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百業經(索達吉堪布 口譯)▪P10

  ..續本文上一頁——于佛生喜 得佛授記

  一時,佛在舍衛城。一位婆羅門的兒子乘著滿載物品的馬車到城中上供下施,見到世尊托缽化緣時,刹那間對世尊生起無比的歡喜心。【譯者:有些人以爲這些公案幾乎都相同且又簡單,不值得多聞多思,甚至覺得很浪費時間。這是一個很大的邪見,若佛經不值得聞思,不知道世間什麼雜書能勝于佛經

  只有從一切經論中吸取竅訣,才易證悟佛的密意,大家應該好好聞受,將受益于生生世世。我十多年的傳講也多是論典,除《藥師經》外,便是《百業經》,這次若能圓滿講完,其功德不可思議。整理出的法本,大家要常看,領悟其要旨,實行于自己的行住坐臥、言談舉止中,將對自身受益匪淺。】

  

  世尊見後展顔微笑,身放藍、紅、黃、白四彩光芒上照天界,下射地獄。當光照射至八寒八熱地獄時,八寒地獄的衆生頓覺溫暖,八熱地獄的衆生頓覺清涼。它們不知其因,自以爲是業報消盡該轉生他方世界。後來,它們才知是世尊的幻化神變加持所致,于是,對世尊生起歡喜心而于刹那間消盡地獄業報並轉生到人天、六欲天、十七色界天。他們到天界後聽到了無常、苦、空、無我的法語,同時共誦偈曰:“生起出離心,入于如來教,摧毀諸四魔……誰人能行持,清淨梵淨行,遠離輪回苦,滅盡諸煩惱。”

  

  世尊之光繞叁千大千世界後入于白毫間,以示那位乘馬車的婆羅門施主將得獨覺果位。阿難尊者見之,恭敬合掌啓問:“世尊,今日以何因緣放光微笑

  諸如來正等覺無緣無故不會如此。惟願爲說,我願谛聽。”

  

  世尊告阿難:“如是,如是,諸如來正等覺無緣無故不會放光微笑。你可見剛才那位乘馬車的婆羅門子

  ”“見到了!”佛告阿難:“他見我時生起極大歡喜心,以此功德將在十叁個大劫中不墮惡趣,又將于十叁個大劫中轉生天界享受諸樂,後複轉人身出家修持叁十七道品,證得獨覺果位,名歡喜獨覺。因此我今放光微笑。”

  

  (16)第叁輛馬車

  ——供佛鮮花 得佛授記

  一時,佛在舍衛城。一日清晨,佛陀著衣持缽到城中化緣,正巧與一位乘馬車的婆羅門同路。婆羅門認爲大清早出門遇見比丘乞食不吉祥,便加快速度試圖遠離世尊,但世尊以慈悲心一直跟著他。他四處躲避,可是無論如何也躲不開世尊。他想出城,結果在四個城門都遇到一位世尊。他意識到世尊的大神變力不可思議,便生起極大的歡喜心,手捧鮮花親供世尊。世尊金顔微笑,身放白、紅、黃、藍四色彩光,上徹天界,下射地獄。頓時,八寒地獄的衆生均感到溫暖,八熱地獄的衆生感到無比清涼,以此消盡它們原有的嗔心和惡心。這些衆生甚覺稀奇,猜測是否該轉生他方世界,或者業報已盡,後來才知是世尊大力神變所蔭,因此對世尊生起無比的歡喜心,以此功德而轉生人間以及四天王天 (Caturmaharajika Deva)、色界的一禅天 、二禅天 、叁禅天 與四禅天 等天界,並聽到了空、苦、無常、無我的法語,齊說偈曰:“生起出離心,入于如來教,摧毀諸四魔……誰人能行持,清淨梵淨行,遠離輪回苦,滅盡諸煩惱。”

  

  世尊之光繞叁千大千世界後入于佛的白毫間,以示那位乘馬車的婆羅門將得到獨覺果位。阿難尊者見此恭敬合掌啓問:“世尊,今以何因緣展顔微笑、身放四色彩光普照叁千大千世界

  若無因無緣世尊不會如此,願爲演說。”

