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坐花志果·果報錄 下(清·汪道鼎著)▪P12

  ..續本文上一頁,店東就把整個店鋪托咐給朱生,以十年爲期,讓他到時把本錢交還給兒子。朱生接手經營,獲利十倍。到了期限,朱生把本利結算出來,得銀數十萬,心中想到不能辜負店主之大恩,就把全部錢財,分給了東家的兒子一半,兩家都成了巨富。

  【正文】生後生二子,長嘉吉,甲戌會試亞元;次逵吉,丁醜亞元。並入詞林,疊官清要,今富貴尚未艾也。

  【譯文】後來,朱生生了兩個兒子,長子名嘉吉,甲戌年會考,中了亞元(第二名);二子名逵吉,中丁醜年亞元,兩人都入了翰林,都先後多次擔任顯要之官職。現在他家的富貴正是興旺之時。

  二叁、陰骘兩榜

  夫仁婦義保冰清 母子團圓仗大恩

  如此陰功天報厚 與君鄉會兩科名

  【正文】山陰徐上舍〖上舍,監生之稱。〗,司典總于蘇州,叁年一歸省母。某年回家,以年四十無子,謀欲納妾。

  【譯文】山陰縣徐上舍(道臺府中之高級官員之稱謂),在蘇州任典總,每叁年回家省母一次。有一年回家看望母親,因本人年已四十,還沒有兒子,打算娶妾。

  【正文】會裏有諸生某早卒,其妻生子女各一,僅數齡,家小阜〖阜猶富也。〗。而弟乙無賴,以博罄其赀,與妻謀思逐嫂而踞兄之産,遂乘隙先誘其子女出賣之。嫂心知乙所爲,終日號哭求死。會乙妻聞鄰媪言上舍欲納妾,即以囑媪,媪繩之于上舍〖繩,注詳一洋篇。〗。上舍夫婦皆喜。適嫂以清明日出掃生墓,乙命媒期上舍往相之,上舍意得甚,遂以百金爲聘,擇日迎娶,而嫂未知也。

  【譯文】恰好鄰裏有位讀書人早死,留下妻子和一子一女,才幾歲,家境比較富有。讀書人的弟弟某乙是個無賴,因賭博輸光了家産,和老婆商量,要把嫂子趕走,霸占哥哥的家産。就先找機會把嫂子的一兒一女誘騙出去,賣掉了。嫂子心裏明白,這是某乙所幹,又拿他沒辦法,只有終日號哭,求早死以了此苦。某乙的妻子聽鄰居老婆婆說徐上舍要娶妾,她就托咐老婆婆把嫂子說給徐。上舍夫婦聽了之後很高興,同意了。正值清明,嫂子要去給亡夫掃墓。乙就要媒人去和上舍約定當日前去相親。上舍看了人很滿意,就拿出百兩銀子作爲聘禮,擇定了吉日准備迎娶過門。此時嫂子完全蒙在鼓裏。

  【正文】屆期,乙夫婦令媒僞爲覓得其所失子者,需嫂親往領歸,賺之出〖賺,音撰,猶騙也。〗。肩輿徑至上舍家,入門升堂鼓吹〖此吹字音翠。〗。上舍妻張氏,親揭簾引之出,見其衣青衣〖上衣字,去聲音意。著衣曰衣〗,嗔媒者曰〖嗔,音瞠,怒也。〗:“何不爲新姨易吉服?”嫂方欲與主人敘禮,聞其言大訝,謂媒者曰:“我兒何在?此位何人?”媒者密告之曰:“汝至此尚未知耶?汝家小郎已將汝聘與此間爲側室。主人徐姓,適即大娘,請速易吉服拜天地。主人夫婦皆忠厚善人,較在汝家爲小郎朝夕淩賤,不啻天壤矣!”嫂聞之,木立若呆,不能置一詞。繼而雙淚承睫〖睫,音捷。(說文)目旁毛也。(桓譚新論)孟嘗君喟然歎息,雙淚承睫而未下。〗,哽咽良久〖哽音梗。哽咽,悲極氣塞貌。〗,忽向階墀奮身欲擲〖墀,音池,階下地也。〗,張氏急令婢媪扶持之,叱媒者曰:“此何等事?可強做不令本人知耶?”上舍時偶入內,聞鼓樂聲,亟出見。而知其爲節婦也,急謂其妻曰:“速撤香燭,請入內室,別圖善策。徐某甯無子,強逼孤孀作妾,斷勿忍爲。”嫂聞言稍慰。

