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觀衆雲集,龜竟載沈載浮,昂頭向林老再叁叩首,旋即轉身隨波逸去,圍睹之漁 人皆受林老之仁心,及巨龜之靈性感動,衆口同音,誓約此後見此巨龜不捕不宰不食,叁不 食口號,至今長留在漁村民衆心中,尚流傳不息,祥瑞氣氛洋溢于鄉裏。事隔十六年之後, 林老次子考上臺北商業學校,寄宿北市某友處。媽祖賽會之日,適逢星期放假,清祺一爲回 鄉省親,二爲參拜聖母,叁亦自可大快朵頤,湊巧亦乘該輪回裏,讵知險葬魚腹,在沈船之 初,滿船乘客慘呼救命之聲,耳爲之聾,繼即紛紛墮海變成魚鼈腹食,隨波而逝,清祺入水 之後,膽戰心驚,自知末日將臨,雖略谙遊泳。然在驚凜之余,旋亦被巨浪卷沈,片刻間複 浮起水面,頓感身受巨物負載,注目一視,覺此身仰臥在龜背上,龜身大似圓桌,口大如盆 ,頭大如鬥,駭極而號,自思不葬身魚腹。亦必受此巨龜吞噬。然人急智生,爲念君子不受 眼前虧,急翻身入水,至此意識已近昏迷,又感無力掙紮,只好付之天命而已,少頃複略感清 醒,恢複神志,張眼四顧,可望青天,口鼻亦得呼吸,始覺此身又浮水面,似仍有物負載,如乘桴然,急視究竟,身仍仰臥龜背,即起而翻身伏抱,瞥見龜背雕刻“益源號放生”等字迹。方悟幼時曾聞及父放生龜之故事。頓時由悲懼,轉而喜慰。自信龜來救己,斷不噬我,精神爲之一振,雙手緊抱甲背,任其所之。口中誦念佛號,祈求天地神祗保佑。當時,靈龜悠然鼓動四足,如蕩槳然,與狂風駭浪鬥,未幾近岸,清祺一躍上淺灘。叁五步即到無水之處,回顧靈龜尚浮于水面,乃急合掌拜謝其救命之恩。而靈龜似解人意,竟昂頸叩首似答禮然,口開足擺,喁喁有聲,似表示喜極之意。然後轉逝碧波深處,而不見其形影,岸上居民聞風來集,有向清祺道賀者,有劃漁船撈起十余人未沈沒者,查諸生還之人,俱屬孝子賢婦,及行善布德之好人,可見天佑善人,並裕仁者之後,益可信也,從此林家一族行善益力,鄉黨多受感化俱皆爲善。先是林老有星相家蔔其壽可屆杖鄉,竟然直至八八米壽無病善終,子孫繁衍,現爲當地巨族,有到其地者,請訪之,自可證實其事,當地父老至今猶津津樂道。至于海龜本來是水族蠢物。竟能知恩圖報,此亦天地神祗使之也。人爲萬物之靈,若有人不知行善,不曉報恩,不及蠢物多矣,多願世人知恩報本,去惡行善,必受庇佑而得善報也 明矣。(1976、7、2,阿彌陀旬刊七七期)
4.烏龜報恩 溺水得救(蕭 漁)
下面是外祖母講給我聽的有關烏龜救 人的一個故事,外祖母這樣告訴我說:我小時候的家是住在一條大河的沿岸,左右鄰居全 是以捕魚爲生的漁家,各家都有兩叁只小漁船。早出晚歸,有一年的夏季,某一天特別炎熱 ,清早漁船出去捕魚時,晴空萬裏無雲是一個好天氣,沒想到了下午叁點左右,烏雲四合, 電光閃閃,一瞬間大雨滂沱,更加上雷聲隆隆,眼看著許多小漁船在浪濤中旋轉著,接著好 幾只漁船都翻入河水的白浪之中,這真是悲慘的一天,漁夫的家人全集中到河邊來設法搶救 ,在大雨如注之下,她們大聲的驚叫、哭號,漁夫們有的救回來了,有的沒有了下落,年老 的張爺爺在漁船中沈入河中也沒有了消息,他的老伴和幾個兒女都哭喊著,大家也都認爲老 天沒有開眼,這麼個忠厚老人也沈入河底。
