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他自己早已結婚,並已生下幾個兒女。偶然看見他營部裏一個書記官的新婚太太,嬌豔如花,不禁萬分傾倒,費盡了不少心機,終于在他陰謀陷害之下,書記官以通敵的罪名被槍斃了。營長立刻托人向書記官的太太求婚,那知書記官的太太堅持要一夫一妻才嫁,營長已有妻子兒女,好事決難成就,但營長爲色所迷,竟忍心害理,把他的妻子兒女全都毒死了。書記官的太太無可推托,卒被營長硬娶過來。新婚之日,營長與新娘及部分來賓,合拍一張照片,好多天照片都未送來,營長生氣了,親自往取,一看之下,立刻嚇得面無人色,原來照片上新婚夫婦及來賓背後赫然照出大小五個鬼來。其中之一就是書記官,他還是生前的面貌,緊緊的站在新娘的背後,穿的是製服,一層層的領子都沒有扣上,額上還隱約地看得出是被槍彈打破了的裂痕,滿面血汙,異常慘怖。稍後便是一個女鬼,是營長的妻子,完全不是人樣子,頭發披散開來,一對眼珠向前突出,兩額青筋暴起,鼻子拱得高高地,嘴巴大張開,看不見下颚,兩嘴角一直拉齊兩耳根,雙手前撲,作攫人狀。再後就是叁個小鬼,是營長的兒女,猙獰的形像跟女鬼差不多。這事傳播出來,給營長的上司知道了,將營長判處死刑,可憐的新娘也羞憤自缢。這件公案,便如此宣告結束。但這冤鬼現形的照片,卻被翻洗多張,到處分送傳觀,以資勸化。有名的四川五老之一趙堯老,特在鬼照片上親筆題敘簡單事略,結尾有兩句:“勸人少結冤仇,時時回頭一看。”頗能發人深省。”
【湘清按】照片現鬼的事,各地報紙新聞,每有登載,茲摘錄叁則如下:
(一)一九五九年四月叁十日臺北市大華晚報登載“照片拍出鬼太婆”的倫敦消息一則:“倫敦星期日畫報,近登載一張鬼照片,這照片中有一個老太太坐在汽車的後座,但這老太太在照片拍攝前早已死去,並且已被埋葬在墳墓中,這老太太名叫韓彌兒夫人,她的女婿章南和太太把她埋葬了一星期以後,有一天出外郊遊,當章南爲他的太太和汽車攝了一張照片以後,發現沖洗出來的相片中,他的嶽母竟坐在汽車的後座,不過影像稍模糊,但仍清晰可見。”
(二)一九二一年十二月十二日上海申報載:“劉湘就任四川總司令之日,拍攝就職典禮照片一張,此相片竟有兩鬼影活現于上。此二鬼影,一爲軍長趙又新,一爲前直督藍天蔚,此二人皆于去年九月間,與熊克武相戰,死于沙場者也。”
(叁)一九二○年五月二十叁日上海申報載:“申大面粉廠王舜君,素喜攝影,于上月初,偕一友攜快鏡至新閘北共和路,即前巡警總局附近之樹林下,囑友代攝一影,嗣後洗出,卻有偉大身軀之無頭鬼在傍,頭在腳邊,見之大駭。據王雲,是日往攝時,在下午叁點余鍾,何來鬼影?旋爲某洋行大班所知,向王索取原底片,洗曬放大數張,寄往外國博物院,以資研究。”
綜上所述,照片攝得鬼相之事中外均有發現,絕非虛構,尤可證明本篇因果故事的真實性。
第叁篇 孝順善報類
1.楊黼受老僧開示竭力孝親
