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教的科学性

  佛教的科学性

  ——为天童寺夏令营学员开示

  

  超越时空的话题

  

   刚才看了这个短片,这就是我们的家,我们的世界。我看着这个片子的时候,我每次看都会很感动,我觉得不比潘多拉星球差,对不对。你们看过《阿凡达》,我们的地球美不美?生命美不美?

  

   我们坐的这个寺庙,寺庙作为一个社会现象上来说,它是爱心凝聚出来的,我们宗教的词语叫慈悲。从社会上来说,它纯公益的,寺庙属于纯公益的,没有任何盈利的目的,它传播着真理,表达佛对众生的关心爱护。

   今天我们大家很荣幸,我们这次夏令营的主办方给我一次机会,在这边跟大家见面。在前面你们或许有注意到,我在边上还在做功课,好像今天我是来赶一场考试,大家都是我的老师,我这个学生怎么样给大家,这两个小时交一份答卷。似乎你们也筹备着这七天,这个夏令营,你们也想或许常住也需要你们交一份答卷,好像你们也有心灵交流,心得体会。但只要一谈到说佛教,虽然我们从两点到四点,给我两个小时,但是我想我们这个题目是超时空的,佛教的这个题目是超时空的。

  

   这个夏令营,你们因为参加的是佛教的夏令营,所以这也不是七天能够囊括的,七天的内容是要用一辈子,或者生生世世去消化的,包括这七天来的幸福感,也可以说可以充斥你的一生,所以我就感觉到大家好有福报,非常有福报。

  

   我们社会上有一句话叫“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有什么?我们佛教这两千六百多年绵延而下的这个现象,比长城不知道伟大多少倍。我们大家这几天就生活在其中,吃的是三宝的饭,睡的是三宝的床,濡沫于这种三宝的文化氛围之中。

  

  佛教圆满的智慧可以引导人类科学

  

   今天我选的这个题目——佛教的科学性,为什么要讲这个题目,有的记者去访问美籍华人丁肇中博士,他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访问他:“你们的这个科学实验室就像一个联合国一样,大家这么样子精诚合作是为了什么呢?”他说:“科学家的一个职能是探索人生和宇宙。”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佛教也是探索人生和宇宙,我们说人往高处走。所以从一个好的科学家身上可以看到他的宗教情操,他投入在他的科研,投入到为人类钻研的这些项目当中,他废寝忘食。

  

   从科学的角度说,一个宗教学家对经典的理解,信解行证,孜孜不倦,也是充满了一个科学家的精神,求真求实,破迷开悟,乃至我们净念相继,六根能够不乱,昼夜都在法喜禅乐之中,这是需要很大的一种智慧和毅力的,所以佛教和科学有很多共同点,甚至我今天讲的题目就是《佛教的科学性》。那不仅我作为一个出家人,我们在座的今天可以说是对佛教都有浓厚的兴趣,甚至是敬仰的。在座的我也有认识一些,都是佛教徒。

  

   今天我立的这个题目呢,不仅仅作为一个佛教徒可以听,非佛教徒也可以听,因为我今天讲的佛教的科学性,是我们生活当中熟知的,是我们从小就受教育的一种方式,我们中国乃至西方社会,在全世界人类里面现在比较公认的一种方式,所以我们首先要把我们的科学之父——爱因斯坦抬出来。如果我在这里说佛教的科学性,或许你们讲,你这是自己拿科学帮佛教贴金呢。但是我们崇敬的爱因斯坦,他被整个人类誉为当代的科学之父,他就讲过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他其实还有一个,这个世界上的所有宗教,他说所有宗教,如果能够跟科学相依共存的,那必定是佛教。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的时候,甚至西方社会都说,这个时代是宗教的坟墓,因为科学特别的昌明,就显得某些宗教捉襟见肘,跟不上人类的新知识了。但是所有宗教跟科学比较下来,爱因斯坦却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是爱因斯坦讲的佛教和科学的关系。

  

   为什么呢?因为佛教符合于科学的规律,我们可以知道佛教的经典浩如烟海,我们俗话又说“言多必失”。那佛说了这么多话,我们现在科学技术这么发达,甚至分门别类都已经研究得很精通了。我们佛教里也牵涉到自然界的科学、社会科学,两大类都有,而且也很细。从生命的角度,从物质的角度,从这个世界外在的到内在的,佛陀都有讲到。我们现在人类所有的学科,几乎在佛教里都有,在菩萨要学的内容里面有五明,大五明,小五明。这个五明有因明、声明、医方明、工巧明、最后一个内明,这五个几乎囊括了现在所有我们人类的这些学问,天文地理都有。到现在我们地球上还在用的,像十轮历法,十轮历法这是我们佛教的一个天文学知识,它与现在的天文学知识比毫不逊色。

  