“看哪!那浮沈不定的一個大黑點子是什麼
”有人向江河合流口的浪頭中探望著。“是呀 !我也看到了,那是什麼
”大家目光一齊集中在漸漂漸近的黑點子上。雨停了,波浪也小了 ,天邊挂著一彎彩虹,沿河岸的人愈來愈多,大家指指點點在看著河心漂浮著的那一團黑黑 的東西。
“那好像是一個人呢
媽!”張老爺的那個大女兒像瘋了似的由河岸直往河邊沖下去。“是什麼人
該不是你爸爸吧!小心點,小鳳!”張奶奶大聲在小鳳後面叫著。“媽,姐姐說對了 ,是一個人呢!”二姐幼鳳也一面看遠處一面大聲說著“對,那是一個人!”大家這時也看清楚了,那的確是一個人。于是河岸邊又起了一陣騷動。七嘴八舌,人聲也大了起來。“那人是誰呀
”有人在發問了。“對呀!讓我看看,那是誰
”一個年輕的小夥子也奔下河邊去了 。“我們出去七只船,有五個人沒回來!”年老的人都在搖頭歎息著。“看,那真是一個人 呢!現在漂近了,更看得清楚了!”那個年輕人又跑上來告訴大家。一面指點著河中漂來的那一團東西。
“媽!媽!那是爸爸!”小鳳也跑上來興奮地告訴張奶奶,大家也就圍上來問東問西的。“你看清楚哪!菩薩保佑!要真是你爸爸就好口羅!”老奶奶一面在作揖拜天,一面擦著眼淚。“奇怪了呀!假如是人怎麼漂在 水面上
” “是呀!好像底下有人托著一樣,太怪了呀!”不一會,那東西漂近了,大家一窩蜂似的奔了 下去,想看個究竟,連張奶奶也在幼鳳扶持之下跟在衆人之後走奔下去了。
這真是一個天下的奇事!漂來的是張老爺爺,是一個龐大的烏龜以小圓桌似的大背給背了回來的,大家七手八腳將張爺爺拖了上岸,那大龜毫不怕人,也爬到了岸上,向張爺爺點了 叁點頭,又慢慢爬入河水中去了。
幾個年輕人用木板將張爺爺擡到家中,張爺爺這才慢慢地清醒了過來,他換了幹衣服又喝了幾口酒,精神也恢複過來。奇怪的是他一點也沒有受傷。
有關烏龜救人的故事在鄰裏間傳了開來,識與不識的人都從遠近湧到張爺爺家探問究竟,張家也像辦喜事似的笑著跑進跑出地招待客人,第叁天晚上,鄰裏父老們辦了一桌豐盛的酒席,在張家堂屋裏擺了開來,他們是慶祝張爺爺得救生還。大家興高彩烈地入席,張爺爺張奶奶可做了座上佳賓,接受大家的祝賀,酒過叁巡,張爺爺滿面春風地站了起來一方面謝謝大家的盛情,一方面他說:
“各位,我張某人可算是第二世的人了,我要謝謝大家對我的這種高情厚誼!我更要借各位這杯酒來謝謝救我一命的那只靈龜。”他停了一下,接著說:
“在那樣滔天的大浪中,船翻了,我也昏昏沈沈地落入河底去了,下沈!下沈,我只 意識到這下子可真的作了淹死鬼了,沒想到就在那時我身子不由自主地慢慢浮了起來,等漂 出水面才知道是一只大烏龜將我浮載了起來,後來我細細一看又看那大烏龜的腳上還綁著一 根紅絲線,當時糊糊塗塗也沒有細想,現在想來,我才恍然大悟,我與那只烏龜可有著一段 緣份的故事。我現在要報告給大家鄉親們聽聽——”他又喝了一大杯酒,繼續地說下去:
“那是很久很久的事了,當時我才八九歲的樣子,有一天我放學回家,看到有幾個小孩子在河邊燒火,我好奇地走過去問他們燒火幹什麼
