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百業經(索達吉堪布 口譯)▪P5

  ..續本文上一頁世尊在世時,人人修法都能立即證果,善惡也是現世受報,而現在呢

  我們修法不能很快得果,業報也不會很快成熟,很多人有這樣的邪見。我們應了知:釋迦世尊住世時是果期,修法者馬上證果,尤其是證小乘果位非常快;現在是教期末後,修法是不會馬上證果,但業力的本性是不變的,所謂“縱經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將來一定會證果的。】已完全康複的駝背人心想:世尊治好了我的病,使我離苦得樂,我應當生生世世出家爲僧,以報佛恩。經父母同意,他到世尊前合掌頂禮,隨佛出家,受近圓戒 (Upasam

  apada)。【師言:佛陀傳戒不同于現在,當時是通過語句傳戒,不需很長時間。】出家後,佛陀爲他傳授相應法門。他精勤修持,不久即斷盡叁界煩惱,獲證羅漢果位,現前黃金與牛糞等同、虛空與手掌無別的境界,諸天齊贊他的無量功德。

  

  諸比丘啓問:“世尊,此人以何善業得生富貴之家

  以何惡業而感駝背

  以何因緣蒙受佛陀親自加持而得以恢複如常

  爲何于您教法下斷盡煩惱證得羅漢果位

  請爲我等演說。”

  世尊告言:“諸比丘,早在賢劫人壽二萬歲時,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鹿野苑有一施主,其兒媳生下雙胞胎,家人爲這對孿生兄弟舉行了盛大的誕生慶賀儀式,取了適合種姓的名字,用豐美的食品喂養。兄弟倆長大後都對迦葉佛生起信心,經父母允許一同出家受戒。他們一致認爲迦葉佛教法中聞思修是得道的根本,所以請問迦葉佛:“世尊,我們應該先聞思還是先修行(Padipata)

  ”世尊告訴他們:“先聞思,後修行。”【師言:在迦葉佛出世時,聞思修也是很重要的。以前,世親菩薩說過,釋迦牟尼佛的教法最著重于聞思修,若無聞思修,僅形式而已。】【譯者:前年一位活佛在某學院住了兩年後回本寺院,抵達寺院後便立即召集了所有僧衆說:“咱們寺院內沒有聞思修,只不過是個形式而已。”可那位修建寺院的老喇嘛聽後怒氣沖天,負氣欲走,活佛急忙好言相勸:“修寺院是聞思修的助緣,別無他意。”又經多方勸解才平息下來。從此,活佛在寺院中再也不敢對僧衆提聞思修了。由此可見,現在的人不懂聞思修的重要性,往往僅耽求形式上的造作,卻忽略了聞思修行。】

  

  兄弟倆白天精勤聞思,夜晚休息時,哥哥頑皮,常壓在溫和穩重的弟弟身上耍弄。久而久之,弟弟忍無可忍。一天,他拿了塊大磚石裹在自己的衣服裏,這時哥哥又故伎重施壓在他的身上,結果腰擱在磚石上,折斷了腰椎,從此再也直不起來,成了駝背。弟弟心裏十分內疚,愧悔不該將哥哥致成殘廢,于是千方百計請來許多醫生爲哥哥治療,祈盼哥哥早日康複。後來,哥哥終于恢複如初,且因病而對輪回生起無比的厭離之心,更加精進修持,終于證得了羅漢果位。【師言:生病的好處是能對上師叁寶生信心,對輪回生出離心;不病的好處是能積累資糧。無著菩薩也如是說。】【譯者:這裏弟弟無意間傷害了哥哥,當時的哥哥是位凡夫。可見,即使對凡夫作一點損害,其果報也很大。】弟弟十分高興,經常恭敬承侍羅漢哥哥,臨終時發願:以一生出家持戒的此分功德,願我生生世世轉生于富貴之家,並能在釋迦佛出世時出家,證得羅漢果;願我害哥哥的惡業不要成熟,若因果無欺定要成熟,則願釋迦佛親臨消除我的痛苦。他傷害哥哥的業果成熟而感今生駝背;又因發善願成熟而感今生轉在富貴之家,【譯者:如此發願是一個很好的忏悔方法,我們也該如此發願,願我們往昔所造諸惡業,最好不要成熟,但若果報成熟也願在彌勒佛出世時,蒙佛陀慈悲能親自遣除我的一切痛苦,或者願其他任何一尊佛,甚至祈願法王如意寶成等正覺時,由上師老人家慈悲來遣除我的痛苦。】由我親自解除他的痛苦,且在我教法下出家,獲證羅漢果位。”

  

  (5)春乾摩比丘尼

  ——兩世被騙 等流果報

  一時,佛在舍衛城。大比丘尼春乾摩擁有衆多眷屬和尼衆經堂。附近有許多戒學較高的比丘尼具足種種神變,經常到北俱盧洲 (Vttara-Kuru)、西牛貨洲 (Apara-Godaniya)、東勝身洲 (Purva-Videha)、叁十叁天 (Trayastrimsat-Deve)及人間富貴的地方帶回各種珍寶美食。春乾摩比丘尼對此極爲羨慕,希望自己也能具足同樣的神通。她一直琢磨該到哪裏學神通,跟誰學:那些比丘尼的嫉妒心很強,恐怕不一定會教我;【師言:釋迦佛時代的女性也是有不共的煩惱,尤其是嫉妒心,無論出家或在家都一樣,故女衆應該認識自己的煩惱,並對症下藥。】若跟比丘學吧,男女衆說話都遮止,更不必說學竅訣了。【譯者:男女僧衆不許說話,在《百業經》中也有如此教證,並非有人擅自所定。】她天天冥思苦想,終于想到了寺院外既不受寺院管轄、也不受戒律約束的六群比丘 (Cha-Bagiyabhikkhu),不禁沾沾自喜,遂打算跟他們學神通。

