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知識出家。之前帶他們居士,我就把我的心得體會告訴他們,一直到現在,一般性,我還是這麼個想法,天下大德多得是,比我修的好的更多。但是呢,我們不比高,比實用的。有一些,比如說像我們平時容易遇到的哪些問題,特別障礙我們修行的一些,我們應該注意,注意哪些還是需要告訴給大家的,有很多人,就是小小的一個障礙,障礙一輩子不能夠得利益。
所以廣欽老和尚說,一根草的執著啊你也不能夠往生到極樂世界,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啊。泰山雖然大,有一片小葉子就遮住了,泰山看不見了。有根草執著啊,大好的極樂世界去不了了。所以從禅宗上也是講拔毛抽丁,去除這些修行的障礙,很重要的。 我今天跟大家是想到哪裏說到哪裏,沒有什麼系統的。下面呢,我們交流交流。
信衆:除障的藥供粉如何使用?
師父:除障的藥供粉,因爲這個世界啊,負面力量一天比一天增加,負面力量裏面大多數都是複仇的力量,我們大師父說,吃肉一樣,吃肉到身體裏就變成什麼?變成複仇的細胞。那這個世界複仇的訊息越來越多,這些大多數被砍被殺,被剁的一塊一塊,特別痛苦。就是人,我們人現在自然死亡的也越來越少,很多是病痛,病苦折磨,死了之後還是有病苦折磨的這種追隨著他,所以藥供就很重要。現在我們人間醫院生意最好,那作爲陰間,叁惡道來說,這個藥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佛教裏面,經典裏也有,所以現在我們做法會的時候,特別會有藥供,甚至把各種草藥都在這邊供。
不僅僅有藥供,像去年我們臺灣“八八”水災,那個龍王生病了,我們還要供龍藥,針對不同的還要對症,專門還要供龍王的藥,龍藥治病。去年我來的時候,還有那個虎爺,虎爺也來求,虎爺也受傷了,身體某部分受傷了,還要求要皈依啊,我們也是特意藥供觀想給虎爺醫傷,醫病,它們還來求啊。有的弟子知道,他能夠通達這個訊息,說有虎爺求要醫傷,求皈依。去年是在臺南,還是在哪裏,到臺南有一個很大的廟啊。
我在高雄的時候他們就報告了,虎爺,虎爺,我也不懂什麼是虎爺啊,我問湛光法師,湛光法師他也問,到處問,問了半天說臺灣道家的廟裏面有虎爺,供在神龛下面的,我那天抽空特意去給它授皈依。授完皈依之後馬上又告訴我,說虎爺很高興,皈依了發願做護法,給我們佛教也做護法。
說明這藥供很需要,很重要啊,不但缺食物啊,它們餓鬼缺食物啊,它們也需要這種藥療傷啊,當你念起藥師咒的時候,對它們有療傷作用。爲什麼我們要給它們念七寶如來,每一尊佛的名號都對它們有很大的幫助的,多寶如來是醫它們的貧窮;寶勝如來解決它們那種貪心的根本;妙色身如來也是解決它們身體的殘缺痛苦那種醜陋;廣博身如來,它們那種殘缺啊、狹小啊,很矮小的可以解決;甘露王如來可以讓它們遠離饑渴;離怖畏如來讓它們心能敞開,不是那麼拘謹恐懼的;阿彌陀如來破除黑暗,得大光明。
我們以後還要給它們追加念不動如來,不動如來讓它們過去破戒,過去造的惡業能夠恢複清淨。因爲不動佛祂就是持戒精進得成就的,祂的名號和祂的咒都是有對戒體恢複清淨的這樣一個功德力。藥師佛的心咒啊,對它們這個病痛就能夠解除,所以都很重要,非常重要。特別我們自己,有時候你覺得自己身體有點痛,我們總覺得自己有病了,我自己吃藥打針。但是古人告訴我們說,你要想達到這個目的,有時候用一個間接的方法,你身上有病了,你施這樣的藥給衆生,解救衆生病苦的時候,你的這個病就沒有了,叫曲則全,不是直接實施在自己身上,而是通過幫助更苦難的衆生,去除了自己的這個業報。
信衆:如何才能擁有空性的智慧?
