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道我們心中有佛也有魔,那麼你選擇皈依誰呢?那肯定選擇皈依佛嘛。如果我們知道我們的人生,我們的生命,我們的前途有天堂也有地獄,你會選擇什麼?你肯定會選擇天堂的嘛。那天堂哪裏來的?天堂不是無緣無故的,它是修出來的。地獄哪裏來的?地獄也不是平白無故就讓你跳下去的。地獄無門,地獄是自己造的。天堂和地獄都是自己造的。
如果我們知道人生有天堂也有地獄,自然就會選擇天堂。如果知道我們的心有黑暗,也有光明,自然就會選擇光明。沒有人想害自己, 沒有人想下地獄,沒有人想在黑暗中生活。所以學佛是一個自發的行爲,是一個生命的本能需求。比如皈依叁寶,不僅僅是皈依外在的佛,皈依外在的寺院,皈依外在的法、經書,皈依外在的出家人,所有兩千六百年保持下來的叁寶形象,這個佛教機構都是爲了開發我們每一個人的佛性而存在的,不是爲了他自己的利益。
他自己有什麼利益呢?比如說我們來,請問我坐在這裏,拿著話筒講話,你們覺得我有一種榮耀。但是實際上,在生活當中,在這個社會當中,我拿著話筒給你們講話,是你們危險還是我危險?是我危險啊。就有可能公安局的來直接把我帶走啊。對不對?我是很危險的。文革的時候,那樣子的破壞寺廟,砸佛像,逼出家人還俗。但是出家人甯願被批鬥,被遊街,被侮辱,被吐唾沫,被醜化戴高帽子遊街,依舊堅定著自己的信仰,要把這個文化保留給我們的子孫,容易嗎?他們是爲了自己嗎?他們要是爲了自己早就明哲保身了,佛教裏有太多保護自己的方法啦,那些都可以用。但是爲什麼會這樣?就是爲了不讓這杆旗幟倒下去,爲了我們子孫不迷失心靈的方向,不滅掉我們心靈的那一盞光明燈。所以出家人用生命來保護這杆旗,不讓它倒下。
我們都知道西安有個法門寺,請問法門寺的佛骨舍利是怎麼保存下來的?是一個老和尚,當那些紅衛兵來挖塔宮的時候,竭盡全力地阻止但是卻被這一群年少無知的紅衛兵又打又罵,最後老和尚把柴堆堆起來,他坐在柴堆上,把煤油澆在身上,點火自焚。用這樣的一種生命悲慘的形象,才使得那群喪心病狂的紅衛兵停止了他們的行爲。紅衛兵們被嚇跑了,他們覺得要出人命了,老和尚要自焚了,然後就一哄而散了。老和尚就是這樣子保護了地宮,使得地宮門未被打開。這樣子上千件的國家文物、佛門聖物才免于了那場浩劫。
因緣和合無本體 色空不二佛智慧
我們現在這個佛指舍利,作爲國家的和平大使,也時常被擡出來做和平外交。請問連佛的一根手指頭都可以作爲國家的一個和平外交,那佛口裏所講出來的黃金燦燦的經典、人類的智慧那還了得啊?!我們兩千六百年綿綿不斷的僧寶在人間,這比萬裏長城的工程還要浩大,所以佛教的哪一樣拿出來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産,甚至是佛教的局部抽出來都是世界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比如:佛教的梵呗、佛教的建築、佛教的音樂、佛教的繪畫,這些都是用來傳達佛教的智慧的。
佛教在世間存在的,所有的這一切,他的真實的目的就是爲了給我們做一個生命的燈塔,指引我們這些迷途的生命,找到真正的目標,正確的方向。開車還要有GPS,我們的生命也像一部車,所以,魯迅先生說:“佛教的一個群體,是一個自我犧牲的群體。”爲了人類的正確方向,爲了社會的安定、人民的幸福,甚至是給予我們生命的終極目標,使我們成爲一個有效的生命。很多人一輩子,如果不學佛的話,那就是無意義的生命,也很辛苦,很辛苦地跑,結果跑到後來一看,方向錯了,越跑越錯,南轅北轍,所以我們人生需要正確的方向很重要。人生正確的方向就是佛,佛就是我們正確的方向,佛是我們圓滿的人格化,一個人圓滿了就是佛。
我們以佛作爲我們做人的榜樣。佛陀不是神,本身就是人,曆史上真實存在的人,是和孔夫子同一個年代的人,也是爸爸媽媽生的,爸爸叫淨飯王,媽媽叫摩耶夫人。除了佛經外,很多史料也都有記載。從這個角度來說,佛陀也不是我們製造的神,我們也不是什麼有神論。佛的經典都是佛的語言,我們出家人就是曆史的、唯物的,一代一代存在的,從佛一代一代保存到現在,所以叁寶都是真實的,都不是神。
如果從宗教來劃分的話,宗教有有神論和無神論;宗教有多神論和一神論。比如說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宗教是多神論,像印度教啊等等。印度教裏的神是很多的,他有十億多的神,所以過去的印度人說他們的神比人多。有一些是一神論,比如說基督教、天主教等等,只拜基督。而我們佛教呢,是無神論。爲什麼我們佛教是無神論呢?因爲佛教的智慧告訴我們,任何一個事物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它也不是永恒存在的,它都是因緣和合而存在的,它沒有自性不變的本體,包括神在內。