楊黼,是安徽省太和縣人。他感覺人生無常,立志修道,聽說四川省無際大師的道行很高,爲了要親近明師,他就辭別雙親,離開故鄉,到四川去訪師求道。剛抵四川省境內,遇見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和尚,他向老和尚很恭敬的頂了一個禮,老和尚問他說:“你從哪裏來?到四川來做什麼?”他答道:“我從安徽省來,想到四川參訪無際大師,修學佛法的大道。”老和尚說:“你要見無際大師,那不如見佛。”楊黼問:“我很想見佛,但不知佛在哪裏,請求老和尚指示我,好嗎?”老和尚說:“你趕快回家去,看到肩上披著大被,腳上倒穿鞋子的,那就是佛了。”楊黼聽了老和尚的話,深信不疑,就整理行裝,雇舟返鄉,在路上跋涉了一個多月,回家的那天,已是暮色蒼茫的黃昏,他敲著家中的大門,呼喚媽媽開門,他媽媽聽到寶貝兒子回來了,歡喜得從床上跳起來,來不及穿衣服,只把棉被披在肩上,倒拖了鞋子,匆匆忙忙的出來開門,迎接愛兒。楊黼看到披衾倒屣的媽媽,頓然覺悟父母才是活佛。從此以後,竭力孝順雙親,在物質方面,盡量使父母滿足,在精神方面,盡量使父母快樂,後來楊黼享八十歲的高壽,臨終時候,誦金剛經的四句偈,安詳而逝。(取材自德育古鑒)
看到披衾倒屐的媽媽,頓然覺悟父母才是活佛。
【湘清按】佛教的大集經上說;“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古德有雲:“堂上有佛二尊,惱恨世人不識,不用金彩裝成,非是檀雕刻,即今現在雙親,就是釋迦彌勒,若能誠敬得他,何用別求功德。”從以上佛教的經文及古德的言論,可知無際大師對楊黼的開示,確有至理。
2.徐一鵬純孝感動猛虎
徐一鵬,是浙江省鄞縣人,對父母很孝順,家中貧苦,老虎很受感動似的竟掉頭而去。
不得不出外謀生,在海濱一個村莊中設館授徒。有一天夜間,他做了奇異的夢,醒來以後,對主人說:“恐怕我的父親在家中病重,我急欲回家看一看父親。”他在歸家的途中,經過一處山領,忽然遇見一只猛虎,由于孝父的一片誠心,雖然遭此危險,一些也不驚慌,他很鎮靜的祝禱說:“我爲了父親害病,急欲回家侍候,願老虎憐憫,不要阻擋我的去路。”說也奇怪,那只老虎好象很受感動似的,竟回頭而去。徐一鵬回到家中,他父親本已病重得昏迷不醒,看到兒子回家,竟蘇醒過來,對他說:“我的愛兒,你回家的時候,在路上遇到老虎嗎?剛才我被攝至冥府,聽到一個绯衣人的談話,知道我本來已命該壽終,因爲兒子純孝的感動,使猛虎也退避,冥司特地延我壽命一紀。”後來他父親的病,果即痊愈,過了十二年才去世。(取材自德育古鑒)
【湘清按】人與人之間的心靈感應,近今西洋科學家亦極注意研究。一九五四年叁月二十日臺北中央日報刊載李元慶譯“神秘的靈感”一文,報導美國杜克大學靈感心理學專家李恩博士,研究心靈感應,極具成就。我國古代書籍,對于心靈感應的事實,頗多記載,如二十四孝中的孝子曾參,他的母親在家中有事咬著手指,曾參在山中就發生心痛的感應。本文所載孝子徐一鵬,他的父親在家病重,他在外就得到奇異的夢,這也是父子間的心靈感應。從孝子曾參及本文徐一鵬的事實看來,可以證明父慈子孝,最易發生感應。
3.潘綜以死救父免于匪禍
潘綜不顧自己的安危,盡力保護他老父。
