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科學性
——爲天童寺夏令營學員開示
超越時空的話題
剛才看了這個短片,這就是我們的家,我們的世界。我看著這個片子的時候,我每次看都會很感動,我覺得不比潘多拉星球差,對不對。你們看過《阿凡達》,我們的地球美不美?生命美不美?
我們坐的這個寺廟,寺廟作爲一個社會現象上來說,它是愛心凝聚出來的,我們宗教的詞語叫慈悲。從社會上來說,它純公益的,寺廟屬于純公益的,沒有任何盈利的目的,它傳播著真理,表達佛對衆生的關心愛護。
今天我們大家很榮幸,我們這次夏令營的主辦方給我一次機會,在這邊跟大家見面。在前面你們或許有注意到,我在邊上還在做功課,好像今天我是來趕一場考試,大家都是我的老師,我這個學生怎麼樣給大家,這兩個小時交一份答卷。似乎你們也籌備著這七天,這個夏令營,你們也想或許常住也需要你們交一份答卷,好像你們也有心靈交流,心得體會。但只要一談到說佛教,雖然我們從兩點到四點,給我兩個小時,但是我想我們這個題目是超時空的,佛教的這個題目是超時空的。
這個夏令營,你們因爲參加的是佛教的夏令營,所以這也不是七天能夠囊括的,七天的內容是要用一輩子,或者生生世世去消化的,包括這七天來的幸福感,也可以說可以充斥你的一生,所以我就感覺到大家好有福報,非常有福報。
我們社會上有一句話叫“不到長城非好漢”。長城有什麼?我們佛教這兩千六百多年綿延而下的這個現象,比長城不知道偉大多少倍。我們大家這幾天就生活在其中,吃的是叁寶的飯,睡的是叁寶的床,濡沫于這種叁寶的文化氛圍之中。
佛教圓滿的智慧可以引導人類科學
今天我選的這個題目——佛教的科學性,爲什麼要講這個題目,有的記者去訪問美籍華人丁肇中博士,他是諾貝爾獎獲得者,訪問他:“你們的這個科學實驗室就像一個聯合國一樣,大家這麼樣子精誠合作是爲了什麼呢?”他說:“科學家的一個職能是探索人生和宇宙。”從這個角度上說我們佛教也是探索人生和宇宙,我們說人往高處走。所以從一個好的科學家身上可以看到他的宗教情操,他投入在他的科研,投入到爲人類鑽研的這些項目當中,他廢寢忘食。
從科學的角度說,一個宗教學家對經典的理解,信解行證,孜孜不倦,也是充滿了一個科學家的精神,求真求實,破迷開悟,乃至我們淨念相繼,六根能夠不亂,晝夜都在法喜禅樂之中,這是需要很大的一種智慧和毅力的,所以佛教和科學有很多共同點,甚至我今天講的題目就是《佛教的科學性》。那不僅我作爲一個出家人,我們在座的今天可以說是對佛教都有濃厚的興趣,甚至是敬仰的。在座的我也有認識一些,都是佛教徒。
今天我立的這個題目呢,不僅僅作爲一個佛教徒可以聽,非佛教徒也可以聽,因爲我今天講的佛教的科學性,是我們生活當中熟知的,是我們從小就受教育的一種方式,我們中國乃至西方社會,在全世界人類裏面現在比較公認的一種方式,所以我們首先要把我們的科學之父——愛因斯坦擡出來。如果我在這裏說佛教的科學性,或許你們講,你這是自己拿科學幫佛教貼金呢。但是我們崇敬的愛因斯坦,他被整個人類譽爲當代的科學之父,他就講過如果有一個能夠應付現代科學需求,又能與科學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他其實還有一個,這個世界上的所有宗教,他說所有宗教,如果能夠跟科學相依共存的,那必定是佛教。
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的時候,甚至西方社會都說,這個時代是宗教的墳墓,因爲科學特別的昌明,就顯得某些宗教捉襟見肘,跟不上人類的新知識了。但是所有宗教跟科學比較下來,愛因斯坦卻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這是愛因斯坦講的佛教和科學的關系。
爲什麼呢?因爲佛教符合于科學的規律,我們可以知道佛教的經典浩如煙海,我們俗話又說“言多必失”。那佛說了這麼多話,我們現在科學技術這麼發達,甚至分門別類都已經研究得很精通了。我們佛教裏也牽涉到自然界的科學、社會科學,兩大類都有,而且也很細。從生命的角度,從物質的角度,從這個世界外在的到內在的,佛陀都有講到。我們現在人類所有的學科,幾乎在佛教裏都有,在菩薩要學的內容裏面有五明,大五明,小五明。這個五明有因明、聲明、醫方明、工巧明、最後一個內明,這五個幾乎囊括了現在所有我們人類的這些學問,天文地理都有。到現在我們地球上還在用的,像十輪曆法,十輪曆法這是我們佛教的一個天文學知識,它與現在的天文學知識比毫不遜色。