他們說要燒烏龜吃,我一看果然傍邊放著一只用紅絲線綁著腳的小烏龜,我蹲下去看那可憐的小烏龜,它睜著眼也看著我,眼中忽然 流出了眼淚!我心裏更加難過,我想到我非救出這只可憐的小烏龜不可,于是我和那幾個孩 子們商量不要燒死那小烏龜好不好。可是任我怎麼說,他們也不肯答應,火越燒越大,我 當時 一心急,不管叁七二十一的搶走小烏龜,一面拼命地往河邊跑,在他們快要追到我時,我一 伸手將小烏龜丟到河裏去了。這一下我可好好挨了他們幾個人的一頓毒打,頭也被打破了, 衣服也撕破了,跑回家來又挨了父母一頓罵,說我不該和野孩子們打架,我當時雖受了打罵 ,可一句也沒有說有關于救小烏龜的事情,如今事隔幾十年,小烏龜也長大了。而且也救了 我的命,可算是報恩了!希望大家多做好事,將來一定有好報的。”
外祖母故事說完了,夜也深了,我望著天上閃閃發光的小星星,我感動得當時心裏想到從今以後再不玩捉烏龜的殘忍事情了。(1969、6、20,慈航季刊二六期) 編者注:前面四則被放生之動物適時前往解救恩人危難的事例,實在很不可思議,唯 其極難思議,更可證明因果報應的確真實不虛。
今試就第叁則“父救龜命,子免海難”的事例,分析如下:烏龜救海難這一件事,照科學上的 或然率來說,它發生的可能性非常微小,因爲它包含了六個大困難:(一)該烏龜要在茫茫大海 中與被救者剛好在出事地點相遇,機會很小,極爲困難;(二)該烏龜要剛好在出事時刻與被救 者相遇,極爲困難;(叁)烏龜以前被捉過,必定見人就怕,趕緊逃命,要叫他不怕人並且反而去 救人,極爲困難。(四)龜不識人,要它從許多落水的人中,獨獨去救恩人的兒子,此事極爲困難 ;(五)海中的烏龜很多,爲何別的龜不來,偏偏是那只被放生過的龜來救人,此事極爲困難;(六 )前面五個條件要全部會合具備,更是難上加難。然而可能性這麼微小、這麼難以發生的事, 畢竟它的確發生了。若說是巧合,則應該很稀有,但是單單本書就有四個這樣的實例,前人書 中更多類似的記載,可見這些事情絕非巧合所致,只有因果報應的理論才能指出它的根本原因 。
地藏菩薩本原經說:“世上有其數無量的鬼王,各有不同的任務及主管的範圍。……他們或者利益人,或者損害人,各不相同。但他們並非依照自己的好惡去賞罰人,而是完全依據世人的善惡業力去執行任務。”因此誠如該文作者林子惠居士所說,烏龜蠢物,何能如此通靈
他所以能有機會報答恩人,應該是神明居間操縱有以致之。古書記載有牛、馬、虎、鹿、 雞、 鳥、魚、螺蛳、鳝魚、蒼蠅、螞蟻救人的故事,道理與此相同。
5.定期放生 落水免死(即 非)
吾友周岐始,南海人, 向住廣州西村,幼聰穎,讀書過目不忘,父老頗器重之,及長棄儒學賈,受叁水西南鎮某翁之聘, 任某銀號爲會計(俗名掌櫃),勤慎供職,極得東主信用,提升爲副司理。周于業務之余,好閱佛 教經典,頗有心得,擬斷肉茹素,只以寄人籬下,諸多不便,惟以朔望(初一、十五)及佛誕日持 素,吃豆腐兩塊一些蔬菜…
《因果報應實證(淨松居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