  

  佛告阿難:“如是,如是,諸如來正等覺無緣無故不會放光微笑。你剛才看見一位乘馬車的婆羅門嗎

  此婆羅門因供養鮮花的善根,此後于 十叁個大劫中不墮惡道,又將于十叁大劫中轉生人天享樂,後得人身出家並在無有善知識攝受之靜處獨居,修持叁十七道品,現前獨覺果位,名鮮花獨覺。因而我今放光微笑。”

  

  (17)第四輛馬車

  ——供佛馬車 得佛授記

  一時,佛在舍衛城。一日佛陀著衣持缽去城中化緣,途中遇一乘馬車的婆羅門,他們幾乎並排而行。婆羅門見佛陀相好莊嚴,于是以自己的馬車作供養。【師言:供養的功德很大,目前修上供有兩個竅訣:一是切莫輕視《百業經》;二是圓滿此傳承。因爲暇滿人身極難得,人身既得,勝法難遇,今人身已得、勝法已遇,所以,諸位徒衆應好好地想一想,今生能第二次聽聞《百業經》的機會不會再有,現在遇此勝法的有緣衆,也是前世累劫中積累資糧的果報,諸位徒衆心當生喜,以歡喜心來谛聽佛語,以信心來取舍因果,從此以後一定會精進修持的。從傳承方面,傳講的時間可能較長,但無論遇到什麼違緣,都最好不間斷,無論何人何事,凡對你們聞思修障礙的,都是魔的加持,無論如何一定要圓滿《百業經》的傳承啊!】佛顯示神變,坐在馬鞍上方的虛空中。【師言:當年阿底峽尊者初來藏地,也是在馬鞍上方一尺許的虛空中跏趺而坐,令藏地的人生起很大信心。】婆羅門見之,萬分歡喜更加生起信心。世尊開顔微笑,面部放出白、紅、藍、黃四光,光至十六地獄處,遣除了地獄衆生的熱惱與寒苦,當它們知道是佛陀的大悲神變所致時,立刻對世尊生起極大的歡喜心,以此消盡了往昔的惡業,轉生到人間、四天王天、四禅天、叁十叁天,並聽到了空、苦、無常、無我的法語,共誦偈曰:“生起出離心,入于如來教,摧毀諸四魔……誰人能行持,清淨梵淨行,遠離輪回苦,滅盡諸煩惱。”

  

  世尊所放之光繞叁千大千世界後入于佛的白毫間,以示那位乘馬車的婆羅門將證得獨覺果位。爾時,阿難尊者見此情景恭敬合掌啓問:“世尊,今以何因緣開顔微笑、身放四色彩光普照叁千大千世界

  若無因無緣世尊不會如此,願爲演說。”佛告阿難:“如是,如是,諸如來正等覺無緣無故不會放光微笑。你可見剛才那位乘馬車的婆羅門

  ”“見到了。”佛告阿難:“那位婆羅門以供養馬車的善根,未來于十叁大劫中不會墮入惡趣,又將于十叁大劫轉生人間天界盡享安樂,最後複轉人身出家並在阿蘭若處獨修叁十七道品現前獨覺果位,名施馬車獨覺。因此我放光授記,歡喜微笑。”

  