就好像瑪雅的那個天文曆法讓當今的天文學家瞠目結舌,瑪雅的天文曆法,甚至它記載到的時間超過了銀河系的誕生。銀河系到現在只有一百多億年,但是瑪雅曆法已經超過一百多億年。那我們佛教裏更是超過,宇宙大爆炸,宇宙大爆炸之前呢,怎麼會知道,怎麼可能知道,就好像我們對史前文明一片茫然一樣,更不要說地球沒誕生之前,銀河系沒誕生之前。但是瑪雅的天文曆法裏卻有,我們佛教的曆法裏也有,所以現在算日食、月食,算一些天相啊,我們的十輪曆法毫不比現在的曆法遜色。
而且這個曆法裏更多的結合了我們人和天之間的關系,我們中國傳統就是人天相應、人天合一嘛,在佛教曆法裏本身就有這個內容。我們現在這些曆法天文學,它跟人的身體沒有什麼關系的,也就是內心世界、我們的身心世界跟外在的世界沒有關系的,這顯然是它的一個缺陷。
像中國,我們現在常用的曆法上,一個是陽曆,以太陽爲坐標的,地球繞太陽一周叁百六十五天爲一年。還有一個陰曆,陰曆是以月亮爲坐標的,是月亮繞地球一圈,叁十天左右。中國傳統上來說,這兩種曆法同時在用,因爲中國的播種跟太陽有關,二十四節氣是根據陽曆來算的。但是陰曆的初一、十五,這個很重要,你知道我們海水的潮汐,人體的內在規律都是隨著月亮的規律的。中國現在運用的曆法上,這兩個曆法重疊使用,相互參照是非常有科學性的,完全比西方單獨只用陽曆要來的科學,那佛教的十輪曆法就綜合了這兩種曆法。
我們佛教因爲兩千六百多年存在下來,它的教義這麼博大,佛說這麼多話是不是就像我們俗話所講的“言多必失”呢?能不能經得起我們現在二十一世紀的科學的檢驗呢?這是非常奇妙,非常偉大的一點,沒有哪一個科學家發現佛教哪一句話講錯了。不單單沒有講錯,而且我們佛教的智慧還有啓發當今科學研究者的這種作用,對他們還有啓發作用。當他們在科學裏面徘徊,他們在誤區裏面徘徊的時候,我們佛教的智慧可以給他作參考,可以給他作引路人。
所以我們爲什麼要皈依叁寶?皈依叁寶,叁寶就是我們人生的明燈。我們有沒有唱過叁寶歌?叁寶歌第一句是什麼?“人天長夜,宇宙暗暗,誰啓以光明。”你說怎麼會暗呢?現在不是有電燈嗎,雖然外面現在下雨,但是還是有日光啊。“宇宙暗暗,人天長夜”,這指的是什麼?請問這些科學家他遇到他們的課題、難題的時候,他心靈上是不是會産生茫然啊?會茫然。這種茫然就像是沒有光明一樣,佛教的智慧光明還是可以照見他的。
生命之花——菩提心
昨天我那有個居士來,二十年沒見面了,帶著他女兒,他女兒以前很小,小小一點點。昨天見面看到很大了,大閨女了,二十多歲了,以前叁四歲見過面,現在二十叁四歲了。我就跟她說:“你看,這個生命生理的成長是抑製不住的,它要長頭發你不讓它長不可能的,長指甲你要想抑製它長不可能的,它自然身體會成長,但是心靈的成長不一定的。”
這次來參加過夏令營的,跟沒有來參加過夏令營的,身心的覺悟是不一樣的。爲什麼我們要識字,我們要讀書,我們要讀聖賢書,要了解真理,探索真理,這有助于我們的身心健康成長。一個人的成熟不僅僅指生理的成熟才是成熟,有的人生理雖然成熟了,但是心理上還沒進入斷奶期呢。理智的成熟有的人五十歲,有的人六十歲,有的人七十歲,有的人到死他這輩子沒成熟過。
我常常看著這個花,我說:花,我好羨慕你哦,你開花了,我們的生命之花何時開放不知道的。我們佛教裏,你看菩薩頭上戴著帽子,那代表什麼?菩薩喜歡帶帽子嗎?你聽導遊的就更好玩,導遊說有頭發的是佛,沒頭發的是羅漢,帶帽子的是菩薩,導遊教大家快速認識佛、菩薩、羅漢。但是真的是什麼呢?菩薩是代表發菩提心的。發菩提心就是什麼?生命之花已經開放了,那個帽子就代表祂的頭顱已經打開了,祂實際的狀態。
一個菩薩祂的頭,你去拍照,那個光是不一樣的。一個羅漢祂是自我完善的過程,菩薩已經進入到了完善這個世界,完善衆生了。自己已經覺了,但是對衆生充滿了慈悲之心,要幫助衆生一起進步,這就叫菩薩。羅漢呢,還處在一個自我完善的過程當中。佛呢,是已經自己也圓滿了,度衆生也圓滿了。自他二利都圓滿了就是佛,福慧兩足尊。
佛教的宏觀世界與微觀世界
那我們既然說佛教裏面跟現在科學能夠相互印證的,我們最清楚的,我都是撿大家都知道的,我們佛教開口就說叁千大千世界,大家都知道吧。叁千大千世界是什麼概念?佛教的叁千大千世界的概念就是以一個太陽爲最小單位,我們這一個恒星系爲最小單位。一千個太陽合在一起稱爲一個小千世界。以小千世界爲單位,一千個小千世界合在一起是一個中千世界。以中千世界爲一個單位,一千個中千世界合在一起是一個大千世界。因爲有叁個千,…
《佛教的科學性》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