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于是他把研究方向改爲美國,結果發現了特別多的案例。
2010年,塔克爾博士接受記者采訪時,就講了印象比較深的一例:一個美國兒童從4歲起,就開始講述他的前世。他提起自己在好萊塢的生活,家裏有個大遊泳池,在舞臺上跳舞,當演員,當經紀人,坐船周遊世界等等,聽起來有點像是幻想。他媽媽爲了引發他更具體的記憶,就找來一些好萊塢老電影的書。當他翻到其中一頁時,指著上面的照片說:“這個人就是我!”
于是塔克爾博士經過多方聯系,搜集到了他前世的資料,發現他在進入好萊塢當演員之前,的確是在舞臺上跳舞的。後來,他確實有個帶大遊泳池的別墅,也做了成功的經紀人,坐船周遊了世界。
塔克爾博士跟記者說:“原本我根本不信人有前世,只不過是以好奇心跟史蒂文森博士一起工作。但後來開始半信半疑,現在是深信不疑了。”——當然,這些資料如今在漢文中沒有,我是把“智悲翻譯中心”所翻譯的內容,引用了一部分告訴大家。假如你懂英文的話,看到的資料會比這更詳細。
塔克爾博士希望量子力學能對轉世現象作出解釋,也就是如果能證明意識存在于物質以外,那意識可以傳遞到另一個身體的可行性就變大了。他認爲,因爲觀察的行爲破壞了波動方程,所以意識不應該是大腦的副産品,而應該是與物質分開、可作用于物質的獨立存在體。他還用了一個比喻:就像電視機和電視傳送,電視機可以解碼信號,但並不能産生信號。同樣,大腦也許是意識表達所必需的,但並不是産生意識的來源。
這個問題,希望大家也考慮一下。機械唯物主義和無神論始終認爲,意識依靠身體而産生,若是如此,這在邏輯上是說不過去的。其實,我們這輩子是人,下輩子變成另一個衆生,決定轉生爲什麼身體的主因,就是自己的心。法稱論師在《釋量論·成量品》中講了,心識有延續下去的功能,倘若沒有遇到特殊因緣,比如獲得了阿羅漢果,那心識肯定要不斷延續。所以,心識是獨立于身體之外的,這與塔克爾博士所講的比喻完全一致。
此觀點有非常嚴密的邏輯性,大家應當好好思維。其實,“意識是大腦的産物”這種說法,很早以前就站不住腳了,倘若它真的合理,那無頭衆生爲什麼還能活著?在上個世紀40年代,美國就有一只被斬掉頭的雞,它18個月都沒有死。主人覺得特別稀有,每天通過滴眼藥水的小瓶,以牛奶和水混合物等喂養它,結果到它死之時,體重還增加了8磅多。起初,許多人認爲這不過是騙局,爲此,主人還把它帶到位于鹽湖城的猶他大學檢查,證實這並非謊言。
不過,對于這類現象,現在科學工作者有一個通病:固執己見,縱然自己的觀點漏洞百出,也不願意承認。這樣肯定是不合理的。實際上,如今漢地是比較缺少搜集這方面資料的人或組織,若是有的話,相信這樣的案例也不在少數。你們西北大學有非常出名的佛教研究所,以後若能在這方面深入研究,必定會對人類的未來很有意義。
而且,今天在座的人當中,如果要采訪的話,可能個別人也能回憶自己的前世。前幾個月,我在喇榮佛教大學辦了一個大學夏令營,你們這裏的幾個學生也參加了。當時有200多名大學生,其中好幾個不但對前世存在深信不疑,而且自己身上也發生了不少奇特的經曆,你們去過的同學應該都清楚。
記得我當時還說:“大學生一般非常理性,不可能描述出這樣的情節來。你們這群大學生裏不信佛教的,或許會覺得這是迷信,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只不過你們因爲後天教育的影響,一下子很難接受罷了。”
以上我所講的事例,也沒有讓大家必須相信,但希望你們對國外的一些研究,還是應該思考一下,如果沒有思考的話,恐怕是不負責任的態度。對誰不負責任呢?對自己不負責任。因爲假如來世真的存在,你今生卻什麼都不准備,沒有好好地積累資糧、行持善法,甚至做了許許多多壞事,那臨終時想後悔也來不及了。
你們西安,在曆史上佛教相當興盛。尤其是唐代,幾乎所有皇帝都崇信佛教,因此,下至百姓、上至高官,並不會認爲信佛是一種迷信。據我所知,西安是世界上第一個達到百萬人口的城市,公元664年唐玄奘圓寂時,也就是距今1300多年前,送殡隊伍就超過了100萬人,足見當時的佛教多麼興盛。可是在1300多年後的今天,這個城市裏的大多數人都不信佛教;即使表面上信一點,實際上也不承認前世後世,這是相當可悲的。
其實,你們有時候也可以想想:假如前世後世真的存在,但無數人卻不知道,這是不是一種悲哀?我們獲得這個人身,特別特別不容易,倘若一輩子都忙忙碌碌的,被無有意義的事情耗盡了,從來沒有爲漫長的來世做絲毫准備,這豈不是太可惜了嗎?
