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現無有自性只是迷亂顯現而已,皆是不離貪執迷亂分別念造作,證悟覺性無基離根、無有能取所取之境界。因此勸勉諸位迅速精勤修持此頂乘之道。如《普作續》雲:“如是顯現皆真如,誰亦不應改變彼,不改平等性之王,無念法身任運成。”
甲叁(末義結文回向善根)
本論雲:如是造論種種語善說,
我以清淨之心隨意寫,
願成汝心聞思修助緣,
並度老母有情至商主。
釋:如上所述叁學之自性叁戒之密要,如是所造之論,以種種語言頌詞形式善巧地宣說了不同乘的內容,我不是爲了名聞利養而是以純潔清淨殊勝意樂之發心隨意中所現直接撰寫,由此而生的善根願成爲堪爲法器的善緣者汝心趨向廣泛聽聞經論注疏、如理善加觀察思維而斷除增益、自相續對治遠離二障反反複複串習即聞思修智慧之殊勝助緣,並且再叁發願:度化引導叁有之中無一未作過母親的老母有情達至遍知寶洲大商主佛的果位。因此,理應對此論生起歡喜心。如《寶性論》雲:“何人一心爲佛法,無有散亂(私利)而宣說,符合獲得解脫道,應如佛語作頂戴。”諸佛之後學者了知叁學要義後,應無有懈怠、毫不拖延地精進修持。
舍棄有義諸事老人我,猶如盲人承擔明者事,
著論行持智者希有事,叁門徒勞浪費紙張已。
唯恐倒說聖者之密義,産生重罪雖欲自安住,
然因如鼓鼓錐之緣起,又思成爲他人譏笑因,
是故應當小心備謹慎,土登老人隨意而撰寫。
善哉!善哉!善哉!!!
譯于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
2000年3月25日
注釋:
1 增上生:人天善趣的圓滿福報。
2 決定勝:永久安樂,指解脫位和一切智位。
3 作意:思維、思索之意。
4 勝解行地:資糧位和加行位中,未證空性,但依信解或循名循義修學佛法。
5 水蛭:馬蟥,生活于水中的一種長形吸血蟲。
6 吉祥長淨:吉祥布薩,比丘誦戒淨善之僧製,爲共同布薩中不定時布薩之一。每逢安位開光等吉祥時辰,及爲轉化旱、澇、暴君等不吉祥事爲吉祥而舉行的臨時布薩。
7 定時長淨:梵音譯作布薩、布沙他。月中定期,比丘、沙彌集衆對說忏悔犯罪,在家徒衆受行齋戒,住淨戒中,長善淨惡的一種宗教儀軌。
8 製解:比丘在夏令安居時節,應當製止白念墮犯、懲治、分財及界外過夜等事,及至此日,即可解禁自恣,故名解製。此分及時解製,非時解製和衆解製等叁種。
9 羯磨:比丘所作摩細分有一百零八,概括爲單的白羯磨、白二羯磨、白四羯磨。
10 墮罪:比丘所犯得之罪,即他勝、僧殘、墮罪、向彼罪、惡作。
11 肅者:肅:敦肅,嚴禁持淨戒之人。
12 叁險地:是指中陰界中所出現的白光、紅光、黑光的明、增、得叁種恐怖境現。
13 四恐怖聲:《前行講記》釋爲地、水、火、風、四大之恐怖聲。
14 作已積集業:具備下列六種條件之業:動念猛厲,故思而作;業行圓滿所作已遂;既作不悔;作後隨喜且有伴作;無對治力能毀所作;有力能令果報必熟。
15 順後受業:來生以後始感其果之業。
16 齋戒:近住律儀。殺盜淫妄四根本罪,以及飲酒歌舞、花鬘塗香、高廣大床、過午時食四支分罪,共成八罪。認可一晝夜間戒此八罪的別解脫戒。
17 知處非處智力:如來十力之一。如來了知生起有情之因是業煩惱,而非我、非造作者、非自在天等;行善往生上界善趣是應理處,往生惡趣是不應理處;行惡往生惡趣是應理處,往生善趣是不應理處。
18 滿業:成滿別報,能令一生應受幾許苦受樂受,完全成滿之業。
