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百業經(索達吉堪布 口譯)▪P15

  ..續本文上一頁橫流,哽咽良久,深深地勸誡大家:即使將此身心奉塵刹,也難以報答佛恩,更令人痛心的是,有些人披如來袈裟、吃如來的飯,還天天破如來的教規。大家好好地想一想,當時我們也在其中發願的話,現在可能已得解脫了。但轉念一想,畢竟我們是在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下出家守戒,也許當時我們也在其中發願。可是在座的有些人在當時連一只螞蟻都不是,非常痛苦。深憶這些前後因緣,釋迦佛對我們慈恩深似大海、廣似虛空,如果我們與世尊在因地沒結上緣,現在不可能出家修行,不一定將輪回到何時

  每每我自己想這些末法年代的衆生,報佛恩者寥若晨星,內心難以抑製地痛苦。】美女也深深發願:以今天供花之功德,願我將來在釋迦佛轉*輪時成爲他的聲聞母,在未成佛之前生生世世做他的妻子。時諸天人也發願:在釋迦佛轉*輪時我們願成爲佛的首座聲聞。【後佛于鹿野苑轉*輪時有八萬天子證得聖果,即此緣起。】

  

  燃燈國王把燃燈佛踏落在泥坑裏的頭發撿起來,具財子國王求得並數知有八萬根,即分給手下八萬大臣回去做發塔(Kesa Dhatu)供養。【譯者:以前燃燈佛、迦葉佛時,做發塔非常重視,供養功德很大。但現在,一般若上師健在是不能修發塔的。上師也一再強調,他在世時任何人不得用他的頭發修塔。】賢慧得到授記後,燃燈國王、具財子國王和其他許多信衆皆對他作供養。時賢慧問智慧如何發心,智慧說:“完了,燃燈佛踏你頭發時我生了嗔心。”賢慧聽了很可憐他。之後他們一起去佛前出家,賢慧很快精通叁藏,後來轉生到兜率天;智慧則墮入地獄。衆比丘,當時的賢慧婆羅門就是現前菩提果位的我,因供花于燃燈佛前的果報使我在輪回中也得到了很大的福報和安樂;以此善根和殊勝的因緣我得無上正等覺果位;得果後又受五百紮德沃人的供花,其因緣如此也。”

  

  (26)無畏與鼓聲

  ——孩童發心 得佛授記

  一時,佛在王舍城。一日佛陀率衆比丘去舍衛城,途中路經一片寂靜森林,林中有令人畏懼的猛獸。世尊在樹下小憩後繼續前行,阿難見一岔路即禀白世尊:“世尊,通往舍衛城有兩條路,一條平直但有很多可怕的獅子猛獸,一條蜿蜒曲折但沒有什麼違緣。請問世尊我們選哪條路

  ”佛告阿難:“如來正等覺無有任何畏懼,走直路即可。”

  

  佛與衆比丘沿直路而行,路旁正在玩耍的兩個孩子看見佛的莊嚴身相,生起無比的歡喜心,一個手拿小鼓一個手持弓箭,蹦蹦跳跳地跑到世尊旁邊恭敬頂禮後說:“世尊走這條路有猛獸很可怕,但我們可以做您的侍衛保護您。”世尊笑問:“怎樣保護

  ”一個說:“如果猛獸來了,我搖小鼓嚇唬它。”一個說:“我用弓箭射它們。”【師言:曾在石渠求學時,我們有四個人去觀音上師那裏朝拜。當時,叁天叁夜都下大雪,又沒飯吃,非常困難。到了一個地方,有二十多條狼在狂吼,我們幾個都很害怕,有的拿人腿骨笛吹、有的搖手鼓,都沒有嚇走狼。後來祈禱上師,狼才慢慢散了。】佛陀聽了很高興,知道他倆以清淨的發心積累了資糧,就告訴他們:“不用給我護身,你們已經圓滿資糧,回去吧!”