3、曆史上的投胎轉世實驗
也許個別人會說:“你講的這些看似有理,我一下子也無法駁斥,但我就是認爲來世不存在!”其實這樣想的,古往今來也大有人在,多羅那他所造的《印度佛教史》中,往昔就有一個人持這種觀點。
記得當年在古印度,有位月官論師非常出名,他與中觀宗的月稱論師之間,曾有一場長達7年之久的精彩辯論,令後人們津津樂道。
月官論師的前世,也是一位博學的佛教大師。有一次他跟順世外道辯論時,所舉的每個道理都無懈可擊,外道徒最終一敗塗地。不過,外道徒仍不承認前世後世,他說:“你們這些善辯的人,沒有道理的也能講出道理,我只是辯才不如你罷了。但就算你辯贏了,也不代表前世後世存在,除非能拿出有力的證據來。”
這位佛教大師想了片刻,點點頭說:“好,我將死掉,並刻意以某種方式轉世,來證明輪回是存在的。請國王來作證吧,你可以得到想要的證據。”
于是佛教大師要求國王,將他的屍體保存在密閉的銅棺內。之後,他在自己的前額用朱丹作個記號,口內含了一顆珍珠,躺下來瞬間就辭世了。
由于完全了知生死的幻象,這位佛教大師立刻如他所願,轉生爲當地一位班智達的兒子。幼童出生時有許多吉祥的征兆,其中包括:嬰孩的眉間有朱紅的記號,而且口中含有珍珠。
這一神奇的現象,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並轉告國王。國王喚來那位外道徒,命人將密封的銅棺當面打開。結果,珍珠已從圓寂的佛教大師口中消失,朱丹的記號也不見了。外道徒完全信服了,帶領他的弟子皈依了佛教。
或許一般人對此難以相信:“這怎麼可能!他嘴裏的珍珠,怎麼跑到那個母親肚子裏的?”但實際上,這種現象的來龍去脈,在佛教《四百論》的講義中,就有詳細的解釋[4]。
幾年前,泰國也有一女子帶著護身符轉世。她的前世在臨死之前,右手緊握著護身符,並告訴家人她將拿著這個轉世。她死後大約半年,她的妹妹懷孕了,胎兒出生時,右掌緊緊握著一個東西,打開一看,正是她的那個護身符。這種現象,按照佛教的觀點,是一種不可思議的緣起。因緣具足的時候,什麼都可以發生,證明人有前世後世也特別容易。
4、催眠對來世存在的佐證
此外,通過催眠的方式,也能幫助有些人回憶前世。
耶魯大學的醫學博士魏斯醫生(Brian L. Weiss),曾寫過一本書叫《前世今生》,這本書目前已發行了200多萬冊,被譯成二十幾種文字,成爲國際暢銷書。最初魏斯醫生是堅定的無神論者,他對輪回一無所知,也毫不相信。但後來他治療凱瑟琳的過程,卻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
凱瑟琳當年27歲,患有多種恐懼症和憂郁症。魏斯醫生對她進行了18個月的傳統治療,可是病情依舊。魏斯醫生認爲她的心理疾病,可能源于被抑製的童年記憶,于是建議她通過催眠回想這些記憶,並釋放當時的負面情感,以治愈她的心理疾病。
然而,令魏斯醫生始料不及的是,在催眠療程中,他一個指令“回到你症狀開始的那個時間”,使催眠中的凱瑟琳的意識回到了公元前1863年。那時的她,有著與現在不同的身體和名字,她記得自己當時死于洪水,而她的孩子,則被大水從她的懷中沖走……在這次治療之後,凱瑟琳對溺水和窒息的恐懼消失了。
在以後的治療中,凱瑟琳又回憶了十幾個栩栩如生的前世,重新經曆了造成她今生各種恐懼的久遠原因。隨著她回憶的前世越來越多,沒有使用任何藥物,她的一個個病症也相繼痊愈了。
治愈凱瑟琳後,魏斯醫生對輪回的觀念有了巨大轉變。這件事情過去4年之後,他終于鼓起勇氣,冒著被同行譏諷和影響學術地位的風險,寫出了第一本關于輪回轉世的著作《前世今生》,告訴人們生命的不朽和意義。我看過這本書的漢文版,現在不少明星也特別喜歡看,包括宗教界、知識界、文藝界的有些人,對此非常感興趣。
2002年,鍾茂森博士在美國德州大學教書時,還跟魏斯醫生通過電話。魏斯醫生告訴他,自己迄今爲止已作過了兩萬多個這種病例,都是用催眠的方法,幫助他們回憶前世……
叁、端正態度探索未知領域
不過,個別人即便聽到這些,也是要麼把它看成一種神話,要麼看成一種傳說,完全以這種態度來對待。如此一來,不要說前世後世的案例,就算是現在社會上發生的許多事情,你也可以統統不承認。
從曆史上看,人類總是不情願接受新觀念,即便已累積了相當多的證據,他們也連看都不願看一眼,因爲這抵觸了他們原先的信念。但是,假如你要徹底否定這一切,就必須要有可靠的理由。倘若沒有任何理由,光是說“我不承認,因爲前世後世看不見”,那就實在太淺薄了。畢竟,我們看不見、聽不到的東西特別多。
現在有些人智慧十分超群,但如果沒有正信引導,這種智慧也叫邪見。誠如佛經中所雲:“信若無解,信是無明;解若無信,解是邪見。”意思就是說,信心若沒有以智慧來輔助,很容易變成盲目的迷信;智慧若沒有以信…
《來世生命及往生淨土——西北大學演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