師父:這個是需要因緣的,因爲本來啊,空性就是緣起中的智慧,還有一個呢,福德資糧。這個依靠誰?依靠善知識。善知識有空性的,那你這個福德資糧,你跟善知識之間法的因緣越深,那你對空性就體會的越深,所以這個就表現在,你積累的資糧越多,善知識越歡喜,有一分歡喜,你就一分成就,關鍵在這裏。
佛法的修行,不管是教法還是證法,關鍵的精髓都體現在善知識身上。你不依止善知識,教法上你不可能得到成就,不依止善知識,證法上更不可能得到成就,所以教法和證法的核心是善知識。我們要想得到空性的智慧,那必須要從善知識這裏來。
如果你能夠覺悟到這一點,你能夠修這個,那對你來說就是正法時代。如果你抓不到這個要點,老是打擦邊球,在叁寶像法當中轉,那你就沒有正法就是像法。甚至你完全抛棄了善知識,完全就自己看,自己理解,那好了,沒法了,法都沒了。
信衆:有神要與人相通,該如何解決?應與它接觸或是拒絕?
師父:有神要與人相通,這你沒辦法判斷它是神還是什麼,它是神還是鬼,你是不知道的。所以如果要相通,你要很謹慎。我指的謹慎是什麼,是接受還是什麼,肯定不是接受,不是接受。應該把自己更加地安住在佛法當中,你有空性智慧了,你就超越它了,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馬上要用起這個般若的利劍,來斷除這樣子的境界。
我記得我曾經也有過這樣,我當初學佛啊,很用功地放在念佛上,持名念佛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間斷的,日日夜夜不間斷的。我那時候發願我要學淨土,當時我也是這樣理解的,念阿彌陀佛就是淨土,拼命念,不管什麼時候都在念,念到夢裏面也是念。甚至夢裏面境界啊,還是念。
有一次,夢裏面境界,阿彌陀佛現出來,哇,很莊嚴地現在虛空裏面,我這時候給阿彌陀佛頂禮。頂禮的時候忽然我就想起《金剛經》裏的那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時候境界和自己都沒有掉了,不要著相,還是要用佛的這個智慧。不要覺得祂是實有的神,我是實有的人,不要有這種執著,還是要用智慧。
我們現在很多學佛的人,我的執著還是很重,總是覺得,我就是我啊,我是張叁李四啊,我是男的女的,我今年幾歲啊,我什麼家庭啊,我有幾個小孩啊,我是什麼工作啊,總是記得很清楚的。但是很奇怪啊,一個人一旦死了之後成中陰身,馬上那些就忘掉了,過眼雲煙。有一些瀕臨死亡經驗的,我有時候研究他們,看他們寫的這些文字的時候,他們說,本來他們很熟悉的家,一死了之後,就覺得很陌生了。本來覺得這是我兒子,這是我親人,都很執著很執著的,一死了之後,會覺得溝通不了。這時候,兒子啊兒子啊,你去摸他也摸不到,他跟你沒反應,他做他的事情,幾天你就會覺得很陌生了,所以爲什麼叫恍如隔世呢,恍如隔世,這很奇特的。
我們修行要有這樣一種智慧,不要我執我執,我執就漏,有漏法,有漏的業。無我,越無我,無我的智慧是無漏的,所以你有了出離心了,有無我的了,你就會持戒了,你也會修定了,這當中你會開智慧。戒定慧這叁無漏學,它是建立在無我的出離心上的,沒有出離心、叁皈體,戒體品位都不會很高的。
《傳喜法師開示及答信衆問——臺灣嘉義講堂》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