潘綜,是晉朝時代浙江吳興人。當時妖黨孫恩作亂,匪兵攻破村邑,潘綜有一個年老的父親,已是七十多歲的高齡,難于行動,他就背負著父親,逃避匪禍。因此他不得不走得很慢,有給匪兵追上的危險。他的父親潘骠對他說:“我年已衰老,不能行動,無法逃走,你年紀輕,獨自一個人逃,還可來得及避去匪禍,如果帶著我走,走得很慢,勢必給匪兵追上,那麼我們父子二人都要遇難。希望你不要管我,自己一個人逃,可以保全你的生命。”潘綜聽了父親這一番話,雖覺很有道理,但還不肯舍棄年老的父親,結果終于給匪兵追上。潘綜向匪兵叩頭說:“我的父親已是七十多歲的高齡,求求饒恕他,保全他的老命吧!”他父親潘骠也向匪兵請求說:“我的兒子年齡輕,本來可以走避,爲了不肯舍棄我,所以沒有走。但我年已老,死也沒有關系,只求求保全我兒子的生命。”有一個匪兵正要舉刀砍殺年老的潘骠,老人家嚇得魂不附體,潘綜急忙把老父抱在腹下,匪兵就舉刀轉砍潘綜,一時被砍得皮破血流,頓時昏暈過去。忽然另一匪兵跑過來,對其余的匪兵說:“這一青年以死, 救父,是難能可貴的孝子,怎麼可殺他呢?殺孝子是不祥的事,萬萬不可殺!”其余匪兵聽了,急忙把潘綜救活過來,護送他們父子二人安全回家。(取材自德育古鑒)
4.孝媳守護病姑得免火災
他爲了看護病姑,決心不再改嫁。
清代乾隆庚子年間,北平(即今北京)竹斜街發生大火,焚毀的房屋,達百馀棟之多,死傷的民衆,數以千計,一時大哭小喊,情況極爲淒慘,至于損失的財産,更無法估計。可是在這一場大火中,也發生了一件不可思議的奇迹,就是在火災的斷壁殘垣之中,竟有一間破屋巍然獨存,未被火焚。這一間幸運的破屋中住著什麼人呢?爲什麼能單獨避去火災呢?據人們這樣說:破屋中僅住著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婆婆,一位二十多歲的年輕寡婦,她們姑媳二人,相依爲命。老婆婆的兒子,早于幾年前去世,鄰村的人,很多來向寡婦說媒,勸誘她再嫁,可是這位年輕的寡婦,因爲婆婆久病臥床,需要她日夜看護,侍奉湯藥,所以她甯願犧牲自己的青春,堅持拒絕人們的說媒,表示決不再嫁。一年複一年,她細心耐煩的看護著病姑,口無怨言,面無怨色。在這一場大火災中,當熊熊的火焰燃燒到她們的鄰居時,忽然風勢轉變了方向,所以火焰沒有燃及她們的房屋。當時的人,都認爲是孝媳守護病姑的孝行,感動了菩薩,因而菩薩保佑她們免了火災。(取材自灤陽消夏錄)
5.道丕法師誠感父骨
後周道丕法師,是陝西長安貴胄裏人,自幼抱著出世的大志,七歲就出家做和尚。十九歲時,長安發生戰事,帶著母親到華山避難,住在山洞中,那時因爲兵災的影響,米價很貴,沒錢買米,只得餓著自己的肚子,乞食供母。母親問他:“兒子吃飽飯了嗎?”他雖饑腸辘辘,但爲了避免母親傷心,回答說:“我已經吃飽了。”他的父親是一位軍人,在霍山的戰役中陣亡,他母親對他說:“你父親在霍山戰死,屍骨暴露在風霜中,你能把它尋回來安葬嗎?”法師奉了母命,一路趕往霍山,尋取父親的屍骨。可是他看到戰場上東一堆西一堆的累累白骨,無法知道究竟那一具是父親的遺骨。他就日夜的誦經,向空中祈禱說:“古人精誠的感應,有滴血認骨的事,現在我要尋取父骨,祝願群骨之中,如果有轉動的,那就是我父親的遺骨。”他專心一志的注視著一大堆白骨,精…
《因果報應錄(唐湘清居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