  【譯文】到了迎娶日,乙夫婦讓媒婆假裝說他丟失的兒子找到了,但必須嫂子親自前去認領。就把她诳騙出門,上了轎。徑直擡到了上舍家,進了門,入了正廳,一時鼓樂齊響。上舍妻子張氏,親自上前揭開轎簾,扶嫂子出來,見她身穿青衣,生氣地對媒婆說:“爲什麼不給新姨娘換吉服?”嫂子這時正想與主人行禮,聽她這麼說,十分驚訝,問媒婆:“我兒在哪裏?這位夫人是誰?”媒婆悄聲說:“你到現在還不知道啊,你家小郎已把你聘給這家作小房了!主人姓徐,剛才是大娘子。請你快點換上吉服拜天地吧!這家主人夫婦都是忠厚善良之人,比在你家朝夕受小郎的欺侮淩辱,不是好到天上去了麼!”嫂子聽說之後,一時呆若木雞,說不去一句話來,只是雙淚長流,嗚咽悲泣了好久,突然奮身向階墀撞去。張氏急叫婢媪把她扶抱住,叱責媒婆說:“這麼重大的事,怎麼能強迫人家,不讓她本人預先知道呢!”徐上舍聽到鼓樂之聲出來相見,看到此景此情,知道她是位貞節之婦,急忙對妻子說:“快把香燭撤去,請她到裏屋,另想辦法吧!我徐某甯可無子!強逼寡婦作妾,絕對不能這樣做!”嫂子聽到他這麼說,心裏稍稍安定了點!

  【正文】張氏延之入己室,細詢家世,有無子女。嫂曆陳顛末,張亦爲之嗟歎良久。曰:“既至此,將奈何?”泣而對曰:“此皆獸叔昧良。事已知此,榮辱死生,惟夫人命。若得苟全名節,以見先夫于九泉〖九泉,猶言地下也。〗,願爲侍婢以報大德。”張恻然憫之〖恻,音測;憫,音闵,憐也。恻然,心悲貌。〗,出以告上舍,上舍亦憫之。既而詢其夫之名氏,駭然曰:“是宦裔也!”謀送之歸,張氏不可,曰:“如此獸叔,若複與之同居,是仍置之死地也。”上舍沈思無計,白之母〖白,猶告也。〗。母曰:“兒能爲此盛德事,何患無子?新人既不能複歸,不如我認爲義女,與我同宿。既全節操,又別嫌疑。汝出門日多,更可伴我姑媳寂寥〖寂寥,音及聊,靜也。〗,一舉叁得,兒以爲何如?”上舍曰:“娘言甚善。”促張往告之,喜諾。即日撤花燭筵爲湯餅會〖(唐書)明皇後愛弛不自安,訴上曰:陛下獨不念阿忠,脫紫半臂挾鬥面,爲生日湯餅耶?上戚然憫之。(按)凡生子及寄子,設筵會親友,世謂湯餅會,義本此。〗,既拜母,複以兄嫂禮見上舍夫婦,上舍亦以妹畜之。妹婉順能得母心,亦代嫂操作。惟時時以子女爲念,母囑上舍爲留意。