  (18)幹布國王

  ——殺衆羅漢 恒受獄苦

  一時,佛在舍衛城。一個正在地獄受苦的衆生,軀體龐大,無有雙眼,周身糜爛,諸多小蟲片刻不停地噬食它的身體。它無法堪忍此等劇苦四處狂奔亂吼。它跑到平原時,成群的獅子、猛虎、獵豹、人熊等用鐵嘴將它的身肉一塊一塊地撕扯;它跑到海裏又被鐵嘴大鼈魚和摩羯魚窮追不舍地追食;飛到空中時,鐵嘴雄鷹、烏鴉、鸱鸮等飛禽爭相啄食;跑進森林,森林亦刹那變成布滿劍、短矛、大嘴矛、一股金剛杵等各種兵器的鐵刺林,刺得它周身千瘡百孔;它又跑到牆角或山洞裏,複有業力所現的許多人手持刀、矛、劍等各種武器砍刺它。它無有安身之處,四處狂奔,處處受害,身心痛苦不堪,大聲嚎叫。【師言:各位,現在仍有許多如母衆生在地獄裏哭喊、號叫,忍受著不堪忍的痛苦。其中有曾爲我們造下罪業而墮入地獄的父母們,而我們現在爲救度自己往昔的父母作一點苦行,受一點不足挂齒的人間痛苦,相比之下能算得了什麼

  所以,各位對《百業經》之道理不能僅在文字上理解,而應該深深領悟,銘記其內在的義理:因果如實不虛!如果不如理取舍因果,墮惡趣該如何是好

  若能自然而然地生起這種定解,說明你修法是有一定的境界了。否則,不聞《百業經》,對因果不能如理取舍,去閉關修什麼大圓滿、大手印、大中觀,我不敢相信能修成。今天六千僧衆一齊共念七遍六字真言“嗡嘛呢呗咪吽……”,爲普度惡道衆生。】【譯者:人間不及地獄苦百萬分之一,現在稍有一點病痛都很難忍受,如果我們現在不勵力忏悔業障,萬一墮入地獄,那又該如何忍受

  你們看那位地獄的衆生在受苦時無一人能代受,無一人能救度,真是可憐極了。所以,我們學院中那些看上去不雅觀的藏族老居士們,上師發大悲心不顧外界的種種謠言還是攝受他們,因爲他們造了很多惡業,若現在不攝受,讓他們忏悔的話,以後惡業成熟受大苦報,那太可憐了!】

  

  我等大師釋迦世尊及一切叁世諸佛具二種智慧、四無畏、七菩提支、八正道分(Aryastan Gika

  marga)、九等持以及十力等無量功德,晝夜六時觀照一切衆生當以何種方法調化等。即便是波浪離開大海,佛陀對衆生的大悲心刹那也不會離開。

  

  我等大師釋迦世尊觀察舍衛城的有情該用何等方法來調化,觀知當以令他們生起厭離心的方法,便以神變力將那位正在地獄受極大痛苦的衆生勾召到人間,將其感受痛苦的情形如實地顯現在舍衛城邊的康丹大河內。【譯者:衆生的業力不可思議,如來的幻變亦不可思議,那位在地獄受苦的衆生在人間還是感受著地獄裏的痛苦。】無論它躲到哪裏都被各種禽獸啄食啃噬、各種兵器砍身刺殺,無有安身之處,到處奔跑處處受害,身心痛苦不堪,其哭喊嚎叫之聲使整個舍衛城的老少婦孺都能聽到。【師言:據阿底峽尊者說,他的故鄉班格拉城有十萬戶人家,其還不在印度六大城市之中,由此推知,印度六大城市之一的舍衛城中,至少有幾千萬戶人家。】城中百姓傾城而出,全都目睹了那位地獄衆生所遭受的一幕幕慘景,甚覺稀有恐怖,紛紛議論是何業緣果報所致。

  

  世尊告阿難集中衆比丘一同前往康丹河邊。【師言:世尊肯定帶著上萬位比丘隨同前往,爲度化衆生故。當年,阿底峽尊者入藏時,有二十五位大班智達隨同,世親菩薩出門平時都是上千的僧衆隨從。現在有些持戒具慧具德的上師外出弘法時,有衆多隨從則會令人生信心,但若是山兔學雪獅,則會贻笑大方的。】衆人遠見佛陀向康丹河邊走來,議論紛紛。未信佛法者趁機輕毀:“本來世尊規定出家人不得看集會,可今天他親自率衆比丘去河邊觀看……”【師言:當高僧大德在弘揚佛法時,總有魔…

《百業經(索達吉堪布 口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