  

  這時世尊放光微笑,光繞叁千大千世界後入于白毫間,以示兩小孩將得到獨覺的果位。【師言:佛陀身光入處的不同,其授記衆生的去處也不同。如:授記過去事,則光融入于世尊的後面;授記未來事,光入世尊的前面;授記去地獄,光入世尊的腳掌;授記去旁生道,光入世尊的腳跟;授記去餓鬼道,光入世尊的腳拇趾;授記轉生人道,光入世尊的膝蓋;授記轉生天人,光入世尊的肚臍;授記爲大力轉輪王,光入世尊的左手掌;授記爲金輪王,光入世尊的右手掌;授記得聲聞果,光入世尊的臉面;授記得緣覺果,光入世尊的白毫間;授記將得無上正等覺,光入世尊的頂髻。】阿難合掌啓問:“世尊,今以何因緣放光微笑

  ”世尊告曰:“剛才兩個天真的小孩對我生起清淨的歡喜心故,將于十叁大劫轉生人天享樂,爾後得人身出家在靜處獨修叁十七道品,證得獨覺果位,一名無畏獨覺,一名鼓聲獨覺,故我放光微笑。”【譯者:可能有人懷疑:爲什麼此經中有很多情節基本相同

  我認爲這是世尊的願力所致。凡發願單獨與佛結緣者,至少得到獨覺果位,在衆多人一起結緣時,不一定授記僅得獨覺果位,肯定是發願力。上師說:這次講《百業經》的目的有叁個:一是爲一切衆生發起一個大悲心;二是對上師叁寶生起永不退轉的信心;叁是對因果産生堅定不移的信解。故大家不要辜負我的這份期望。】

  

  (27)寶海童子

  ——供養佛塔 俱生具寶

  一時,佛在舍衛城。城中一富如多聞天子的大施主娶妻後過著美好的生活。其妻懷孕後出現許多不共的瑞相:所居宮殿自然顯出佛幢、寶傘等各種莊嚴飾品,大地遍滿鮮花,芳香四溢,床榻也變成天人的寶床……施主疑惑不解,擔心妻子著魔了或遭到夜叉的危害便去請教相士。相士告訴施主此非違緣而是胎兒的福德力顯現。施主聞言釋然。

  

  十個月後一個端嚴可愛的男嬰降生,與衆不同的是他沒有胎盤,無血汙的垢染,非常潔淨,俱身有寶珠、璎珞、天衣等嚴飾。仆人們准備給他沐浴時脫去服飾,馬上又自然顯出一套,【師言:本來出家人不能穿白衣,不能佩戴飾物,但像這種俱生的特殊情況是開許的。如在釋迦佛其他公案中的白衣比丘尼,因她福報顯現,生來就著天人無垢的白衣;另外有一位經常去餓鬼道的晝辛吉,他俱生就帶一付昂貴的金耳環,複摘複現。這些于戒律中都是開許的。】仆人只好遵其母言合衣沐浴。浴畢將他抱上床,床刹那變爲妙寶大床,床前有一充滿各種寶藏的寶塔,寶物取之不竭,非常稀有。房頂上亦自然顯出一個非常莊嚴的宮殿,上方有寶幢、寶幡、巴達等,宮中有五彩缤紛的鮮花和芳香撲鼻的香水。施主內心無比喜悅,舉行了非常隆重的誕生儀式,因他生下來家中寶藏如海,故取名寶海童子,隨即安排八個保姆精心撫養。他如海蓮般迅速成長,無論走到哪裏都有非人鋪地毯、天人散鮮花。長大後他精通了文學、醫術及八種觀察,父親爲他造了春夏秋冬四個宮殿,宮殿上寶蓋幢幡自然出現,亦有衆多天女與他一起嬉戲,盡情享受著五欲妙樂。

  

  後來,寶海對佛法僧叁寶生起極大信心,思維自己已享盡世間福報,現在應該出家精進修行,斷除生死輪回的一切痛苦。于是他廣行布施,使許多窮人得到安樂後自己在佛陀教法下出家。不管到什麼地方,還是有很多非人爲他鋪地舉幢,很多天女也跟著他。其他出家人都猜疑這是怎麼回事