   就好像玛雅的那个天文历法让当今的天文学家瞠目结舌,玛雅的天文历法,甚至它记载到的时间超过了银河系的诞生。银河系到现在只有一百多亿年,但是玛雅历法已经超过一百多亿年。那我们佛教里更是超过,宇宙大爆炸,宇宙大爆炸之前呢,怎么会知道,怎么可能知道,就好像我们对史前文明一片茫然一样,更不要说地球没诞生之前,银河系没诞生之前。但是玛雅的天文历法里却有,我们佛教的历法里也有,所以现在算日食、月食,算一些天相啊,我们的十轮历法毫不比现在的历法逊色。

  

   而且这个历法里更多的结合了我们人和天之间的关系,我们中国传统就是人天相应、人天合一嘛,在佛教历法里本身就有这个内容。我们现在这些历法天文学,它跟人的身体没有什么关系的,也就是内心世界、我们的身心世界跟外在的世界没有关系的,这显然是它的一个缺陷。

  

   像中国,我们现在常用的历法上,一个是阳历,以太阳为坐标的,地球绕太阳一周三百六十五天为一年。还有一个阴历,阴历是以月亮为坐标的,是月亮绕地球一圈,三十天左右。中国传统上来说,这两种历法同时在用,因为中国的播种跟太阳有关,二十四节气是根据阳历来算的。但是阴历的初一、十五,这个很重要,你知道我们海水的潮汐,人体的内在规律都是随着月亮的规律的。中国现在运用的历法上,这两个历法重叠使用,相互参照是非常有科学性的,完全比西方单独只用阳历要来的科学,那佛教的十轮历法就综合了这两种历法。

  

   我们佛教因为两千六百多年存在下来,它的教义这么博大,佛说这么多话是不是就像我们俗话所讲的“言多必失”呢?能不能经得起我们现在二十一世纪的科学的检验呢?这是非常奇妙,非常伟大的一点,没有哪一个科学家发现佛教哪一句话讲错了。不单单没有讲错,而且我们佛教的智慧还有启发当今科学研究者的这种作用,对他们还有启发作用。当他们在科学里面徘徊,他们在误区里面徘徊的时候,我们佛教的智慧可以给他作参考,可以给他作引路人。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皈依三宝?皈依三宝,三宝就是我们人生的明灯。我们有没有唱过三宝歌?三宝歌第一句是什么?“人天长夜,宇宙暗暗,谁启以光明。”你说怎么会暗呢?现在不是有电灯吗,虽然外面现在下雨,但是还是有日光啊。“宇宙暗暗,人天长夜”,这指的是什么?请问这些科学家他遇到他们的课题、难题的时候,他心灵上是不是会产生茫然啊?会茫然。这种茫然就像是没有光明一样,佛教的智慧光明还是可以照见他的。

  

  生命之花——菩提心

  

   昨天我那有个居士来,二十年没见面了,带着他女儿,他女儿以前很小,小小一点点。昨天见面看到很大了,大闺女了,二十多岁了,以前三四岁见过面,现在二十三四岁了。我就跟她说:“你看,这个生命生理的成长是抑制不住的,它要长头发你不让它长不可能的,长指甲你要想抑制它长不可能的,它自然身体会成长,但是心灵的成长不一定的。”

  

   这次来参加过夏令营的,跟没有来参加过夏令营的,身心的觉悟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我们要识字,我们要读书,我们要读圣贤书,要了解真理,探索真理,这有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成长。一个人的成熟不仅仅指生理的成熟才是成熟,有的人生理虽然成熟了,但是心理上还没进入断奶期呢。理智的成熟有的人五十岁,有的人六十岁,有的人七十岁,有的人到死他这辈子没成熟过。

  

   我常常看着这个花,我说:花,我好羡慕你哦,你开花了,我们的生命之花何时开放不知道的。我们佛教里,你看菩萨头上戴着帽子,那代表什么?菩萨喜欢带帽子吗?你听导游的就更好玩,导游说有头发的是佛,没头发的是罗汉,带帽子的是菩萨,导游教大家快速认识佛、菩萨、罗汉。但是真的是什么呢?菩萨是代表发菩提心的。发菩提心就是什么?生命之花已经开放了,那个帽子就代表祂的头颅已经打开了,祂实际的状态。

  

   一个菩萨祂的头,你去拍照,那个光是不一样的。一个罗汉祂是自我完善的过程,菩萨已经进入到了完善这个世界,完善众生了。自己已经觉了,但是对众生充满了慈悲之心,要帮助众生一起进步,这就叫菩萨。罗汉呢,还处在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当中。佛呢,是已经自己也圆满了,度众生也圆满了。自他二利都圆满了就是佛,福慧两足尊。

  

  佛教的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

  

   那我们既然说佛教里面跟现在科学能够相互印证的,我们最清楚的,我都是捡大家都知道的,我们佛教开口就说三千大千世界,大家都知道吧。三千大千世界是什么概念?佛教的三千大千世界的概念就是以一个太阳为最小单位,我们这一个恒星系为最小单位。一千个太阳合在一起称为一个小千世界。以小千世界为单位,一千个小千世界合在一起是一个中千世界。以中千世界为一个单位,一千个中千世界合在一起是一个大千世界。因为有三个千,…

《佛教的科学性》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