一同相約,在當天晚上共赴兜率天。兩位大師因夢修成就甚高,所見景象別無二致。而察瓊巴喇嘛夢修成就水平一般,他之所見與他們略有出入……
夢遊佛國刹土,在佛菩薩座下祈聞佛法或者夢中獲得善知識傳法加持等等……對于此人來說,是否真實得到佛法受用?答案是肯定的。以前,有位弟子向Gmb(第叁世)讓雄多吉求法。Gmb先讓他回去,答應在夢裏傳法。後來在約定的時間裏,Gmb真的向他傳授了佛法。第一世Gmb曾祈問岡波巴大師說:“在夢中所得到的灌頂傳承有否真實意義?”岡波巴大師回答道:“只要你具足信心,夢境所得灌頂傳法不僅具有真實益用,而且較之現實灌頂傳法更爲殊勝!”有關這類教誨在達龍夏仲·紮西巴珠善知識⑤回複喬美仁波且的信件中也談了同樣的觀點……
變化夢境不僅可以獲得求法灌頂,而且還可以給自己提供有利方便。例如,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應用夢境學習經論。以前,若必多吉(第四世Gmb)大師,在自己的寢室中堆滿經書,他利用夜晚的時光,在夢境中廣學經論。他不僅通曉經義,而且還對經論文句記憶猶新……
以上僅僅講述了幾種改變夢境的技巧與相關若幹實例,其實,夢境修法是可以應用到各種領域的。比如,運用這種方法可以改善生活質量,激發我們潛在的生命原動力,修補前世與今世的某些殘缺,恢複生命生機……諸如此類的應用是極其廣泛深入。其中,一些方法已被西方一些專家學者開始采用。
例如,美國休士頓有一個改夢學講習班,就改夢學的應用,曾有一份這樣的資料:“改夢學的應用,小則可將惡夢改爲美夢,大到能將整個醒時的“夢”改善:夢可利用作人生預演和實驗的場所。某女士每年都作惡夢,夢中被凶惡的妖怪追趕,每次從惡夢中驚醒後,感到難過。但在參加改夢學訓練後,他在惡夢中知道是在作夢,因此改變她以往的反應,她不但不逃跑,而且勇敢地…
《探索夢的奧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