  他自己也爲此苦惱,便請問世尊如何對治。世尊告訴他:“你觀想這一切都不必要,它自然會消失。”寶海依教奉行,果然一切都消失了,他覺得很輕松,更加精進修持,不久斷除了叁界一切煩惱,證得阿羅漢果位。

  

  諸比丘啓問佛陀:“世尊,寶海童子以何善業得生富貴之家,相貌端嚴,俱身有各種寶飾,自降生以來身無垢汙,自然顯現宮殿、寶塔、鮮花,所到之處非人天人爲他鋪地散花

  以何因緣對叁寶生起信心出家得證羅漢果位

  惟願爲說,願樂欲聞。”

  

  世尊告諸比丘:“這是他前世願力所致。賢劫人壽二萬歲時,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印度鹿野苑有一位富如多聞天子、對叁寶具極大信心的施主特地建了一座經堂,迎請迦葉佛及其所有眷屬,供養各種甘美飲食,請他們沐浴,又將迦葉佛的頭發和指甲造塔供養。他見很多飛鳥在塔上築巢拉撒,覺得有損聖塔莊嚴,就在塔上添修一層樓,並以幡蓋、寶傘、璎珞等將裏外裝飾得非常圓滿。後來他發願:以此善業,願我生生世世轉生富貴之家,相貌端嚴,俱身有各種寶飾,生下來身無垢汙,自然顯現宮殿、寶塔、鮮花,寶藏取之不盡,所到之處非人、天人爲我鋪地散花,然後對叁寶生起信心,並在釋迦佛的教法下出家,獲證羅漢果位。衆比丘,你們是怎麼想的

  當時的施主就是現在的寶海童子,因如此善業及願力,今生獲得世間一切圓滿,在我的教法下出家證果。”

  

  (28)寶 喜

  ——舍自生命 救五商主

  爾時世尊從嘎西城出遊到鹿野苑。鹿野苑附近的森林中有 陳如(Kodanna)等五比丘【阿若 陳如、頞鞞、拔提、十力迦葉、摩诃拘利】 (Pan

  ca Vaggiya Bhikkhu)在苦行,他們遠遠地看見世尊,就共同商定:“沙門果達瑪(Samana Gotama)今天來了,我們一刹那都不應對他恭敬,不得起身迎接禮拜,只是坐著招呼一下“你來了,請坐”即可。我們曾經一起苦行,後來他就不再少欲知足,每天吃飯菜、酥果、芝麻等許多甘美豐盛的食物,用熱水沐浴,很不如法。他今天來也可以,但不要對他多作侍奉。”

  

  世尊漸行漸近,以其內在的威德力,五比丘不由自主地起身,有的敷座,請佛入座;有的端來溫水,請佛濯足;有的接過袈裟;有的接過手杖、缽盂並熱情地說:“果達瑪,您來了,請入座!”世尊知道他們都違背了自己內部的誓言,仍然緘默不語。入座後,五比丘直呼世尊的名和種姓,語氣態度仍有失恭敬。【師言:在學法的弟子中,對我有信心的會恭稱“法王如意寶”、“金剛大阿阇黎”、“大恩上師”、“勇列吉祥賢”等,但那些對我有看法的人則直呼我的名字。這些對我是無利無害的,但按規矩,對傳法、灌頂等六種上師必須要有一個自己最恭敬的稱呼,不能直呼上師之名,否則果報很大。這在許多經論中有專門的教證。】釋迦牟尼佛對他們說:“你們不應該對我如此稱呼,這樣你們自己將在輪回中恒時受苦,對圓滿一切功德的如來正等覺必須有相應的恭敬稱呼。”他們也就直言不諱地回答:“以前和我們一起苦行時您沒有得到聖者的一些功德;現在從功德和智慧方面您好像也沒有什麼增長,不同的…

《百業經(索達吉堪布 口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