19 吠琉璃:一種似玻璃的寶石,有黃、白、綠、藍等色,古代常以製珠寶和建築物的裝飾品。律疏說是藍寶石,耳嚴論說有黃、綠、白叁種。
20 四聖者:指聲聞、緣覺、菩薩、正覺。
21十自在:凡夫常有十種損害,不得自在;菩薩位中得十自在,正相對治不受如是十種損害:命自在、心自在、資具自在、業自在、受生自在、解自在、願自在、神力自在、法自在、智自在。
22 具叁金剛上師:具足別解脫戒、菩薩戒、密乘戒的大德。
23 冒渎誨氣:違犯誓言招致的不祥。
24 身皮筒:無證悟之要僅身中觀氣者。
25 六邊:傳講或修持法時必須通達此理,即了義、不了義密意、非密意、文從義順、文義悖謬、幻化網大疏中有廣述。
26 四理:傳講或修持密法者精通之四理。詞義(顯宗)、總義(生起次第)、隱義(圓滿次第)、究意義(大圓滿)。
27 叁周遍量:現量、比量、教量。
28 舍棄九種事:舍棄身語意之不善、無記、善業之九種事,而住于超離叁世因果的本淨體性中。
《指心性疏》《七寶藏》等有廣述。
29 船上烏鴉:指鴿子。它在船上飛起後馬上又返回來。意義是指于靜處生分別後,立即會生起禅定境界。
30 蛋中圓翅:用來比喻修大圓滿者離開異熟身後立即獲得成就。
————————————————————————
贊戒論頌詞:
贊戒明辨取舍論
邬金丹增諾若著
堪布索達吉 譯
慈悲主尊一切上師知,願速救脫非理作意途。
唉自無始熏習邪道者,如我濁人之行心生厭。
具相師前已受利樂源,如同珍寶璎珞美飾戒,
然換如一碗豆粉驟樂,如此嚴重愚昧誠可笑。
一切希有增上定勝因,無垢律藏之別解脫戒,
佛說此乃佛陀與佛法,世尊悲憫此戒留人間。
若有欲學淨戒善緣者,則定歡喜聞思佛教義,
以歡喜心引出妙功德,無勤之中獲得叁學德。
貪著惡劣女人愚癡仆,其心遭遇天魔求財物,
以貪漂泊大地如餓狗,多數不成反而凍餓死。
自續以法調伏持律士,如大聖者美名遍世故,
種種財富無窮悉聚集,未尋即獲少許不受縛。
染上破戒過患無心者,一切聖者護法亦遠離,
前有財富耗盡如水泡,精勤無義卻日漸衰損。
廣聞具戒大士如寶藏,無勤獲得世間諸衆贊,
名符其實具有善緣者,衰老之時亦增歡喜心。
恒時不具淨戒年青者,染上破戒過患佛亦責,
世間諸衆宣種種惡言,老死之時生起大追悔。
無誤取舍因果持戒士,死時勇士空行作迎接,
稱說善來趨入此善道,往生極樂刹土增安樂。
未能如理取舍犯戒者,死時恐懼猙獰獄卒說,
惡劣有情趨入此劣道,殺叫聲中身拖鐵刺原。
雖無出離發心所攝戒,然以清淨善願守戒者,
將成天子圍繞諸天女,享受圓滿五欲生極喜,
雖未二身接觸犯淫戒,然以貪心眼看少女行,
恐怖閻羅用以燃燒沙,反複塗入眼中真痛苦。
若有何人受持清淨戒,雖無一分聞思修功德,
死時必定往生清淨刹,行善無欺緣起之特法。
若無淨戒守護自相續,外表裝作廣行聞思修,
無利漂泊輪回惡趣處,具貪愚者滿業受痛苦。
具戒將生廣大蓮花中,具足相好殊勝莊嚴身,
享用佛法無漏甘露味,嚴飾種種珠寶真歡喜。
嗚呼破戒燃燒大地上,龐大柔嫩劣身倒栽行,
飲用難忍沸騰銅水液,各種兵器砍割真痛苦。
具戒大士莊嚴無量宮,十萬幻化天女贊供養,
與諸佛子勇士衆會中,相互研討佛法真歡喜。
破戒童子燃燒鐵室中,業力所現惡劣羅刹食,
恐怖獄卒猛呼打殺聲,如此滅頭之苦有何感。
具戒善士如意樹園中,僅以意念享受飲食飾,
具足受用如化樂天財,聽聞美鳥善說悅耳歌。
破戒劣人身穿利戈上,凶惡女人擁抱燒內髒,
烏鴉鷹鹫昆蟲食腦髓,感受難忍苦時有何法?