  【譯文】張氏把她請進自己的房裏,詳細詢問了她的家世,有無子女等。她一一都說了,張氏也爲她慨歎了一番,說:“現在弄到這步田地,該怎麼辦才好啊?”嫂子哭著說:“這都是禽獸不如的小叔子黑著良心幹的。既然弄成這樣,生死好壞,就聽夫人定奪了!如能保全名節去見九泉之下的丈夫,我願意作婢奴來報答你們的大德!”張氏也十分同情她,出來告訴了徐上舍。徐也很憐憫,就問她丈夫的姓氏,一聽之後驚訝說:“是作官的後人呀!”便想送她回家,張氏說:“不行。這種猶如禽獸的小叔,再和他住在一起,還會把她置之于死路!”上舍想了很久,找不出妥善辦法,就去向母親禀告。母親說:“我兒能做這樣盛德之事,還怕將來會沒有兒子嗎!她既然不能回去,不如我把他認作義女,和我同住,這樣既保全了她的名節操守,又能避了嫌疑。你大部分時間都在外面,她在我身邊還能陪伴我們婆媳倆解悶,一舉叁得。你看如何?”徐公說:“娘說的很對!”告訴張氏去把這意思轉告嫂子,她高興地同意了。當下就撤去花燭婚宴,改爲湯餅會(兒子滿月或收養義子舉辦的宴會)。嫂子拜認了幹娘,又以兄嫂之禮拜見徐上舍夫婦。夫婦也認她作義妹。她本性婉謙柔順,很得母親心喜,又代嫂操持勞作,只是時時想念自己的親骨肉。太夫人囑咐上舍留意查訪其子女的下落。

  【正文】上舍偶出城,過道旁土地祠。有老僧素識上舍,延之坐。有小沙彌可七八齡,持茶上。上舍睨之,貌秀雅,頗類妹,疑之。詢僧曰:“何處得此高徒?”僧喟然曰:“言之長矣!是祖若父,僧皆識之。祖殁,父即世〖(左傳注)即世,卒也。〗,叔沈酣于賭〖沈酣,無厭倦之謂。〗,誘之出,將賣爲優〖(史記滑稽傳)有優孟優旃,善爲優戲,而以優著名。(按)世稱演戲之人爲優,本此。〗。僧見而恻然,以十金得之。聞其母在,擬送之歸。恐仍爲其叔賣也,故因循以待他日〖因循,遲延之謂。〗。”上舍訝曰:“然則固予甥也!其母失子後,不半月又失其女,感傷成疾,惟日覓死。老師能發慈悲,以子還,我請倍價以償。”僧曰:“此僧之本願也,是子穎悟非常〖穎,音引。穎悟,聰明之謂。〗,必成大器,望施主善訓之。然切勿令其叔知,負老僧一點婆心〖婆心,出處未詳。(按)猶言慈悲心也。〗。”遂令與上舍偕歸。

  【譯文】有一天,徐公偶然出城,路過土地祠。祠中一老僧素來就與徐上舍人熟悉,請他進廟坐一坐。有一個小沙彌(出家的小孩),大約七八歲,端茶上來。徐公細看這孩子,見他長得秀雅,有些像他的幹妹,心中一動,問老僧:“你從哪裏得到這位高徒?”老僧感慨地說:“說來話長。他的祖父和父親,老僧都認識。他祖父去世,父親也接著離世了。他叔叔沈湎于賭博,把他騙出來,准備賣給戲班子。老僧見了,心中恻然,就化了十兩銀子買了回來。聽說他母親還在,打算送回去,又怕再被他叔叔賣了,所以就拖延著,等以後看情況再說。”徐公驚訝地說:“這麼說來,是我外甥了。他娘自從失去他不到半月,又失掉了女兒,傷心難過得了病,成天想尋死。老師父能發慈悲,把兒子還我,我以雙倍價償還。”僧說:“這正是老僧的本願!這孩子非常聰明,將來必成大器。希望施主好好訓教。但是千萬不要讓他叔叔知道,不然就辜負了老僧這一點婆心了!”他就讓小沙彌隨上舍徐公一起回去。

  【正文】上舍攜甥至家,迳入母室〖迳,音徑,猶言直也。〗,呼妹至曰:“請視此沙彌,爲誰氏子?”妹睇之而泣曰〖睇,音替,視也。〗:“非吾子乎?兄何處得來?”甥熟視其母,遽投于懷而哭,妹亦哭。上舍母在張氏室,姑媳聞之俱至。妹攜其子遍拜之曰:“非外祖母及舅父母,我母子尚冀重逢乎?兒長毋忘大德。”上舍笑曰:“此土地祠老僧之德也,不然甥將爲伶〖伶,音林。樂工也。〗。”因曆述僧言,鹹切齒于其叔〖鹹,皆也;切齒,恨也。〗。

  【譯文】徐公領著外甥回到家,直接來到母親的屋裏,喊義妹過來,讓她看這小沙彌是誰。義妹一見就哭…

《坐花志果·果報錄 下(清·汪道鼎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