神是積累福報而得到的一個果報,不是你命中注定必須住五星級的賓館,不是的,你現在有錢才可以住五星級的,就像街上的取款機一樣,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到取款機上取錢的,你卡裏得有錢。但卡裏有錢是一定的嗎?你命中注定卡裏就有一千萬可以讓你取嗎?不是這樣子的。你有福報就可以在取款機裏取,沒福報的話,取款機就在那,跟你不相關,不是你的事情。所以天上的神不是固定不變的神,就像你卡中的錢一樣,不是固定不變的。你積累了,它就有,所以財富是從創造和節儉中來。你節儉了,才有可能會消費一次。天神也是這樣,他們修了多少世之後才能上天。
但是因爲他到天上之後,他消費自己福報的能力會更強,有可能把自己的卡全刷完,甚至還可能透支。所以天上的人要麼不墮落,要麼墮落得比一般的人還慘。就好像平時那些自殺的人,平民老百姓不太會自殺的,自殺的都是那些富翁。富翁們很容易地就欠下幾千萬、幾個億,而老百姓平時欠個幾百塊是用不著自殺的,慢慢地節約一點就還上了。所以有錢的人一旦定位錯誤,欠了幾千萬、幾個億的,你說他怎麼還啊?還不上怎麼辦,只有一死了之。也就是說富翁們墮落比一般老百姓更慘,所以有錢的人你不必羨慕他。有的時候我都替他擔心啊,有錢人過著奢華的生活,這個習慣是很不好的。我們傳統上說“富貴猶如叁更夢”,說不定哪天就醒了。“富貴又如草頭霜”,一下子就蒸發掉了,所以該怎麼樣子去自我定位是很重要的。
佛教告訴我們,天上的神沒有一個是固定不變的,都是他自己修的,而且當他們墮落的時候都會很苦。所以學佛信佛,不單單是在人間學,天人也在學。我們知道的玉皇大帝、天王們,全部都是佛教徒。當佛陀出世成佛的時候,是他們先知道,我們人間的通訊又不發達,所以是天人最早知道。因此天人最早從天上來到人間禮敬佛陀,請求佛陀把他證悟到的光明以及道理告訴給世人,讓更多人可以不墮落可以生天。所以先請佛陀講法的是大梵天王、玉皇大帝,他們先來皈依佛,請佛說法。再慢慢地在人間,佛陀用他的腳丈量著大地,走到哪裏,佛法就宣揚到哪裏,我們人間才開始有了佛教智慧的聲音。
所以佛教講的:認識到事物的規律,看到一切現象的本質,這是佛的智慧。所以佛教屬于無神論,沒有固定不變的神,神只是表面現象,也包括辯證唯物的思維。——“辯證唯物的思維”是現代哲學名詞,他們在研究人類文明的産生時發現,最能體現辯證唯物思維精髓的就是佛教。馬克思與他好友的一封書信中說道:“當人類出現佛教的時候,辯證唯物的思維才成熟。”《心經》裏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就是辯證唯物的思維。比如這瓶水是從哪裏來的?這個水是天生的嗎?是天下了一瓶水嗎?這是很多因緣和合的,所以看到這瓶水的時候,便可以知道這瓶水現象的本質是沒有水的,這是很多因緣和合才有這瓶水的,便可以體悟到它的空。所以“色即是空”,這個辯證思維是很厲害的,從“有”的時候便可以看到它的“空”。“空”是什麼呢?“空”並不是一個獨立的一個所謂的“空”,所有現象的背後就是“空”。“空即是色”,怎麼認識“空”?
“空”,在萬物的變化當中認識這個“空”。所以這是一個非常高度的智慧,辯證唯物的思維。因此佛教既不屬于有神論,又屬于辯證唯物思考的智慧。佛帶著這種智慧以及不忍衆生對生命迷失的慈悲來推廣他思維的精華,讓我們生命來獲得這種智慧,依著這種智慧而生活,依著這種智慧而升華,依著這種智慧而脫離六道輪回的這一假象。
如果我們不知道這瓶水它的本質是空,我們就不知道六道輪回是空的;如果我們不知道六道輪回是空的,六道輪回就像一個枷鎖牢牢地鎖住我們的生命,使生命變得不自由。爲什麼佛教總是說求解脫?求什麼解脫?是指從六道輪回中解脫,六道輪回像一個枷鎖。我們在座的所有人,上到天神下到畜生、餓鬼、地獄都被這個枷鎖所束縛著。佛揭開了這個謎,就是揭開了我們六道輪回的謎,讓我們有這個空間可以超脫出去,就好像現在科學家研究找到了“蟲洞”。
突破時空 開發大腦
我們在座的坐在這裏都有坐標,——東經多少度,北緯多少度,那我們現在有沒有空間的障礙呢?有。有沒有時間的障礙?有。我們現在的每一個人,不管是有錢還是沒錢,不管是有權還是沒權,所有的人在空間和時間上完全是平等的。現在科學家爲什麼在孜孜不倦地研究?他們爲了研究生命,爲了拓展宇宙空間,爲了我們生命尋求自由,這就是科學的重大社會意義。所以自然科學的意義還是爲人民服務,爲生命服務。
偉大的科學家霍金就講過:人生命最大的一個困惑就是時間和空間。所以爲了解決這一困惑,他們就發現了可以…
《華夏五千年文明精華之探討》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