具緣淨戒大士等流果,行善增上殊勝諸如來,
梵音贊歎右手置其頂,授記現前成佛真歡喜。
失毀戒律業重之衆生,恒受毛骨悚然地獄苦,
人壽無法衡量解脫時,聞到如此怖聲更憂愁。
具戒大士來世生何處,美味飲食衣飾等財物,
無勤之中自然會聚集,瞻洲受饑苦亦不成窮。
破戒愚者恐怖餓鬼中,身居許多凶惡閻羅衆,
具四倒識饑餓之衆生,必受燒焦內髒無量苦。
希求善道有緣童子者,生生世世熏染戒妙香,
一切合成俱生之香氣,撲鼻樂受勝過天人香。
失毀身精明點劣緣士,許多世中沈溺不淨泥,
感受濃烈臭氣所逼迫,種種昆蟲食身真痛苦。
以貪失毀身精一明點,聚集數億弱小中陰身,
無法投生感受死亡苦,大悲佛子爲何不舍彼。
若有欲學捷道善緣者,爲命亦須守第五墮罪,
若毀墮入金剛地獄中,解脫時亦絕無僅有矣。
若失所依甘露月明點,則失能依雙運智慧故,
障礙證悟産生衆罪業,金剛持衆亦應舍棄彼。
精進修持智慧密道時,若失細微明點芝麻許,
則毀衆多身界空行城,並其喪命具有極大罪。
何時通達實相大淨等,具足無念無漏之戒律,
五輪之風明點自在時,尚需解開脈結之助緣。
自現覺性薩垛事業者,無貪不變法性大樂源,
清淨分別喻義光明智,捷徑密宗善巧希有道。
貪執自淨雙運義光明,非爲作意聖道之正行,
解開脈結等德若無有,空樂覺受模糊乃伺察。
吾雖無有證悟頂乘智,成就師前聆聽勝密法,
縱知辨法非法之密要,泄露教言因故不欲說。
嗚呼我與如我濁衆生,誠心向法少如晝星故,
不作無聊當行利他衆,反複內觀審察極重要。
內心唯求今生之美名,外表雖現善妙乃希疑。
雖與美女朝夕共相處,若思無欺因果不束縛,
否則外相雖裝守持戒,然被時境外緣所轉變。
故當再叁思維來世業,堅定誓言不爲外緣害。
然亦會遭惡魔之危害,恒以恭敬清淨之信心,
猛勵祈禱上師蓮花生,決定不爲違緣所轉變。
若于殊勝佛法起信心,僅剃頭發披紅黃僧依,
果報今來善因得增長,經說種種善聚妙功德。
往昔受持如海圓滿戒,濁世一日受持一分戒,
佛說此德較前更殊勝,欲善之人爲何不勤戒。
具戒之士足下踐踏塵,梵天帝釋爲供亦頂戴,
有智之士爲何不應令,美名飛幡飄揚叁有界。
嗚呼多數如我隨魔轉,佛法作證雖說善妙法,
不喜視敵于此生厭離,故我歡喜獨自居靜處。
然而如心慈愛二軌友,爲守誓言勸我說破戒,
過患以及持戒之功德,是故隨意略言寫此理。
然如我等往昔業所感,縱未違犯圓支根本罪,
未守令聖歡喜之淨戒,放逸貪心生世之惡習。
嗚呼佛法珍寶善聚本,圓滿淨戒大聖之行爲,
福德者得淨戒如意寶,發願生生世世守淨戒。
阿吙請聽忠誠可愛友,上有無人寂靜之神山,
前輩祖師大德修習處,向往獨自喜處常修行。
此處無諸惡人之騷擾,何況強烈貪嗔之劣境,
禅定自增勝境森林中,發願何時能住此靜處。
雖獲暇滿難得珍寶身,刹那無常死主來迎接,
當斷種種散亂財束縛,何時住于悅意寂靜處。
世間散漫顯現暫時樂,黑白因果乃爲無欺理,
見此叁有六城皆痛苦,何時能生無僞出離心。
無始以恩養育諸有情,皆爲大慈大悲之對境,
意行圓滿珍寶菩提心,其以恒敬生心真歡喜。
獨自安往無人寂靜處,以無偏心供施輪涅客,
一心修持無實幻化義,以無貪作供施真想望。
恩德勝佛具相上師尊,了知叁寶總集之本體,
當以堅信誠心作祈禱,獲得意傳證悟乃特法。
近道密宗入門即灌頂,受持彼者之根誓言故,
縱遇命難亦應誠守護,則生證相德芽不困難。
對治分別執著生圓道,無貪覺空無別佛密意,
證悟自解之信解道頂,若具此等必定最後有。
如今六道衆生五毒山,其余之法難以毀滅之,
若持證悟大圓金剛鑽,即能摧毀世間諸大山。
如是造論種種語善說,我以清淨之心隨意寫,
願成汝心聞思修助緣,並度老母有情至商主。
譯于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
2000年3月25日
《贊戒論淺釋 ——智者走向解脫之教言》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