  

  她以供齋爲借口與他們取得聯系,親手製作精美飲食去供養六群比丘。之後,比丘尼祈請道:“希望你們傳授我一個神變之法。”六群比丘陰陽怪氣地說:“傳授神變倒是可以,但竅訣可不能隨隨便便傳給別人,要麼對方有大的供養,要麼以學術交換,否則一生中不會傳予任何人。如果你叁個月內天天以飲食供養我們,再供養每人六種資具,我們就發心教你一個神通法。”春乾摩比丘尼信以爲真,欣然答應,依言而行,叁個月後祈求六群比丘:“我的供養已圓滿,該教我神通了吧!”他們裝腔作勢地說:“可以可以。不過,學神通首先要鍛煉好身體,身體越強壯,神通越容易修出來。”她迫不及待地問:“那我該怎樣鍛煉呢

  ”他們漫不經心地說:“第一天,站在一個凳子上往下跳,第二天站在兩個重疊的凳子上往下跳,依此類推,到第七天從重疊的七個凳子上向下跳。身體鍛煉好以後,接下來,第一天從一層樓上跳下來,第二天從二層樓上跳下來,最後從第七層樓上跳下來,一直堅持下去,身體會越來越好,神變也越來越大,在空中飛行肯定沒問題。”

  

  春乾摩比丘尼依教奉行,結果到了第七天,她從第七個凳子上摔下來,折斷腰椎骨,成了駝背。她痛苦地質問六群比丘:“你們給我教的是什麼神變

  怎麼把我的身體“鍛煉”成這個樣子

  ”六群比丘一副滿不在乎的表情,蠻不講理地回答:“這我們就不管了,該教的都教了。”聽到這番話春乾摩比丘尼生起極大的嗔恨心,無論在經堂裏還是在路旁,逢人便說六群比丘如何如何的欺騙,害得她成了駝背。【譯者:現在有些居士也是先供養,然後說被騙了,所以,首先觀察供養之境極其重要。】

  

  時衆比丘到佛前請問:“世尊,以何因緣,六群比丘欺騙春乾摩比丘尼,使她成了駝背

  ”

  世尊告衆比丘:“這是他們前世的因緣。六群比丘不僅現在騙她,往昔也曾騙過她。很久以前,印度鹿野苑的梵施國王請了許多手藝不凡的木匠准備興建王宮。一位看守國庫的駝背婦女每見木匠高超的技藝羨慕不已:他們既然能把彎曲粗硬的木料做得端直、平滑,而自己的身體柔軟又光滑,請他們弄直想必沒問題吧。幾經考慮後她找木匠商量:“您們的手藝很不錯,能不能把我的身體修理得像木料那樣端直

  ”木匠們說:“按道理是可以,但有個條件,你要在叁個月內每天供養我們食物。”駝背婦女欣然應允。叁個月後,她對木匠們說:“我已經供養你們叁個月了,現在該把我的身體弄直了吧

  ”這些木匠一本正經地說:“是,現在可以了。不過我們做木料是先在上面畫直線,再用斧子砍、鋸子鋸,木料就做得端直了。同樣,我們也要在你身上畫線,再用斧子砍、鋸子鋸。”駝背婦女聞言毛骨悚然,戰戰兢兢地說:“什麼

  用斧子砍

  那不把我砍死了嗎

  ”木匠們滿不在乎:“除此以外,別無他法。”駝背婦女很傷心,又不敢向任何人提及此事。諸比丘,當時的駝背婦女就是現在的春乾摩比丘尼,木匠們就是現在的六群比丘。往昔他們騙了她,沒有滿她的願,今世他們又欺騙她,使她成了駝背。這是她的同行等流果 。”【師言:這是同行等流果。我們人與人之間的親怨若今生不了,則一直生生世世報下去。所以,我們平時對一個素不相識的人,第一眼覺得很好或討厭,這都是前世的因緣,大家要明白這個道理。】

  

  (6)恰嘎國王

  ——侮聖忏悔 王位複得

  一時,佛在舍衛城。有位名布德作拉巴 多紮的人依靠佛陀的加持力遣除了叁界輪回的痛苦,獲證聖者羅漢果位,因感世尊恩深似海而發願度化無邊的衆生以報佛恩。他觀察所化衆生的時、處、因緣等,得知南方果賢巴【印度六大城市之一,漢譯薩彌城】的衆生與他有緣,而且得度時機已成熟,于是,身披袈裟、手持缽盂前往果賢巴城化緣,果然得到一有名大施主及其眷屬的長期供養。尊者應他們的根基、意樂傳授了相應的佛法。有的得暖位 (Usma Gata)、頂位 (Murdhana)、忍位 (Khanti)、勝法位 (Lokikagra Dharma),有的得預流果、一來果 (Sikitagami Phala)、不來果 (Anagami Phala)、羅漢果 ,有的得金輪王、梵天、帝釋天位,有的得緣覺 的果位,有的種下了如來正等覺的種子,更多的人對叁寶生起了不共的信心。【譯者:一些漢人在我們學院住了一段時間後,爲報答法王如意寶的無比恩德,在漢地興起廣度衆生的宏偉事業,其弟子肯定也有不同的證悟吧。所以,我們也有這樣的緣起。】得果的衆弟子祈求:“尊者,您對我們的恩德很大,把我們從叁惡趣中解救出來,渡過生死海、越過骨架山,從此再不會墮入輪回,所以,我們誠心祈求尊者在有生之年能接受果賢巴信徒們的供養。”尊者和善地說:“在這裏…

《百業經(索達吉堪布 口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